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关于这个主题的很多发言都很有道理,但很多人还是分不清楚drive(或是说mindset)和基于这个drive处理问题时候的methodology的区别。有还是没有drive,学习用以有效处理关系里争端的methodology的动力,会有天差地别。然后解决争端的效果又会正反馈到对这段关系的定性,以及对自己的drive的sabotage还是reinforcement。问题总是会冒出来的,处理问题的过程才定义了生命的意义。 生活的本质是个正反馈的过程,就像我教我娃的:If you want to talk yourself out of some commitment due to fear of failure, you are out already. 我回帖说自己能感觉到unconditional love并享受它带给我生命的意义作为一个例子,可是很多人一定要不信,那他们就去试自己的路好了。
我对人的unconventional love都是逼自己 付出不要期待回报 不是真正发自内心. 是求而不得的 一种自我安慰. 不知道我这种算不算unconditional love 我女儿说她能感受到我爱她是unconditional
当然你也可以说爱父母和依赖父母是孩子赖以生存的生物本能。但客观上就是无条件的爱。就算父母穷到给不起孩子吃的,甚至故意虐待,孩子的本能也是爱父母的。
小孩子的世界只有父母,只要真正接触到外界,自然就有私心了,人性。
我自个觉着对身边的亲人是unconditional love,包括妻子娃们和父母。
如果不能,不要要求别人做得到。
自己做不到,要求别人做到,这种人是圣母婊。
这是爱还是溺爱?
”不管父母美丑穷富,甚至父母不爱孩子的,孩子都会发自内心地爱和依赖父母,“
请把爱去掉,这就是依赖。。 因为孩子自己没有生存能力,所以只能以来任何一个身边的人。。。 要是他们有选择,你说他们是会选择一个对他们好的外人,还是虐待他们的亲人?
这是没孩子还是没有看过足够多的孩子? 我没娃的时候就知道幼童对父母别提无条件爱了,有些可能爱都谈不上。我给隔壁两三岁孩子吃个冰淇淋,他就不要妈妈,非要和我一起。我住房东家的时候,她女儿在妈妈不让自己看电视的时候,大声哭说最讨厌妈妈了。 更早一些的娃,压根不知道什么是爱吧,只有依赖。
我敢说孩子的初心会选择虐待他的父母(或任何从出生开始带他的caregiver)。新生时期的bonding就是那么神奇的。 选择条件好的外人是后天习得的,这起码十岁以上的孩子才会这样选。
你的例子里面孩子爱的是冰淇淋,不是你好吗。讨厌的也是不能看电视,不是妈妈。你对爱的理解太肤浅了。一个冰淇淋就能把你骗了。
我也觉得是伪命题。 我觉得unconditional love就是一种形容而已。就好像我们说大海无边无际,实际上再大的海都是有边际的,我们这么说只是形容海很大。unconditional love也只是在形容这种爱的包容性很大。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都可以这么形容。比如父母对孩子说,只要你不去杀人放火,我就会一直爱你。孩子一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去杀人放火的,就会相信父母会一直爱她啊。当孩子对父母的爱提出质疑,那可能是她的认知和父母发生了很大的偏差。例如父母觉得变性是和杀人放火一样不能容忍的大恶,孩子觉得变性不是大恶而是个人选择,进而让孩子觉得父母不能容忍孩子做出不是恶的事情,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个人选择,进而觉得父母对孩子不够爱。
你这么杠就没意思了。
怎么可能 做梦呢吧……
这是活在什么样的bubble里面才这么觉得啊 小孩最真实了 谁对他好,小孩就喜欢谁,不管是不是父母。明明白白的。。。
贫穷的亲生父母和有钱的养父母,小孩子都会选亲生父母这一方。只是成年以后就不好说了,如果马云真同意给人当爸爸,很多成年人是发自内心的想认爹的
不是杠啊,是你真的不明白爱是什么。。
孩子觉得谁对他好 他就喜欢谁,就这么简单。成人也类似,只不过增加了很多理性因素。
那咱们对这个“无条件”的定义应该是不同的吧。
我觉得男女结成夫妻,肯定是以看上彼此那一刻的条件为基础的。所以从根基上来说,夫妻间就不存在所谓的“无条件”.
举个例子,夫妻感情好的,换一个人就不是那回事了,反之亦然。
但是有血缘的父母子女间,不是这个孩子,换个你自己生的,大概率一样爱。不过按定义来说,那血缘也是一种条件啊。哈哈。
所以,我觉得这世界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喜欢不等于爱,一时为了东西讨好也不等于爱,甚至是爱的反面 你给了邻居孩子一个冰淇淋就觉得她爱你了,会不会too good to be true..
