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MIT学霸退学回国高考:那些优等生如何走出父母苦心经营的“楚门世界”?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3年8月18日 15点49分 PT
共 (7)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i
iijl
大约一年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从美国名校退学,不仅是从K12到美国大学几百万的学费打了水漂,前途也充满了未知和迷茫。今后该怎么办?回北京四中重新读高三已经不可能了。且不说有多少“皇亲国戚”都盯着四中的学位,即使小桐曾经是班主任的爱徒,但凭她因旷课和挂科被迫从麻省理工退学这一点,就很难有北京知名的高中愿意接收。
4月份办理了退学手续之后,小桐妈带着小桐的简历来到她初中时因为转学短暂就读过的一所朝阳区重点中学,希望能够在该校的高中部弄一个插班名额。
小桐初中班主任王老师对她的印象极为深刻,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勤奋的孩子,早上六点就起来背课本。不仅是背英语、语文,还要背历史和政治。因为学校跟她家只有一墙之隔,所以每天她都是第一个到教室学习的。每当我看到她,都感觉自己是不是太不上进了。
但是和小桐接触之后,这孩子让我十分担忧,她已经养成了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上的习惯,都不知道玩耍了。有一次我带学生们参加北京城中轴线研学旅行,她一路都在刷数学。让她去玩一玩,她告诉我,妈妈说如果玩了就会考不上北京四中。我说考不上北京四中也没事,只要快乐就行,她当场就嚎啕大哭。我当时就想她这样的状态以后该如何面对复杂的社会呀?现在退学了,也验证了我的担忧不是瞎想!”
王老师的看法直接戳中了小桐妈妈的痛点,为了让小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夫妻给她营造了一个“楚门的世界”。
她说,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从小桐出生开始几乎就屏蔽了她的世界。首先屏蔽的是人际关系,小桐妈直言她只愿意让小桐和成绩好的同学成为朋友,并且只允许他们讨论学习的话题;成绩不好的同学甚至连话都不让说。
小桐妈就是怕小桐被“坏”学生带坏了,但是这种狭隘的教育法在美国却成了小桐的障碍。能考上麻省理工的学生就没有成绩不好的,小桐跟着这些好学生去了几次酒吧,就迷恋上了,在美国几乎是天天泡吧,一下子就把功课给荒废了。
第二个屏蔽的是资讯,直到初中三年级需要下载和中考相关的app,小桐才有了人生的第一部手机。“我们认为手机严重影响学习,因此管理非常严格,任何社交媒体、知名购物网站都是不允许小桐看的。她要买任何衣服都是我给她买,就是怕她分心,看多了花花世界很容易影响学习。这也直接导致,她一到美国有了财务权就开始乱来了。到美国才半年,光购买奢侈品、充游戏卡、网上打赏主播,就花了近100万。”
父母反省教育中的问题,往往都是在遇到了困境以后,小桐妈便是如此。在小桐退学之前,她一直以自己的教育方法为荣,她认为只要考试分数高,在学校肯定是过得最好的人。
但是小桐的考试能力并没有在麻省得到认可,所有科目的教授给的分数都很低,哪怕是她最擅长的数学也都在挂科的边缘。
退学后,小桐患上了轻度抑郁症。小桐妈妈想找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朋友陪着小桐去旅游。其中有个叫程程的女同学拒绝了小桐妈的要求,她说她挺害怕小桐的,和她在一起无论是学习还是玩耍,都有一种压迫感。
上学时哪怕是一次小测试、一次听写,只要她没有赢或没能拿到第一名,就会又哭又闹。作为她的同学,自觉就会与她保持一定的距离。
程程是小桐的初中同学,虽然只同班了一年,但是作为班级第一名的她一直是小桐的假想敌。这一段经历对于程程来说如同一场搞笑剧,当时小桐冲到她面前跟她说:“你是第一名吧!以后我就要超越你,我才是第一名!”看着小桐挑衅的样子,程程格外不舒服。
