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好想一起来讨论金刚经啊。我就读了两遍,还是看着南怀瑾的解释。一开始真的觉得难得懂感觉这都没写什么呢。后来我看了power of now. 再想想金刚经又是不同的理解。 我觉得哈,金刚经和冥想就是把我们在这个人类culture里的形成的自己给去掉。我大概记得南怀瑾说过,一个人去买肉,然后别人问哪里肉好,那人就说都一样哪里有好的肉坏的肉,然后那人就悟了。大概是这个意思,不知道记错了没。肉的好坏,是从小被我们所生活的culture定义的。就像我们老家那里觉得,肉做来嫩的那个部分就是好的,然后我从小就学到了肉嫩是好的。尝到嫩的肉,脑袋里自动就会形成一个judge,这肉不错。但是那并不是我自己觉得的。那是被那个culture教育的我觉得的。但是如果我们吃饭的时候你就做mindfulness,你吃老的或者嫩的肉,不要一开始就有偏见,你去感受嚼肉的过程,味道,等等那些感官带给你的东西而不去做评价,你会发现其实都差不多的。我试过一些自己觉得难吃的东西,到最后发现并不那么难吃啊。我觉得我们在这个人类culture学的这些东西就是相。
lz这也是着相了,读的多未必是好事,佛经是用来对照的,有了涅槃经验可以用来对照,没有实证实悟其实读的再多都没有办法理解,维度不同,开悟在大脑可以理解的维度之外,实证实修是王道。 真的想读书,建议读楼上有人说的power of now,作者还有另一本书,the new earth,还有一行禅师的一些书,还有杨定一博士的全部生命系列的书,这些书比起佛经要浅显很多,但即便如此,很多地方也还是不容易理解,毕竟不在一个维度。
语言的发展其实和人对世界的认识的发展是一致的。千年以前,人的认识是一种懵懂的状态,很多概念没有分开,对应到文字上,就是字比较少,一个字要表达很多意思。后来人们想得越来越明白,概念区分开了,一个字不够了,就开始对字进行拆分。汉字一个典型的做法就是加偏旁。要理解古人,就要从今天的一字多意退回到古人那种懵懂的一字一意但这个意覆盖很广很模糊的状态。我想写的“相”与“想”便是这么一个字。想是个动作,相则是让人起想之物。因为“相”字今天有很多意思,如果从“相”字理解很容易出岔子,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嘴里读出来是“相”脑子里想的是“想”。下面是几个具体的例子
-- 金刚经中有“想”,但是只在第三品中出现了一次。我认为这个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不一致现象。不妨都换做“相”。 这样就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相,若无相--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样也和前后文更一致。
--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就是布施时不要想,想了就没福德了。
-- “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否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看了能想的东西都是虚妄。如果见了各种一般在别人看来会想的东西不想了,那就见着如来了。“诸相”就是一般看了让人想的东西。“非相”就是对我来说这东西不起想。这里的关键在于体会,对鸠摩罗什来说,“我见了这东西不起想”和“这是个让我不起想的东西”是一个概念,叫“非相”。
--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不是说菩萨长得像寿者的样子就不是菩萨。 而是说菩萨脑子里如果有我,人,众生,寿者这些想法,那就不是菩萨了。
华人的诸多烦恼,基本皆是出于“着相”。 有钱也好,没钱也好; 生娃也好,不生娃也好;财务自由也好,财务不自由也好;50岁退休也好,70岁退休也好,或者干到死也好;帮人也好,不帮人也好;其实怎么样都行,只要不想,都是菩萨,都是如来,日子都能太太平平过下去。只是但凡着了个“想”,一切烦恼就都生出来了,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了。
另外,佛法用语很多是从梵文来的,这里有段很有意思的佛教用语的梵文解释,以及和英语对比。
隨便講個般若波羅密Prajna Paramita pra是首要,穿透,和英文的first,per-,pre,pro等同詞根 jna是知識,和know,ignore等同源 para是平線,超越,和parallel同源 mita衡量的意思,和meter同源 prajna是首要的智慧,paramita是最高和完美,加起來就是到彼岸穿透一切的智慧
阿彌陀佛就是amitabha, a表示否定,atom就是不可分割的原子 mita就是測量 abha就是光 加起來就是無量光,不可測的光
另外一個amitayus無量壽,ayus是年,壽的意思 ayus和英文的age同源
金刚经中的 “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的想,是“受想行识”的想,是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是心中因外界所起之感受,观念,意识。此处不可换作相。
后文的诸相非相,不住于相的相,是事物或心性的外在表现,形态和性质。能被感受到的都是相。
楼上你看梵文和各种翻译。鸠摩罗什和流支是“相”, 后面一堆,包括玄奘翻译的都是“想”,可以证明“相”和“想”是同一个字。(看玄奘的翻译,鸠摩罗什等简直太偷工减料了,抑或是唐僧求来的天竺本经文更全,好像梵文也没那么长?)
