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记得做了决定来update一下啊。我感觉楼主还是会选私校的。其实安啦,才K而已,不用这么纠结了,又不是一锤子买卖,路还长着啦 javajacket 发表于 2023-03-15 09:43
K这一锤子也挺大的。小学5-7年,也是K-12的一半了。 其实上一代的华人比较大众的教育方法就是公立+ 课外班+ 补习班+ 父母辅导。轻early education, 重k-12的homeschooling, 重特长,高中阶段去割喉大公校群华山论剑出成绩。基本也是美式应试教育的路子。 juliadonaldson 发表于 2023-03-15 10:18
格外不理解课外班还跟学校同学一起上的。小孩要在各种环境多锻炼啊。我娃社牛。很容易交新朋友,不上学还跟同学一起,耽误锻炼社交啊 猪舌头 发表于 2023-03-14 20:59
回复 394楼的帖子 人文的培养影响不大吗? 其实很多华人家庭都是比较想去学校补上人文的部分,纽约又是最老牌最重人文的私校集中地。 想听听你的经验 夜风惊扰我 发表于 2023-03-15 12:17
我在曼哈顿 这个问题讨论太多了 分享几点自己的观察 1. 30分钟单程commute 没有bus 没有保姆接送 - 有工作的话 不行。这一天2小时对生活质量影响太大了,non starter. 2. 私立学校早期还是看家庭背景 工作不错的都进了,一般是工作特别忙的都送进去了. 主要是”占位置” 3. 在这个阶段所谓人文培养主要还是看家庭影响,公校commuity气氛很好。 4.上所谓”tier 2” 私校的一般最纠结,花了钱 觉得学校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最多, 很多华人骨子里最重视stem 会觉得”白花钱”的感觉强烈 5. 小学阶段孩子性格培养最重要 自由 自信 很重要 Qshdz 发表于 2023-03-15 10:34
最高效,最省钱,而且最明确 不要老觉得前人傻,前人这么做都是一代代的经验总结 fitfitfit 发表于 2023-03-15 11:43
楼主明显喜欢的是落选的那个私立,录取的私立和公立都各有不如意。而且教育如果只靠钱就能解决就好了,可多少有钱人家孩子私立学区私教要啥有啥,结果又怎样?有多少又开始抱怨父母太忙成长里缺少陪伴缺少爱了?钱永远没有赚够的时候,教育就是一个时间精力金钱都上不封顶的项目,且不能保证结果。楼主已经说了他老公没时间,她有一个比较自由的工作能照顾到孩子平衡一下家庭也挺好的,不然两个都忙哪有时间陪伴孩子?鸡自己的结果也许钱会多,但也可能为了拼事业压力更大家庭关系紧张时间搭进去还不保证升职加薪,也不是半年一年就能见效的。我觉得如果纠结私立那就送去试试,免得老惦记着,经济上stretch和接送时间上的付出都会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任何一个坚持不下去了就转回公立就好了。大家现身说法也是让楼主能客观做选择,不要对私立抱有太高的期待,也都是要靠家长靠课外的。 迷迭香的愿望 发表于 2023-03-15 02:13
回复 400楼风过荷花香的帖子 打错字了 本来想说高中去大公校群英荟萃 华山论剑 juliadonaldson 发表于 2023-03-15 13:56
mm说的就是我想的,每一句话都说到我心里去了。不过娃爸还是倾向于不接这个offer,我也觉得既然都知道我们小农,经济上stretch肯定会对学校和娃有很高期待,其实就是对全家都有无形压力,再加上commute时间长、要调整整个家庭作息,感觉是家里每一个人都要为这个不算理想的offer做出调整甚至“牺牲。” 特别是娃爸反对的声音还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我坚持送,必然会导致我们家庭关系的紧张。我担心以后孩子在这个私校需要做的任何投入和调整都可能面对他的消极态度。尽管我个人觉得可以送去试试,免得有what if的问题,但我一个人是撑不起来这么大的一个责任的。 请mm看下我这个思路有什么问题吗? 风过荷花香 发表于 2023-03-15 13:56
谢谢,哈哈,这样明白多了。 那就是一路K-12 都是公校+课后班+补习课+家长推了? 请教一下:前人经验,什么样的情况孩子才需要初中或高中上顶私呢? 风过荷花香 发表于 2023-03-15 13:58
以我的观察,这个教育路子只在升学和挣不错的工资上走得通。比较难在社会上获得认可和影响力。 那些需要connect with people, think out of the box, creative, innovative的工作,除了有天分之外,从小有很好的私立教育还是一个很好的助力。 夜风惊扰我 发表于 2023-03-15 14:30
这个得看你能给你孩子提供多高的平台了,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孩子很大可能用不到你说的这些,反而更需要的是一块坚实的敲门砖来谋生 fitfitfit 发表于 2023-03-15 14:36
