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大唐最后的狠人,在西面楚歌的西北靠爱发电,一人之力收复十一州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3年6月17日 14点21分 PT
共 (2)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d
denoley
一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西北孤忠张议潮
2019年,中国银联发布了一个微电影《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这16分钟的电影比今天吹捧的上亿投资电影都要好看百倍!该电影的时代背景是安史之乱后,河西重镇纷纷陷落,漠北几千唐军成为孤军,其城池成为飞地,和本土隔离开来。漠北唐军遭到40万敌人进攻,在无援军、无粮饷的情况下,唐军依旧死守辖区。25年后,漠北仅剩两城,守边时还年轻的士兵现在都成了白胡子的老兵。该剧展现了大唐军人的气势和汉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历史上,河西汉人同样悲壮,安史之乱后,河西陷落于吐蕃之手,唐中央因节度使割据,无力收复河西,便放弃了河西之地。但河西汉人没有甘当亡国奴,而是在张议潮的领导下,看准时机,果断起义,一举收复河西诸州。收复失地后,张议潮没有割据自立,反而向断绝半个世纪的长安遣使报捷,献上版籍。可随着唐中央政权的变更,张议潮和唐中央关系恶化,归义军最终也走上节度使割据的道路,这不得不说是时代的悲剧。
守护西北的唐军
一、张议潮西北地理上的孤立 今天,都把收复河西,主动向唐中央献上版籍,维护国家统一的张议潮当作民族英雄,将其称为西北孤忠。为何叫“孤忠”?一个“孤”字充分展现了张议潮的无奈。
安史之乱初三方势力图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内地府兵不敌叛军,唐中央只得调遣防守西北的边军东进,这造成了西北防御空虚。吐蕃王国趁机北上,攻占了唐朝西域诸都护府、河西诸州。786年,唐朝西北最后一处城池敦煌沦陷,自此唐朝再无西北的消息。
吐蕃王国势力全盛期
此时的吐蕃对占领的西域、河西地区实行奴隶制。百姓被划分到各部落,成为奴隶。这种野蛮的制度,使昔日丝路上的诸城尽皆衰落。799年,沙州(今甘肃敦煌)地方豪族张家生下一男孩,名张议潮,此人少习文史,长于韬略。面对吐蕃的暴行,自小立志要驱逐胡虏,归附大唐,便散尽家财,暗中招募志士,准备起义。
吐蕃赞普
二、张议潮起义和军事上的孤立 838年,吐蕃赞普赤祖德赞被暗杀,吐蕃内讧,国力趋于衰弱。其后吐蕃各派权臣分别拥立幼主乞离胡(永丹)、约松为赞普,互相攻讦。吐蕃控制河西的鄯善节度使尚婢婢和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便分属两派,二人互相攻打,削弱了吐蕃在河西的统治力。
吐蕃在河西的统治者和其势力
在吐蕃内讧,国力不断衰弱的情况下,848年,张议潮果断突袭沙州城,驱逐吐蕃守将,沙州百姓见到大唐旗色,赢粮而影从,沙州光复。不久张议潮又收复瓜州(在酒泉)。
大唐衣冠张议潮
随后,张议潮派使节向长安报捷,并期盼派出援兵。此时沙、瓜二州通往长安的道路上全是吐蕃势力,经历了长达两年半的辗转,使节高近达才将沙州光复的消息传递到唐中央长安。
起义初势力分布图
在遣使的同时,张议潮没有坐以待毙。此时张议潮被吐蕃包围,四面楚歌。在这种情况下,张议潮只得率孤军不断东征。张议潮执行了正确的统治政策。他恢复唐朝州县制,解放了所有奴隶,恢复了他们的自由民身份,登记土地;实行各族一律平等,只要缴纳赋税,各族百姓的合法权利都受到唐军保护。此外张议潮轻徭薄赋、奖励耕战,“缮甲兵,耕且战”,这又使得各族百姓愿向张议潮效忠。849年,短短一年时间,张议潮率各族联军收复了肃州(在酒泉)、甘州(在张掖),同年他再派和尚悟真入朝报捷。850年,张议潮向北收复伊州(在哈密),至此张议潮军已经拥有河西西部五州之地,完全有能力抗击吐蕃。
