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华黎独掌汉地军政大权,却为何绝不割据背叛成吉思汗?

b
babyy565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元太祖十二年(1217)八月,成吉思汗诏封从14岁就追随他东征西讨、功勋卓著的股肱之臣,左翼万户木华黎为太师、国王,赐誓券及有“子孙传国世世不绝”字样的黄金印,让他率领五投下、汪古、契丹、蕃、汉等军南征金国。
成吉思汗指示木华黎:“太行之北,朕自经略,太行以南,卿其勉之。”并把大汗王旗——九斿(liú)大旗赐予木华黎,向诸将宣布:“木华黎建此旗以出号令,如朕亲临也。”
“承制行事”经略太行迤南的太师国王木华黎,率领总数约十万人的大军南征,拉开蒙金战争第二阶段的序幕。木华黎建牙(古代武官级别到达一定高度可以有自己的警卫部队,建立警卫部队叫建牙)于云燕,“南平赵魏、东定齐鲁、西击晋秦”,威震夷夏。由于他全权代表成吉思汗经略中原,“征伐大事,皆决于己”,衣服制度“全用天子礼”,因此被金遗民视为“权皇帝”。
如果按照中原王朝的思维,木华黎不仅有“无役不从、无战不在、破国覆邑”的功劳,他本人还具备创业雄主的品质,“惜杀禁剽”、赏罚分明、爱惜人才,引得华北群雄“风降景附,怀仁归义”,这样功高震主的臣子,怎么没拥兵自立呢?他为何心甘情愿为成吉思汗打天下?成吉思汗为何又那么信任他?
木华黎没有成为割据自立的李昪或孟知祥,也没有成为韩信或蓝玉,正是因为他不是中原王朝体系下的人,而是成吉思汗的“斡脱古·孛斡勒”! 影视剧中铁木真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来源/电视剧《成吉思汗》截图


斡脱古·孛斡勒 “斡脱古·孛斡勒”是什么意思?其蒙语本意为“古老的奴婢”,即“老奴婢”“老奴隶”或“世仆”之意。在很多时候,属民和奴隶一样,也被混称为“孛斡勒”,《史集》编纂者拉施特则把所有被成吉思汗征服的部落概称为“孛斡勒”。“孛斡勒”一旦和主人确立关系,便世代相沿,不能解除,数代之后就成为“斡脱古·孛斡勒”。
“斡脱古·孛斡勒”与主人的氏族保持主奴名分,有接受征发、提供军役劳役、把自己的子弟奉献给主人为梯己奴隶(贴身奴隶)等义务。他们可以是富有的,能拥有自己的孛斡勒,但依旧是主人的奴仆家臣。像世代为黄金家族服役的老奴隶家族,即便本人拥有高官显爵,也仍以“老奴婢跟脚”为荣。
何谓“跟脚”?本意指贴身仆从,在这里指出身背景。蒙古帝国及后来的元代“取士用人,惟论跟脚”,即根据出身门第来选拔官员,只要是老奴隶跟脚,就可被大汗信任倚重。
历史学者张帆认为:“元朝的贵族政治主要表现为家臣政治。”(张帆《论金元皇权与贵族政治》)这里的家臣政治,也就是大跟脚老奴隶政治。大跟脚老奴隶们,因为从大汗(主人)那里获得“委任责成”的权力,所以能成为大汗(主人)的代言人。
总之,非“斡脱古·孛斡勒”出身就成不了“大跟脚”,即便凭自身的才干或钻营而被大汗委以重任,也仅仅是“小跟脚”,譬如阿合马、倒剌沙等等,很容易沦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


除非努力经营让家族变成“大跟脚”,不仅能受大汗倚重,还能从家臣演变成权臣,继而干预皇位的继承,譬如色目人燕帖木儿。他的曾祖班都察是负责为蒙哥汗提供马奶的“孛斡勒”,几代人服务于大汗,凭功勋成为大跟脚家族,到燕帖木儿就敢谋害皇帝。而蒙古人出身的蔑儿乞伯颜,却因出身小跟脚,只能仰燕帖木儿鼻息,直到燕帖木儿兄弟先后死去才敢翻盘。
出身札剌亦儿部的木华黎及其家族,就是被成吉思汗视为家人的“斡脱古·孛斡勒”。

