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可能超越了。俄国超越不了战争与和平,英国超过不了莎士比亚和狄更斯(or Austen if you are female), 美国超越不了Steinbeck, 福克纳,和海明威。 时代不同了。没有土壤了。那时文学家地位和受众不一样。现在要么是airport thrillers, Harry Potter, twilight, Coho 这种快餐大路货,要么就是没几个人看的literacy。年轻一代在崩坏,在原神,在刷funniest cats ever. 交响乐,歌剧也一样。唐诗宋词也一样。
这个不可能超越了。俄国超越不了战争与和平,英国超过不了莎士比亚和狄更斯(or Austen if you are female), 美国超越不了Steinbeck, 福克纳,和海明威。 时代不同了。没有土壤了。那时文学家地位和受众不一样。现在要么是airport thrillers, Harry Potter, twilight, Coho 这种快餐大路货,要么就是没几个人看的literacy。年轻一代在崩坏,在原神,在刷funniest cats ever. 交响乐,歌剧也一样。唐诗宋词也一样。 Sleepy3824 发表于 2023-09-30 14:21
I beg to differ. 就像楼上某层主提到的,文学著作,个人opinion, 没有可比性。 当年考美国文学,我只错了一道题,就是Steinbeck’s Of Mice and Men. 我把Men写成了Man, 扣了一分。对Steinbeck还是有些了解的,不觉得有什么不可超越之处。当然,纯属个人观点。 另外,只要人类社会还在延续,经典文学就有存在的土壤。我还保留着当年的书单,按照孩子的年龄逐一引荐给娃。很多地方有莎翁节,小小孩的时候就带去看演出,最近刚可以自己读剧作。 文学来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我觉得这个过程应该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所以我存档的书单里,也有不少近、现、当代的翘楚。尤其在当今的多事之秋,这些著作反而能帮助我们对浮躁的社会进行更深刻的反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今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红楼梦》(珍藏版)甫一问世,扉页上作者署名“(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一项,刹那间被细心的读者捕捉到一点点变化。随后,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到底是谁”的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问题,是红学的大题目。它牵扯许多问题:后四十回是续书吗?后四十回续书作者是谁?高鹗是续作者吗?后四十回中有没有曹雪芹的原稿?如何评价后四十回?后四十回在哪些方面违背了曹雪芹原著的精神?今天,我们邀请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为读者解疑释惑。
曹雪芹完成了整部《红楼梦》?
一说到《红楼梦》后四十回,人们就会想到作家张爱玲的人生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其实,《红楼梦》是基本写完了的。准确地说,是没有最后修改完,而且八十回以后的稿子又丢掉了,因而留下了后四十回续书的问题。
说曹雪芹创作完了《红楼梦》,但没有最后改定,有什么根据呢?其一,从创作的规律来看,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历时十年之久,他不可能只写前八十回,而不再往下写了,翻来覆去只修改前八十回。这不符合创作规律。其二,根据现有的大量脂砚斋批语,已经透露出八十回以后的情节,曹雪芹的亲友脂砚斋、畸笏叟都已经看到了这些稿子。
庚辰本第二十一回回前批: “按此回之文故妙,然未见后三十回,犹不见此之妙。” 第十九回批语: “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以此一句,留与下部后数十回《寒夜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可为后生过分之戒。” 第四十二回脂批(靖本): “应了这话固好,批书人焉得不伤心!狱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呈祥,逢凶化吉’,实伏线千里。哀哉哀哉!此后文字,不忍卒读。” 庚辰本第三十一回回末批: “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百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庚辰本第四十二回回前批: “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 脂批透露出的信息很多。此外,还有具体的回目,都能说明曹雪芹确实基本完成了《红楼梦》全部写作。
