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是孩子看到你会很开心,你可以第一手看到how your kids are doing in school, how they interact w other kids and teachers. Put name and faces together, this goes both ways. 很多活动没有 volunteer 就开不起来的.
Re 我前几天重新看了sex and city的电影。miranda和steven吵架,后来steven出轨,因为miranda 六个月才和steven sex 一次。 miranda给她的女伴们讲这件事。女伴们都表示六个月才sex一次不可思议。 miranda argue我有career, samansa 反驳,我也有。 然后miranda说,但是你不需要去PTA. 所以miranda这种繁忙的金领律师,都会把去PTA放在high priority上。
🔥 最新回帖
很多人没空 喜欢集体送 她只要付款就好了 就跟组里啥活动有人要组织有人付钱一样
随便你怎么说。反正我去做过一次学校游园日的volunteer,结果就是我到了那里没人理,我问我需要干什么,人家说没什么事情,不理我。我也做过culture日的展桌,这是和几个华人妈妈一起做中国文化的展桌,就相处很好。还做过音乐剧的volunteer,做了道具,还管了一天后台的小朋友秩序。能做下去,但是感觉很尴尬。我觉得我不是社恐,只是和白人妈妈相处很尴尬。这是双方都尴尬,不光是我这边。我明显感觉到白人妈妈面对我的时候也是不知所措,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她们会主动避开我,去和她们熟悉的人一起。只有对方是社牛时才没有这种尴尬。我觉得如果我有一项技能,比如梳头发化妆布置会场之类的,就可以避免这种尴尬,就好像我上班的时候我是做技术的,从来没尴尬过。也许我该去学习一项PTA活动的常用技能。
这个要看每个学校具体安排,家长委员会认真负责的,孩子们的活动就都比较丰富,每个孩子都是受益者。人家是真的搞了很多活动,每一轮都需要志愿者,发通知的时候你也积极报名就行。 包括但不限于:万圣节爬梯、年末winter party. 都是傍晚不用请假。 每个班1-2次field trip(需要几个家长全程跟着带孩子) , 全校field day 。 这俩都是上午,需要请假。
全校fun run 募捐,auction募捐, 教师周活动, 国际文化节,全校看电影party,基本上不用请假,课后搞定 ……
此外每个班有美术课语文课数学课“助教“职位,直接向班主任报名,这个我也去,这个最有用了,最直接的了解全班每一个学生以及老师的情况。 我参加过的就这些,不用每个都去啊,有选择的去。
🛋️ 沙发板凳
从来不参加
被故意使坏应该不会的
但是好处没你的事儿是可能的,这就让有些人觉得已经是坏处了
娃游泳队我去volunteer,我不认为教练会记得我干了什么活。
但是学校的活动基本就是靠PTA, 光靠老师基本上什么活动都搞不起来。
大家都不做,那孩子的大部分活动都会取消。
所以我还是尽量去做。
我也不会卖嘴,所以选一些毕竟忙的活,没时间聊天的活。
比如每年两次卖书活动,过节卖货活动,忙着收钱就够累的了。
班级里的各种party,春游帮忙带队之类了,只需要听老师的话就够了。
班妈那种最有效的大活我就不敢去想了。
然后PTO的一些活动,积极带着孩子只以家长和孩子身份参加,让PTO的官员们看清楚谁是我的孩子。 大好处没有啥吧,但是小糖果式的奖励还是很有的。
Re
我前几天重新看了sex and city的电影。miranda和steven吵架,后来steven出轨,因为miranda 六个月才和steven sex 一次。
miranda给她的女伴们讲这件事。女伴们都表示六个月才sex一次不可思议。 miranda argue我有career, samansa 反驳,我也有。
然后miranda说,但是你不需要去PTA.
