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心理医生是付钱请人倾听你倒苦水的。Sex and the city里面有一集女主总向她朋友抱怨,负能量太多,朋友就说,朋友之间抱怨一下安慰一下可以,但是成天抱怨就会过度了,给朋友造成负担了,应该找心理医生了。毕竟朋友没收钱,没义务承担你的负能量。她们还joke心理医生因为听别人的负能量太多,也会压力大,需要请别的心理医生来倒苦水。
我以为心理医生是付钱请人倾听你倒苦水的。Sex and the city里面有一集女主总向她朋友抱怨,负能量太多,朋友就说,朋友之间抱怨一下安慰一下可以,但是成天抱怨就会过度了,给朋友造成负担了,应该找心理医生了。毕竟朋友没收钱,没义务承担你的负能量。她们还joke心理医生因为听别人的负能量太多,也会压力大,需要请别的心理医生来倒苦水。 lianqiao 发表于 2023-08-08 01:09
谢谢推荐 Pete Walker 我给一下他的两本书的英文书名,或许有感兴趣的网友 Complex PTSD From Surviving to Thriving 中文译为 不原谅也没关系 The Tao of Fully Feeling Harvesting Forgiveness Out of Blame
You need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sychiatrists" vs. "psychologists" first... i.e. medicine vs. talk therapy 青青草地 发表于 2023-08-08 00:03
我以为心理医生是付钱请人倾听你倒苦水的。Sex and the city里面有一集女主总向她朋友抱怨,负能量太多,朋友就说,朋友之间抱怨一下安慰一下可以,但是成天抱怨就会过度了,给朋友造成负担了,应该找心理医生了。毕竟朋友没收钱,没义务承担你的负能量。她们还joke心理医生因为听别人的负能量太多,也会压力大,需要请别的心理医生来倒苦水。 lianqiao 发表于 2023-08-08 01:09
综上所述,我的经验证明我们这种第一代移民在美国看心理医生真的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这个也是有人研究过的,说华裔群体不关注心理健康,使用心理咨询资源的比例偏低;然而参考上面的几个原因,只能说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多数的心理医生对我们并无有益的帮助。至于说出了心理问题该怎么办,这个只能靠自己去领悟,多读书,到最后只能靠self-help。这也是心理问题和普通的生理疾病本质上的不同。生理疾病是指望医生给你“治愈”,可是心理问题只能靠自愈,哪怕心理医生有用,也只能是帮助你帮助自己(help you help yourself);如果你没法帮助自己,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帮助你,无非是给你开点药,把你送到医院观察防止你伤害自己和别人,剥夺你的custody保护你的小孩不受到你的伤害等等。总之他们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帮助你,而是防止你去危害别人。你说谁可以帮助我呢?这个问题的问法就已经错了。没有人可以帮助你,你只能自己帮助你自己。
🔥 最新回帖
谢谢分享经验。心理咨询只需要最基本的逻辑和分析(可能8岁小孩的智商就够了),更多的是依赖直觉和感受的能力。 我很喜欢催眠大师米尔顿艾里克森,直击来访者的潜意识层面,不在表层意识兜圈子。他的弟子们比如吉利根正在发扬他的精神和作风。
对太平洋对岸的规矩、岗位配置等设置不太了解,只能从国内的设置出发交流下。
一般来访者会有一个主诉,不知道贴主的主要诉求是什么呢,个人了解到的像催眠冥想放松暴露等等疗法,按理说应该是能有用的,哪怕是在这种非指导式体验性过程中跟随着引导去思考和训练。
然后ptsd确实也是非常个人的体验,如果太多细节无法被理解,确实存在着信任的问题,可能也就是因为这样的信任危机,而导致排斥治疗师的引导(如果有我如上所说的类似冥想放松认知行为疗法等等的话),最终效果不佳。有这种推测是因为不知道帖主看的“心理医生”是不是只顾“开药”而不做“咨询”。
