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前面大家都说的很好了,就是根据你知道的事实回答,不要带入你自己的情绪和观点,比如大学排名,学费,城市安全(比如芝加哥),等等,这些都是有据可查不是你乱说的。她自己其实是没有主意,但是并不需要你给出主意,这个是关键。你千万不要看她着急就开始发挥。她就是很焦虑,需要一个倾听的人,你说一下棉花糖类的话就好(sweet but no substance), " 确实不容易“,”要是我自己孩子我肯定也抓瞎“,“你自己要多保重身体” 等等
Come on, 坐标98004/98039, 小孩子都是这几个学校(小学medina, Clyde hill, country day, evergreen, st Thomas; 中学bellevue high, Interlake, lakeside, EPS, overlake), 华人印度人基本都是这个收入, 上了大学也好多原来的同学,谁的生活水准是啥谁还不知道。真正有点钱,奢侈的地方就是给娃买个公寓,飞个商务舱。其余的不就是普通人家生活按普通人家花钱。 如果你在Iowa 挣80万一年估计感觉不一样。在高房价地区就是搬的砖大一圈,大的有限。
前几天,早上醒来看到微信上她给我留言写了很多,感觉很着急,大概是说,她听了个留学的讲座,说美国名校读本科,学费加生活费一年一百万人民币,她说没那那么多钱,问我是不是真的。一早起来又饿又急着上班,我也没多想回了几句,她还想和我聊,我就打算说有空再聊,就赶紧上班去了。白天上班的时候,想起来算了算,读私立名校学费,如果生活的宽松一些,在高消费的城市,差不多这么多钱,于是就如实回她了。她还想让我推荐靠谱中介,我一听就头大,我和她说过不止一次,我们留学那个时候都是自己申请的,哪知道中介啊。我建议她上网多查查信息,并和她大概说了一下怎么查。过了几天,我在想是不是自己说了实话让她心情更不好了,于是给她发微信说,肯定有不贵的学校,让她别担心,到时候申请的时候好好研究一下,多申请几所。结果回我,那些都是公立学校吧(意思是并不想读公校)。我本想回复,公校咋了,公校牛的多了。想想算了,碰了一鼻子灰,什么都不想多说了。
回想起来,朋友的习惯就是打听消息但自己不动手查,以前有些事也是这样,因为和我无关,我也觉得无所谓。朋友家其实也有海外背景,朋友老公年轻时不止在美国工作过,欧洲也工作过,经历很丰富,但她老公撒手掌柜不怎么管这些事,我朋友没长期在国外住过。我想帮忙,但是一方面我有我的工作,生活也有自己的压力,不可能很详细的一点点帮她做,另一方面就算帮她做了,也不和她意,费力不讨好,又碰一鼻子灰,之前发生过几次这种情况,她的想法也变得很快,一会这样一会那样。
我们两家关系很好,不知道怎么能帮的上她,我觉得有时候帮不上忙就别多嘴,但是问到我的时候,我不知道如何作答,感觉涉及孩子来美国上学的话题,每次回复的都不能让她满意
🔥 最新回帖
Exactly. 我的数据点和你一样一样。加上每年夏天都有这样那样的实习,到后来就付个学费。工薪阶层100万人刀那真不把爹妈的血汗当钱。
有矿的,比如有朋友孩子读个华大就买个湖景房给孩子假期有个地方去,那不在讨论之列。
正在付大学账单的人负责任的告诉你, 大学网站上公布的cost of attendance基本上一年是7-8万左右(2023-24学年)是够的, 新生住校, 就是这么多开销, 老生住外面, 还可以再便宜一点。
哥大在纽约, 宿舍又不够, 可能住宿会贵一些, 算特例, 但是既然家里没矿, 就尽量找便宜的住处了, 跟人合租用不了三万吧, 再说吃饭还要三万?上哥大还开车? 总之, 哥大今年cost of attendance是8万6. 虽然还是很贵, 但是说一年要14万美元的太离谱了。
私校一般就这水平了, 不存在什么“很多藤校比这贵”, 随便一搜就知道, 哈佛今年cost of attendance 也就8万7.