所以miranda这种繁忙的金领律师,都会把去PTA放在high priority上。
干活就够了。
其实大部分活动就需要干活的。而且,是根本不需要特殊技巧的活。 譬如活动前的set up和活动后的clean up.都需要大量家长帮忙。
基本上人人能干。
没做到点儿上
这个显然不是偶然 能叫得上来所有老师名字,知道哪个老师好啊 一来二去就熟络起来了
筹钱是私校最最重要的活动了。这个妈妈知道哪些活是有impact的而且能做,就是牛人啊。
我去干活只能做做力气活。要我拉funding跟商家募捐我肯定不行。
不是很明显吗,我在175周年校庆的晚宴中 门口当花瓶无聊迎宾时才发现这个真相,我去问她本人,她都不愿意说孩子具体在哪个班级,这种事都不会让你知道的。安排volunteer工作的volunteer都是人精儿 一次初中音乐会说缺人,我就顶上去了,后来才发现前台买花的家长,看见负责人过来,偷偷折了一枝花迎上去说:花断了卖不出去,给别在了负责人的黑西装领口。孩子总是有几分钟独奏时间。 有家长负责安排老师周的早餐,和她家孩子一个年级的家长都不能去现场服务,只能捐钱捐物送食品和收拾垃圾,前几年我看到哪个位置空就报那个,后来有家长说重要位置都被锁住了,从来都来报不上名。
这么多弯弯绕啊。
我这种只会出力不会卖嘴也没这种人精脑子的,去和不去还有区别吗?
那是,坐volunteer是找人说话的机会。我在楼下站在风中迎宾,谁想聊天啊,后来上二楼大厅才发现,迎宾前台一签名才是认识各种重要人物,交流的机会,又是互换名片,又是加电话。当时也有教师代表做这个volunteer,如果老师看到自己班的某位家长这么social,和正副校长谈笑风生,会怎么对待这家的孩子?孩子每年分班家长会去提要求吗?这种家长肯定宣称哪个班都一样,哪个老师都好,我家不挑(这都是心里有数的)傻白甜家长就觉得她家孩子就是幸运!
没看懂。你是说因为她妈太积极了所以学校留他的级?
在公立学校留级是很难做到的,再怎么样都得往下一年级升。学习智力跟不上的,能让留级的都是家长在学校花很多时间做有效volunteer
这妈妈花那么多时间烤蛋糕做volunteer为啥不能花一点点时间把孩子学习补上?难道孩子智力有问题。。。
个人觉得:公校私校都极为有用,很多机会都没有任何标准,给到你才知道。就是看家长的能力和处事态度。
是么,感觉我们这边学校分班都像是天大的机密一样。
那即使留一级又能怎么样?该跟不上还是跟不上。小学都跟不上越往上上越跟不上。她能留几级?总不能每个年纪都读两次。我还是不理解这个逻辑。k上个两次我还能理解,上到中间重上一次,不能理解。花这么大的功夫还不如给孩子补课呢。
我自己的感觉是也没什么太大的好处,就是对自己孩子的更了解一些,孩子在学校和家里表现有时候不太一样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我也是,反正就是有力出力,有钱出钱
都是为了孩子,倒是没想过有什么额外的好处
我这不是,达不到多少学习标准,家长同意,就可以留级
嘻嘻, 这种光我也差点沾上。当初说如果报top 2,万一进不去的话,前几个重点大学都进不去, 会掉到下一级,有招生负责人说没事,我保证xx能接住你。
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孩子应该有智力delay,家长才愿意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做volunteer,希望老师多包容些,同学们也能对她好一些才是。这样的家长,挺不容易的,值得尊敬的。
这里A和C的区别是啥?
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市三好学生”可以高考加分的,班主任没有给我。我妈去问,班主任说我考试一贯好不需要加分了,给了一个学习中上 但是很会讨好老师的学生。
高端私校或者公校的江湖一般人混不出来
我们普通公校就相对单纯点,肯定也有点啥,但是完全不去考虑的话,也无所谓
美国老师因为家长熟悉就给全A吗?不然对上大学有什么好处?
A需要自己考试,C直接保送了
班主任太过分了,有点缺德啊,你父母居然没去闹下。我当时好像拿的省优秀学生干部,也加分了,加了多少分忘了。
C家长可能还干了别的吧?就仅仅靠他曾经是校长的学生,这点人情好像不够,我觉得逢年过节他给校长送礼了。
肯定有些不为人知的过程
我当时还觉得这理由挺合理的。这同学在运动会看见老师站着,会把自己凳子让给老师坐。我根本想不起来要讨好老师。
加分这个她父母不可能知道,应该就是老师看她顺眼 照应她一下。
这不是最过分的。我高中的班长,生活委员都做了大量班级工作,没有加分,86年高考,一个为了上重点大学选了非常差的专业,一个没考上大学,家庭条件不允许复读。结果市优秀干部加分给了一个老师的孩子(不是任何班级干部)。张榜公布成绩和录取大学,大家才发现没有加15分是不可能被录取的了。这个女生从来不联系任何人,估计怕挨骂
美国还有这么神秘不公开的奖学金?