为什么说“基本”写完了呢?我的意思是说,全书写完了,但有些地方还需要认真地修改整理,有些地方还缺些内容没有补上,有的章回还没分开等等。“披阅十载,增删五回”,就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这些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红楼梦》本身描写,特别是脂批透露的信息。
庚辰本第二十二回回后有评语:“此回未成而芹逝矣”。这里的“未成”是未修改完,不是没有写完的意思。 庚辰本第七十五回回前有评语:“乾隆二十一年(1756)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就是说第七十五回完成了,但个别中秋诗还需要曹雪芹补上。这里的“缺”是没写呢,还是传抄中丢失了呢,很难判断。 还有一些章节没有完全修改整理好,如第十七、十八回没有分开。由此推断,八十回的情节不一定都完全修改好了。 由此我们推定曹雪芹写完了《红楼梦》,但写了一百一十回,还是一百零八回,或者是一百二十回,很难确定。多数学者认为,应该是写了一百一十回。但为什么现在看到的早期抄本只有八十回呢?据说,丢了。 曹雪芹《红楼梦》原稿八十回后为什么没有传下来?多少年来,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曹雪芹就是没有写完,还有人说是有人破坏《红楼梦》,就像腰斩《水浒传》一样,故意把《红楼梦》从八十回斩断。但多数专家认为曹雪芹基本写完了《红楼梦》。那么,为什么只有前八十回流传呢?原因是《红楼梦》最初在朋友的小圈子里传抄批阅的时候,被借阅者弄丢了。这样讲有根据吗?有!根据还在脂批。 “茜雪至《狱神庙》方程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第二十回) “《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第十六回) “写倪二、紫英、湘莲、玉菡侠文,皆各得传真写照之笔,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第二十六回) “叹不能得见宝玉《悬崖撒手》文字为恨。——丁亥夏,畸笏叟。”(第二十五回)
以上几条批语都是畸笏叟在“丁亥夏”的批语,有专家认为畸笏叟极有可能就是曹頫,即曹雪芹的父亲或者叔叔。从上面的批语,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第一,曹雪芹不仅写完了《红楼梦》,而且八十回以后也曾在亲友中传阅,不幸被借阅者弄丢了。第二,最初迷失了“五、六稿”。这“五、六稿”是指五、六回,还是指五、六册,无法确定。从畸笏叟所提到的几回故事,如《花袭人有始有终》《狱神庙慰宝玉》《卫若兰射圃》等情况看,更像是迷失了五、六回。就是说,起初迷失的稿子还不是很多。第三,畸笏叟是曹雪芹原稿的最后保存者。
高鹗并非后四十回作者
在曹雪芹逝世以后的二三十年里,《红楼梦》都是以八十回本在社会上流传的。直到乾隆五十六年,即1791年,程伟元、高鹗整理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这才结束了《红楼梦》以八十回本流传的时代。那么,《红楼梦》后四十回是从哪里来的?程伟元在程甲本“序”中,讲得非常清楚: 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榫,然漶漫殆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红楼梦》全书始至成矣。
高鹗也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然无全璧,无定本。向曾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将付剞劂,公同好。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予以是书虽稗官野史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 应该说程伟元、高鹗已讲得非常明了。以前《红楼梦》流传中只有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程伟元多年搜寻得来的,程伟元找全了《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稿,朋友们争相借阅、抄阅。为了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程伟元邀请高鹗帮助修订整理。“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意思是说,你现在不很忙,何不分担一些修订整理的事情呢?高鹗本来就喜欢《红楼梦》,所以欣然答应了。很可能高鹗主要承担后四十回的整理,这些工作就是“细加厘剔,截长补短”。 我始终认为,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问题,最权威的文献资料就是程伟元、高鹗为程甲本、程乙本出版时写的序和引言。 自程甲本问世后,早有人说八十回后是续书。最早有嘉庆九年(1804年)陈镛在《樗散轩丛谈》中说:“然《红楼梦》实才子书也。初,不知作者谁何。……巨家间有之,然皆抄录,无刊本,曩时见者绝少。……《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第原书仅止八十回,余所目击。后四十回乃刊刻时好事者补续,远逊本来,一无足观。” 嘉庆年间潘德舆在《金壶浪墨》中也说:“(《红楼梦》)末十数卷,他人续之耳。” 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说:“曹雪芹虽有志于作百二十回,书未告成即逝矣。诸家所藏抄八十回事,及八十回书后之目录,率大同小异者。……但细审后四十回,断非与前一色笔墨,其为补著无疑。”
