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生日 -- 梁实秋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18日 9点57分 PT
共 (5)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学
学谦为小家
接近 2 年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忘了是哪一年回国了,给妈妈买了一本梁实秋的书,书名也忘了,反正觉得这样的文字适合妈妈的生活态度,肯定会喜欢。一天,妈妈坐在沙发上对我说:你来我给你念一念这几句话,写得真好:
“谁也自己不会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在哪一天。 呱呱坠地之时,谁有闲情逸致去看日历? 当时大概只是觉得空气凉、肚子饿,谁还管什么生辰八字? 自己的生年月日,都是后来听人说的。 其实生日,一生中只能有一次。 因为生命只有一条之故。一条命只能生一回死一回。“
*
生日 作者:梁实秋
"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不知道,我们最后到哪里去,我们也不知道。
生日年年有,而且人人有,所以不稀罕。
谁也自己不会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在哪一天。呱呱坠地之时,谁有闲情逸致去看日历?当时大概只是觉得空气凉、肚子饿,谁还管什么生辰八字?自己的生年月日,都是后来听人说的。
其实生日,一生中只能有一次。因为生命只有一条之故。一条命只能生一回死一回。过三百六十五天只能算是活了一周 岁。这年头,活一周年当然不是容易事,尤其是已经活了好几十周岁之后,自己的把握越来越小,感觉到地心吸力越来越大,不知哪一天就要结束他在地面上的生活,所以要庆祝一下也是人情之常。古有上寿之礼,无庆生日之礼。因为生日本身无可庆。西人祝贺之词曰:“愿君多过几个快乐的生日。”亦无非是祝寿之意。寿在哪一天祝都是一样。
我们生到世上,全非自愿。佛书以生为十二因缘之一,“从现世善恶之业,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为生”。 糊里糊涂地,神差鬼使地,我们被捉弄到这尘世中来。来的时 候,不曾征求我们的同意,将来走的时候,亦不会征求我们的同意。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不知道,我们最后到哪里去, 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就是这生、老、病、死的一个断片。然而这世界上究竟有的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否则为什么有人老是活不够,甚至要高呼“人生七十才开始”?
到了生日值得欢乐的只有一种人,那就是“万乘之主”。 不需要颐指气使,自然有人来山呼万岁,自然有百官上表,自 然有人来说什么“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全不问那个“庆” 字是怎么讲法。唐太宗谓长孙无忌曰:“某月日是朕生日,世俗皆为欢乐,在朕翻为感伤。”做了皇帝还懂得感伤,实在是很难得,具见人性未泯,不愧为明主,虽然我们不太清楚他感伤的是哪一宗。是否踌躇满志之时,顿生今昔之感?在历史上,最后一个辉煌的千秋节该是清朝慈禧太后六十大庆在颐和园的那一番铺张,可怜“薄海欢腾”之中听到鼙鼓之声动地来了!
田舍翁过生日,唯一的节目是吃,真是实行“鸡猪鱼蒜,逢著则吃;生老病死,时至则行”的主张,什么都是假的,唯独吃在肚里是便宜。读莲池大师《戒杀》文,开篇就说:“一 曰生日不宜杀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己身始诞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也!是日也,正宜戒杀持斋,广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获超升,见在椿萱,增延福寿。何得顿忘母难,杀害生灵,上贻累于亲,下不利于己?”虽是蔼然仁者之言,但是不合时尚。祝贺生日的人很少吃下一块覆满蜡油的蛋糕而感到满意的,必须七荤八素地塞满肚皮然后才算礼成。过生日而想到父母,现代人很少有这样的联想力。”
c
chengshi98
接近 2 年
2 楼
那时期有些散文
柚
柚子honey
接近 2 年
3 楼
吃这一段 真是深得我心
学
学谦为小家
接近 2 年
4 楼
那时期有些散文
chengshi98 发表于 2023-10-18 12:28
嗯, 读者 上有一些不错的文章。
学
学谦为小家
接近 2 年
5 楼
吃这一段 真是深得我心
柚子honey 发表于 2023-10-18 12:40
哈哈,我也一样。我们家觉得吃饭时特别高兴,到哪里去玩儿,他们父女俩首先是定好餐馆。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谁也自己不会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在哪一天。 呱呱坠地之时,谁有闲情逸致去看日历? 当时大概只是觉得空气凉、肚子饿,谁还管什么生辰八字? 自己的生年月日,都是后来听人说的。 其实生日,一生中只能有一次。 因为生命只有一条之故。一条命只能生一回死一回。“
*
生日 作者:梁实秋
"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不知道,我们最后到哪里去,我们也不知道。
生日年年有,而且人人有,所以不稀罕。
谁也自己不会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在哪一天。呱呱坠地之时,谁有闲情逸致去看日历?当时大概只是觉得空气凉、肚子饿,谁还管什么生辰八字?自己的生年月日,都是后来听人说的。
其实生日,一生中只能有一次。因为生命只有一条之故。一条命只能生一回死一回。过三百六十五天只能算是活了一周 岁。这年头,活一周年当然不是容易事,尤其是已经活了好几十周岁之后,自己的把握越来越小,感觉到地心吸力越来越大,不知哪一天就要结束他在地面上的生活,所以要庆祝一下也是人情之常。古有上寿之礼,无庆生日之礼。因为生日本身无可庆。西人祝贺之词曰:“愿君多过几个快乐的生日。”亦无非是祝寿之意。寿在哪一天祝都是一样。
我们生到世上,全非自愿。佛书以生为十二因缘之一,“从现世善恶之业,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为生”。 糊里糊涂地,神差鬼使地,我们被捉弄到这尘世中来。来的时 候,不曾征求我们的同意,将来走的时候,亦不会征求我们的同意。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不知道,我们最后到哪里去, 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就是这生、老、病、死的一个断片。然而这世界上究竟有的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否则为什么有人老是活不够,甚至要高呼“人生七十才开始”?
到了生日值得欢乐的只有一种人,那就是“万乘之主”。 不需要颐指气使,自然有人来山呼万岁,自然有百官上表,自 然有人来说什么“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全不问那个“庆” 字是怎么讲法。唐太宗谓长孙无忌曰:“某月日是朕生日,世俗皆为欢乐,在朕翻为感伤。”做了皇帝还懂得感伤,实在是很难得,具见人性未泯,不愧为明主,虽然我们不太清楚他感伤的是哪一宗。是否踌躇满志之时,顿生今昔之感?在历史上,最后一个辉煌的千秋节该是清朝慈禧太后六十大庆在颐和园的那一番铺张,可怜“薄海欢腾”之中听到鼙鼓之声动地来了!
田舍翁过生日,唯一的节目是吃,真是实行“鸡猪鱼蒜,逢著则吃;生老病死,时至则行”的主张,什么都是假的,唯独吃在肚里是便宜。读莲池大师《戒杀》文,开篇就说:“一 曰生日不宜杀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己身始诞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也!是日也,正宜戒杀持斋,广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获超升,见在椿萱,增延福寿。何得顿忘母难,杀害生灵,上贻累于亲,下不利于己?”虽是蔼然仁者之言,但是不合时尚。祝贺生日的人很少吃下一块覆满蜡油的蛋糕而感到满意的,必须七荤八素地塞满肚皮然后才算礼成。过生日而想到父母,现代人很少有这样的联想力。”
嗯, 读者 上有一些不错的文章。
哈哈,我也一样。我们家觉得吃饭时特别高兴,到哪里去玩儿,他们父女俩首先是定好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