唐军
三、张议潮的鼎盛 张议潮收复五州之地的过程中,实际没有和吐蕃主力交战,大多击败的是吐蕃地方驻守部队。就在张议潮确立五州权威之时,尚婢婢被论恐热击败,尚婢婢向西逃窜,论恐热率军追击。论恐热军一路掠夺包括张议潮五州在内的河西诸州。在张议潮的五州之地,爆发了张议潮军和论恐热的功防大战,论恐热战败,这充分显示了张议潮已经成为西北重要的军事势力。
此后,尚婢婢投奔张议潮,将自己的西(今天吐鲁番)、兰(甘肃兰州)、鄯(青海乐都)、河(甘肃临夏)、岷(甘肃岷县)、廓(青海尖扎)六州版籍献给张议潮以求军事庇护,如此张议潮的势力扩大至十一州(实际直辖的还是五州)。至此,吐蕃在河西的势力被驱赶到凉州,河西除凉州外,已经全部成为张议潮的势力。随后,张议潮向长安派遣了以兄长张议潭为首的第三波使节团,并献上了十一州版籍。
唐军
851年7月,张议潭抵达长安。65年间,唐朝已经放弃了河西,对河西数十万百姓,既没有任何恩情,也无力拯救施援,在这种情况下,河西张议潮还能心系大唐,主动归附,这让宣宗皇帝大喜,11月下圣旨封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河陇十一州观察使、检校吏部尚书。张议潮和唐朝中央进入了蜜月期,归义军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唐朝皇帝
四、唐中央变天和张议潮政治上的孤立 856年,张议潮再次北征,驱逐了骚扰伊州的回鹘部落,稳定后方,然后集合重兵准备攻占吐蕃最后的堡垒凉州。858年2月,张议潮亲自率7000人东征凉州。经过两年半的时间,至861年,终于收复凉州,唐朝加封张议潮为检校司空,归义军迎来极盛时刻。 自张议潮起兵至此时,历经13年,收复失地四千里,恢复河西六州之地,“六郡山河,宛然而旧”,唐朝中央和河西终于连成一片,河西彻底光复。
归义军势力
伴随极盛而来的,是命定的衰落。归义军收复凉州之时,唐朝中央也变了天。虽然张议潮心系大唐,但站在唐中央的角度来看,张议潮依旧是个占据西北的地方割据势力,本质上就是个藩镇。当信任张议潮的宣宗去世后,归义军迎来了他们的厄运。继位的懿宗对藩镇采取敌视态度,张议潮是懿宗打击的对象。安史之乱前,河西诸州实际归河西节度使管辖,此时张议潮已经完全收复了河西,但唐朝迟迟不给张议潮河西节度使的名头,致使张议潮控制河西诸州法理权威不足。
863年,唐朝中央亲自派人到凉州加固城防,并派天平军节度使下的2500人驻守凉州城,夺取了归义军东部重镇凉州。其后,唐朝又分割了张议潮十一州观察使的权力。以凉州为核心,将归义军影响的西、鄯、河、临等四州加上洮州,设凉州节度使,节度使由朝廷调派;归义军的军号被废止,张议潮改称瓜沙节度使,这是对归义军的进一步削弱。
唐军将领
在唐中央不断压迫归义军的背景下,张议潮采取了诸多缓和与朝廷关系的办法,比如866年支持唐朝册封的吐蕃降将拓跋怀光攻击论恐热;同年向朝廷进贡西北特产和马匹,显示忠顺。但他的良苦用心,没有化解唐中央对归义军的戒心。866年7月,唐中央令张议潮离开沙州,入长安述职。张议潮被迫前往长安,其侄张淮深以归义军节度使留后的名义,支持瓜沙事务。867年,张议潮入京,被授予右神武军统军的虚职,留居长安,时人称张议潮为“束身归阙”,实际就是入中央成为人质。872年,张议潮死于长安,至此这位在地理上被孤立、在军事上被孤立、在政治上被孤立的民族英雄,终于结束了璀璨的一生。
文史君说 张议潮死后,唐中央和归义军断绝了最后一丝维系,张淮深对中央的亲近可不如张议潮,张淮深主政后,展现了极大的离心倾向,如同中原型节度使,不反朝廷,但对朝廷听调不听宣,税赋自留一样,归义军也割据西北。张淮深时期,还能维持西北安定,也成功抗击了回鹘的袭扰。但随着唐末乱世的到来,割据西北的归义军也存在着严重内讧,归义军自此衰落。此后沙州另一大族曹家代替了张家,成为归义军节度使。至1036年,李元昊造反,彻底消灭了归义军,西北再次脱离中原,直到元明统一。