这种蛮常见,听我娃说,他高中有个summer项目,很prestigious,一堆人打破头申请,也不知评选标准是啥, 反正最后给了著名CEO的娃,结果这娃根本不感兴趣, 上到一半就不去了,气的没去成的娃牙痒痒。
非常同意
越有名的学校,这种情况越多
我觉得是语言和文化隔阂导致聊不起来,否则我们看到学校里/playground上陌生的华人父母总能慢慢熟悉了。有时候我看着特别能说的白人父母祖父米会觉得特别困惑,唠唠叨叨说的他们孩子的话题我一点不感兴趣,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就能聊下去。有时候我也会很自大地想,为什么我要跟“你”聊天,当然这个想法不对,但就是困惑
跟美国人父母聊天才能知道更多内幕。。。不然学校怎么做你更不知道了。
上了K以后肯定跟美国人聊管用,我目前只是接触过3岁preschool这批的,觉得聊起来尴尬
也是题外话。
高中副班长分班前的班主任老师,等我们毕业几年做了校长。她生孩子比较早。我们同学会因为校庆活动收了很多活动经费并且要求外地/国外学生交2-3倍。活动结束之后剩了小几万,我们这个副班长建议全部捐给学校。
还好老家有同学出来反对,这事才没办成。平时校长有什么要求她当最高指示,动员当地同学全力去办。我们是全国重点,后来她家孩子顺利考上我的母校,也顺利考上好大学。
美国更明显,大学职工的子女(小蜜,扫地大妈都能和学校领导搭上话),高中学校的教职工,学区的各大小领导, 州里管教育的,还有各届大佬社会活动家,和学校交流多,给学校贡献大的,他们的子女都是名正言顺学校升学重点照顾的对象。
不要什么事情都想有什么好处。大家都不做,学校好多事情怎么组织起来。比如band 的活动很多道具什么的都想要家长的大trucks 去帮忙搬运。大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去帮忙就好。
我每周都去做room helper,对我来说好处就是可以看到娃在学校的表现,可以看到她的朋友是什么样子,而我做room helper也只是因为老师发信找帮忙的,我也只是想帮一下老师,如果纯计算利益的话,恐怕劝退
有啥不能理解的,本来就有人社恐,咋就刻意高冷了?如果家长上班的,很多时候时间不适合
高中没那么重要家长服务。中小学部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小学部volunteer
娃上小学这6年,我volunteer了各种活动,还当了两年班妈,搞party搞得吐血。我不需要老师记得我,只要娃记得妈妈很重视她就行了
我都是老老实实付出,并且不乞求回报,有当然好,没有,也无所谓。
最大的好处就是,青春期的儿子特别喜欢band,他知道我也很支持。而且本来teenage boy是跟妈妈没啥话题可聊的,现在因为band booster的各种活动和干活,他也经常帮我忙给我出主意,娘儿俩的愉快沟通机会多了很多。而且他也对整个music department 的事儿很积极的去帮忙,演奏会啊比赛啊之前之后帮忙老师set up, 收拾,迎家长发program, fundraisers 帮着整理分发东西,干活儿多了他也变得眼里有活儿,不知不觉多了很多组织活动统筹安排经验。
眼里没活的孩子看见妈妈干活,就会变得自己眼里有活了吗? 我家这个懒孩子,连上钢琴课翻页,都是钢琴老师给翻的,她就跟个菩萨一样纹丝不动。 跟老师说再见都是我交代的,她才知道说。 我感觉我干的越多,我娃越是不用动手。现在家里有个蚂蚁她都叫妈妈来。。。
原來大學名校不但錄取,還真金白銀20萬送給高中生,就是因爲他父母在某一個公立高中做義工了。 就説説還有其他啥這麽容易發財的機會好了,哪裏去搞個幾十萬的這麽容易,完全沒有名校錄取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