国内医院设置来说,有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医生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绝大部分这样的医生都是主要负责开药,也有一部分医生考了心理治疗师证。而医院里的治疗师,可以约等于是咨询师,他们大多数都不是学医的,也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没有开药的权利。但他们更加注重“心理咨询与治疗“,主要关注”心理“ 。
关于文化差异:首先,世界上没有两个人能够完全的同频。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学识,都有自己不同的基因独特的大脑,哪怕对完全相同的知识经验也可能加工出不同的内容,再加上还有时间变量: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时间经历和组织,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总之种种变量叠加,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就是有自己独特的形状,这一点贴主也提到两。生活中我们想要尽可能的找到同频的人相互理解的人,也确实能找到一些人因为成长轨迹相似、生活环境背景相似、或是一起共同经历而自然形成了无须解释就可以拥有的默契。无论如何这也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我个人认为也应该要随时对这一规律保持敏感和敬畏。
说回来贴主第一点原因提到的“缺乏认同感和文化差异”问题,我认为可以放下一些对差异的关注,不同点和特殊性是找不尽的,但共性和规律才是更好把握和改善的关键抓手,就好像你也在尽可能找华裔。
”女孩子不能xxx“ ”听太多了“ 这里我个人的感觉是你对这观念的不认可,换个人说你是一样反感。 这仍然很正常,涉及到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不同的价值观。不过咨询师这样说确实不妥的地方在于不利于构建咨访信任,你其实完全可以和他们表达你的不认可,按理说咨询师应该是能够在坦然接受这种双方观念冲突的情况下运用咨询技术对你展开帮助的。
如果找不到完全一样的“夹心饼”,那是不是可能可以尝试一下,把两片饼和夹心各自分开,一边找初代移民的认同感,一边找成长环境的认同感,这世上孤独和流离失所无归属的人很多,还是有很大相似性的。说到这里,或许国内的咨询师你也未尝不可尝试。
另外关于这个重男轻女的对话,我有一个猜测,提供一个额外变量的视角供参考。从楼主给出的对话来看,至少有这样一种可能:“女生怎么可以xxx“ 不完全代表他“重男轻女” ,可能只是对男女性天生基本生理差异的习惯性认知。比如明明男性生理结构天生在某些体力劳动方面更擅长,从一个“适合“的角度来说”女性怎么能做这种XX“,却可能因为听者的某种敏感而误读为贬低女性/重男轻女。不过仍然可以说例子中举的这个医生有不妥的地方,毕竟咨询师是应该尽可能做到“不评判”的。
针对智商问题这一段我个人想说,咨询和治疗这类实践,可能没有那么需要“聪明“、“智商“,说实话文中无法确认贴主对聪明、智商等等细致理解更靠近什么概念,毕竟学届对智商这个概念还是有一些限制条件的,我这里根据贴文内容大概推测贴主把高智商指作在数理类学科方面出色。说实话STEM这些学科更需要的是形式逻辑,而相当多的文科很需要辩证逻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很看重辩证,在这一点上能不能做好,更需要的是丰富的经历体验、足够开放包容的心态,可以看到津巴多、罗杰斯、艾瑞克森等大师,其实都没有那么侧重形式逻辑,但不影响其实践成果。咨询过程在很多时候,也不一定需要那么详细的分析,说难听点有的时候咨询师只是按照流程提问和把控,自己都不一定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一定能体会到来访者所说,但引导成功让来访者思考感悟和领会到新东西。 毕竟咨询还是一个很看重情绪、感受的东西,很多时候他是在消解纯粹的理性,从感性的层面起作用。
重复模型和知识,这个不是思辨的问题,也不一定是人的问题,而是心理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存在的目前尚无解的难题。人脑的规律尚难破解把控,现有的心理学,或者说和人类心理相关联的整个学科范围,还无法把这门学科里的绝大部分知识弄得像物理化学公式一样高度量化和强拟合。所以各流派争论不休,自成体系,各有山门,而这些都是前人的积累,是反复使用又相对更有说服力的内容,学习后会了解到其更完整全面的逻辑链条和在实际操作中的有效性,会有更多对“外行人不认可的理论”的信任感。
