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心慌,体检无异常,有什么办法吗?

吃枣药丸
不是身体 那只能调解心理了
A
Aliciaqiu
我也有类似情况 高血压
清月随风
熬夜熬的!一定是睡眠不好。
公用马甲49
回复 91楼Unionville的帖子
今天早上起来肚子里一直咕噜咕噜的,好久没有过了,都不记得上次有这种现象是什么时候了。平时消化还可以,也没觉得有啥问题,现在才知道原来里面确实运行不通畅。太感谢了。楼里有些不和谐的声音,本来想给你发私信的,再一想还有很多人关注,也给出了很多建议,还是在这儿更新好一点。请见谅。
还有件事请教一下,我从小一直有痛经,现在减轻了不过初期也还会多少有些小腹酸痛、发冷的感觉,现在更年期了,还需要调理吗?
w
wswsn
是不是早晨四五点就醒,醒了就睡不着?
w
walkingclounds
吃CoQ10看看
d
dengxincao
回复 91楼Unionville的帖子
我觉得楼主的主因是肾虚,肝血不足,肝气有余。肝郁的情况也许有,但不是主因。归根到底,是身体透支,因为接近更年期,身体透支后的症状出现了。这种情况,针灸只能暂时缓解,解决的是标,不能治本。要多修养,保证睡眠,少吃辛辣食物。肠胃的问题,要看暂时的还是长期的,如果是暂时的,可能和 最近的饮食相关。
J
Jicama
如果已经排除心脏问题,有可能是胃酸返流,这个也会导致心慌感。
如果心电图,lipid panel,血常规,尿常规和甲状腺都正常,可以测一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话吃两个星期高剂量抗生素+1个月低剂量减少胃酸的药,具体方案跟你的医生商量一下。
c
cibeijixiangruyi
回复 91楼Unionville的帖子
我觉得楼主的主因是肾虚,肝血不足,肝气有余。肝郁的情况也许有,但不是主因。归根到底,是身体透支,因为接近更年期,身体透支后的症状出现了。这种情况,针灸只能暂时缓解,解决的是标,不能治本。要多修养,保证睡眠,少吃辛辣食物。肠胃的问题,要看暂时的还是长期的,如果是暂时的,可能和 最近的饮食相关。
dengxincao 发表于 2023-05-04 11:09

身体稍微差点 会有各种原因 的看舌苔 摸象 八纲辨证才知道
U
Unionville
回复 91楼Unionville的帖子
今天早上起来肚子里一直咕噜咕噜的,好久没有过了,都不记得上次有这种现象是什么时候了。平时消化还可以,也没觉得有啥问题,现在才知道原来里面确实运行不通畅。太感谢了。楼里有些不和谐的声音,本来想给你发私信的,再一想还有很多人关注,也给出了很多建议,还是在这儿更新好一点。请见谅。
还有件事请教一下,我从小一直有痛经,现在减轻了不过初期也还会多少有些小腹酸痛、发冷的感觉,现在更年期了,还需要调理吗?
公用马甲49 发表于 2023-05-04 08:39