“小桐剪了和我一样的发型,后来我扎了根彩虹皮筋,她也跟着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我干啥她就干啥,如果有考的分数不如我的科目,她就缠着我,让我把卷子给她看,还要一题一题对答案。这还不算完,她还要喊我和她一起分析错题,甚至课间也要把我堵在教室里。”
程程也曾经想和小桐成为好朋友,但是她发现除了考试,小桐好像对任何话题都不感兴趣。他们给小桐起了一个“考试机器”的外号,对于考试之外的人情世故她完全不懂。
对于“考试机器”的评价,小桐妈开始觉得不算是负面的。会考试肯定就代表着能力强,哪怕是能力不强也能考上好大学,拿个好文凭。以目前文凭至上的就业趋势,她觉得自己一点错都没有。
但麻省理工的考试并不全是试卷形式,甚至很少有科目是出试卷的,“无论是国际学校还是在四中,老师也曾经提醒过我们,小桐这种只会考试的状态,如果是走国内教育路线,参加高考分数肯定没有问题。哪怕是读本科、研究生甚至到博士,只要分数高都会很顺利。但是在美国这样的教育体系之下,她就会非常不占优势”。
小桐妈说,老师几乎一语成谶。从去美国开始,小桐天天都在喊着要回国,要去她擅长的学习环境。小桐妈现在只能接受小桐重新高考,但是她的目标是上清华,如果没有实现,她的抑郁可能会更严重。
如果要重新回到正途,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去学校上学,小彤需要面对真实的世界。因为长期梦幻般的生活状态,加上退学的打击,她已经开始逃避现实。
经过了两次割腕自杀的闹剧之后,小桐妈每周都要带着小桐从朝阳开车一个小时,去到北大附属医院看心理医生两次。
二十年的折腾和屏蔽世界的“谎言教育”下,小桐妈自己都不知道要从何着手,拯救她曾经引以为傲的女儿。
几次治疗之后心理医生也倍感头痛,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葩的家庭,家长居然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虚假的世界。小桐妈还告诉我,在京城学霸家长圈里流传着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如何搞好学习?那就是把学习当作每天都需要呼吸的空气,一天不学就会窒息而‘死’。
这句话也跟芯片一样‘植入’到了小桐的脑子里,而这么干的正是小彤妈。这很像是传销组织的洗脑之法,有些人被洗脑之后是可以通过自我拯救和第三方干预得到解脱的。而有些人被精神控制之后,就形成了顽固的记忆,终生都难以摆脱。小桐从小就开始被洗脑,现在要告诉她真实世界的情况还是挺难的。治疗的时间需要多久,我也不敢保证。”
心理医生认为小桐的问题出在她父母近乎病态的教育方式上,在他的建议下,小桐爸妈也去看了心理医生,结果显示他们都有严重的控制型人格。
由此可以推想出,在小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管理是极为严苛的。如果想让小桐的人生进入正轨,他们一家人都需要进行心理治疗,这让小桐妈感受到了拯救小桐这条路的艰辛。
曾经在小桐哭着喊着要退学的时候,她第一时间赶到美国,约见了校方的代表。当时接待她的是一位中年的华裔老师,虽然中文不太流利,但是一直提及的不是小桐的考试分数和旷课情况,而是她的精神状况。
他告诉小桐妈,小桐是自己要求退学的,学校不进行挽留是因为他们在对小桐进行过不下于十次的心理干预之后,发现她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现实完全不一样。加上她学的又是金融专业,在学术上特别容易跑偏,教授们给分自然就不高。
麻省的学术风气相当严格,同时教授们打分低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验,心态好、越挫越勇的学生才会留到最后。而小桐这种“一碰就倒”的精神状态,在麻省理工根本呆不下去。
还能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吗?小桐自认为可以,她觉得在国内的学习方式是适合她的。但是经过几次转学考试,小桐并没有获得北京顶级学校的认可。
高中的辉煌和大学的offer根本无法帮她敲开京城名校的大门,这让小桐妈非常伤心和失望。她托关系找到了一位从北京二中退休下来的特级教师,希望能够让小桐拜到他的门下。虽然这位老师是教语文的,但是非常有能耐,据说去年成功把一个只能考上二本的学生送进了清华大学。