最后一段,说出了心理问题该怎么办,并不是“自己悟”,各流派都有自己五花八门的疗法,好的咨询师是会给行动指南的呀。是否信任,是否照做,执行力度和反馈如何,这些都有影响呀。
然后,这行里,有很多很多从业者是自身经历过很多苦难的(当然,这是也教科书的说法,确实也可以针对性质疑,但我个人相信,且从自己的经历和身边的观察,我认为没毛病)。更常见的说法是,太多人企图自助而走进来,自助成功后动力缺失而离开了。
喝点酒一通乱说,不对的地方望包容一下。
最后:前段时间看了一个苹果出品的美剧 shrinking, 讲咨询师的小故事的,挺有意思贴主可以看个乐子。
哈哈,找个算命先生好,算命也是一种心理治疗。口碑好算准的还不好约。
我觉得楼主找个居委会大妈唠嗑就行。不然华人树洞,华人姐妹个个火眼金睛,比心理咨询的厉害。
🛋️ 沙发板凳
lz哪一句说吃药了……
个人觉得吃药应该有用,纯聊天没啥用。
psychiatrists 精神科医生
心理医生需要看心理医生不止是joke是大多数现状
用处非常大,可以好处非常大,也可以危害非常大。我之前是找的国内的心理咨询师看了很多年,后来他开始跟不上我的节奏,开始各种贬低忽悠我,从原来的很大帮助变成让我重新陷入抑郁,挣扎了几个月换了。然后就进入经常换,经常挑的过程。最后找到一个,结果还经常不准时:(, 但是比没有好多了,就先用着。我觉得对我作用最大的是Pete的那本《不原谅也没关系》,里面还有讲怎么挑咨询师的。其实只要能共情,人性是共通的。 不过要小心心理咨询师里有很多自恋者,会加重病情。还是要听从内心的声音,根据自己的直觉去找跟现在的自己合拍的咨询师。
你不信心理医生,怎么能指望她们救你?
我自己也看过几个心理医生,有的确实有本事,把问题本质指出来了。
psychiatrist只开药。 咨询师基本都没文化,你说有用吗? 真的还不如信主
另外两个心理医生效果非常好,一个是美国本地人,一个是印度裔。和她们两个聊天后,我明显感觉我整个人的状态越来越好,看问题的角度有了很大改观。
如果烦恼是因为没钱产生的,看心理医生只会花钱。可这个世界上钱解决不了的问题真不是太多。
同意,疏导还得靠自己想通,遇到好的医生当然更好了,但似乎比较难,不过no hurt,当作一种尝试
本质的东西是相同的,没有国界
你写的这点就非常不符合心理医生,心理医师的实际情况。我觉得你应该没有很认真的了解过心理学。随便搜搜就知道,要得到心理医师的资格,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过五关斩六将,绝对不会比做医生容易。所有心理医师都必须有PHd(我说的不是counselor)。而一般的counselor也需要有硕士学历。心理医师除了要读打本,申请研究所,申请博士program,毕业,还要有非常多小时的实战经验。所以,如果论学习过程,心理医师比心理医生(psychiatrist)所需要的时间更久。要求更严格。所以没有一点热情,根本坚持不下来。还不要说,那些program 多难选。
文科生最热门的科目,律师,心理医师,还有商业。而其中,心理医师是最难的,因为program少,普及率很低,更需要自己努力。
我不知道你见过的20多为心理医生都是psychiatrist还是psychologist。你知道这两者是不同的。psychiatrist是医生,受培训的是医生专业。虽然每个psychiatry的program也都有心理相关培训。但是他们主要还是开药的。从病理上解决问题。而psycholigist更注重从心理层面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
一般咨询之前是不是应该对咨询者做一个简单的research。毕竟每个人的专业,特长不同。建议LZ找心理医师之前,还是先了解一下心理学到底是什么。
还有,如果你带着极大的偏见,非常固执,又能言善辩,是不适合做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如果你已经有了结论,而没有一个open mind,能从心理咨询中收益是有限的。
心理咨询(如果不是用药),就是探索自身心里的过程。不是指责别人,也不是指责自己,更不上让心理咨询师说好话,说你爱听的话。它是慢慢认清一些事情,面对一些事情,然后帮助你理清思路,找到方向的过程。
虽然我没看过心理医生,不过我听说有些医疗保险可以cover这部分费用,而且如果心理医生给你开了抑郁症的诊断,有些公司或者老板不敢随便开你。
