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增加收入的最简单方法是家庭双收入

m
miyo88
是的,升一级,收入翻倍,那就是多出大几十万,这个时候的思维,真的就是省税更重要,另一半不是w2,有办法省税的钱等于一份普通工作还多。
GaryH 发表于 2023-04-22 09:07

这里适用于大多数状况,全美才一个湾区。
有多少华人能够升到高阶层?要多长时间?升上去之后,如果被裁呢?
没法否认,在绝大多数地区,同等条件下,两份薪水比一份薪水有保障,财富积累开始早。
如果跟极少数高职位的人相比,那还不如跟老钱相比,人家世世代代两口子都不用工作
没事去逛街
这个说得有一定道理,家里穷就最好夫妻都出来工作,和女人是不是独立,有没有事业无关😄
G
Geofan
是的,升一级,收入翻倍,那就是多出大几十万,这个时候的思维,真的就是省税更重要,另一半不是w2,有办法省税的钱等于一份普通工作还多。
GaryH 发表于 2023-04-22 09:07

确实,就跟唐红不会逼安娜阿姨工作一样,收入不同,眼光本来就不同。一般大小厂到了director级别,年薪都是1.2米以上,如果对方出去工作只赚15万,只是添麻烦而已。不过印度女人确实厉害,有很多夫妻两人都是Director,势均力敌,这种工作就不是纯粹的赚钱了,也是为了生活乐趣
m
miyo88
这帖子的抬杠挺有意思的。我奶奶生了四个孩子后1951年开始出来工作。是我爷爷的意思。爷爷说,当时家里负担太重,政府鼓励妇女工作。我奶奶是读过书的,简单培训一下就上岗银行会计了。四个孩子都是我太奶奶帮着带大的。 这么简单的道理,现在还需要争论吗?如果我老公挣百万年薪,我当然想歇着。我和老公各挣家庭收入一半,我怎么敢退休?
peacepeace 发表于 2023-04-22 09:14

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在家,普通家庭,孩子上小学就可以工作了。
你跟她说大多数情况,她跟你谈贵妇
y
yaxin30
赞同楼主!真不知道这里说第二份工资全用来交税的家庭收入得有多高,或者有没有仔细比较过每年的effective tax rate。我们就是从单收入到双收入而且我最开始的工资就是在很多人看来还不如在家呆着呢。但是我还是很庆幸自己迈出了那一步,虽然起薪低但是这些年工资一直在涨,我也没见我们家的税率涨幅比家庭收入涨幅更快。相反因为双收入,每年能多存那么几万还是很开心的。我相信跟我们一样的普通家庭双收入/单收入还是很有区别的。感觉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家庭的抗风险能力都不一样。
B
Baguette
那还不如一个转码呢,一个就能有30万,另一个蹲家就行。
kyzjzxf 发表于 2023-04-21 22:15

转码30万那得去湾区才有,30万在湾区p都不是。反而传统行业在很多地方一个人15万没有那么难赚。一个人被雷了也不怕断粮交不起mortgage。
t
teahistory
双职工比单职工还是强很多。
5
5179YYDS
你应该就是所谓的中国砖家吧?
G
GaryH
赞同楼主!真不知道这里说第二份工资全用来交税的家庭收入得有多高,或者有没有仔细比较过每年的effective tax rate。我们就是从单收入到双收入而且我最开始的工资就是在很多人看来还不如在家呆着呢。但是我还是很庆幸自己迈出了那一步,虽然起薪低但是这些年工资一直在涨,我也没见我们家的税率涨幅比家庭收入涨幅更快。相反因为双收入,每年能多存那么几万还是很开心的。我相信跟我们一样的普通家庭双收入/单收入还是很有区别的。感觉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家庭的抗风险能力都不一样。
yaxin30 发表于 2023-04-22 09:44


