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光源睡觉会诱发早熟 yangkaixin11 发表于 2023-04-21 17:22
为什么有光源不好呢? rubysiam 发表于 2023-04-21 15:48
多运动 多晒太阳 多喝牛奶 ,酸奶 鸡蛋多吃蛋白质 篮球 游泳 这些长高,早点睡觉 睡觉的时候保证室内黑暗 没有任何光源 Pandatwins 发表于 2023-04-21 01:14
带娃去体检,身高在3%以下。一岁半前也是一直在30%徘徊,自从两岁开始有了主意就变得非常挑食倔强,又不爱运动。每次让他吃肉就跟上坟一样,乳制品也一样。我好心累。我跟他爸爸本来就不高,我是平均身高,他爸低于平均,本想着可以靠后天营养可以给娃补一补。查了一些资料,我娃在他年龄段已经属于矮小症了,国内很多类似的case都是要靠打生长激素了。我跟儿医表达我的担忧,儿医总说不用担心,说我跟他爸都不高,所以小孩不高也是正常的。听了后我差点没背过去,这也太伤害我了。 该怎么办?今天郁闷了一天了,总觉得对不起孩子。大家有啥建议吗 公用马甲49 发表于 2023-04-20 17:25
中国妈似乎对长高充满了执念,我老婆也是天天念叨,其实我们俩在中国左邻右舍比下来身高就是高的了(当然比不上版上的各个都是大高个),小孩在同龄孩子里也是高的,可是她还是天天念叨着好像是比啥都重要的大事。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3-04-20 17:48
不要有高矮歧视 huaren_2018 发表于 2023-04-20 17:46
打篮球,多吃蛋白质~运动 师姐 发表于 2023-04-20 17:26
楼主,我家小儿子四岁半,身高也是在5%以下,这几天也是心烦意乱。天天看小红书的长高信息,我去看医生,儿医也是说一模一样的话。我152,老公167,说我们小孩不高也正常主要还是基因。 我今天也是很烦,也是本来想发帖就看见你的帖子。 yujia666666 发表于 2023-04-20 18:25
回复 1楼公用马甲49的帖子 3%以下需要排除一些问题。遗传和吃饭会影响一些身高,但是也矮不至此。 楼里很多人对3%没有概念,就是女孩成年不到1.5m。我国内南方来的,同学中也从来没有见过一米五以下的人。 简言之就是对统计上的极端情况需要排除可能问题,但是这边的医生很教条化只要曲线不是负的就行。国内又过度贩卖焦虑过度治疗比如打生长激素。 总结就是确实难啊,我家也是这个情况,不知道怎么办 mldrr 发表于 2023-04-20 18:08
就是100个人从矮到高排队,你排第三个呗 这有什么没概念的 你小时候上学没按大小个排过队吗,总是要有第三个人的对吧 Cumberbitch 发表于 2023-04-20 18:46
回复 28楼saison的帖子 所以159 158 157 的女生算有什么事吗…… twokiddos 发表于 2023-04-20 18:40
那就问问你有没有见过1.50不到的华人女生,见过几个,我高中大学里的3%都有1.55左右 这个3%是全人口的统计结果,放到华人当中,甚至更精确放到楼主出生地中,如果楼主不是两广等省份出来的,那就是最最低的水平。 任何事到了最最低肯定要排查一下原因,没有是最好的。就像成绩最差了也会看看是不是智商或者注意力或者其他问题。 mldrr 发表于 2023-04-20 19:04
正常情况下,你随便选人 选100个,排排队,第三个就是了啊 当然你别去篮球队选人 如果你一辈子没见过一个150的 那说明,在你们那个大群体里面150就不是3%啊 Cumberbitch 发表于 2023-04-20 20:25
做父母的先带着孩子动起来,踢足球打篮球。父母自己都不愿意动就不要说孩子了。大点有基础之后交给教练。 运动多了睡觉吃饭都会好。有了这个正循环,对身高体质都有帮助 rollout 发表于 2023-04-20 17:44
我娃小时候70%掉到50%的时候也很担心,问医生,医生看看我们二个,说最终估计会掉到20%,这是遗传决定的😂欲哭无泪,美国医生就没积极向上改命的吗?最近一年进入猛涨期了,现在我也在担心娃身高,希望持续时间长点 gj904 发表于 2023-04-20 20:48
儿医说的大实话啊 tingtingtintin 发表于 2023-04-20 17:25
孩子爸妈都不高,不爱吃肉不好好吃饭,还不爱运动……. 你说真的还有别的办法吗?阿达达达 发表于 2023-04-20 20:17
我觉得不爱吃肉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我周围长得高的都是小时候爱吃各种肉,哪怕肉丝都行。 我小时候不怎么喜欢,只爱吃甜食。主要那时也太瘦了,觉得很难看。大概到12岁左右停滞在1米六不到点,我嫌弃自己太矮了,开始吃肉,好在又长高了一些,胸部也发育了,不然可能真的停滞在那个高度和罩杯。shoppingspree 发表于 2023-04-20 21:53
🔥 最新回帖
谢谢回答,已经开始对娃洗脑了。本来也不喜欢night light, 据说容易近视。无奈队友对孩子有求必应。
据说有光源睡觉会诱发早熟
为什么有光源不好呢?
🛋️ 沙发板凳
打生长激素会有副作用吧!