不客气的,国内的人基本上都是这样,也不怪大家,因为有时候自己很难去找答案。就算是官方网站给的信息也不是不全,或者根本没有,或者含糊不清。 而老一辈人,至少目前40多岁的人,还是老习惯,很少自己去搜索答案的。大家还是喜欢打听,问朋友、找关系。 在国内,人际关系网是错综复杂的,街道办事、教育局办事、房产所办事,等等,反正生活中的一切,有熟人、好办事。提前打听清楚,打个招呼,就搞定了(不是违反规定的事哈) 像楼主这个事,国内朋友觉得有个好友在海外,他跟你咨询,真的很能理解。一是国内中介水太深,二 海外的网站在国内也不是全部能登陆的,🪜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或者家里有。三可能手里资金有限,想省钱。
有意思,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儿
我妈也特别爱说因为问了谁然后被谁谁谁坑了,敢情这都是她逃避责任的借口
🛋️ 沙发板凳
我建议你朋友
在国内应该尽快 去看心理医生
这个话题就结束了。 不需要教她上网查。至于公校私校,贵还是便宜。
她没问,你不需要说。
她问了,你说实话就可以了。
我朋友以前心态特别好,是那种做事不紧不慢的人。疫情这几年,都过得不太舒心吧,加上孩子读书的事,可能压力太大了
我也觉得我是死于话多
上边小留的信息不多吧?感觉都是研究生的,而且都是理科生的。说到孩子的专业,又是几次更不愉快的对话,就不说了。
网上都能查到的信息
不过这个只是九个月的开销,暑假若要租房和吃饭另算。暑假一般留学生要么回国,要么在美国找份实习自己賺钱
小留的信息挺多的呀,而且很多现在找工作的以前也是小留。可能还有中介信息。总之对她而言是多一个信息渠道吧。
你在美国,你就知道哪里的香奈儿便宜,你认识代购,你认识留学中介,你离几百mile远你能不能接机。。。。。。
哎,现在小孩和咱们当时不一样了,花钱都大手大脚惯了,现在的家长也舍不得孩子过的辛苦
是啊,每次她一问我这个,我就很抓狂
我没看出来多疑,但是真的费力不讨好
是特别不切实际,因为我已无力解释,所以之前我劝她带孩子暑假来美国看看,她不来。
我太理解这种抓狂了, 就是完全不理解这些人的脑回路。有个同学不太熟的,问我能不能帮他单位同事买些东西,我一听就给拒了,你自己的东西我都不想带我还给你单位的人带? 我拒绝了之后他就问我,认不认识代购? 我也是抓狂,我为什么会认识代购呢,代购不都是国内人才用的吗。
疫情前 只要走進新東方 一條龍能辦好 收費也透明 現在是靠抖音地下經營 也是一條龍 還有代寫作業 代考試 保證拿文憑服務 只要有錢 就有服務
你只能幫她查驗學校/I20 真假 至於接頭的事 他在學校一問同學父母 就能找到仲介 還能抱團享優惠價
你就说现在留学形势跟当时出国已经天翻地覆 而且你也不是申请本科的 对这些根本不了解 生活费多少让他自己查 毕竟你也没在当地生活 学费住宿官网都有 总共两句话不就结束了……这种信息越说越复杂 还是自己选择性地看就好了 你也不是wiki 别老想着尽力 她也不感恩 没必要的 而且你说多了人家不爱听的 她反而马上记恨你了😂 家里的朋友不一定就关系很亲近 都看性格 私以为你这朋友属于不好交往的 保持距离比较好
你做得到吗?做不到就让她自己去找中介,而你本人,不认识中介。
谢谢!我朋友人也非常好,只是现在暂时的压力和信息有限造成的,真希望能帮上她
哎
是的,不多说了
好多年前学校同学之间就不沟通这些事了,不像咱们那时候都是和师兄师姐同学之间商量了
哎,因为孩子的事沟通过好多次,是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们两家关系很好,他们一家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都伸出援手,真心希望他们孩子能去心仪的学校读书,也希望我朋友像以前一样日子过得舒心不焦虑,就是不知道怎么帮,她不了解这边的情况,我们想法也很不一样,虽然很熟,一些话我也不能说太直接。