小孩出生的时候知道谁是他亲父母,谁是养父母吗? 很多亲父母把孩子扔了,养父母把孩子养大,孩子根本没得选。。 就算选,他们也是选养父母啊~~
对,这就是我为啥说这种无条件的爱通常出现在幼年时期。 成年后要考虑的就多了。
re
我也觉得是,不是因为是父母而是爱,而是对于小小孩来说primary care giver是一切。说白了条件就是因为依赖。不是父母,而是老人带,父母也没联系,孩子眼里老人就是代替父母角色,孩子也是更“爱”老人。
好幸福
但是你都不领情,老鼠也不吃。。。。
没有爱就不会有伤害。同样的negative 行为,你觉得父母造成的创伤大还是陌生人造成的创伤大?
不吃老鼠的主人,对猫猫不算是unconditional love
你没小孩吧。 对小孩是的。
我的意思其实是小孩子对primary caregiver的感情是相对纯粹的。那换个例子,一个幼儿从小跟着农村的奶奶一起生活,这时候跟他说你去城里和父母一起吧,小孩子基本都选奶奶的,虽然农村条件不好奶奶腿脚也不利索。但是孩子大一些考虑的东西多了,虽然对奶奶还是有感情,但会更愿意去城里。
看得泪目。 小孩子的爱真的很美好,很纯真。但竟然有父母利用这点PUA孩子。真是HSHDKAHF。
圣母?我和父母以及小家的配偶孩子都很亲密,但是我的爱肯定不是无条件的。对父母,父母爱我,我就爱父母,如果我碰到有毒的父母,打了左脸,我不会把右脸凑上去。对配偶,他爱我,我才爱他,如果他背叛了,我就不爱了。对孩子们也一样,未成年时,是我的责任,会无条件把他们养大成人。孩子们成年之后,就要看相互关系了,依然感情好,就继续爱他们,否则就各自安好。就算是孩子们未成年时,我肯定是尽量无条件的爱他们,但是,目前还能做到,其实是因为孩子们也爱我,对我有情感回馈。如果孩子未成年前,就不爱妈妈,那我对他们的爱也会渐渐被消磨殆尽,只剩下责任。
在我看来,所有的感情都需要经营,都应该是双向的。无条件的爱,听着很美好,但不觉得有谁能真正做到,也不觉得有这个必有。
这里冰淇淋,看电视都是condition吧。很多小孩吃好东西都不愿意和父母shared的,那怎么也算不上unconditional love吧
爱和relationship 没有直接关系。有些人对toxic 的父母也不是完全不爱了,但是爱不等于纵容,所以他们对这样的父母要set boundaries 。
Unconditional love只是说love不需要达标(condition)才给你: 成绩好就多爱一点,嘴甜的多爱,给你孝敬钱的多爱.......
Unconditional love也不等于自我牺牲没底线。
我觉得不是。就小孩的那点认知能力,她能意识到自己没有生存能力吗,她会去想我有没有别的选择吗?很多东西就是与生俱来的,依赖也罢爱也好,那种感情就是最纯粹的不掺杂质的。
我们父母那辈,也就是现在7,8十岁的老人们,他们会把爱挂在嘴边吗?反正我从来不记得父母对我说过任何爱我的话。他们对孩子爱的表达方式在我看来无非就是简单粗暴的保证有吃有穿。我父母甚至不关心我的学习成绩,从小到大除了高考前,没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可是我并不觉得他们不爱我,也不觉得他们有多爱我,因为我知道他们明显更喜欢男孩。我成长的也很顺利,心理健康,阳光向上,成年以后因为出国离得远,跟父母的关系不近不远,感觉很舒服。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 unconditional love。对我来讲,我没有,也不觉得自己需要, 我感觉父母给我的已经足够了。所以,我也不认为给孩子unconditional love有什么必要,有什么意义。我的两个孩子都成年了,目前为止,他们跟父母的关系都很好。我秉承了我妈的传统,少干预,少唠叨,让他们自由发展。但是自食其力是必须的,大学毕业后我不会再供养他们了。这就算是有条件的吧。可是作为一个人必须具备自立能力,不是应该的吗?