清代评点家陈其泰也指出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笔墨不一样。 但他们都没有说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那么,是谁说高鹗续书的呢?胡适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论证了“高鹗续书说”的人,这个观点也成为新红学的基石之一。1921年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提出了“《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四十回则是高鹗的续作”的观点,在论证“后四十回的著者究竟是谁”的问题时,他首先引用了俞樾《小浮梅闲话》中的一条材料。俞樾说:“《船山诗草》有《赠高兰墅同年》一首云:‘艳情人自说红楼。’注云:‘《红楼梦》八十回后,俱兰墅所补’。”船山即诗人张问陶。由此胡适认为,张问陶的诗及注是高鹗续书的“最明白的证据”。又认为“程序说先得二十余卷,后又在鼓担上得十余卷,此话便是作伪的铁证,因为世间没有这样奇巧的事”。
胡适的“考证”可信吗?我们认真地分析了他的几条根据,觉得站不住脚。说程伟元找到后四十回太“巧”,说高鹗的话可疑,都是猜测,不足为信。在胡适的根据中,最主要的就是张问陶的那首诗,这也是历来认定高鹗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作者的最主要的根据。
张问陶是高鹗的同学,曾有《赠高兰墅(鹗)同年》一诗,云:“无花无酒耐深秋,洒扫云房且唱酬。侠气君能空紫塞,艳情人自说红楼。逶迟把臂如今雨,得失关心此旧游。弹指十三年已去,朱衣帘外亦回头。”此处有一小注:“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多年来,许多专家深入研究张问陶其人其诗,指出:其一,从文献考据的角度看,张问陶的材料不是第一手文献资料,如果没有互证的文献资料,这种孤证很难作为论证后四十回续书作者的铁证;其二,张问陶并没有说高鹗续写了后四十回,只是说“补”,“补”不等于“续”。程伟元、高鹗并不否认他们做了“补”的工作,程伟元在为程甲本写的序中就说:“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不过是“截长补短”之补,不是续书的意思。
1982年《红楼梦》新校本出版时,署名“曹雪芹、高鹗著”。2008年修订时,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为什么改变这么大?这正是这么多年红学界关于后四十回续书作者问题研究成果的客观反映。多年来,人们经过研究,特别是通过对有关历史文献的研究,对程伟元、高鹗人生经历的研究和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越来越感到高鹗不可能续写后四十回。主要依据是:一、在程伟元、高鹗刊刻程甲本以前,就有《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存在;二、高鹗没有时间和精力续写后四十回;三、程伟元、高鹗没必要撒谎;四、张问陶说“补”,不是续书的证据;五、到目前为止,所有关于高鹗续写后四十回的所谓“根据”都不成立。
周春《阅读〈红楼梦〉随笔》中记载:“乾隆庚戌秋,杨畹耕语余云:‘雁隅以重价购抄本两部,一为《石头记》,八十回;一为《红楼梦》,一百廿回,微有异同,爱不释手,监临考试,必携带入围,闽中传为佳话。’”
此中记录为乾隆庚戌即乾隆五十五年,而程甲本是乾隆五十六年辛亥问世的。这就是说,在程甲本问世之前,已经有了《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的抄本。周春的记载清楚表明,在程甲本出版之前,就有人见过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程伟元在程甲本序中说:“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这与周春的记载是吻合的。 在程甲本刊刻之前就有一百二十回的记载,还见于早期抄本收藏者舒元炜写的序。序中说: 惜乎《红楼梦》之观止于八十回也。全册未窥,怅神龙之无尾;阙疑不少,隐斑豹之全身。 漫云用十而至五,业已有二于三分。从此合丰城之剑,完美无难;其探赤水之珠,虚无莫叩。 核全函于斯部,数尚缺夫秦关。 舒序中已经清楚写明,他虽然只看到了八十回,很遗憾,但对于找到全书很有信心。此处“秦关”是用了“秦关百二”的典故,“业已有二于三分”与“秦关”都是说《红楼梦》是一百二十回。舒序本一百二十回的说法,比程甲本的刊印早了两年,它确切地证明在程甲本之前已经有了一百二十回本。 这些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程伟元是文化修养很高的文人。他或许想到身后可能被误解,所以在程甲本序言和程乙本引言中,把为何刊印《红楼梦》讲得很清楚了。 是书前八十回,藏书家抄录传阅几三十年矣。今得后四十回合成完璧。缘友人借抄争睹者甚伙,抄录固难,刊版亦需时日,故集活字刷印。 是书刷印原为同好传玩起见,后因坊间再四乞兑,爰公议定值,以备工料之费,非谓奇货可居也。 原来是好不容易合成全璧,朋友们又是抄又是借,干脆刊印。刊刻书是要花钱的,程伟元一介书生哪来那么多的钱,“爰公议定值,以备工料之费,非谓奇货可居也。”我想这是实实在在的话,是文人的坦白,绝不是假话。