k
kelly103
一年多
2 楼
谢谢分享。才知道还有这么段历史。宋朝期间,西北各地归哪里统治?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2019年,中国银联发布了一个微电影《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这16分钟的电影比今天吹捧的上亿投资电影都要好看百倍!该电影的时代背景是安史之乱后,河西重镇纷纷陷落,漠北几千唐军成为孤军,其城池成为飞地,和本土隔离开来。漠北唐军遭到40万敌人进攻,在无援军、无粮饷的情况下,唐军依旧死守辖区。25年后,漠北仅剩两城,守边时还年轻的士兵现在都成了白胡子的老兵。该剧展现了大唐军人的气势和汉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历史上,河西汉人同样悲壮,安史之乱后,河西陷落于吐蕃之手,唐中央因节度使割据,无力收复河西,便放弃了河西之地。但河西汉人没有甘当亡国奴,而是在张议潮的领导下,看准时机,果断起义,一举收复河西诸州。收复失地后,张议潮没有割据自立,反而向断绝半个世纪的长安遣使报捷,献上版籍。可随着唐中央政权的变更,张议潮和唐中央关系恶化,归义军最终也走上节度使割据的道路,这不得不说是时代的悲剧。
守护西北的唐军
一、张议潮西北地理上的孤立 今天,都把收复河西,主动向唐中央献上版籍,维护国家统一的张议潮当作民族英雄,将其称为西北孤忠。为何叫“孤忠”?一个“孤”字充分展现了张议潮的无奈。
安史之乱初三方势力图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内地府兵不敌叛军,唐中央只得调遣防守西北的边军东进,这造成了西北防御空虚。吐蕃王国趁机北上,攻占了唐朝西域诸都护府、河西诸州。786年,唐朝西北最后一处城池敦煌沦陷,自此唐朝再无西北的消息。
吐蕃王国势力全盛期
此时的吐蕃对占领的西域、河西地区实行奴隶制。百姓被划分到各部落,成为奴隶。这种野蛮的制度,使昔日丝路上的诸城尽皆衰落。799年,沙州(今甘肃敦煌)地方豪族张家生下一男孩,名张议潮,此人少习文史,长于韬略。面对吐蕃的暴行,自小立志要驱逐胡虏,归附大唐,便散尽家财,暗中招募志士,准备起义。
吐蕃赞普
二、张议潮起义和军事上的孤立 838年,吐蕃赞普赤祖德赞被暗杀,吐蕃内讧,国力趋于衰弱。其后吐蕃各派权臣分别拥立幼主乞离胡(永丹)、约松为赞普,互相攻讦。吐蕃控制河西的鄯善节度使尚婢婢和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便分属两派,二人互相攻打,削弱了吐蕃在河西的统治力。
吐蕃在河西的统治者和其势力
在吐蕃内讧,国力不断衰弱的情况下,848年,张议潮果断突袭沙州城,驱逐吐蕃守将,沙州百姓见到大唐旗色,赢粮而影从,沙州光复。不久张议潮又收复瓜州(在酒泉)。
大唐衣冠张议潮
随后,张议潮派使节向长安报捷,并期盼派出援兵。此时沙、瓜二州通往长安的道路上全是吐蕃势力,经历了长达两年半的辗转,使节高近达才将沙州光复的消息传递到唐中央长安。
起义初势力分布图
在遣使的同时,张议潮没有坐以待毙。此时张议潮被吐蕃包围,四面楚歌。在这种情况下,张议潮只得率孤军不断东征。张议潮执行了正确的统治政策。他恢复唐朝州县制,解放了所有奴隶,恢复了他们的自由民身份,登记土地;实行各族一律平等,只要缴纳赋税,各族百姓的合法权利都受到唐军保护。此外张议潮轻徭薄赋、奖励耕战,“缮甲兵,耕且战”,这又使得各族百姓愿向张议潮效忠。849年,短短一年时间,张议潮率各族联军收复了肃州(在酒泉)、甘州(在张掖),同年他再派和尚悟真入朝报捷。850年,张议潮向北收复伊州(在哈密),至此张议潮军已经拥有河西西部五州之地,完全有能力抗击吐蕃。
唐军
