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91楼Xiaohetao的帖子 太感谢了! 请问这本书是我跟孩子要一起看吗? cherrymiumiu 发表于 2023-07-20 09:27
回复 95楼Xixi2021的帖子 是,我也是感觉到自己耐心被掏空已经到自己的底线了。可是当妈的总是要负责的,一次又一次觉得原来自己的底线还可以再低。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总不能就这么放弃了。只好不断想办法帮助他。我上辈子一定欠了他很多钱,这辈子还都还不清。 cherrymiumiu 发表于 2023-07-20 19:34
回复 50楼迷你米的帖子 你说得真的太对了,我是觉得我不太懂这个孩子。我自己不是天赋型选手,但是好在是努力的行动派,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 (从教孩子这事上你就能看出来我是不断寻找解决方案的人)。我的自信来自于我对生活和工作的认真态度,我相信努力会有回报,事实也证明大部分时候我的想法是对的。但是娃跟我性格差得特别多,我感觉我没办法把我的体会跟他共享帮他成长。所谓缺乏共情吧,所以我也挺沮丧的。他做得不好抱怨的时候我会跟他讲“不要光抱怨,你应该继续努力。你需要帮助的话我来帮你看看一起解决。” 但是他就是不要听我讲这句话,说我逼着他做他不想做的事。我看他情绪化发飙也觉得筋疲力尽。我确实应该到他的角度去理解他,而不是来让他来够我的角度。 cherrymiumiu 发表于 2023-07-19 16:54
LZ我觉得你自己的问题已经比孩子的问题严重了,作为父母,要学会和孩子detach,对,孩子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不是全部。 既然孩子让你如此frustrated,你就prioritize其他没有孩子的方面,比如工作,比如自己的爱好,比如朋友,夫妻关系等等。。。invest在自己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是有guaranteed回报的,不会让你失望,会让你快乐。你自己快乐了看待孩子的问题上perspective也会不一样。凡事不要死磕,尤其是“别人”的事情,因为你没有能力完全掌控。 另外从孩子的角度看,这个年级需要自己的空间和更多独立于父母的时间,父母过多的attention(比如你要不断的想办法帮他)对孩子都是压力。因为我女儿有一帮朋友经常一起玩,我就观察好多孩子父母在不在表现是完全不同的,通常妈妈管的多管的细的孩子,妈妈不在都会显得特别放松。我自己的经验10-12岁是父母该学会放手,step back的年纪了,放手不是放弃,我告诉孩子我对她是信任(但是也不要lose my trust),你试试也许会有惊喜。 bellamia 发表于 2023-07-21 10:33
另外,我用红笔把书名里的“in 31 days” 给勾了,改成“in life over time”. 就是为了鼓励孩子有耐心别着急。
孩子是能感觉到父母的态度的。
是,我也是感觉到自己耐心被掏空已经到自己的底线了。可是当妈的总是要负责的,一次又一次觉得原来自己的底线还可以再低。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总不能就这么放弃了。只好不断想办法帮助他。我上辈子一定欠了他很多钱,这辈子还都还不清。
嗯,我自己小时候学习也普普通通。就像你说的,那个年代生活简单信息少可能无形中卸掉了压力。而且我是独生女没有比较。不过我总体情绪稳定自得其乐,喜欢做的事会花很多心思不厌其烦。我记得那时候画漫画可以画上一晚上,画得不好擦掉或者重画,然后上颜色做小册子什么的。我妈一直说我特别focus,家里安安静静我很少发脾气。我有时候看我儿子不到10分钟就为了屁大一点小事就发飙抱怨就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好糟心。去年自顾不暇,因为觉得这个妈当得很失败心力交瘁,看了一年的心理医生。这几个月稍微好点,打起精神来继续当妈。可能没有那样的孩子不会理解那种煎熬吧。
抱抱美妈~ 我也在疫情期间经历了差不多一样程度的崩溃,也在调整中。我觉得如果咱们做家长的期待长远一点,也许这个压力就能卸下来了。对自己的孩子多一点信心。另外,也试图找一找孩子这样情绪底层的原因是什么。可以在孩子心情好(比如请他吃冰激凌,开车聊天等)的时候自然的聊一下。我觉得心理医生很难进入每个人的生活去深度体会。 还是家长的直觉和洞察准确一些。
另外,我有一个职业成长教练好友,也是我这么多年的良师益友。她很有深度,对我帮助很大。如果你有兴趣成为她的客户,可以从和她聊聊开始。私信我~
加油!相信这个只是一个阶段~
孩子是孩子,你是你。要允许孩子和你不一样,这很正常。感觉这老大有点辛苦。不仅要和弟弟比,也要和妈妈小时候比。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的特点。