但是这位老师看了小桐的简历,直接就婉拒了。他告诉小桐妈,自己根本教不了。他能够帮助学渣变成学霸,但没有能力让一个学习观念错误的孩子变回学霸。
小桐小学转学两次,中学转学三次,每次转学的原因都是学校的老师不行,他认为这些导致了她学习上的下滑,也说明家长在教育中是十分任性的,这种任性和钱没有关系,而是一种可怕的无知。
老师说:“我看了小桐的简历,她就读的全都是北京城里一流的学校,老师们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家长和孩子把成绩不理想归结为是别人的原因,以自己的利益为评判标准本身就是错的。也许小桐能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但在未来的生活中也很容易失败。”
被名师拒绝后,小桐妈还是给小桐请了一群私教,从数学到英语,只要是高考的功课全都请了对应的老师。他们每天轮流来家里给小桐上课,一年的费用至少上百万。
几乎所有的知情人都反对小桐妈的做法,但也没有一个人能拿出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最可悲又无奈的。
小桐妈说,这实在太过煎熬了。小桐退学之后的一系列遭遇,也让她开始反省。她说:“这个过程有些慢,但我们已经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总好过之前混乱纠结又找不到方向。不过改错也很难,小桐的人生还要继续,即便是别人说我们花钱很豪气,可我们也不能看着孩子继续沉沦。我也想先让小桐治疗好所有的心理问题,但是到那时估计她已经三十岁了,也错过了最好的学习机会。我们耽误得起,小桐耽误不起。”
小桐妈自己也意识到改错中继续犯错的做法不是上策,但这也是父母的无奈,明知道放手更好,却又承受不了放手之后一段时间的沉底期,玩命都想要把孩子“捞”起来。她深知一旦树人的过程错了,就会很难纠正。现在只能拿“第一次做父母,谁都会犯错”的借口来安慰自己,继续在跑偏中生活。
在教育中,总有一些家长认为只要考试成绩好,性格怪一点、自理能力差一点都无所谓。可他们往往忽略了如何养育一个健康、快乐、自信、能够经得起风雨、也能够独立优雅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
来源:北美学霸君
t
tobbyshark
大约一年
2 楼
这个妈priority就没对过
棕
棕榈叶
大约一年
3 楼
这就是儿童心理医生中流传的:想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必须家长先看心理医生
v
vwot
大约一年
4 楼
什么烂文,挂科的学生还叫学霸?
w
wisepaper
大约一年
5 楼
这就是儿童心理医生中流传的:想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必须家长先看心理医生
棕榈叶 发表于 2023-08-18 15:51
有道理!
苹
苹果妞
大约一年
6 楼
有病的父母,可怜的孩子
w
wetwild
大约一年
7 楼
申请MIT只要成绩好吗?好像身边的例子不是这样的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4月份办理了退学手续之后,小桐妈带着小桐的简历来到她初中时因为转学短暂就读过的一所朝阳区重点中学,希望能够在该校的高中部弄一个插班名额。
小桐初中班主任王老师对她的印象极为深刻,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勤奋的孩子,早上六点就起来背课本。不仅是背英语、语文,还要背历史和政治。因为学校跟她家只有一墙之隔,所以每天她都是第一个到教室学习的。每当我看到她,都感觉自己是不是太不上进了。
但是和小桐接触之后,这孩子让我十分担忧,她已经养成了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上的习惯,都不知道玩耍了。有一次我带学生们参加北京城中轴线研学旅行,她一路都在刷数学。让她去玩一玩,她告诉我,妈妈说如果玩了就会考不上北京四中。我说考不上北京四中也没事,只要快乐就行,她当场就嚎啕大哭。我当时就想她这样的状态以后该如何面对复杂的社会呀?现在退学了,也验证了我的担忧不是瞎想!”