顺其自然
饮食搞好,睡觉好
别的你控制不了
做父母的先带着孩子动起来,踢足球打篮球。父母自己都不愿意动就不要说孩子了。大点有基础之后交给教练。 运动多了睡觉吃饭都会好。有了这个正循环,对身高体质都有帮助
据说,统计数据表明,个子高的人更成功。不过大数据对个人没什么影响了,不必焦虑,general的健康比单纯个高更重要。
没毛病呀。同等条件下,个子高的男人受欢迎。所以女人介意男人身高,男人自己也介意呀。男人也希望自己身高180呀
3%以下需要排除一些问题。遗传和吃饭会影响一些身高,但是也矮不至此。 楼里很多人对3%没有概念,就是女孩成年不到1.5m。我国内南方来的,同学中也从来没有见过一米五以下的人。 简言之就是对统计上的极端情况需要排除可能问题,但是这边的医生很教条化只要曲线不是负的就行。国内又过度贩卖焦虑过度治疗比如打生长激素。 总结就是确实难啊,我家也是这个情况,不知道怎么办
说得极是!如果是住在中国这么在乎身高也就罢了,在美国就完全没有必要。我在另一个帖子里分享过,我这个矮个在国内时遭受过歧视,来了美国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过,不管是职业还是交友都没觉得矮个对我是个问题。
我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全球大公司,我的老板是跟我一样矮的一个韩裔年轻人,聪明,自信,能干。他经常要跟公司客户会面的,也从来没听说他的身高是个顾虑。他的白人上司(中等个,哈佛毕业)很赏识他,不停地提拔他。周围很多美国同事说起他来也是充满溢美之辞。我当时就想,还好他不在中国这个很注重身高,胖瘦的文化里,不然会被讥笑为五等残废, 不知到还会不会这么自信。
3%不太正常如果你是平均身高,我见过的矮子多数是母亲矮
还是玩别的把,打篮球长了不了多少身高结果到篮球场上被嘲笑,篮球身高天赋太重要了,人家只有稍微练一下比你练多年上场作用大不服不行,大一点矮小孩会很痛苦,找个和身高不相干的运动比较实在
我今天也是很烦,也是本来想发帖就看见你的帖子。
所以159 158 157 的女生算有什么事吗……
“,儿医总说不用担心,说我跟他爸都不高,所以小孩不高也是正常的。”
说的很对啊 不然呢?
你真这么在乎 就不要生一个祸害下一代啊 不过真无所谓 比你更差劲的垃圾人还不停生呢 人家根本不在乎
小红书上人均2米
就是100个人从矮到高排队,你排第三个呗 这有什么没概念的 你小时候上学没按大小个排过队吗,总是要有第三个人的对吧
那就问问你有没有见过1.50不到的华人女生,见过几个,我高中大学里的3%都有1.55左右 这个3%是全人口的统计结果,放到华人当中,甚至更精确放到楼主出生地中,如果楼主不是两广等省份出来的,那就是最最低的水平。 任何事到了最最低肯定要排查一下原因,没有是最好的。就像成绩最差了也会看看是不是智商或者注意力或者其他问题。
父母都不高,为什么非要娃高呢?你俩不高,不也没耽误人生吗?儿医说的没错。美国对身高也很宽容。
多带出去活动,看看会不会胃口好一些,发掘娃爱吃的东西,试试外卖,试试野餐。
我一直很好奇的是,总会有一半人身高低于平均呀,也总会有很多10%的, 5%的,所以需要为身高那么焦虑吗
不是事,我高中俩女同学都150左右都嫁给好男人了,现在都富裕的很
娘挫挫一窝
真有这个担心,当初就应该往190以上找
正常情况下,你随便选人 选100个,排排队,第三个就是了啊 当然你别去篮球队选人
如果你一辈子没见过一个150的 那说明,在你们那个大群体里面150就不是3%啊
对啊 就是很多人对WHO曲线的3%是多高没有概念,没有说你不懂3%是什么意思 刚查了一下3%成年女性身高是151cm, 3%以下的话,家长肯定会concern,也不是过度焦虑
现在营养好、多运动,真的是可以弥补基因不足的…我叔叔170出头,婶婶特别娇小估计155,从小他们就注意让我堂弟运动,营养也特别跟得上,现在堂弟182
我发现美国儿医只关心体重百分比根本不管身高,因为他们都认为身高是基因决定的,只有体重才跟后天吃饭或者其他有关系,我估计他们在医学院就都是这么train的
家长比较有特色,听不得实话
re
我家四岁前特别挑食饭量小,不吃任何肉,奶制品也太不爱吃,出生身高97%到四岁一直在97-98%,后来特能吃什么都吃了到现在也就还是这么多。但是睡眠一直很好,所以建议楼主也关注下睡眠。
请问美妈你的娃什么时候变得爱吃饭了呢?我家也是4岁,肉只吃一两种,挑食严重。希望他也能有一天吃的多一些啊
我个子不矮可儿子也不算高,从小挑食没办法,也就勉强能和爸爸一般高。都说妈高孩子不会矮,但是老公的身高也很重要。找个1米九的老公小孩再不吃不睡也是不用愁的。
真的是身高3%以下吗?我还以为是笔误30%写成3%。要真是这样还是多找几个医生咨询咨询吧。
谨慎建议青春期之前别药物干预(除非医生主动建议)。不然万一不理想,你们心里会不会疑惑是小时候干预的锅呢。青春期再决定也不晚。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seek second opinion (找经验丰富的儿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