孩子中学的时候,我教育他们不要吸毒不要怀孕的时候说过,如果你将来进监狱,有毒瘾,中学没毕业就生孩子,我是不会管的。也就是说,我的爱是有条件的。那又怎样?这样会让他们做事自己想思考一下后果,不要冲动做傻事。
不一样。我也可以舍命救孩子。如果被孩子伤透了心,会有可能不再爱孩子,但是不妨碍我可以以命换命。爱不爱他,都希望他能好好活着。
这就是爱啦。至于如果孩子让你伤心了,你也还是爱的,只不过出于自我保护,爱的方式不一样了。就好像说放手也是爱的一种。都是希望孩子all the best
换做是我,20岁意外怀孕,我肯定会被我父母赶出家门。
我一个人出国十多年,没有做过任何出格的事情,努力生活努力工作,可是被父母看作工具,得到的都是”有条件的爱”, 如果对他们没有利益,那我从他们那里什么也得不到,包括“爱”,他们只有经济和感情的勒索。
网友们可以好好体会一下。
unconditional love不存在,就算是父母子女之间,其实也有一个Condition,就是有父母子女这层关系。unconditional love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如果没有condition,那就是你谁都可以爱了,每个人都爱。
这就是爱吧。 其实我觉得很多人瞧不上的父母做的事情,大部分出发点还是因为爱孩子,只不过是未必是对的,孩子想要的。大多时候真不一定是父母为了自己面子,自己利益而要求孩子。我父母就是这种父母,说的话大多是很negative,但是出发点从来都是为了我们的利益,而不是他们自己。只能说他们的爱没有让我们更觉得温馨,快乐,而是更感到负担,但不是没有爱,是爱的方式不是我们要的。
我觉得你说的对,特别是中式父母,不爱表达,大部分父母都是真心真意为孩子好,可能表达或者沟通方式不对,孩子不喜欢,产生抵触,其实我们这些已经出国的,也混的不算惨的,根本没有指望过孩子的回报。只是希望用自己的经验让孩子少走弯路。
有道理,突然想起28年错换人生的姚策养母许敏,姚策从小脾气不好,成绩不好,身体也不好,但是许敏对他又耐心又爱护,帮买了婚房,还为他治病卖自己房子,最后发现不是自己的孩子,而且自己的孩子没受好教育,还被养母家吸血,那种感觉肯定是五雷轰顶,心碎一地
这个回复说得真好. 各位觉得变性罪大恶极的, 最好早早的让孩子知道, 孩子心理也会有个顾忌. 不要到最后出问题反应过激. 爱孩子和对孩子有一定期望一点也不矛盾.比如我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班上小姑娘都打耳洞我就不给她们打耳洞. 孩子都明确知道我对整容,纹身的态度也是不支持的, 也知道如果他们要做, 选择美丽超过疼痛, 我也一样会爱他们, 会尊重他们的选择. 我不支持就是我不掏钱而己. 有很多家庭有很多规矩, 但孩子并不会觉得父母不爱自己, 因为那些规矩明确而且能做到. 比如不能在卧室吃东西这种. 但如果是考100分我就爱你, 考少一分我就得骂你, 这种就只能算conditional love了.
打个比方。 我给娃倒水都是从过滤器倒,给自己倒都是水龙头直接喝。 娃的杯子从洗碗机里拿出来要再冲一遍才用,自己的就直接用。 娃的水果都是开水泡一下,自己的就直接吃。 娃刚洗的的衣服到地上就再洗一遍,自己的抖一下就行了。 娃的药过期了要再买,自己的过期了接着吃。 有用没用?可能大部分没用。但就是有这么一出。
听说过toxic parents吗?
太阳底下也存在的
我也很爱我家狗子,我不知道它对我们的爱是不是unconditional的,但我对它是conditional的。如果它是pitpull,如果它会攻击我和我的家人,那我估计就不爱了。不会因为它病了或者颜值原因不爱它,不怕花钱和花精力,但是一旦威胁到我们的安全,就不爱了。我不觉得我就是个特别冷血的狗主,只能说,我的爱有优先级。
不会是所有的狗。咬死主人的pitpull......
知道存在啊,震惊这么多!
你关于这个主题的很多发言都很有道理,但很多人还是分不清楚drive(或是说mindset)和基于这个drive处理问题时候的methodology的区别。有还是没有drive,学习用以有效处理关系里争端的methodology的动力,会有天差地别。然后解决争端的效果又会正反馈到对这段关系的定性,以及对自己的drive的sabotage还是reinforcement。问题总是会冒出来的,处理问题的过程才定义了生命的意义。
生活的本质是个正反馈的过程,就像我教我娃的:If you want to talk yourself out of some commitment due to fear of failure, you are out already. 我回帖说自己能感觉到unconditional love并享受它带给我生命的意义作为一个例子,可是很多人一定要不信,那他们就去试自己的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