被私校录了不去,未必人家就记仇。 我看过一个三娃妈妈分享的,她老大录了几个私立,包括PA。 于是老大就去了PA, 拒掉了其他几个也不错的私立。 双胞胎老二申请,被老大拒掉的私立中的一个录取了,性格不同的老二并没有申请PA,就去了录的这家。 一学期以后,老大在PA学的不开心,想转学。 这个妈妈给老二的学校AO打电话问如何申请,人家还记得她的老大, 说不用申请直接转过来我们接受。 而且把当年offer给她老大的奖学金也同时恢复给她了。 CK 发表于 2023-03-14 20:55
回复 404楼的帖子 家里不缺钱的 父母兄弟姐妹有legacy的 轻松考入顶私可以在里面top 30% 抗压性强的 有特长有奖的 文科娃想去大小藤的 以上是我的观察 twokiddos 发表于 2023-03-15 15:37
谢谢。这几条是得兼有,还是其中一两条成立就可以考虑初高中上顶私了? 风过荷花香 发表于 2023-03-15 16:00
K这一锤子也挺大的。小学5-7年,也是K-12的一半了。 其实上一代的华人比较大众的教育方法就是公立+ 课外班+ 补习班+ 父母辅导。轻early education, 重k-12的homeschooling, 重特长,高中阶段去割喉大公校群华山论剑出成绩。基本也是美式应试教育的路子。
1. 30分钟单程commute 没有bus 没有保姆接送 - 有工作的话 不行。这一天2小时对生活质量影响太大了,non starter. 2. 私立学校早期还是看家庭背景 工作不错的都进了,一般是工作特别忙的都送进去了. 主要是”占位置” 3. 在这个阶段所谓人文培养主要还是看家庭影响,公校commuity气氛很好。 4.上所谓”tier 2” 私校的一般最纠结,花了钱 觉得学校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最多, 很多华人骨子里最重视stem 会觉得”白花钱”的感觉强烈 5. 小学阶段孩子性格培养最重要 自由 自信 很重要
最高效,最省钱,而且最明确
不要老觉得前人傻,前人这么做都是一代代的经验总结
你娃社牛 —— 解释了一切or大部分。并不是所有小孩都是社牛啊。
人文的培养影响不大吗? 其实很多华人家庭都是比较想去学校补上人文的部分,纽约又是最老牌最重人文的私校集中地。 想听听你的经验
也想听一下,到底什么是人文?为什么公校这方面会差一些?
其他都赞同。3.不太赞同,我娃进校前妥妥理工娃,学校几年下来,妥妥文青了(家庭没起啥作用),反而对理科兴趣不大。学校的人文培养还是挺厉害的
谢谢总结。请问什么是“割喉大公校群”?
打错字了 本来想说高中去大公校群英荟萃 华山论剑
mm说的就是我想的,每一句话都说到我心里去了。不过娃爸还是倾向于不接这个offer,我也觉得既然都知道我们小农,经济上stretch肯定会对学校和娃有很高期待,其实就是对全家都有无形压力,再加上commute时间长、要调整整个家庭作息,感觉是家里每一个人都要为这个不算理想的offer做出调整甚至“牺牲。”
特别是娃爸反对的声音还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我坚持送,必然会导致我们家庭关系的紧张。我担心以后孩子在这个私校需要做的任何投入和调整都可能面对他的消极态度。尽管我个人觉得可以送去试试,免得有what if的问题,但我一个人是撑不起来这么大的一个责任的。
请mm看下我这个思路有什么问题吗?
谢谢,哈哈,这样明白多了。
那就是一路K-12 都是公校+课后班+补习课+家长推了?
请教一下:前人经验,什么样的情况孩子才需要初中或高中上顶私呢?
那就别送了,以后几年继续坚持不懈申top 1,其实送了估计你也继续申请top 1吧。就是公校会累妈一点,要自己推到跟私校进度方便以后再申请
以我的观察,这个教育路子只在升学和挣不错的工资上走得通。比较难在社会上获得认可和影响力。 那些需要connect with people, think out of the box, creative, innovative的工作,除了有天分之外,从小有很好的私立教育还是一个很好的助力。
这个得看你能给你孩子提供多高的平台了,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孩子很大可能用不到你说的这些,反而更需要的是一块坚实的敲门砖来谋生
我觉得还是按自己的时间成本estimate吧,公立太费家长 如果准备要老二或者想事业更进一步,还是选私利好
父母的平台是更上几层楼的层面的事。 这里想讨论的是孩子自己的平台。 如果可以工程师法医商,私校的教育对于更上一层楼就已经很有价值。 如果上不了好的大学,或许会没有平台来体现这个价值。
那应该是学校有空位才会马上给你转吧。
家里不缺钱的 父母兄弟姐妹有legacy的 轻松考入顶私可以在里面top 30% 抗压性强的 有特长有奖的 文科娃想去大小藤的 以上是我的观察
谢谢。这几条是得兼有,还是其中一两条成立就可以考虑初高中上顶私了?
如果是初高中顶私,先考上了再考虑去不去,学校会给你一两周时间决定。 现在还小的话别想这么多。不缺钱的话就去占位置。
初高中顶私申请难度会比从K高不少,k-12的顶级私立主要也是中学后加入的人拔高成绩的,K进去的当年来看还太小,看不出是不是牛娃,初中和高中进去的可都是掐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