你说的这些,我都和她说过了,哎。我们以前关系很好,以前他们一家人帮了我很多。主要是疫情后很多事都变了,他们压力挺大的。
我觉得国内的人想法和我们很不一样
不会的,她知道我没那条件
你朋友听起来家里不差钱,然后老公又有海外经验,为啥就逮着你问,然后次次不满意还次次都问
我认识这样的人,陌生人的话都比你管用,你真的别操心了
有相同经验,现在我对她们绝对都是避之不及
给她找个VPN 自己翻墙查最方便
就是能力和欲望不匹配,中间各种焦虑和困惑楼主朋友老公都不帮忙就很说明问题了,自己孩子自己最了解,明显老公不支持这么折腾
谢谢建议,是你说的这个情况。那如果我回复完她还想接着聊呢?我感觉有时候她很慌,心里七上八下的,还想听一些安慰的话,我一说多就容易出错,说出她不爱听的,搞得都不开心。立即中止对话又太rude了,明明回复人家了还不能让对方满意。
哎,她有事找我的时候,我回答完她还想对话题展开聊,我感觉她需要一些情绪价值。但是我比较笨不知道说啥她爱听,就容易说错。其实在人心情不好的时候,说是都不爱听。但是如果强硬的中止对话,明明都帮了她了,还让人不满意
我们两家挺熟的,我感觉他们可能经济上拿出400万读本科压力是有点大
嗯嗯,不主动的。以前会主动关心一下,碰了几次壁之后就不主动了
理解你是真的想出主意帮她。前面网友建议的对,问什么就在你知道的范围内回答,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没啥不好意思的。你不知道的东西,就不用费劲去查去出主意了。你让她来美国看看,她不想花钱费劲折腾,所以目前她出于摇摆的阶段,也没真的下决心,你就别跟着着急上火了。她想听安慰的话,你就安慰几句,她就是心慌纠结想找人叨叨,你听着就好了,看起来她不是真的要听你的建议而马上决定什么。 道理大家都知道,钱够就出国,钱很紧出国就不一定能如意了(投入太多不一定有满意的回报)。这话作为朋友都不要多说。因为这不是你的钱你的娃,无法代替别人拿主意。
查学校不用vpn就可以吧?没有封这一类网站
Re 不但小孩是,大人也是,想上名校,又有经济压力。
不够
嗯呢,很有道理。我情商不太够,尽量少说多听
我觉得前面大家都说的很好了,就是根据你知道的事实回答,不要带入你自己的情绪和观点,比如大学排名,学费,城市安全(比如芝加哥),等等,这些都是有据可查不是你乱说的。她自己其实是没有主意,但是并不需要你给出主意,这个是关键。你千万不要看她着急就开始发挥。她就是很焦虑,需要一个倾听的人,你说一下棉花糖类的话就好(sweet but no substance), " 确实不容易“,”要是我自己孩子我肯定也抓瞎“,“你自己要多保重身体” 等等
她们其实也信不过国内的留学中介,觉得留学中介和lz都没说真话,她们只愿意相信她们想听的话。
事关自己的孩子,没几个父母是客观的,更不用说人越老越固执,很难被别人说服。
想多了,人家要帮忙肯定会主动提,不用这么操心
谢谢指导!我想想看这种棉花糖的话怎么说,你举的例子特别好
他们家对我特别好,是很好的朋友,只是暂时遇到些困难挺着急的
我想了想,还真是你说的这样
留学生可以上公立大学 但这个家长的孩子明显已经到了该考大学的年纪 如果连费用和大致流程都没有搞清楚 是根本没戏来美国上大学的 国内过来上大学的 尤其目标是藤的 最起码从初中开始准备了
花大钱的事情需要她本人做决定,每家的经济实力以及消费观念不一样,你自己的推荐有你个人的喜好,她不一定喜欢。你就少发言吧。
就好比买房子,每家的预算不一样,预算决定了高中低档。哪怕预算一样,有人愿意买地段好点的小房子,有人愿意买院子很小的大新房子,有人喜欢朝南,有人对风水有讲究,有人在乎中学的游泳队,有人在乎乐队。你说让别人怎么推荐。
你的朋友既然不能负担的起每年100多万人民币的学校,那就要么牺牲地段,不去繁华的高消费地方去读书,要么牺牲私立转读公立。
I was like, you are kidding me, right?