今天我们应该感谢程伟元,如果不是他对《红楼梦》有高度认识,如果不是他刊刻《红楼梦》,《红楼梦》能否得以广泛传播?我们又怎能看到乾隆年间《红楼梦》的本子呢? 这些年来对高鹗研究的结果表明,他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续写后四十回。高鹗生于乾隆二十三年,卒于嘉庆二十年,享年57岁。高鹗于乾隆五十三年中举,中举后就积极准备会试。据考证,高鹗于乾隆五十五年三月参加会试落第,正是在他乾隆五十五年会试落第后,第二年即1791年春,应友人程伟元之邀,参与整理修订《红楼梦》。所以他的朋友向他表示“闲且惫矣,盍分任之?”之时,他才有时间有精力接受邀请。
最早质疑高鹗是续书作者的是俞平伯的助手王佩璋。当年,王佩璋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就协助俞平伯校勘《红楼梦》。早在1957年,她就指出:“我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是高鹗有些怀疑,后四十回的绝大部分可能不是高鹗所作,可能真是程伟元买来的别人的续作。”这一结论的得出,源于王佩璋对程甲本和程乙本的比较研究。对《红楼梦》版本非常熟悉的王佩璋,还将程甲本和程乙本作了校勘比较,结果发现许多问题。王佩璋将程甲本与程乙本逐字校对,发现程乙本根本不是“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的结果,仅是错别字也不比程甲本少,并且是越改越坏,这种例子约有120处。如果高鹗是后四十回的作者,改自己的稿子怎么会越改越坏呢?再如说高鹗不懂后四十回,王佩璋认为,把后四十回越改越坏,已经让人很怀疑高鹗不可能是续作者,不像是在改自己的稿子。结果她又发现,程乙本的有些改动,竟透露出高鹗竟然不懂后四十回。如第九十回“宝蟾送酒”的情节,写宝蟾想勾引薛蝌。程甲本写道: 宝蟾方才要走,又到门口向外看看,回过头来向薛蟾一笑。
这里“薛蟾”显然是“薛蝌”之误。可程乙本中却将“薛蟾”改为“宝蟾”。不仅没改对,反而更错了。变成了: 宝蟾方才要走,又到门口向外看看,回过头来向宝蟾一笑。 这样一改,不仅文字更不通了,倒像是薛蝌在勾引宝蟾了。
高鹗原本受程伟元邀请一起整理修订《红楼梦》,并非为了谋取名利,如果说是他续写了后四十回,为什么要隐瞒呢?实际上,高鹗对他参与了《红楼梦》修订一事很是得意,从不掩饰。他不仅给自己起了号:红楼外史,还写了一首诗《重订〈红楼梦〉小说既竣题》:“老去风情减昔年,万花丛里日高眠。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禅。”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张问陶那条“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资料外,再没有找到任何一条能证明高鹗续书的文献资料。所以,有理由认为,高鹗、程伟元没撒谎,高鹗不是后四十回的作者,只是一个整理者。
众说纷纭无碍《红楼梦》的恢宏
至此,可以论定高鹗不是后四十回的作者,而后四十回确实是程伟元“历年所得”,程伟元和高鹗只是做了“细加厘剔,截长补短”的整理修订工作。至于后四十回是谁写的,目前无法确定。那么,在《红楼梦》的书上注明“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了。 其实,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作者问题,一直有争议。只不过因为胡适的观点影响太大,给读者留下了“定论”的印象。 我们否定高鹗是后四十回的作者。那么后四十回有没有可能就是曹雪芹写的,或者说后四十回中原本就有曹雪芹的遗留原稿或散稿,被程伟元找到,然后他与高鹗修订成为全璧。这种观点一直有人坚持,其中不乏著名专家学者。 白先勇说:“我对后四十回一向不持这样的看法。我还是完全以小说创作、小说艺术的观点来评论后四十回。首先我一直认为后四十回不可能是另一位作者的续作。《红楼梦》人物情节发展千头万绪,后四十回如果换一个作者,怎么可能把这些无数条长长短短的线索一一厘清接榫,使前后成为一体?”“后四十回本来就是曹雪芹的原稿,只是经过高鹗与程伟元整理过罢了。”“后四十回的文字风采、艺术价值绝对不输前八十回,有几处可能还有过之。” 著名红学家周绍良认为:“后四十回回目是曹雪芹第五次‘增删’时‘纂成’的,而后四十回文字,主要是曹雪芹原稿,其残损或删而未补的,由程、高补了一部分也是有的。” 著名红学家胡文彬则认为:“应该承认,后四十回的文笔、人物等和前八十回有很大差异,灵气没有了,脂砚斋批语指出的那么多后面的线索也没有,与前面的线索特别是十二钗判词等有一定距离,但这不等于后四十回完全没有曹雪芹的文稿,他‘千里伏线’的史家笔法,就大的方面来说,在后四十回也能找出许多情节是有体现的。后四十回,我认为应该是曹雪芹留下的原稿的散稿。”
