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心,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天赋”。 我两个女儿溜冰,我和教练都觉得老二溜冰天赋好,她也很会表演,跳舞表现力很好。但是最后老大坚持下来了,小有成绩。 我自己研读了一些这方面的书,其中一本叫peak 的书,我没有看完,大意是the ability to learn, to improve 是非常重要的天赋。
恒心,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天赋”。 我两个女儿溜冰,我和教练都觉得老二溜冰天赋好,她也很会表演,跳舞表现力很好。但是最后老大坚持下来了,小有成绩。 我自己研读了一些这方面的书,其中一本叫peak 的书,我没有看完,大意是the ability to learn, to improve 是非常重要的天赋。
这用得着发现吗,很明显的吧……如果有这种天赋,家长也没有什么action item。没有的话反而要焦虑一下。
这不是天赋,别往天赋上蹭,你这叫勤奋或努力。
上了哪所大学?
俺娃也是perfect pitch. 幼儿园老师发现她记忆、拼图超强。家长一路放羊,她一路放卫星,从小学至高中,就是沒上藤校😀。
追着你说你也不知道别人是不是客气啊。
我觉得美国人最爱说“你娃好有天赋”这种话了,简直就是说“我喜欢你的衣服”一样。
除非比赛拿奖,不然不能信。
现在junior,想学医,估计上州大,因为州大已经给了全奖。我们只供4年,这样读完医学院不会欠债。前两天刚告我,打算放弃ED,如果有好的offer就去,否则州大申请个honor,就full ride了,食宿全免。
哈哈,年龄到了就发现自己没天赋,孩子没天赋
超棒!
多少还是有点真情实意。家长被说多了也会自己掂量掂量。换句话说如果没被人追着夸也就更不用操心有没有天赋的事了。
当面说可能是客气。很多不熟悉,不认识的人追上来夸奖并且不是为了卖你东西,那就是真的了。
第一句话 对这个天赋的定义太狭隘了……
为啥不说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 如何发现? 不需要你发现 多给他们尝试 他们慢慢会表现出 擅长什么
我们果然是 限制性大师😂😂
俺家男娃也打游戏.
.
有天赋的很容易看出来,比如在各种才艺班的初级班里明显比同龄孩子学得快,做得好,很轻松就拿第一,老师总是让他她来做示范等等。
恆心和堅持也是一種重要天賦,當然能堅持常常也是因為熱愛這個東西 經常看到在天生能力相差不是巨大的情況下 能長久堅持努力的人最後更有成就
唯一有点不同的是娃们跟我小时候一样,说话特别早,6、7个月开始叫爸爸妈妈,儿子很明显的10个月已经说完整的句子,送去幼儿园2星期已经说流利的英语。一直想知道这是不是哪方面有特长,但是哪个孩子长大了不会说话呢,就算晚一些2岁也都会了。送去幼儿园2年后小朋友也都跟我娃英语说的一样好了。
另外我也不觉得这是语言天赋,因为我现在英文比不上有语言天赋的人。
我自己从小到大学习倒一直是很容易的事,虽然现在记忆力退化的厉害,但还是比周边同事好一大截,感觉自己擅长把脑子里的东西总结归纳、融会贯通。看过的东西,虽然复述不出来,但是我需要的时候,他们就都自己跳出来了。
我老公家,三代记忆力都有天赋。
感觉在老外老师眼中,华人的娃在学习方面都very talented。但我们跟其他华人的娃一比,发现都是普娃。
无论什么课外活动,上了三五节课后,老师没有追着你说你家孩子有天赋,你要好好培养 或者我教不了你的孩子,你应该找更厉害的老师。
那就是没有天赋。
我自己的经历,感觉美国老师在学习方面,小孩子会说very smart,大孩子会说genius,very talented用的很少,我家老大说如果说very talented,那就是真觉得很有天赋
贝多芬小时候可没少被他爹暴揍。
文体的天赋是要计较的,roi过低早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早好。 学习相关的天赋不该计较,有没有都得学。 这是对于普通家庭最实际的操作。 growth mindset很重要,不管文体还是学习,都可以练,没有孰高孰低的区别
大部分的坚持都是毫无意义的,
老外父母相当相当计较,跟你不熟没跟你讲罢了。 打个比方,上课分级分组教学,嫌自己孩子分低了。亚洲家长可能直接找老师去了,老外表面不说啥背后狂轰滥炸
有用的,肯定观察力和记忆力极好,学习会不费力的。
老美喜欢测智商的GT学校不要太多,一言不合就测智商。中国哪有学校测智商??? 中国是只重视考试结果
一样样试出来的。真有天赋出头会很快的,
同意每一个字。而且, talent is overrated。