札剌亦儿部原本有十个大分支、七十个古列延(蒙古游牧或军事的组织形式),在辽时就比较强盛,也因此多次遭到契丹人镇压屠杀。有一部分族人逃到蒙古人的牧地,和成吉思汗的八世祖母莫拏伦发生冲突,札剌亦儿残部击败了蒙古人,杀死莫拏伦和她的八个儿子,唯有幼子纳臣和长孙海都(成吉思汗六世祖)走脱。
长大后的海都重新聚拢力量,向札剌亦儿人复仇,被击败的札剌亦儿人就变成了蒙古人的奴隶,世代相传,最后被分给主儿勤部(合不勒汗的长子家族)。成吉思汗崛起后吞并了家族长支嫡系,属于主儿勤部的属民奴隶就都变成成吉思汗的私产,札剌亦儿人也是私产之一。



木华黎14岁时,就和弟弟不合一起被父亲古温兀阿(又译为孔温窟阿)献给成吉思汗,《蒙古秘史第137节卷四》详细记录了古温兀阿的话:
“我让他们做你的家门内的奴隶,
他们若敢离开你的门限,
就挑断他们的脚筋!
我让他们做你的私属奴隶,
他们若敢离开你的家门,
就割掉他们的肝,抛弃掉他们!”


同时,木华黎的叔叔赤老温恺赤,把两个儿子统格、合失也献给成吉思汗,同样说了“他们若敢离开你的黄金门限,就断送他们的性命、抛弃他们”的话。
从他们献子给主人时的诺言看,当时蒙古人对背主弑主的行为深恶痛绝,并没有弑主成功者洗白的情况,更不支持弑君(主)的行为。
背叛札木合的几个伴当奴隶是什么下场?成吉思汗直接降旨:“怎么能容忍这种侵犯本主的人呢?这种人还能与谁为友伴?可传旨:族斩侵犯本主之人!”于是,当着札木合的面,把叛主者“全部斩杀”。
可以说,在蒙古帝国前期的政治生态下,跟脚奴隶和大汗之间的主奴关系是天然不可逆的。

木华黎的一切荣辱,都源自大汗对他的信任,因为他们首先是大汗的亲信、奴仆,然后才是朝廷大臣。他们的能力是大汗发现挖掘的,他们的权力地位是大汗委任赋予的,他们跟着大汗可以享受万人之上的荣光。所以,是当与大汗一荣俱荣的元勋世臣,还是当背主反水不知道成功与否的叛将?这并不难选择。


国王家族的特权 《史集》解释木华黎被封为“国王”的原因,是因他先被女真人称呼为国王。成吉思汗在派木华黎征金时说:“这个称号是个幸福的征兆。”因此就封给他。
与《史集》记载相呼应的是宋人彭大雅《黑鞑事略》和赵珙的《蒙鞑备录》,两人均记载木华黎的“国王”以及“权皇帝”称号,都是在征金初期被不了解蒙古的金国百姓冠以称号的,蒙古人“未尝有除授及诸俸”,并“不晓官称之义为何”。而木华黎本人对“国王”的称号也并不以为意,他“每自称曰我鞑靼人”,让部将“只以小名称之,不许呼他国王”。
正是在金人的影响下,蒙古人才知道“国王”是一国之君、尊贵者的意思。因此,认为是吉兆的成吉思汗就把这个称号封给木华黎,“让木合黎你坐在众人之上,封你为国王,子子孙孙世袭”。
对木华黎来说,虽然国王这个爵位可以传给子孙后代,但他享受的全权经略中原的大权——都行省承制行事——却不能由子孙继承,除非大汗重新赋予嗣国王这个权力。木华黎死后,只有他的儿子孛鲁国王被成吉思汗允许“承制行事”,其他子孙再没有这个特权。


