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被抄家时,有一件镇宅之宝让嘉庆都不敢动,至今仍在恭王府中

A
Adalalal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无论是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自人类文明起,物质的分层就从未停止过。每个时代都有着拥有财物最多的人,若要说十八世纪的世界首富,那肯定要非和珅莫属。

说到这位乾隆时期的大贪官,人们脑海中最先浮现的便是荧幕上王刚老师那副憨态可掬、圆圆胖胖的影视形象。实际上他其实并不是这样,历史上不止一人评价和珅的相貌白皙英俊、举止谈笑风生。尽管风评不好,但难掩其才华。


乾隆皇帝死后,嘉庆宣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并下旨抄家,和珅也难逃白绫自尽的悲惨结局。不抄家不知道,和珅到底贪污了多少钱呢?

据统计,和珅其身家足有白银八亿两,黄金上百吨之多,还有各处田产、房屋、古玩珍宝数不胜数。八亿两白银究竟有多少呢?当时大庆一年的国库税收也不过七千万两白银。


这要是换算到现在的人民币,那估计得有上千亿了,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世界首富。尽管和珅结局凄惨,但是在其所拥有的众多的世界珍宝当中,有一件是嘉庆帝甚至抄家时都没敢移动的。
所以一直到今天,这件宝贝还留在北京的恭王府当中。那么,这究竟是一件怎样的稀世珍宝呢?又为什么令嘉庆皇帝不敢移动呢?


尽管后来和珅家境殷实,搞钱能力一流,但幼时的和珅并非出自一个富裕的家庭。相反,他母亲生下他弟弟和琳便难产而亡,父亲也在他九岁时撒手人寰。留下他和弟弟和琳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亲侧室的保护才得以长大成人。


少时的穷困潦倒让他见识了金钱的重要性,也成为了他日后聚敛财富的重要因素。尽管出身贫寒,但和珅本人是异常的用功。他不但精通满、蒙、汉、藏四门语言,还写得一手好字,在文学书法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造诣。

和珅的馆阁体尤其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可以说是整个清朝的一绝,字写得好看也就罢了,偏偏和珅情商还很高。
皇帝随后吟诵出的诗句,有时甚至自己都不会记在心上,但是和珅却都能一一记住,回到家中和珅将这些诗句一一写好裱装,再工工整整的呈送给乾隆看。


这样一个把自己随口说的话放在心上的大臣,试问谁能不心动呢?不仅如此,和珅还深深拿捏了乾隆皇帝的孝心,经常替太后抄写佛经哄她开心。

兴许是受到了和珅端端正正的书法风格的影响。乾隆帝觉得此人的心性必定也是极为端正的,毕竟字如其人嘛。和珅本人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美男子。据说同乾隆皇帝的一位已经过世爱妃长相十分相似。


皇帝见到他总会想起自己的爱妃。再加上和珅优秀的人际处理能力。他很快就得到了乾隆的赏识,走上了仕途之路。最初为官时的和珅公正清廉。总能在关键时刻替乾隆皇帝办成许多大事,因此乾隆皇帝也对他宠爱有加。
将他从一个轻车都尉一路升到了宰相之位。有了官职加身,和珅的权力也就逐渐变大。直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他心中的邪念就开始了蠢蠢欲动。


仗着有乾隆的宠爱,和珅越发的肆无忌惮,不仅克扣外邦进贡给宫中的珍宝,更是将自己的府邸都按照皇宫的规制来修建。和珅的恭王府装修时用了许多普通人用不得的砖瓦。这些和珅都是可以使用的,也都是被乾隆所默许的。


这么多年来从乾隆手中的克扣让自然是让和珅攒了不少的好玩意儿,比如只能给当时的皇后佩戴的巨大东珠,再比如云贵总督进贡给朝廷的和田玉打造的一尊翠玉观音。

高足有三尺六寸,重达两百余斤,看起来十分壮观,但就是这样一尊巧夺天工的佛像到死乾隆皇帝也没能看见,而是在和珅手里被收藏了一辈子。


和珅向来喜欢这些极具保护意义的玩物,到现在其府上还留有一尊送子观音石,长相酷似一个女人怀抱着一个幼儿,这对于和珅来说意义非凡。
因为尽管府上姬妾众多,可并未给和珅生下一个儿子,全部都是女儿,这对于古人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来说可并非意见好事。于是在一位高人的指点之下,和珅便四处网罗了这尊送子观音。