不同家庭不一样,最好不要judge别人。
w
wsher
我感觉楼主说的就是普通家庭而不是年薪百万的家庭吧,为什么一个楼这么多人杠这一点,让人费解呢。还有人觉得女的在家带孩子一定对孩子好,我看也未必,大多数女人自己带出来的孩子(不是全部,只是大多数)都很没规矩,没办法一个人坐下来做事情,自立也很差,反观去daycare的孩子,能独立收好自己的物品,能坐下来专注画画也好填色也罢很普遍,哪个对孩子好也是很难讲的。人总是高估自己倒是很普遍的。
m
miyo88
有这个可能的,比如一个150万,一个20万,交56万税;单职工,150万,另外一个搞别的非W2, 交大概40万的税。这税上的差别就是16万。那你说做20万的工作是不是非常亏本的买卖。不同家庭不一样,最好不要judge别人。
GaryH 发表于 2023-04-22 10:21

年薪150万的华人有几个,多大年纪?能持续多久?
这里是普通人,贵妇不要来了。
你还不如举老钱的例子,两个人都不用工作,世世代代都不用工作
m
me3
有这个可能的,比如一个150万,一个20万,交56万税;单职工,150万,另外一个搞别的非W2, 交大概40万的税。这税上的差别就是16万。那你说做20万的工作是不是非常亏本的买卖。不同家庭不一样,最好不要judge别人。
GaryH 发表于 2023-04-22 10:21

这个算的有问题吧,20万的边缘税率全加起来怎么也到不了60%,就是挣20万能至少拿到8万。
b
birdlikecherry
如果都打工的话,最好的搭配是一个高工资,一个一般但是压力不大,可以照顾家,然后还有pension!
S
Sophiakk
确实,就跟唐红不会逼安娜阿姨工作一样,收入不同,眼光本来就不同。一般大小厂到了director级别,年薪都是1.2米以上,如果对方出去工作只赚15万,只是添麻烦而已。不过印度女人确实厉害,有很多夫妻两人都是Director,势均力敌,这种工作就不是纯粹的赚钱了,也是为了生活乐趣
Geofan 发表于 2023-04-22 09:19

人家说的是最简单方法,你说的是唐红简单还是大厂director简单
S
Sophiakk
中国人有几个?没经过至少15-20年的努力,有可能爬到这个位置?
码农除外,那个快完了。
双职工工作三五年很容易就是senior .
miyo88 发表于 2023-04-22 07:42

你们为啥这么盼着码农完?中国人做码农还是相对性价比高的吧?
l
lambofgod168
你们为啥这么盼着码农完?中国人做码农还是相对性价比高的吧?
Sophiakk 发表于 2023-04-22 11:57

但双码农不是更加美滋滋?
m
miyo88
你们为啥这么盼着码农完?中国人做码农还是相对性价比高的吧?
Sophiakk 发表于 2023-04-22 11:57

没有人盼着马工完,但是现在裁员之下,大包裹很可能没有持续性。
根据历史,一个行业如果没有门槛,高收入很难有持续性。
医生有门槛。马公没有。
o
oats715
这个楼真有意思,说到单职工就是1m以上收入的税率,要变双收入就成了只能增加两三万的实际收入(另外一方挣五六万?)。现实生活中背景这么悬殊的家庭还没见过,不能说没有,肯定不是常态吧。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双职工经济上的好处确实是很明显的,但是整体生活质量是另外一个问题,外包也不能解决一切的问题。
h
hhxx89
我感觉楼主说的就是普通家庭而不是年薪百万的家庭吧,为什么一个楼这么多人杠这一点,让人费解呢。还有人觉得女的在家带孩子一定对孩子好,我看也未必,大多数女人自己带出来的孩子(不是全部,只是大多数)都很没规矩,没办法一个人坐下来做事情,自立也很差,反观去daycare的孩子,能独立收好自己的物品,能坐下来专注画画也好填色也罢很普遍,哪个对孩子好也是很难讲的。人总是高估自己倒是很普遍的。
wsher 发表于 2023-04-22 10:30