木华黎、孛鲁父子经略华北时,史书使用的字眼多是“平”“定”“奉诏”,诸将多是“从”,譬如“命太师国王招集豪杰,戡定未下城邑”;“赵魏齐鲁晋秦之地悉平”;孛鲁国王“奉诏讨夏”;孛秃驸马“从太师国王”略地辽东、西;肖乃台“从太师国王为先锋”;史天倪被“国王承制”授为河北西路都元帅;赵瑨“从太师国王平中夏”;王玉国“从太师国王定中夏”;张晋亨被“太师国王木华黎承制”授予父爵,后来又“从国王孛鲁”征益都;刘黑马曾“从国王木华黎”攻凤翔,又“从孛鲁”攻西夏、讨武仙;张柔以兵“从国王孛鲁”攻打李全;李璮被“太师国王孛鲁承制”行省山东淮南楚州等等。
到了塔思国王及其弟弟速浑察国王时,就变成他们“从”黄金家族成员了。譬如塔思跟随太宗“从攻河中”“从定宗于潜邸东征”“从皇子阔出南征”;速浑察“从太宗皇帝攻凤翔”,从睿宗拖雷破金兵于河南;还有他们的弟弟追封东平武靖王的霸都鲁,“从世祖皇帝伐宋”为先锋元帅等等。
这说明木华黎家族的爵位不等于职权,也说明国王家族的军权在太宗时代就开始被削弱了。所以,国王失去了“承制”的特权。
成吉思汗时代,木华黎、孛鲁父子奉诏代大汗经略中原。这对父子对华北地区的军政、民政、财政都有裁决权,称之为“权皇帝”也名副其实。即便成吉思汗西征归来,曾委派色目人牙老瓦赤主管汉地户计、赋调,也没对国王家族统治汉地的权力有多少影响。
但木华黎父子均早早殒命。木华黎54岁去世,孛鲁则年仅32岁,父子的寿命直接影响了家族享受的特权。如果孛鲁长寿,很难说太宗窝阔台敢不敢撤掉他被成吉思汗授予的“承制”权力。但孛鲁在成吉思汗驾崩的次年五月也死去,他的嫡长子塔思才17岁,等太宗即位时,塔思也才19岁,本就有意改变以国王家族统领汉地模式的太宗,自然不可能再授予塔思“承制”的特权。



元太宗窝阔台像。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于是,从塔思国王开始,被大汗收揽军政大权的国王家族就变成直接听命朝廷的爵主,再随太宗亲历戎行。原来自行平定汉地、封授诸将的国王也不得不转换角色,成为黄金家族成员的从属者。其对麾下诸将的任命,塔思也仅有暂时代领的权力,正式袭职的旨意却要等大汗授予,而不是像父祖那样直接由他们授职诸将。
金灭亡后,太宗又设立燕京断事官行署,“主治汉民”,国王家族随即失去总揽汉地民政、财政等庶政裁决权,改由断事官据燕京行尚书省,“号令诸道,行皇帝事矣”。
蒙哥汗即位后,登上历史舞台的忽必烈就被授予总领汉地军国庶事的权力。忽必烈当时的权力,也就是当年木华黎权力的大概范围了。
随着忽必烈即位,将汗都移居幽燕,大汗直接入主汉地,中原成为统治中心,久居燕地、位高权重的国王家族被大汗迁移到辽阳充当藩屏。忽必烈的举措不仅削弱国王家族在汉地的影响,又让国王家族在东北起到牵制东道诸王、防御高丽的作用。
所以说,如果木华黎、孛鲁父子没有早死,或者死在成吉思汗之后,继任大汗不会、也不敢轻易剥夺他们既有的权力。随着时间长久,国王家族或许会像其他汗国一样,在汉地形成真正的割据势力,或者从家臣演变成权臣,继而称王称帝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历史偏偏没有给木华黎家族机会,连续几代早亡,特权被大汗趁势收回,自然也就没有自立的机缘。



木华黎有没有自立的机会
假设木华黎并没有“斡脱古·孛斡勒”的忠心和自觉,非要拥兵自立,那他有这个机会吗?
答案依旧是否定的。来看看木华黎拥有的兵力配置以及他所处的局势。
通过史料记载可知,木华黎征金的部队大约在十万以上,分别是(数据来自《史集》):
混成部队一千(《圣武亲征录》记载:火朱勒部千骑);兀鲁惕部四千,由怯台统领;亦乞列思部二千,由孛秃驸马统领;忙忽惕部一千,由畏答儿的儿子蒙哥·合勒札(又译木哥汉札)统领;弘吉剌惕部三千,由阿勒赤那颜(即按陈驸马)统领;札剌亦儿部一千(《圣武亲征录》记载为二千),由木华黎弟弟带孙统领。