我也觉得心理医生就是个付费听你诉苦的地方,要知道诉苦不是免费的!免费的诉苦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跟朋友诉苦,他们会厌恶你远离你甚至跟你绝交,跟孩子诉苦,他们会厌恶你躲避你,跟父母诉苦,他们会骂你,在网上跟陌生人诉苦,他们会谩骂你嘲笑你攻击你甚至诅咒你。看看华人就知道了,免费诉苦的人基本都要挨骂或者被嫌弃。
只有心理医生,因为是收费的,所以态度必须好。
谢谢推荐 Pete Walker 我给一下他的两本书的英文书名,或许有感兴趣的网友
Complex PTSD From Surviving to Thriving 中文译为 不原谅也没关系
The Tao of Fully Feeling Harvesting Forgiveness Out of Blame
状态越来越好,就说明你们之间的交谈对你来说是有正面效应的,你得到了empowerment,赞一个
能顺着你说话,让你发泄的舒服,感到有知音了,心理痛快了,我觉得这个心理医生就是合格的医生,你的治疗目的达到了。
指望医生帮你解决问题,那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个世界上大部分问题根本就无解,估计心理医生们自己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无解的问题。少部分问题即便有解决的办法,也得靠你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找到办法可能很容易,很多时候就像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但是能否实施是个问题,很多人就是知道办法也实施不了,因为实施起来太难太累太辛苦。所以除了抱怨和诉苦啥也干不了。
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能实施的人也不会去看心理医生,早就忙着实施去了。
去看看电影 good will hunting
其他不知道,就说文化差异,我觉得文化差异是个伪命题。人性是相同的。什么叫理解你的背景呢?难道说你来自东亚,东亚倡导孝道,所以就算原生家庭父母有毒也不能切割,而且心理医生也要理解你不能切割?这样的背景就是拿来洗脑和控制每一个个体的啊,心理医生的工作恰恰是帮你认识到这些框架是错误的,你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至于你说的几个亚裔医生说“女孩子就应该xxx”的,这就是“理解背景”的,是不好的心理医生,应该被fire掉。
我之前还在这里share过我一个朋友的例子。她很明显的焦虑,她在国内找了一个心理医生,网上问诊,咨询了10次之后,也有非常非常明显的改观。
心理医生并不是纯粹和你聊天。而是能够非常巧妙地和你聊天,找出你的思维困顿之处。我对我的两个心理医生都非常满意,能够非常快速地问出精准的问题,一方面引导我发现我自己,一方面让我认识到更广阔的思维方式。
找到合适愿意敞开心扉的咨询师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也得愿意尝试转念 提升well-being
对的,再接后面一句:当你改变了思考方式,整个世界都会变化。 “问题不是问题,如果看待问题,才是问题。”
psychiatrist 也有做psychotherapy 的。j建议先看个psychiatrist再由他推荐psychologist .
对于你说的毫无共鸣
不知道你在哪儿,看的都是什么样的providers
抑郁症这东西我觉得是个玄学,到底什么算抑郁症?罹患抑郁症的人,外因占多少?内因也就是内分泌失调占多少?即便是内因,有多少内因是外因引起的?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全世界的抑郁症患者,如果突然有一亿美金出现在你个人的银行账户中(只是你个人的,跟配偶和亲人无关),会有多少比例的抑郁症瞬间治愈?我估计能有90%。
先回答你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认识接近两位数的抑郁症病人(经医生诊断的,有些吃药有些没吃),有一亿美金就能治愈的,应该不到10%(就是基于我认识的人里,最多有一个人治愈,或一个也没有)。
抑郁症是一种病(先是错误的思维方式,长期下去会导致大脑结构的改变,错误的思维更加僵化无法改变)。不考虑暂时的内分泌变化导致的抑郁情况(比如产后抑郁)。
别说一亿美金,让他抑郁症病人做总统,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也治不了她/他的抑郁症。