跟你说生活质量 你却说孩子manner
a
annielin
年薪150万的华人有几个,多大年纪?能持续多久?
这里是普通人,贵妇不要来了。
你还不如举老钱的例子,两个人都不用工作,世世代代都不用工作
miyo88 发表于 2023-04-22 10:31

是的,lz说的挺有道理。不管是高收入还是低收入地区,两个同等条件的双W2明显比单W2生活水平高出一个档次啊。尤其明显的就是房子条件。比如湾区双马公vs单马公,大学城双faculty vs 单faculty. 我们在大学城换房,去年看房的时候,房价基本涨到最高点了,又刚好有个学区内少见的又大又新的房子出来,价格基本上是小town史上最高点了,据说有四家竞争。我们开始还猜不知道是哪个学院院长或者橄榄球教练啥的,后来才发现都是普通双faculty家庭。
不过这个道理应该大家都明白的,不是不信,而是不能。很多另一半不工作的都是找不到和配偶相当水平工作的,收入如果差很多有些人就选择在家了。比如大学城很常见的一个是faculty, 另一半是学校里的工作人员比如秘书什么的。有人就嫌挣得太少就不做了。如果真能找到和另一半工资相近的工作,很少有人辞职的。
S
Sophiakk
没有人盼着马工完,但是现在裁员之下,大包裹很可能没有持续性。
根据历史,一个行业如果没有门槛,高收入很难有持续性。
医生有门槛。马公没有。
miyo88 发表于 2023-04-22 12:01

高收入码农怎么没有门槛,一个不问出身的行业能竞争出头本身就只能靠真本事。医生这个行业太多行业保护和家世影响,多少白人读很普通的大学就因为家里知道这行业的门道,照样做医生赚不错的收入。赚啥钱都不容易,真没必要这么贬低码农
S
Sleepy3824
我的观察是上中产家庭一般是双收入,而上产家庭一般是单收入。他们居住的地方一般不重叠。 这是我从两个不同小学的接娃人群分析得出的结论
riverside 发表于 2023-04-21 23:32

还真是这样。
做到行业头部要智力体力passion 机遇对家庭的牺牲和大量的投入。夫妻双方都符合条件的凤毛麟角。多数情况是只能留一个。
比如东雅图,somerset, sammamish,education hill 小学中学里老钟基本都是双职工,到了medina, st Thomas, 居家妈妈比例大幅度上升。
c
chongr
认识单职工都是一个人比我们两个收入加起来多很多 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双职工只是没选择 收入都不高 体现双职工的好处
如果一个人收入是另一个十倍 真没什么必要
郁闷的树洞
年薪150万的华人有几个,多大年纪?能持续多久?
这里是普通人,贵妇不要来了。
你还不如举老钱的例子,两个人都不用工作,世世代代都不用工作
miyo88 发表于 2023-04-22 10:31

高收入高风险,管理层斗争还是挺残酷的。 有时候项目开始时vp还意气风发指点江山,项目做到一半就查无此人,手下和项目都被人接手。 还有时候两个大组合作大项目,快出成果了scope被一个摘桃子,另一个大组头出局。
相对安全的是一线负责项目的tl经理,不过这种钱未必比ic多很多就是了

m
mise88
什么行业Director25万?如果这样的话,建议Director转码,干码农打杂的吧,正好是他现在工资1.5倍
Geofan 发表于 2023-04-22 09:03

我還是乖乖幹我的本行director,做個三十年退休。快五十歲了沒有那個力氣去轉碼。


郁闷的树洞
我還是乖乖幹我的本行director,做個三十年退休。快五十歲了沒有那個力氣去轉碼。



mise88 发表于 2023-04-22 13:27

这些是base吧, 算上股票和bonus就不止啦
m
miyo88
这些是base吧, 算上股票和bonus就不止啦
郁闷的树洞 发表于 2023-04-22 13:30