San: Schøyen MS 31a1-2; HW 116,11-12 梵:tat kasya hetoḥ | na hi teṣāṃ subhūte bodhisatvānāṃm ātmasaṃjñā pravartsyate na satvasaṃjñā na jīvasaṃjñā na pudgalasaṃjñā pravartsyate |
Chi: Kumārajīva, T. 235 749b5 鸠: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Chi: Bodhiruci, T.236a 753b9-10 流支:何以故須菩提是諸菩薩無復我相眾生相人相壽者相
Chi: Paramārtha, T. 236b 757c28-29 何以故須菩提是諸菩薩無復我想眾生想壽者想受者想
Chi: Dharmagupta, T. 238 767b23-24 彼何所因不善實彼等菩薩摩訶薩我想轉不眾生想不壽想不人想轉
Chi: Xuánzàng, T.220(9) 980c18-21 玄奘:何以故善現彼菩薩摩訶薩無我想轉無有情想無命者想無士夫想無補特伽羅想無意生想無摩納婆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轉
Chi: Yìjìng, T.239 772b14-15 何以故由彼菩薩無我想眾生想壽者想更求趣想
你再对照这一句:
梵: saṃjñino vā asaṃjñino vā naiva saṃjñino nāsaṃjñinaḥ yāvat satvadhātuḥ prajñapyamānaḥ prajñapyate te mayā sarve1 anupadhiśeṣe nirvāṇadhātau parinirvāpayitavyāḥ2 |
鸠: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就是不懂梵文也能看出来,想是"saṃjñino",上面xx相则是"...saṃjñā", 是同一个词根。
电影《达摩祖师》里有一句话说:人一旦有了求的执念,就会失去。可能就是你说的这个意思。
叔本华也说过,财富就像海水,越喝越渴。
人在精神上的痛苦,归根结底都是来自于自己的欲望。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人真做到了无欲无求,会不会也离自杀不远了?前不久看了一个王思聪的视频,他说一个高中同学抑郁症自杀了,就是因为他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也没意思,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压力,也不缺钱,就是觉得活着没意义。那些有七情六欲沉迷于低级趣味的人,估计不会轻易自杀。
同意这个介绍
我觉得应该也不是全不想吧。涅槃了肯定全不想了,涅槃前肯定还是要想的。但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几个危害比较大。我读下来,好像没有印象说不主张赚钱,不主张存退休金,不主张考学或者古代类似的事情。似乎干什么不干什么都无所谓,就是不能想这几个有的没的。
samjna 是想。 相是 laksana 或Nimitta
Evam ukte Bhagavan ayusmantam Subhutim etad avocat: Yavat Subhute laksana-sampat tavan mrsa, yavad alaksana-sampat tavan na mrseti hi laksana-alaksanatas Tathagato drastavyah.
这是金刚经第五段,佛告須菩提: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这一段是提到的以身相见如来等都是laksana.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的相,梵文是Nimitta.
有很明确的区分。
所以你说的是我相人相众生相,里的相,应该改成我想人想众生想。而不是the other way around.
有道理。那我怪鸠摩罗什。我再去看过,重新分类。我感觉这几个关键概念弄懂很重要。
楼上你文化程度高,有什么书能推荐一点吗?阿弥佗佛
https://www2.hf.uio.no/polyglotta/index.php?page=record&vid=1176&mid=1993044#permlink 确实是nimita,而且是nimittasamjnayam, 相想。这些和尚都很严谨。
赞楼主开了什么有思考性的帖子。
我看完金刚经, 感觉佛教完全不是以前以为的追求“虚无”。 而是把追求的目标,从世俗的欲望,变成追求大智慧的修炼。
世俗的欲望之所以不好, 楼上已经说了, 会越变越大。
而追求大智慧的修炼, 则是注重过程的, 比如不住相布施, 侧重点是practice,即使没完全达到不住相的境界。不强求结果。
19世纪英国梵文版本的金刚经出现在鸠摩罗什版本之后1000多年。这些18世纪英国人根据13世纪史料整理发明的拉丁化梵文佛语读起来很像从中文音译的。
古印度文化遭遇了断层,相比于中国持续的文化传承,其实佛家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看金刚经结合先秦经典,尤其是诸子百家等其他经典看,更容易理解汉传佛法。
不着相,在道德经中对应“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不着相布施对应“水利萬物而不争”。
又长知识了
lz这也是着相了,读的多未必是好事,佛经是用来对照的,有了涅槃经验可以用来对照,没有实证实悟其实读的再多都没有办法理解,维度不同,开悟在大脑可以理解的维度之外,实证实修是王道。 真的想读书,建议读楼上有人说的power of now,作者还有另一本书,the new earth,还有一行禅师的一些书,还有杨定一博士的全部生命系列的书,这些书比起佛经要浅显很多,但即便如此,很多地方也还是不容易理解,毕竟不在一个维度。
我也这么理解,相大约等于外在模样、存在。
比如基督是耶和华的“相”,因为俗人要“眼见为实”。
我最近领悟到的是,我们看到的物体的形状颜色等都是人眼和大脑翻译投射出来的相(样貌,景象,等等),其实万事万物的本质是一些不同频率的波和振动,如果不投射出某种相,其实什么都没有,就是无。
这几个有的没的实际上就是攀比心!有的人为了达到不攀比需要躲进深山老林里,与其他人世隔绝;有的人在红尘俗世里就可以做到不攀比,活成自己;还有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攀比,攀比过别人的洋洋得意,殊不知已着了相,攀比不过别人的自受其苦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