蒙古五投下军不详(据黄时鉴《木华黎国王麾下诸军考》考证在一万以上),由按察儿(又译按札儿,克烈秃别干人)、孛罗(氏族不详)、笑乃䚟(又译肖乃台,克烈秃别干人)、不里海拔都儿(又译孛罗海拔都,氏族不详)、阔阔不花(塔塔儿按摊脱脱里人)五人分别统领(《元史·石高山传》有窟里台[又译怯烈台,氏族不详]而无肖乃台;《元史·阔阔不花传》有窟里台、肖乃台,而无不里海拔都)。以上为蒙古人。
汪古惕部队一万,可能是由镇国驸马统领;哈剌契丹和女真军二万,由撒勒只兀惕人吾也而、契丹人耶律秃花统领;契丹人石抹也先一万二千;石抹孛迭儿一万;汉人史天倪的汉军二万四千;刘伯林一万。
这些兵力中,蒙古军队有2.3万(2.2万),汪古军有1万,契丹、女真、汉军有7.6万,共计10.9万(10.8万)人。
从木华黎麾下的武装力量看,蒙古军仅占总兵力的21%,汪古军占10%,契丹、汉、女真地主武装则占69%。显然,木华黎经略中原依靠的重要力量是契丹、汉、女真军。
与之相反的是成吉思汗西征的武装力量,包括了蒙古军几乎全部精锐,还抽调原来属于木华黎麾下的部分蕃汉军,并征调畏吾儿、哈剌鲁及西夏部队从征(西夏拒绝出兵),总兵力估计在二十万左右。成吉思汗还带走几乎所有的重臣,可以说是以倾国之力西征。


单从兵力配置就能看出,当时蒙古帝国的主力都在西征,木华黎只能以“偏师”伐金,他经略中原除了打击金,最重要的还是为了保证西征军无后顾无忧。
如果木华黎生出割据自立之心,一旦成吉思汗回师,他那二万多蒙古军队以及汪古军恐怕会立即倒戈相向。因为亦乞列思部的孛秃驸马不仅是成吉思汗的妹夫还是他的女婿;弘吉剌部的按陈驸马也是成吉思汗的妹夫还是他的小舅子;兀鲁惕部的怯台是成吉思汗亲信主儿扯歹的儿子;忙忽惕部的蒙哥·合勒札是成吉思汗好兄弟畏答儿的儿子;而汪古部的镇国驸马则是成吉思汗的爱婿。这些人根本不会跟着木华黎造成吉思汗的反,即便是木华黎的亲弟弟带孙,恐怕也很难背叛成吉思汗。
当图谋自立的木华黎失去蒙古帝国这个靠山后,那些归附他的契丹、汉、女真军还会畏惧且忠于他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另外,在木华黎的头顶,还有一位“皇太弟国王”铁木哥斡惕赤斤(或译帖木格)。
成吉思汗在西征时,让爱弟铁木哥留守蒙古本土大营,铁木哥是也速该的幼子,成吉思汗爱他胜过其余诸弟,让他坐在诸兄之上,并授以“皇太弟宝”的印鉴。据汉文史料《合剌普华神道碑》和穆斯林史料《世界征服者史》记载,成吉思汗把中原土地分给皇弟斡真那颜(即帖木格),让幼弟统治中原。木华黎在名义上要受铁木哥的节制。
如果木华黎拥兵自立,他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来自蒙古本土的铁木哥的威胁。
试想,在北有铁木哥、南有金、西有西夏、东有高丽的局势下,还有远征的大汗主力,和本土决裂、背叛故主、如无根浮萍没有归属感的木华黎,凭什么自立称帝?
历史上的木华黎是一位忠诚的斡脱古·孛斡勒,他对成吉思汗赤诚不二,“躬擐甲胄、出入矢石之间四十馀年”,为孛儿只斤氏立下汗马功劳,因此才能赏延后裔,世享王封,使“子孙能与太平守文之王共天下之福”。


木华黎曾对成吉思汗表白:“我将对他效忠到死,竭尽我的心力。”而成吉思汗也做到用人不疑、信任有加,他把木华黎和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忽必来等人,视为“我前后的助手,是我能干的、尽心竭力的奴仆,是我的神箭手,我的快马,我手上的伶俐的鸟儿,我拴到马鞍上的猎狗”。正因如此,木华黎的国王爵位得以传袭7代(或8代?存疑)14位,与蒙古帝国及元朝同荣辱、共始终。
木华黎国王传承世系,7代(8?)14位15传,其中6、14、15与乃父关系存疑。猴格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