效果很好啊,这么快就见效了,对症是一方面,你这体质基本上还是属于不错的。
痛经原因可能有很多,气滞血瘀寒凝痰阻都有可能,像你的情况气滞血瘀应该是都有的,从小怕冷可能是内寒也可能只是虚寒,具体要搞清楚还有很多细节,包括寒瘀久了还有可能生热,寒热错杂,血瘀到什么程度,另外身体有没有湿滞,都要综合考虑。有湿的话要先祛湿,不然别的都不好办。如果是气血虚的也不能上来就补,有气滞血瘀的也要处理,不然会越补越堵。
你现在主要问题是先解决肝郁,也可以问问药店有没有木香顺气丸,也是理气的。平时有做艾灸的话经期前和经期可以多灸一下。理气的药用多了也会有点耗气,可以适当加点人参或党参,泡水喝就可以。不要用西洋参,那个是寒性的,对你不合适。
痛经西医一般不管,顶多给点止疼片,更年期就更不管了,反正过了以后就没了。中医的话不管你是不是更年期,有问题就调理,而且本来月经是一个人体自然排毒的通道,内部有气滞血瘀内寒等等这时候都会有表现,如果是本来体质很好的人没问题(这个体质不是指体能,而是气血通达),要是里面还有垃圾,月经停了以后虽然血量损失没有了,以后少了这个通道对身体还是会有影响,最好还是早点清理干净。一般如果是淤血体质不止会导致痛经,心血管多少也会有影响。淤血在不同的部位和深度用药也不同。网上只能给一些大概的建议,具体的最好还是当地找个好中医看看
公用马甲49
回复 105楼Unionville的帖子
太谢谢你了。以前觉得身体还行,也没太当回事,现在发现还是需要维护的。不过现在确实好中医难遇,碰上也是撞大运,周围有朋友去看过哪个中医说不错的,另一个去看就未必有效果,或者当时说有效果的,过一段时间再看也不行了。我这次原本以为要做一堆西医检查,没想到用中成药就解决问题了,三样加起来都不够20块钱。中医的疗效也是门玄学😂
公用马甲49
昨天还买了香蕉和 Q10,买Q10 的时候还问了药剂师,她也说可以问一下家庭医生,我说查了网上现在没有明确的指标说明需不需要补这个,就算问家庭医生他也找不到确切的依据啊,药剂师也笑,说是这样。反正吃了应该也没什么坏处,先买了再说
U
Unionville
现在很多中医的水平确实不好说,中医学院科班出身(实际上是培训西医的模式)四年读下来不会看病甚至根本不信中医的有的是,有些民间中医实践经验丰富但是理论不行,考证书通不过,只能放弃行医的也不少,不然就是非法行医。真正有水平的确实有,我当初就亲眼见过癌症晚期并且全身转移的病人在中医治疗半年后,从开始的让别人推着轮椅去看病恢复到可以拄拐杖自己去复诊,也有中医江湖骗子,各种忽悠的。
西医实际上也有不少诊断很花时间,还有诊断不了的,或者诊断以后也治不了的,有些治疗也很花时间甚至需要终身服药控制(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药物的副作用还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这些大家都能接受,反而不少人对中医要么觉得不可靠,要么有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指望碰到好中医就几副药啥都解决了,这样的情况虽然也有,但是不可能所有人所有的问题只要遇到一个好医生就都能一下子解决,如果是病程比较长、程度比较深入的往往会有很多伴生问题,解决过程也会有不同的排病反应,有时需要的时间会特别长,这对病人本身也是个考验。
中医是综合学科,诊断、治疗都靠个人水平,诊断是一方面,诊断范围比西医更广、更深,有不少实际经验很丰富的医生有时也会有某个方面拿不准,要开药投石问路的,也有诊断水平很高,治疗水平有限的。跟悟性、师传、经验乃至个人体验关系都很大。现在师传方面远不如古代的学徒制,药材质量方面也有很大滑坡,而随着各种添加剂和不良生活习惯的普及、人均寿命的延长、各种西药副作用的影响,病人的情况普遍来讲远比以前的人要复杂的多,整体诊疗难度也比以前要大的多。厉害的人还是有的,越来越少是真的

d
dengxincao
回复 108楼Unionville的帖子
非常同意。科班出身的,其实也就是学了几年的理论,许多都不会看病。大学老师有的是理论家,不见得有很深的临床悟力,更多的是一个教书职业而已。有的医生,只记得几个方子,也许连药都没有怎么亲自摸过,闻过,更别提尝过;对药性的理解止于书上。而且中医理论只是给人搭建个概念,离指导临床还很远,不是学点理论或者背点经方就能看病的,虽然不排除有时正好凑上对的方子。 中医理论真正使用需要临床揣摩,个人悟力非常重要。即便是悟力很高的人,并且是非常善于钻研的,临床也要摸索许多年,才有自己的框架。中医还有个特点,传承上,不但学生资质要好,需要靠和名师的密切信任关系,言传身教,才能得到名师的提点,而不是大课堂。 中医也不合适在现代商业社会,不讲回头客,所以没有什么好的商业模式。再者,真正的好中医恐怕都八九不离十是道家思想,恐怕也不年轻,都是低调的多。以前民间也有些高人,都老去了,就算后人有点传承,没有行医执照,也就荒废了。都卷进了现代社会快速增加财富的滚滚红尘中,谁愿意十几年颗粒无收的默默摸索。
a
angelina81
近一个月来经常感觉心慌,而且越来越频繁,工作的时候没注意(IT岗,都是坐着工作),躺着的时候经常能感觉到,血检、心电图、48小时心电图和跑步机上边运动边做的心电图都无异常。没打过疫苗,没有已知新冠感染史。有没有什么建议?
公用马甲49 发表于 2023-05-01 21:49