一百万人民币折合约15万美元。什麽顶极私立名校学费加生活费一年要这麽多钱?
因为读美本的在国内是1% 甚至0.1% 阶层 美国这个阶层的娃14万美金也不够
这边华人收入达到1%的家庭多了,孩子上大学没听说谁家化那么多钱的。
华人收入80万美金,资产八位数的家庭上私立大学的孩子孩子一年不花14万一年?
诶,如果是这样,那就先申请了再说啊,申请费肯定没问题,
能不能申请上还不知道,为啥就先开始担心学费和生活费了呢
但这话你不能说,还是让她们找中介,中介收费服务,吃点苦是应该的
不花。资产再翻几番的也不觉得他们孩子花了多少,在学校就是平平常常孩子。
80万说实在养个房养俩私校紧巴巴,哪有那么多多出来的可以糟蹋。你想80万take home 也就50不到。俩娃如果28万,房子再有贷款,养个三部车,东一头西一头的交钱,老两口喝西北风去啊。
我就是担心这个,马上要申请学校了,对这些都不了解,我帮也不是,不帮我还担心
你朋友不是真的找留学信息,就是焦虑,要你陪她聊这事儿,你就提供陪伴,陪聊就行了。不需要把她的焦虑担当起来,借个耳朵,就是对她最好的帮助。
她老公不是只是这个事不管,家里的事都不怎么管,大部分都是她操心
纽约和湾区一般的公寓1b1b要5000一个月,现在很多小留都是自己住
那这就没边了,去中西部大公校外面中餐馆一排排的小留超跑,别说100万人刀,就是500万人刀他们也化的出去。
如果对方问我一些很明显可以自己查google的问题,基本就是友尽,我特别反感伸手党
别担心了,要不今后读书读得怎么样,实习找不找得到,能不能留下来,找对象怎么样,买房在哪里,你岂不得全包了
哈哈,国内很多人没这习惯Google或者百度。我朋友圈发个虎皮鸡爪,有人留言还要我发食谱。我哭笑不得,这食谱国内网上一大堆好嘛,小红书,百度,微信上一搜,多简单啊。 她就不能自己搜一下
说到点子上了,lz朋友最大的烦恼是钱不够,把老底掏光了,不确定这么折腾能不能上到满意的学校,孩子能不能有前途,值不值,未知数,所以焦虑纠结。
要算上资产8位数+ 独生子女+ 大学是一次性消费。 14万除去学费医保就是75k 一个这样家庭的孩子一年的开销不会小于75k的 除非你各种不算在里面
你担心什么呢
第一 一百万人民币折合14万美金 哥伦比亚大学学费一年6万 算是中不溜 很多藤校比这个贵 纽约租房一年最起码3万 这就是9万美金 吃饭社交交通 回国机票 加起来三四万美金 很多留学生要有车
你看她的所有行为都在彼此矛盾混乱. 没有充分信息, 不去尽可能自己了解正确信息, 只是四处问不着调的人. 时间都卡脖子了, 什么大学申请的信息都不知道, 看这样子, 也不打算主动知道. 只等着有人主动把所有信息都喂给她. 没有足够的金钱, 一口否定公立, 理由是what啊? 公立都是屎坑, 还是她家娃如何高贵, 公立不配? 这还是在国外生活过的人, 不至于连搜索都不会. 咱枫叶农村人不知道大美利坚学校, 我们农村招国际生学校(不管公立私立)都在学校官网上有每年各项花费的官方预估. 而且很多都有链接指导如何进行申请. 你相信她真的在乎这事儿? 人就焦虑焦虑而已. 你听一听就得了.
Come on, 坐标98004/98039, 小孩子都是这几个学校(小学medina, Clyde hill, country day, evergreen, st Thomas; 中学bellevue high, Interlake, lakeside, EPS, overlake), 华人印度人基本都是这个收入, 上了大学也好多原来的同学,谁的生活水准是啥谁还不知道。真正有点钱,奢侈的地方就是给娃买个公寓,飞个商务舱。其余的不就是普通人家生活按普通人家花钱。
如果你在Iowa 挣80万一年估计感觉不一样。在高房价地区就是搬的砖大一圈,大的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