中部地区director 全部加起来一般也就是20多万。
大衣被禁
哈哈哈。 我就说这样的讨论一般正方的观点就是条件一样的情况下,aka,男a,女a,男b,女b挣的都差不多。 反方观点一般都是女a女b条件一样,aka真的差不多,但是男a是男b的5倍以上。 所以天天说,却是各种鸡同鸭讲。
a
apple09
你忘了第二个人出去上班要增加接送孩子和请人打扫的cost。而且还有很多不能delegate出去的活.2人都累死就多那2/3万一年.不值了.
2wawa 发表于 2023-04-21 23:59

一般是双职工家也是自己接送和自己打扫,尤其现在都WFH
m
miyo88
哈哈哈。 我就说这样的讨论一般正方的观点就是条件一样的情况下,aka,男a,女a,男b,女b挣的都差不多。 反方观点一般都是女a女b条件一样,aka真的差不多,但是男a是男b的5倍以上。 所以天天说,却是各种鸡同鸭讲。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04-22 13:37

你跟她谈普通人怎么生活,她跟你谈贵妇。
不然还能谈什么?很明显的道理。
S
Sleepy3824
要家庭收入达到10%,5%,1% 的,最快途径是双薪,都是中高收入,俩人一起搬砖种菜做饭刷锅带孩子。这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要家庭收入达到.1% 或更高的,一般都是一个人扛了所有家庭琐事,另一个人埋头爬。这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Exception 当然有,不过是exception.
m
miyo88
要家庭收入达到10%,5%,1% 的,最快途径是双薪,都是中高收入,俩人一起搬砖种菜做饭刷锅带孩子。这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要家庭收入达到.1% 或更高的,一般都是一个人扛了所有家庭琐事,另一个人埋头爬。这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Exception 当然有,不过是exception.
Sleepy3824 发表于 2023-04-22 13:46

有几个华人收入能够达到0.1%?
outlier 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
H
Halahi
这里适用于大多数状况,全美才一个湾区。
有多少华人能够升到高阶层?要多长时间?升上去之后,如果被裁呢?
没法否认,在绝大多数地区,同等条件下,两份薪水比一份薪水有保障,财富积累开始早。
如果跟极少数高职位的人相比,那还不如跟老钱相比,人家世世代代两口子都不用工作

miyo88 发表于 2023-04-22 09:17

在湾区人眼里,湾区就是全宇宙,湾区人所有的见识和对世界的认知只有湾区,井底之蛙比比皆是。
G
GaryH
还真是这样。
做到行业头部要智力体力passion 机遇对家庭的牺牲和大量的投入。夫妻双方都符合条件的凤毛麟角。多数情况是只能留一个。
比如东雅图,somerset, sammamish,education hill 小学中学里老钟基本都是双职工,到了medina, st Thomas, 居家妈妈比例大幅度上升。
Sleepy3824 发表于 2023-04-22 12:21

有道理
g
grandocean
回复 121楼chongr的帖子
我家收入非常悬殊,超过十倍了。只要另一方不是labor工收银员,我都觉得很有必要双收入。抗风险能力比单收入强,我知道的一些高管从政的,老婆主妇,家里也都有孩子,有的还三个,该踢的踢,该离的离,只能靠孩子受舆论谴责,女方是财产有保障,那不也是一个人领堆孩子,老公和年轻新妇风流快活。双职工的好处不只是钱上的。
f
feicui
认识单职工都是一个人比我们两个收入加起来多很多 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双职工只是没选择 收入都不高 体现双职工的好处
如果一个人收入是另一个十倍 真没什么必要
chongr 发表于 2023-04-22 12:51