著名红学家蔡义江则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没有曹雪芹一个字。依据是:第一,脂批透露出的八十回以后的情节,续书中一条也没有,或完全不符合。我们前面多次提到,脂批者是《红楼梦》最早的读者和评点者,他们都和曹雪芹关系密切,非常了解曹雪芹的创作情况。他们看到过许多曹雪芹描写的八十回后的故事情节,诸如狱神庙相逢、薛宝钗借词含讽谏、虎兔相逢大梦鬼、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王熙凤知命强英雄等等重要情节,现存的后四十回中几乎一点也没有。如果说《红楼梦》后四十回有曹雪芹的笔墨,为什么脂批中透露出的这些故事没有一点踪影呢?只有一种解释,即后四十回中没有曹雪芹的一点笔墨。 第二,现存的后四十回主题、创作观念与前八十回明显不同。曹雪芹的原稿中,贾宝玉是“悬崖撒手”。今本后四十回虽也写了宝玉出家,但却“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再如,在曹雪芹的原著中,贾家最后是“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今本后四十回却让贾府“兰桂齐芳”,等等。 第三,后四十回扭曲了人物形象。如在前八十回中,黛玉从来不劝宝玉去读书,也从不说混账话。可在后四十回里,林黛玉竟像薛宝钗一样,成了道学姑娘。如今本第八十二回,宝玉要去学堂,林黛玉这么说: “我们女孩儿家,虽然不要这个,但小时跟着你们雨村先生念书,也曾看过。内中也有尽情尽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那时候虽不大懂,也觉得好,不可一概抹倒。况且你要取功名,这个也清贵些。” 这哪是林黛玉呀,就是薛宝钗劝贾宝玉也说不出如此“混账话”来。可见,这样描写与曹雪芹差得太远了。 第四,在文笔、语言风格上,后四十回比起前八十回差得太远了。尽管有的专家推测后四十回中有曹雪芹的遗稿或散稿,甚至有专家找出一些篇章或内容为例,但这些篇章和内容都与前八十回曹雪芹的笔墨相差甚远。
我们说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的原作,不等于全盘否定后四十回,不能说后四十回一无是处,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后四十回的价值。
首先要尊重一个重要的事实:两百多年来,广大读者看的就是这个一百二十回本。清代《红楼梦》续书有几十个,只有这个后四十回能接在八十回后流传,并已经不可替代,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广大读者接受了它,得到读者认可,这是事实,是了不起的评价。
后四十回其中的许多描写,也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胡适说:“我们平心而论,高鹗补的四十回,虽然比不上前八十回,也确然有不可埋没的好处。他写司琪之死,写鸳鸯之死,写妙玉的遭劫,写凤姐的死,写袭人的嫁,都是很精彩的小品文字。”
学无止境。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的研究还要继续下去,新校本改变了续书作者的署名,是一种学术严谨的表现,是力争恢复历史的真面目,并不影响学术研究和学术争鸣。我认为,研究《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一要靠文献的考证,二要靠版本的校勘比较研究,三要靠内容分析,四要靠文笔、笔法、风格的比较研究。如果有一天有新的发现,有新的研究成果,能够证明续写后四十的“无名氏”是谁,那当然是学术之大幸。 (作者:张庆善,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刘彬整理)
Chatgpt 每次输出有篇幅限制,不超过两页后完全就是它在瞎胡扯了
刘姥姥也是这么想的
书里含的东西很多,想看什么都能看到(情爱,心机,政治,哲学。。)。很多地方写一套暗含一套(比如贤袭人,需要看几次才能看出来)
而且故事还是多层的(风月宝鉴),正反面都好看
源氏物语差太多了,我算是非常喜欢看书的,看过的书以万做单位,感觉还是全世界古典名著里没有能和红楼相提并论的,巴尔扎克的人家喜剧和左拉的也许在整体构造上比一比,但那都是用很多本书堆积起来的一个社会,红楼就短短一本书八十篇而已。而且作者的写作能力十分了得,没有一个浪费的字,短短几句话就能把一个人活灵活现勾出魂魄,譬如凤姐出场那笑。
我原来也喜欢京华烟云,后来就听了个有声书,男声,字正腔圆有磁性,声音非常好听。
你想不到好上加好会出现什么效果呢? 这位老兄在读书的时候木兰说话,他要变女腔,比如木兰有过感概要是不生在富贵之家就多自由之类的话。这位老兄的女腔说出来,给我呸呸呸,木兰原来你这么🍵啊。。。
我想了想书我也读过多遍了,要是换个声音不那么好听的声音来读,也不至于给我这样的冲击。后来我就不喜欢京华烟云了
时代不同了。没有土壤了。那时文学家地位和受众不一样。现在要么是airport thrillers, Harry Potter, twilight, Coho 这种快餐大路货,要么就是没几个人看的literacy。年轻一代在崩坏,在原神,在刷funniest cats ever.