说来也是挺巧,有了这尊石头之后不久,和珅的妻子就真的为他诞下了一个儿子,这也是和珅此生的唯一一个儿子,丰绅殷德。
这尊石像不仅给和珅带来了一个儿子,更是给他的爱子带来了无边的福气。丰绅殷德长大之后娶了乾隆的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和珅也因此一跃成为了皇亲国戚。


虽然这块石头的效果是十分显著,不过,和珅府中的另一块大石头就没有这么功效斐然了。反倒是给和珅带来了灭顶之灾,那就是被称为中华第一福的福字碑。
众所周知,乾隆是一个极为高寿的皇帝,以至于嘉庆即位之后,乾隆并没有完全的放权给嘉庆。没有实权的嘉庆皇帝在朝中的势力还没有和珅大,自然也动不了他。和珅更是被民间称作是“二皇帝”。


晚年的乾隆有些过于自信,总是妄想做一个完美的千古皇帝,超过古今的所有帝王才好。和珅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便大肆地溜须拍马,哄得乾隆帝十分开心,更是由着他胡来。
但是乾隆皇帝也知道什么该赏赐,什么不该赏赐。比如宫中的那一块福字碑,就是乾隆皇帝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给他的。


这块福字碑可真是来头不小。根据资料所记载,早在康熙年间,有一次孝庄皇太后生了一场大病。于是康熙就亲笔写了一副“福”字,并且命人雕刻了这块寓意五福的石头。
没想到,太后一见到这石碑十分开心,病竟然也渐渐好转起来,最后竟然不治而愈。于是这块石头就被当成了宝物,被康熙收藏了起来。


乾隆幼时深得康熙的喜爱,因此这块福字碑渐渐也就流传到了乾隆手中。但乾隆本人也是一个花钱如流水的享乐君主,许是宫中宝物太多,乾隆就常常忘记打理这块石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块石头被精明的和珅给盯上了。


但是无论和珅怎么说,乾隆始终不愿意把这块石头赏赐给他。趁着于是趁着一次为乾隆皇帝修缮御花园,和珅果断将这块福字碑运进了自己家里。

为了不让外人发现,他还特意将这块石头藏在了一座假山后边。和珅惦记着这块福字碑,无非也是惦记着其中蕴藏的福气。却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福字碑挪了地方却没把福气也带来。


乾隆八十九岁时,终于是寿终正寝了,这让一直没有手握实权的嘉庆皇帝终于有了可以掌控朝廷的机会。那和珅这个一直压在他头上的“二皇帝”肯定是首当其冲了。
于是嘉庆将和珅以为乾隆打理丧葬事宜的借口骗来了宫中,再连着给他下了十几条大罪。和珅也只好留下一手绝命诗,三尺白绫撒手而去。


这不抄家不知道,原来和珅并不是“富可敌国”,而是富可敌好几个国那么多,就连逐渐步入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国家,想来也没有这么富有。
有了和珅的这份家财,嘉庆的国库也尽数充盈了起来,可是就在把这些原本该归皇家所有的宝物悉数搬回之时。大家发现了被和珅藏于假山之中的“福字碑”。


从其现在仍旧摆放于恭王府就能够知道,嘉庆并没有敢轻易挪动这块石碑。这是为什么呢?原因还要从和珅家的位置说起。

因为这块福石经过和珅的精密计算,它的位置竟然刚好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中轴线在当时被认为是大清的龙脉,可以说是风水极佳,甚至比皇宫里位置还要好。


再加上被和珅藏于假山之后,若是强行搬出难免会有所磕碰。于是为了不影响大清的国运,嘉庆就将这块福字碑留在了恭王府当中。
也许这块福字碑真的给和珅带来了无尽的福气,也帮他集聚了无数的财富宝物,但用歪路子得来的钱财终究没能够给和珅保全自己的资本,最后还是没能寿终正寝。


至于福字碑没有挪动是否真的给大清的国运添上了一笔保障呢?看大清后期的走势想来还是现实的问题更为深刻,才最终导致了大清走向灭亡。
历史上对和珅的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奸诈且只知哄骗皇上的大贪官,也有人为其才华正名。但无论如何至少在积累财富的这一点上,和珅还是为康乾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来源:历史人物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