这个单职工和你们两口子一个公司一个行业吗?
w
wsher
回复 117楼hhxx89的帖子
一个自立孩子能提高的家庭生活质量那可是比自己带出来需要随时陪伴呵护的质量高出不是几个等级的,你就不要偷换概念了
大衣被禁
回复 121楼chongr的帖子
我家收入非常悬殊,超过十倍了。只要另一方不是labor工收银员,我都觉得很有必要双收入。抗风险能力比单收入强,我知道的一些高管从政的,老婆主妇,家里也都有孩子,有的还三个,该踢的踢,该离的离,只能靠孩子受舆论谴责,女方是财产有保障,那不也是一个人领堆孩子,老公和年轻新妇风流快活。双职工的好处不只是钱上的。

grandocean 发表于 2023-04-22 15:27

作为一个有财产保证的蹲家大妈,我不得不说,有钱有娃没老公没工作是件非常爽的事情。
m
mise88
这些是base吧, 算上股票和bonus就不止啦
郁闷的树洞 发表于 2023-04-22 13:30

在半導體大部分Director級,bonus + Stock = 40-50% Base.
200K Base TC 好時就280-300K. 今年可能250都不到。



m
momclub17
这个楼真有意思,说到单职工就是1m以上收入的税率,要变双收入就成了只能增加两三万的实际收入(另外一方挣五六万?)。现实生活中背景这么悬殊的家庭还没见过,不能说没有,肯定不是常态吧。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双职工经济上的好处确实是很明显的,但是整体生活质量是另外一个问题,外包也不能解决一切的问题。
oats715 发表于 2023-04-22 12:02

不,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单职工挣1m,如果另一个人也工作就只能挣10万。所以得出双职工没意义的结论。我就奇了怪了,为什么这么看不起那另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是那另一个人也挣1m,然后家庭收入2m,社会阶层瞬间上了一个档次? 如果觉得自己挣不到那么多钱所以工作没用。是不是应该想想不是“双职工”没用,而是她自己没用?
落地无声
作为一个有财产保证的蹲家大妈,我不得不说,有钱有娃没老公没工作是件非常爽的事情。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04-22 15:40

我lg wfh,孩子上学,都自己开车了,我觉得才是真爽
S
Sleepy3824
不,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单职工挣1m,如果另一个人也工作就只能挣10万。所以得出双职工没意义的结论。我就奇了怪了,为什么这么看不起那另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是那另一个人也挣1m,然后家庭收入2m,社会阶层瞬间上了一个档次? 如果觉得自己挣不到那么多钱所以工作没用。是不是应该想想不是“双职工”没用,而是她自己没用?
momclub17 发表于 2023-04-22 15:50

因为1m+收入的工作量,两个人的话,家还要不要了?这个女的比男的挣的多的也成立。
g
grandocean
回复 138楼momclub17的帖子
没错儿,就是挣两米的人也不会觉得挣十万没用吧,十万税后剩一半买个菜付个电费还是够的。
s
stacych8008
回复 121楼chongr的帖子
我家收入非常悬殊,超过十倍了。只要另一方不是labor工收银员,我都觉得很有必要双收入。抗风险能力比单收入强,我知道的一些高管从政的,老婆主妇,家里也都有孩子,有的还三个,该踢的踢,该离的离,只能靠孩子受舆论谴责,女方是财产有保障,那不也是一个人领堆孩子,老公和年轻新妇风流快活。双职工的好处不只是钱上的。

grandocean 发表于 2023-04-22 15:27

10万 VS 100万?你确定?
l
lambofgod168
认识单职工都是一个人比我们两个收入加起来多很多 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双职工只是没选择 收入都不高 体现双职工的好处
如果一个人收入是另一个十倍 真没什么必要
chongr 发表于 2023-04-22 12:51

怎么可能,认识两个家庭,男的收入都是20万左右,女的不上班,因为没有美国学历,找不到什么好工作。
g
grandocean
回复 140楼Sleepy3824的帖子
娃只在三岁前熬人,之后到不了家不要的程度。
g
grandocean
回复 136楼大衣被禁的帖子
这话只在你离婚后才有说服力。秀水的老板离婚给老婆一千万美金,孩子还大了呢,老婆依旧不爽,手头紧了,不能和以前一样造了。
大衣被禁
我lg wfh,孩子上学,都自己开车了,我觉得才是真爽
落地无声 发表于 2023-04-22 16:03