把所有问题都归于金钱可以解决的范畴,有点偏颇。如果真对抑郁症感兴趣,可以看精神科医生或者亲历者的书籍,甚至跟抑郁症病人相处(因为这是很个人化的疾病),得到基本的了解后,再来思考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公众号“安大雄”的信息挺客观的。
心理医生就是个打工的普通人,情商智商不一定高于平均水平。和能开鉴定和药物的精神科医师不一样,心理咨询工作其实没啥含金量,基本是收钱打卡听人吐黑泥倒苦水,然后负能量攒多了还要向他们自己的心理医生倾泄。 大量水平低的心理医生缺乏逻辑和洞察力,只会从他们自身局限狭隘的三观和信仰出发,拿锅套饼胡乱分析判断甚至误导坑害你,而不会从客户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尊重个体背景和选择的不同,更不用说指望什么深刻有见解的建议。
开刀的大病找亚裔医生。 鸡毛蒜皮程度的,找白女心理医生叽歪好一些。。
一个同事,她从国内到国外,心理医生看了五六个大概,从来解决不了她的焦虑和压力,最后是听了一个台湾的一个讲佛学的人的讲座,终于安稳了。另一个是大学同学,有轻微忧郁症和自毁倾向,看了也是好多个心理医生,从大学一路看到结婚离婚病假,没用,最后是靠到大自然徒步一个多月终于接受了自己。观察下来没啥用。不如身边亲友关爱,和是实实在在用行动改变人生,抑或是接受现实和自己和解。
大学舍友说她最终放弃心理医生是有一天她边说边哭哭的稀里哗啦的时候,心理医生用一种厌恶的眼光看着她,她一瞬间就清醒了,再没去过。
如果只是找个树洞倾诉一下,心理医生基本上都能满足这个要求
如果是寻求共鸣,而你看的这二十多个心理医生都达不到你的要求,要学会接受这个世界不完美,不是理想状态,比如理性状态是男女绝对平等,而实际上啥样我们都知道,那些人不见得是重男轻女,更大的可能是从现实出发给出了多数人认为适合女性的建议。适合多数人不一定适合你自己,这个你自己清楚就行了,没必要非要别人都认同你。她们尽管让你感觉不舒服,但是既然你看了那么多医生,一定是生活中有什么事让你非常困扰,她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告诉你这个世界有不同的观念,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接受包容这些观念和不完美——哪怕不符合你的理想状态——也会让你的视野开阔很多,心理上轻松很多。
很多心理医生是树洞型的,收费接收病人的心理和情绪垃圾,对那些只需要树洞倾诉的人来说足够了。如果是需要建设性意见,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个就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了。能不能遇得到要看运气。
个人觉得,凡事不要太较真,世界上那么多人,那么多种族,文化,背景,各有各的活法,不要认准非要怎样才是对的,不要对别人有任何要求(我们对自己要求更勤奋、更努力、更聪明等等都还很难做到呢,凭啥要求别人顺着自己的意愿?在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观念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先尊重别人的观念,而不是去评判对错),在现有的环境下,做自己能做的,做到了,结果怎样都没有遗憾。
不是相关专业,没有考证一说。
展开来说说
李玟也有这么多钱,可是还是死了,其实钱关系不大
因为终极solutions 就在自己身上,不在别人(配偶、子女、同事、朋友)或其他东西(金钱、性、名声)上。 向外追求找不到最终答案,就算暂时看起来问题缓解了,过一段时间又会卷土重来。只有向内寻求,才能从根本上移除问题。 东方以前的文化也是鼓励向内寻求,比如《道德经》和佛法,只不过现在追求“短、平、快”就忽略了根本。
我觉得说中文的心理医生很抢手,我们公司经常互相求问有没有好的说中文的心理医生,Lyra 上说中文的心理咨询都是被book得满满的
现在美国主流的心理咨询方法是CBT,每次就是拿一张表,让你自己给自己不同维度打分,然后帮你分析为什么有的方面感觉不好,怎么可以改进,布置作业,下次再打分,每次都持续打分,找出导致你不开心的根本原因。蛮科学化的一种自我实验,心理辅导师只是帮你完成这个过程,我觉得跟东西方关系不大,如果真的想寻求安慰,可能说同样语言会好一些,如果想免费练英语,就约母语是英文的hh
好的有用, 而且要完全配合
所以。。。 如果要找,需要找个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