交响乐,歌剧也一样。唐诗宋词也一样。
lol
绝对的。 对那些华服美食的细致描写,没见过世面的是会限制想象力的
没文化少讲话
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把无知当骄傲
是
对。小说家自己的阅历眼界非常重要。也许有人文笔创作能力比曹雪芹强,但也写不出来红楼梦
刘姥姥其实很有智慧
天,你这一说我差点要沧然而泪下了,现在的小朋友都是被快餐文化吞噬啊
赶紧放下手机看书去
刘姥姥和平儿是我最喜欢的两个人,即精明又善良。
《红楼梦》的一个非常牛的地方是,里面的人物都很饱满,善念和恶念并存,很多人是即可恨又可悲,即可爱又讨厌。
源氏物语读着好无聊,红楼梦好看多了
I beg to differ. 就像楼上某层主提到的,文学著作,个人opinion, 没有可比性。
当年考美国文学,我只错了一道题,就是Steinbeck’s Of Mice and Men. 我把Men写成了Man, 扣了一分。对Steinbeck还是有些了解的,不觉得有什么不可超越之处。当然,纯属个人观点。
另外,只要人类社会还在延续,经典文学就有存在的土壤。我还保留着当年的书单,按照孩子的年龄逐一引荐给娃。很多地方有莎翁节,小小孩的时候就带去看演出,最近刚可以自己读剧作。
文学来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我觉得这个过程应该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所以我存档的书单里,也有不少近、现、当代的翘楚。尤其在当今的多事之秋,这些著作反而能帮助我们对浮躁的社会进行更深刻的反思。
刘姥姥见识不多可是人情世故那真是人精。别贬低刘姥姥
源氏物语看不下去😂
而且人品好,厚道感恩
不完整才是最好的吧,其实烂尾的小说多了,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都是高开低走越写越烂,最后和烂尾差不太多。我感觉古人的文学理论还不太支持写好的成熟的长篇小说。其实红楼梦埋了人这么多线其实自己也未必真圆得回来,最后未必真比高鹗整理的版本好到哪去。
是
甄嬛传就是靠拾红楼梦牙慧,说起来也算是千千万万趴在红楼上吸血的“红学”作品之一了。
别这么侮辱刘姥姥,她虽然目不识丁,但是心地善良,有眼力见儿,通情达理。
文笔和创作能力比曹雪芹强,也没几个人。。 当然中外作品不好比较,文化背景不同,很难去理解说服对方。
被一件秋衣劝退的吗?你可以再尝试一下lol
红楼梦里面为什么从来没有见一个人在锻炼身体?
非常同意。几大名著最后1/3左右开始虎头蛇尾。似乎作者的思路枯竭再也写不出新鲜内容了。红楼的后40回看过两个比较完整的。差别很大。从文字上看,高鹗整理的这版比另一个好。另一个似乎跟前80回的很多线索对得上。所以红楼很难超越。有缺憾就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西游记里面也有跑半马的吗🤔️?
不是说红楼梦能被超越,而是后四十回即使真找到了也可能让人失望,甚至不被承认,觉得不如前八十回好。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一部小说真能驾驭全篇最后真把高潮结尾收好的,可能因为没有系统的戏剧文学理论支持。
赞同👍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受众群体,能发声的,并不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喜欢红楼,也更喜欢聊斋、镜花缘、京华烟云……我属于杂食动物,经常被惊艳,但一山更比一山高,从不觉得有什么无法被超越。只要能海纳百川,找到自己喜欢的就好。排名,不需要别人认同。
我的看法一样。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哪有这么比的。
时事造英雄啊。 曹雪芹家族经历过从富贵到破落才能写得出来,又加自己有才气,又在那个时代,否则缺一不可。
我最喜欢的反而是三国,里面的各种英雄豪杰,阴谋神算,风起云涌,看的神往不已,最后大浪淘沙,看完唏嘘不已。
大悲剧难以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