三、张议潮的鼎盛 张议潮收复五州之地的过程中,实际没有和吐蕃主力交战,大多击败的是吐蕃地方驻守部队。就在张议潮确立五州权威之时,尚婢婢被论恐热击败,尚婢婢向西逃窜,论恐热率军追击。论恐热军一路掠夺包括张议潮五州在内的河西诸州。在张议潮的五州之地,爆发了张议潮军和论恐热的功防大战,论恐热战败,这充分显示了张议潮已经成为西北重要的军事势力。
此后,尚婢婢投奔张议潮,将自己的西(今天吐鲁番)、兰(甘肃兰州)、鄯(青海乐都)、河(甘肃临夏)、岷(甘肃岷县)、廓(青海尖扎)六州版籍献给张议潮以求军事庇护,如此张议潮的势力扩大至十一州(实际直辖的还是五州)。至此,吐蕃在河西的势力被驱赶到凉州,河西除凉州外,已经全部成为张议潮的势力。随后,张议潮向长安派遣了以兄长张议潭为首的第三波使节团,并献上了十一州版籍。
唐军
851年7月,张议潭抵达长安。65年间,唐朝已经放弃了河西,对河西数十万百姓,既没有任何恩情,也无力拯救施援,在这种情况下,河西张议潮还能心系大唐,主动归附,这让宣宗皇帝大喜,11月下圣旨封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河陇十一州观察使、检校吏部尚书。张议潮和唐朝中央进入了蜜月期,归义军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唐朝皇帝
四、唐中央变天和张议潮政治上的孤立 856年,张议潮再次北征,驱逐了骚扰伊州的回鹘部落,稳定后方,然后集合重兵准备攻占吐蕃最后的堡垒凉州。858年2月,张议潮亲自率7000人东征凉州。经过两年半的时间,至861年,终于收复凉州,唐朝加封张议潮为检校司空,归义军迎来极盛时刻。 自张议潮起兵至此时,历经13年,收复失地四千里,恢复河西六州之地,“六郡山河,宛然而旧”,唐朝中央和河西终于连成一片,河西彻底光复。
归义军势力
伴随极盛而来的,是命定的衰落。归义军收复凉州之时,唐朝中央也变了天。虽然张议潮心系大唐,但站在唐中央的角度来看,张议潮依旧是个占据西北的地方割据势力,本质上就是个藩镇。当信任张议潮的宣宗去世后,归义军迎来了他们的厄运。继位的懿宗对藩镇采取敌视态度,张议潮是懿宗打击的对象。安史之乱前,河西诸州实际归河西节度使管辖,此时张议潮已经完全收复了河西,但唐朝迟迟不给张议潮河西节度使的名头,致使张议潮控制河西诸州法理权威不足。
863年,唐朝中央亲自派人到凉州加固城防,并派天平军节度使下的2500人驻守凉州城,夺取了归义军东部重镇凉州。其后,唐朝又分割了张议潮十一州观察使的权力。以凉州为核心,将归义军影响的西、鄯、河、临等四州加上洮州,设凉州节度使,节度使由朝廷调派;归义军的军号被废止,张议潮改称瓜沙节度使,这是对归义军的进一步削弱。
唐军将领
在唐中央不断压迫归义军的背景下,张议潮采取了诸多缓和与朝廷关系的办法,比如866年支持唐朝册封的吐蕃降将拓跋怀光攻击论恐热;同年向朝廷进贡西北特产和马匹,显示忠顺。但他的良苦用心,没有化解唐中央对归义军的戒心。866年7月,唐中央令张议潮离开沙州,入长安述职。张议潮被迫前往长安,其侄张淮深以归义军节度使留后的名义,支持瓜沙事务。867年,张议潮入京,被授予右神武军统军的虚职,留居长安,时人称张议潮为“束身归阙”,实际就是入中央成为人质。872年,张议潮死于长安,至此这位在地理上被孤立、在军事上被孤立、在政治上被孤立的民族英雄,终于结束了璀璨的一生。
文史君说 张议潮死后,唐中央和归义军断绝了最后一丝维系,张淮深对中央的亲近可不如张议潮,张淮深主政后,展现了极大的离心倾向,如同中原型节度使,不反朝廷,但对朝廷听调不听宣,税赋自留一样,归义军也割据西北。张淮深时期,还能维持西北安定,也成功抗击了回鹘的袭扰。但随着唐末乱世的到来,割据西北的归义军也存在着严重内讧,归义军自此衰落。此后沙州另一大族曹家代替了张家,成为归义军节度使。至1036年,李元昊造反,彻底消灭了归义军,西北再次脱离中原,直到元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