查甲状腺了没?
U
Unionville
回复 109楼dengxincao的帖子
理论也是学的二半吊子,删除了不少五运六气等传统内容,加了英语之类不相关的课目。比传统中医好的课目有解剖,其实中国古代也有解剖,不过主要限于仵作,大部分传统中医没这个条件。解剖对中医来说也是有必要的,尤其是搞针灸的,不懂解剖就下针搞不好讲扎出个气胸,或者扎到哪根神经上造成其它问题。
就算不涉及这些,无论针灸和用药也都有补泄,还没学到家甚至只学了点皮毛就急于上手,不分青红皂白滥用补法(比如各种补气养血药、滋阴药、壮阳药)、或者滥用泻法、滥用清热解毒药的也很常见。有些方法短期有效,但实际上或者增加瘀堵,或者有伤真气(针灸的泻法比用药泻真气更快),都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关键中医和西医是两套思维模式,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有点两头不靠,如果自己不额外下功夫的话很难出来就能上手给人看病。有良好师传的还好一些,能多一些经验传授,避开一些坑。
有说五运六气没多大用的,实际上搞通了的可以预测每年病气的宏观走势,包括预测瘟疫,然后提前批量备药。这次新冠其实也有人提前就预测出来了
吃鸡蛋
多大了?更年期?
U
Unionville
回复 102楼dengxincao的帖子
其它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的话,更大的可能还是肝郁导致的肝气犯胃,本来春天肝气升发的时候肝脉略盛是正常的,假如有一些潜藏的问题这时候也会带出来,包括内寒、气滞等等,内在的问题翻出来不是坏事。像这种基本上调肝就可以了。肾虚也不是没可能,一般不是单纯的肾虚,大多是整体元气下降,不过现在的人普遍消耗太过而养护不足,整体来说体质比四十年前都差很多,而且还是迅速下降的趋势。现在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的就已经算很好了。对大多数人来说能保持现有的状态不下滑都不容易做到,想从根本上逆转的话犹如逆水行舟,跟其它因素比起来,遇到好中医的障碍倒还在其次(参见扁鹊见蔡桓公)
d
dengxincao
回复 113楼Unionville的帖子
春天出现的心脏问题,很有可能肝气升发过度。肝气升发过度常常又是因为肾阴不足。不过,这只是一种比较可能的情况。同意身体的其他潜在情况,以及饮食习惯都会导致不同诊断结果。 现代人健身(体型)未必比古人差,差的是精神内耗多,导致内臟收藏不够,消耗过大。常常是形在而神乱。神病难治。古代人体力劳动过多,下层百姓多有营养不良,伤形的多,这种形病好治。 说到这里,想起许多人总是提到古代皇帝寿命的问题来攻击中医,这实在是“皇帝用金锄头挖地”的思维。皇帝是一个特殊的位置,是权力的滚肉刀,属于最精神内耗的位置,许多是被人害死的,不具有代表性。另外,古代识字率很低,医生极少,大医更少,许多人小病不看,看个大病,还要翻山越岭。倒是有些土医,没有中医理论,凭着口耳相传的验方,用一些本地的花草树木治一些常见的小病;这些土方适用范围很窄,不过现在也基本丢光了。
s
slot867
U
Unionville
回复 114楼dengxincao的帖子
非常同意。另外现代人不只是伤神,张扬过度而伏藏不足,还有伤精,不只是平常说的肾精(这个也有西医几十年来的相关指标对比),而是五脏精气。整体底子差了。现在人类的平均寿命还是几十年前的底子,然后各种花式消耗下来,再加上新冠催化,,,
U
Unionville
其实文革前还是有不少赤脚医生和当地民间验方的,那个时候的人不保守,也不贪财,有些书收集了不少简效廉的方子。里面很多是确实有效的,不过具体应用来说还是要辨症施治,可以参考,不能照搬。比如胖大海治咽痛咽炎,胖大海是凉性,很多人的咽痛根源在寒,正气相博才表现为发炎,用胖大海反而会伤正。正邪表里虚实都没分清,跟一看感冒发热就清热解毒的那些人一个路数
d
dengxincao
回复 117楼Unionville的帖子
是这样。所以看病,看见口腔溃疡,就是清热解毒。现在人,吹空调,喝冷饮,水果四季常备,那来那么多的壮火。我刚自学中医时,就犯过用胖大海治咽炎(虚证)这样的错。所以说中医难学。很多中医行医多年还犯这样的错,古代也有。名医黄元御年轻时就是因为这样的误诊,导致左眼失明。他当时突患眼疾,左目红涩。庸医误用大黄、黄连等寒泄之剂,致左目完全失明。这件事导致黄元御潜心苦学中医。现在许多中医,发现中医治疗无效,不是去思考探索中医辩证,而是妄自菲薄,加用西药,可悲。不是说西药不好,而是西药一味,偏性极大,是很难调和人体的平衡的。一种药用久了,容易出现此症消,彼症出,或者无端消耗人体精气。如果中医能理解西药的性味,合理运用,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