是啊。 我人生理想就是做个富贵闲人。 我老公我娃都不让我闲着。我就期盼我娃出门,我老公退休自己管狗or带着狗找新老婆养他们,我就可以闲了。
大衣被禁
回复 136楼大衣被禁的帖子
这话只在你离婚后才有说服力。秀水的老板离婚给老婆一千万美金,孩子还大了呢,老婆依旧不爽,手头紧了,不能和以前一样造了。
grandocean 发表于 2023-04-22 16:18

我没有这种烦恼。因为我有老公没老公都抠抠索索。
p
ppnn
10万 VS 100万?你确定?
stacych8008 发表于 2023-04-22 16:14

知道类似情况的,老公比100万还多,每个人每个家庭的选择不同吧
h
hhmouse
还真是这样。
做到行业头部要智力体力passion 机遇对家庭的牺牲和大量的投入。夫妻双方都符合条件的凤毛麟角。多数情况是只能留一个。
比如东雅图,somerset, sammamish,education hill 小学中学里老钟基本都是双职工,到了medina, st Thomas, 居家妈妈比例大幅度上升。
Sleepy3824 发表于 2023-04-22 12:21

Medina不上班的妈妈多,不代表留学生的家庭一旦单职工就能去Medina了。事实上只会越来越远。
s
stitch
什么公司VP还拿不到打杂的2倍。

susanlora 发表于 2023-04-21 20:38

到了VP主要是股票吧,基本工资是不会那么高,可是RSU和奖金就差得远了去了。一般不太可能干不过两个摸鱼的螺丝钉的。当然职位高责任也大通常也会很忙,出差开会不断。别拿什么CXO住隔壁这种自我安慰,是会发生但是应该是生活方式不太一样吧,老中很节俭一般生活花销不老美少不少,外加喜欢投资买房啥的,别以为人家CTO住你旁边就跟你一个收入了哈。
c
carbontt
我来看看评论的
G
GaryH
因为1m+收入的工作量,两个人的话,家还要不要了?这个女的比男的挣的多的也成立。
Sleepy3824 发表于 2023-04-22 16:11

是的,像我自己做business的,要scale up的话赚得不比老公差,我随便做一个deal就能赚半米。但是衡量一下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家真的没法要了,只能偶尔做做,频率缓缓。孩子和家庭很多东西无法外包。夫妻是个team, 只能做出对全局最优的选择。而这个可以动态调整。
h
hhmouse
到了VP主要是股票吧,基本工资是不会那么高,可是RSU和奖金就差得远了去了。一般不太可能干不过两个摸鱼的螺丝钉的。当然职位高责任也大通常也会很忙,出差开会不断。别拿什么CXO住隔壁这种自我安慰,是会发生但是应该是生活方式不太一样吧,老中很节俭一般生活花销不老美少不少,外加喜欢投资买房啥的,别以为人家CTO住你旁边就跟你一个收入了哈。
stitch 发表于 2023-04-22 17:11

我家这条街上有个本地大医院的CMO。当然我无法知道别人的life style是什么样的。我只知道我们搬进来时候我们才刚30岁。他们40多岁变成CMO了才有机会住进来,财富积累比别人晚了很多年。他们买房子之前租房子住了一两年,为了等小区有合适的房子买。也许这就是你说的舍得花钱吧。实际上这种级别的更不稳定,干不了几年被赶走了,卖房子,换地方downgrade也未可知。
C
CloudY7764
作为一个有财产保证的蹲家大妈,我不得不说,有钱有娃没老公没工作是件非常爽的事情。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04-22 15:40

确实,前提凡是娃能相对自理了
S
Securities
好多人在想象别人的生活,尤其高管的。双职工钱多,单职工舒适,不可能百分百碾压的,选合适的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