别的我也说不好,我感觉我的朋友也能和你的孩子聊聊。
不管怎样,要顺气自然一点。中医上有时候要治病,要先给病人养身子。我觉得教育孩子可能也可一次类比。
觉得你老大说的是对的 他可能就是这种失败了比较不高兴的类型 而且的确没有人失败了会开心 我也很讨厌我妈否定我的情绪 说难过没有用 要再来一次要努力(虽然说的没错) 但是觉得否定别人的情绪真的从根上就错了 因为你不可能比他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情绪 教育学上说 父母能做的是承认他的情绪 然后帮助他找到从这个情绪中转移出来的方法或者单纯陪伴他(让他自己找方法/熟悉这个过程) (我是纸上谈兵,我儿子只有二岁,我现在就是承认他的情绪,label他的情绪,告诉他这个是不开心,是不是因为什么不开心,然后陪伴他/转移注意力啥的)
我看jordan peterson给的建议是 你要关注对方 你就一直默默关注他 然后一看到他哪里进步了就表扬他 也不要过分就是 时间长了就会好很多 而且其实本来你关注你大儿子他就可以感受到你的爱
并不是拿孩子跟我自己比,只是想表达以前和现在生活方式的差异。我在没孩子之前一直是风平浪静的生活,不算优秀,但自给自足。总觉得自己生活安逸,感恩生活里的小确幸,吃个麻辣烫也高高兴兴的。自打有了这个孩子,好像就是不断得处理他的情绪问题。我也理解这不是孩子的错,他天生性格如此我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但架不住每天被他这些负面情绪影响,我也被拖进了不开心的深渊。每天听别人抱怨要不断安慰对方稳定对方情绪是非常emotional draining的,这个我想可能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我去年处理完孩子,晚上心跳到一百睡不着觉,在床上默默流泪觉得自己累得要命坚持不下去了。很想念没有孩子时平静又知足的自己。
LZ我觉得你自己的问题已经比孩子的问题严重了,作为父母,要学会和孩子detach,对,孩子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不是全部。
既然孩子让你如此frustrated,你就prioritize其他没有孩子的方面,比如工作,比如自己的爱好,比如朋友,夫妻关系等等。。。invest在自己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是有guaranteed回报的,不会让你失望,会让你快乐。你自己快乐了看待孩子的问题上perspective也会不一样。凡事不要死磕,尤其是“别人”的事情,因为你没有能力完全掌控。
另外从孩子的角度看,这个年级需要自己的空间和更多独立于父母的时间,父母过多的attention(比如你要不断的想办法帮他)对孩子都是压力。因为我女儿有一帮朋友经常一起玩,我就观察好多孩子父母在不在表现是完全不同的,通常妈妈管的多管的细的孩子,妈妈不在都会显得特别放松。我自己的经验10-12岁是父母该学会放手,step back的年纪了,放手不是放弃,我告诉孩子我对她是信任(但是也不要lose my trust),你试试也许会有惊喜。
建议夫妻一起补课普通育儿书+ highly sensitive child的育儿书,至少看十本。
"....会让你快乐。你自己快乐了看待孩子的问题上perspective也会不一样。凡事不要死磕,尤其是“别人”的事情,因为你没有能力完全掌控。"
re这个,楼主不妨先把这个事情的优先级放低一点,从这个负能量的状态里先把自己带出来。对于我个人来说,疫情2-3年导致了我比原来更加容易焦虑。有可能是疫情的后遗症。楼主自己察觉一下。我觉得你和孩子之间的弦绷得太紧了。让孩子多打打跆拳道发泄一些。我女儿现在只愿意参加不需要比赛的兴趣课,让她自己慢慢摸索。她也喜欢跆拳道,可能帮助发泄情绪。 我们就随时积极肯定她的进步。
我老公就是这种性格。说实话都是天生的,以后发展好不好,完全靠命,你做什么都没用。你尽量放低期望值,多攒点钱给他托底就行了。
你说得很对,我觉得自己的负面情绪太多了影响自己以及我对孩子的态度。所以去年开始我自己去看心理咨询师了。她也是跟你一个思路就是把自己和孩子分开。到现在一年左右,我确实好了一些,她教了我一些技巧免得我自己钻牛角尖。但每次娃发飙来找我抱怨,就像一个trigger一个,我感觉自己立马嗓子发紧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我知道这样反应是不对的,但身体相当诚实。现在基本就是自己先回房间调整自己的情绪再回来跟孩子讲话。只想说真的很难。
ASD排除了,去测过。但可能有些ADHD问题。这也就是为啥我们找了counse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