我娃学校是定向越野运动的传统项目学校。当时小学组全市冠军就是本校6年级娃。我正好看到这个娃娃的爸爸,就和他闲聊。正聊着呢,我看到我娃自己跑回了终点。他这个组别还没有其他运动员回来。那个冠军爸爸看到后跟我说,你娃行,以后你每个周六都来参加比赛吧。 我娃晚出发半小时,但第一个返回,说明前半小时内出发的娃都没有他成绩好。后来最终成绩出来,同组别后出发的孩子也没有我娃成绩好。
很多孩子出发后找不到路,还有需要家长陪着找路,一起看地图。我啥都没有跟娃说过。他就是和同学跟着学校老师一起上大课。他体育也不是最好。学校运动会百米同年级一般跑第二名。但定向越野我娃就是第一。第一次参加训练比赛半年后,学校组织校队参加全市比赛,在本校内选拔。选拔结果是有4个6年级的1个4年级的入选校队。我娃是那个4年级的。最后全市比赛,校队得了第一名。最好成绩是那个6年级的全市冠军。我娃是同队第二好成绩。另外3个6年级的也没有我娃成绩好。
定向越野是要求智力体力缺一不可,比赛中各种偶然性也非常多。每次大型比赛同组别上百名孩子参加。我娃成绩总会排在前几名。我觉得他识别地图找路这方面确实有天赋。
而且这些人的天赋可不是爹妈努力发现的,都是自带闪光的,所以放轻松点,生活最重要是开心。
不说天赋这么稀缺的东西,只是能对比出来同样的年龄,她比她妹能言善辩得多,而且逻辑没问题
这个不是最好吗?轻松把书读好,挣比较多钱,还是不累,日子过得不错,多好呀
就音乐而言,有绝对音准+ 学音乐秒会 + 1万小时也不一定会变成专业内佼佼者,绝对音准这个天赋虽然少,但是被over rated 了
好像能尝出各种味道就是一种大厨常见的能力。忘了学名叫什么了
不要否定的这么早哇 人生好长哇😂
中国人这么推崇刷题,我觉得是重视努力、坚韧不拔的极致了。其他那些“天赋”,只是家长觉得不重要而已,只有一小撮人值得去练。现在乐器演奏上一大批亚裔拔尖,难道是因为亚裔天赋出众?还不是找到了一个努力有很大回报的方向。
老美这个风潮,属于缺什么想什么,grit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亚裔炒起来的。老美传统上重视兴趣,而兴趣这个东西一般是个正反馈,有点擅长,就会更有兴趣。而中国家长认为必须要做的事,努力就一定可以做好。
天赋不是被发现的,而是扑面而来。
同意这个
哈哈哈。真的,GPA好只能上州大。学的轻松是因为有天赋的都去搞别的了。
严肃的问一下,请问一下你现在发展如何?
然后呢,他不能吃苦,纯粹靠一身蛮力。他现在7岁,差不多是普通小孩9岁的水平,但你觉得这个叫天赋么。他这个天赋也就是比别人打的稍好一点,而且这个别人也指的是我们小地方的别人。我连比赛都没让他去打,就觉得打了也是浪费钱。
如果是真的那种能换饭吃的天赋,比如像费德勒那种,在他这个年纪,估计都能打U12,U14了。我每次沾沾自喜的时候,都去刷刷小红书,这样就有助于清醒一下。
我也发现有这两种不同的. 我家老大就是天生的眼尖, 一眼看过去看到内容特别多。比如弟弟张嘴乐呵呵走过去, 她就能一眼看到弟弟上颚长了小泡泡, 大家一起看个搞笑的video, 大家都在笑最明显的那个, 她说另一个更好笑, 我们都得倒回放2次,还得她告诉我们在屏幕哪块才看到, 还有看跳舞的video, 她一眼就看出来谁out of sync, 我都得再回放几次才发现她说的对。 就是不知道这个天生的眼尖能做啥有帮助啊。
我家小的没发现有什么born with 的特质,但相对来说学什么东西上手比较快。 有两个娃 比较容易我能察到他俩不同。
很多人overrate这种狭义天赋,但是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毫无意义。
是的,任何能够出人头地的机会,不管是天赋异禀,还是悬梁刺股,都被中国人推到极致了,不存在没有被挖掘出来的“天赋”。
是呀,学习上有天赋并不一定等同于有大的成就,不过就真是日常很轻松啊,这已经很爽了呀。比如别人准备一个考试用10个小时,你只用两个小时,剩下的时间不都可以玩、追剧、休息了吗?一路轻轻松松的、考学找工作都不费力。有个有天赋的娃当父母也是很轻松。当别人家的娃还在挣扎phonics不开窍,你娃已经轻松读chapter books了,其实你根本也没咋管,这多爽啊。有天赋真是人生开启easy模式。不过不好的地方就是有天赋的孩子却往往没有那么大的进取心,吃不了苦,因为得来太容易了,所以不一定就能有更大的成就哦。龟兔赛跑这个故事还是很有哲理的,所以对天赋娃来说,还是得引导坚持下去,才能做得更好。
我有娃被某乐器老师夸是见过的最有天赋的孩子(没有之一),但他练了不到一年就放弃了,所以我更认同的品质是努力和坚持。
去参观过莫扎特故居。他家上一代就是音乐家从小老爸就悉心培养。培养音乐家真的不是一代人就可以的
为什么一定要出人头地,一辈子能轻轻松松过得舒服才是最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