王老师的看法直接戳中了小桐妈妈的痛点,为了让小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夫妻给她营造了一个“楚门的世界”。
她说,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从小桐出生开始几乎就屏蔽了她的世界。首先屏蔽的是人际关系,小桐妈直言她只愿意让小桐和成绩好的同学成为朋友,并且只允许他们讨论学习的话题;成绩不好的同学甚至连话都不让说。
小桐妈就是怕小桐被“坏”学生带坏了,但是这种狭隘的教育法在美国却成了小桐的障碍。能考上麻省理工的学生就没有成绩不好的,小桐跟着这些好学生去了几次酒吧,就迷恋上了,在美国几乎是天天泡吧,一下子就把功课给荒废了。
第二个屏蔽的是资讯,直到初中三年级需要下载和中考相关的app,小桐才有了人生的第一部手机。“我们认为手机严重影响学习,因此管理非常严格,任何社交媒体、知名购物网站都是不允许小桐看的。她要买任何衣服都是我给她买,就是怕她分心,看多了花花世界很容易影响学习。这也直接导致,她一到美国有了财务权就开始乱来了。到美国才半年,光购买奢侈品、充游戏卡、网上打赏主播,就花了近100万。”
父母反省教育中的问题,往往都是在遇到了困境以后,小桐妈便是如此。在小桐退学之前,她一直以自己的教育方法为荣,她认为只要考试分数高,在学校肯定是过得最好的人。
但是小桐的考试能力并没有在麻省得到认可,所有科目的教授给的分数都很低,哪怕是她最擅长的数学也都在挂科的边缘。
退学后,小桐患上了轻度抑郁症。小桐妈妈想找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朋友陪着小桐去旅游。其中有个叫程程的女同学拒绝了小桐妈的要求,她说她挺害怕小桐的,和她在一起无论是学习还是玩耍,都有一种压迫感。
上学时哪怕是一次小测试、一次听写,只要她没有赢或没能拿到第一名,就会又哭又闹。作为她的同学,自觉就会与她保持一定的距离。
程程是小桐的初中同学,虽然只同班了一年,但是作为班级第一名的她一直是小桐的假想敌。这一段经历对于程程来说如同一场搞笑剧,当时小桐冲到她面前跟她说:“你是第一名吧!以后我就要超越你,我才是第一名!”看着小桐挑衅的样子,程程格外不舒服。
“小桐剪了和我一样的发型,后来我扎了根彩虹皮筋,她也跟着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我干啥她就干啥,如果有考的分数不如我的科目,她就缠着我,让我把卷子给她看,还要一题一题对答案。这还不算完,她还要喊我和她一起分析错题,甚至课间也要把我堵在教室里。”
程程也曾经想和小桐成为好朋友,但是她发现除了考试,小桐好像对任何话题都不感兴趣。他们给小桐起了一个“考试机器”的外号,对于考试之外的人情世故她完全不懂。
对于“考试机器”的评价,小桐妈开始觉得不算是负面的。会考试肯定就代表着能力强,哪怕是能力不强也能考上好大学,拿个好文凭。以目前文凭至上的就业趋势,她觉得自己一点错都没有。
但麻省理工的考试并不全是试卷形式,甚至很少有科目是出试卷的,“无论是国际学校还是在四中,老师也曾经提醒过我们,小桐这种只会考试的状态,如果是走国内教育路线,参加高考分数肯定没有问题。哪怕是读本科、研究生甚至到博士,只要分数高都会很顺利。但是在美国这样的教育体系之下,她就会非常不占优势”。
小桐妈说,老师几乎一语成谶。从去美国开始,小桐天天都在喊着要回国,要去她擅长的学习环境。小桐妈现在只能接受小桐重新高考,但是她的目标是上清华,如果没有实现,她的抑郁可能会更严重。
如果要重新回到正途,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去学校上学,小彤需要面对真实的世界。因为长期梦幻般的生活状态,加上退学的打击,她已经开始逃避现实。
经过了两次割腕自杀的闹剧之后,小桐妈每周都要带着小桐从朝阳开车一个小时,去到北大附属医院看心理医生两次。
二十年的折腾和屏蔽世界的“谎言教育”下,小桐妈自己都不知道要从何着手,拯救她曾经引以为傲的女儿。
几次治疗之后心理医生也倍感头痛,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葩的家庭,家长居然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虚假的世界。小桐妈还告诉我,在京城学霸家长圈里流传着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如何搞好学习?那就是把学习当作每天都需要呼吸的空气,一天不学就会窒息而‘死’。
这句话也跟芯片一样‘植入’到了小桐的脑子里,而这么干的正是小彤妈。这很像是传销组织的洗脑之法,有些人被洗脑之后是可以通过自我拯救和第三方干预得到解脱的。而有些人被精神控制之后,就形成了顽固的记忆,终生都难以摆脱。小桐从小就开始被洗脑,现在要告诉她真实世界的情况还是挺难的。治疗的时间需要多久,我也不敢保证。”
心理医生认为小桐的问题出在她父母近乎病态的教育方式上,在他的建议下,小桐爸妈也去看了心理医生,结果显示他们都有严重的控制型人格。
由此可以推想出,在小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管理是极为严苛的。如果想让小桐的人生进入正轨,他们一家人都需要进行心理治疗,这让小桐妈感受到了拯救小桐这条路的艰辛。
曾经在小桐哭着喊着要退学的时候,她第一时间赶到美国,约见了校方的代表。当时接待她的是一位中年的华裔老师,虽然中文不太流利,但是一直提及的不是小桐的考试分数和旷课情况,而是她的精神状况。
他告诉小桐妈,小桐是自己要求退学的,学校不进行挽留是因为他们在对小桐进行过不下于十次的心理干预之后,发现她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现实完全不一样。加上她学的又是金融专业,在学术上特别容易跑偏,教授们给分自然就不高。
麻省的学术风气相当严格,同时教授们打分低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验,心态好、越挫越勇的学生才会留到最后。而小桐这种“一碰就倒”的精神状态,在麻省理工根本呆不下去。
还能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吗?小桐自认为可以,她觉得在国内的学习方式是适合她的。但是经过几次转学考试,小桐并没有获得北京顶级学校的认可。
高中的辉煌和大学的offer根本无法帮她敲开京城名校的大门,这让小桐妈非常伤心和失望。她托关系找到了一位从北京二中退休下来的特级教师,希望能够让小桐拜到他的门下。虽然这位老师是教语文的,但是非常有能耐,据说去年成功把一个只能考上二本的学生送进了清华大学。
但是这位老师看了小桐的简历,直接就婉拒了。他告诉小桐妈,自己根本教不了。他能够帮助学渣变成学霸,但没有能力让一个学习观念错误的孩子变回学霸。
小桐小学转学两次,中学转学三次,每次转学的原因都是学校的老师不行,他认为这些导致了她学习上的下滑,也说明家长在教育中是十分任性的,这种任性和钱没有关系,而是一种可怕的无知。
老师说:“我看了小桐的简历,她就读的全都是北京城里一流的学校,老师们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家长和孩子把成绩不理想归结为是别人的原因,以自己的利益为评判标准本身就是错的。也许小桐能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但在未来的生活中也很容易失败。”
被名师拒绝后,小桐妈还是给小桐请了一群私教,从数学到英语,只要是高考的功课全都请了对应的老师。他们每天轮流来家里给小桐上课,一年的费用至少上百万。
几乎所有的知情人都反对小桐妈的做法,但也没有一个人能拿出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最可悲又无奈的。
小桐妈说,这实在太过煎熬了。小桐退学之后的一系列遭遇,也让她开始反省。她说:“这个过程有些慢,但我们已经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总好过之前混乱纠结又找不到方向。不过改错也很难,小桐的人生还要继续,即便是别人说我们花钱很豪气,可我们也不能看着孩子继续沉沦。我也想先让小桐治疗好所有的心理问题,但是到那时估计她已经三十岁了,也错过了最好的学习机会。我们耽误得起,小桐耽误不起。”
小桐妈自己也意识到改错中继续犯错的做法不是上策,但这也是父母的无奈,明知道放手更好,却又承受不了放手之后一段时间的沉底期,玩命都想要把孩子“捞”起来。她深知一旦树人的过程错了,就会很难纠正。现在只能拿“第一次做父母,谁都会犯错”的借口来安慰自己,继续在跑偏中生活。
在教育中,总有一些家长认为只要考试成绩好,性格怪一点、自理能力差一点都无所谓。可他们往往忽略了如何养育一个健康、快乐、自信、能够经得起风雨、也能够独立优雅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
来源:北美学霸君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