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觉得这个名字好有意思啊。李克强,李强。哈哈。jennyc 发表于 2023-03-13 16:22
在国内时候见识过一些厅局级的高官,不得不说我党到了一定位置的人都是人精,个人能力上都是可圈可点的,能够上去的真的昏聩得不多。 但是:1. 当时我就见识了这些人精不做人事,虽然他们都是很明白的,但是真到了下什么决定的时候,被体制推着就我见到的就没做出过什么人事,而且因为他们聪明,往往还能把不是人事的事包装得很冠冕堂皇; 2 今天这几位,看看简历,估摸着最大的长处就是忠诚了,他们被选拔的潜台词是他们最优秀,但是中国这么大,总不见得中国最优秀的一批人都考不上大学,也都正好和某人一起工作过。 flyingforce 发表于 2023-03-13 14:43
仿佛看到当年重现, 当年习上台, 大家都叫习大大亲切的很, 对他寄予厚望。 李强上台也这么多人挺啊, 处处维护他, 学历不算数啦, 封城不是他的错啊,呵呵 反正我只看到一点, 一定是对习表了无数忠心才上了台。他真实能力怎么样不清楚, 表忠心溜须拍马的能力一定很强。 这么多人当中,习选了他做总理真是为了他的能力嘛?呵呵,还不是觉得他最忠诚。。 大家心目中有美好愿景总是好的 kunpuring 发表于 2023-03-13 18:09
中国官员被提拔靠的是政绩,怎么都比西方全靠一张嘴来忽悠选民来的强。。 Namama 发表于 2023-03-13 16:26
中国官员提拔还是秦城全看站队,当然跟选民屁关系没有。 zzzroy 发表于 2023-03-13 18:39
LOL。最后谁夺冠,很难说。 拜登刚说了。fdic 的 250K insurance policy 是bullshit。SVB 的钱,政府全保。他还加上一句,不是纳税人的钱。 这是不是bullshit? new_bie 发表于 2023-03-13 11:11
封城前面不改色的巡视 面对百姓责问 就是一个老狐狸 升职靠站队 mainplus 发表于 2023-03-13 10:49
1959年7月,李强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县的一户农民家庭。1976年7月,17岁时即参加工作。1976至1977年就职于瑞安县马屿区机电排灌站,期间1977年4至10月借调瑞安县路线教育工作队驻江溪公社分队工作[5]。1977至1978年就职于瑞安县工具三厂[5][6]。李强后来回忆说,“温州是我的故乡,我在那儿学习生活到19岁”[6]。 恢复高考后,李强于1978至1982年在浙江农业大学宁波分校(今浙江万里学院[7])农业机械系农业机械化专业学习[5] cable 发表于 2023-03-13 12:50
李强是谁,关心没有一点意义。 李强一个中专生,以前在浙江是看招待所的。 中国未来怎么样,其实在国内人基本都应该知道答案了。 在国内最底层的人都明白,尽量存钱,有能力就出国。 Beingyourself 发表于 2023-03-13 04:48
这就急不可的的吹嘘了? 我打赌过几年又是一个屁事干不了的废物 patrickcp 发表于 2023-03-13 21:02
一个60来岁,从政40多年的人,是否有能力,能否干实事,早就能看出来了。。 比如说李克强这种典型的团派废物,根本不用爬上总理大位,就知道他做不成事。。 Namama 发表于 2023-03-13 21:34
从基层历练出来的,思路清晰,回答简洁,语速迅速,至少不差,希望能真干实事,做出更好的服务老百姓的事。 keytosun 发表于 2023-03-13 02:34
这是要把上海的锅甩在 习大大身上? shanggj 发表于 2023-03-13 10:51
李克强当总理太书生气,不够sharp。当年李克强倡导的地摊经济,P2P,全民创业,都是虎头蛇尾。 李强其他方面不知道,但看他引入特斯拉,带动了国内电动车业发展,扶植起宁德电池这几点,确实有眼光和能力。 gvcc 发表于 2023-03-13 12:12
国内的人都想出国,某种程度也是并不了解国外的一些具体情况。两边的月亮都没有绝对的圆。 jiajia2018 发表于 2023-03-13 21:37
你只能忽悠傻子。 中国p2p是温家宝做总理,王岐山做副总理时候搞的p2p,好好去查查过去的新闻 宁德时代,与李强有屁关系,电动汽车,宁德时代,比亚迪都是温家宝做总理时候搞起来。 gvcc,Namama 这二个ID可以确定是同一个人。 这里几个五毛应该都是半文盲。 Beingyourself 发表于 2023-03-13 23:06
别的不说,你这就是胡扯了,P2P绝对是李克强搞得,互联网+,家里不少亲戚都被坑,对李克强刻骨难忘 floraking 发表于 2023-03-13 23:42
答记者问这事,还有人相信是没有剧本的吗 mysticsmile 发表于 2023-03-13 11:10
有没有可能,就是先配合小学生(没办法),取得权力,之后再为民做事?就像当年徐阶,开始对严嵩和嘉靖皇帝唯唯诺诺,但是后来,一举把严嵩和严世藩铲除,并且对嘉靖也不客气。 lilixinru 发表于 2023-03-13 13:01
听听上海老百姓对李强的看法吧, 反正我是没有听到过什么好话。 上海的朋友们都很惊讶, 没有什么政绩, 竟然升到中央去了?不是凭着表忠心 还是什么? kunpuring 发表于 2023-03-13 21:57
没有克星的克,好
中国官员被提拔靠的是政绩,怎么都比西方全靠一张嘴来忽悠选民来的强。。
后来胳膊拧不过大腿,还是封了。
当然封城期间各种操蛋操作真是很缺德,我有个上海网友每天给我直播,骂了好几个月……
李强上台也这么多人挺啊, 处处维护他, 学历不算数啦, 封城不是他的错啊,呵呵
反正我只看到一点, 一定是对习表了无数忠心才上了台。他真实能力怎么样不清楚, 表忠心溜须拍马的能力一定很强。 这么多人当中,习选了他做总理真是为了他的能力嘛?呵呵,还不是觉得他最忠诚。。
大家心目中有美好愿景总是好的
那是一定和习一派的 干得好不如跟的对
中国官员提拔还是秦城全看站队,当然跟选民屁关系没有。
队都不会站,情智商捉急,还指望他为民谋利啊。
呵呵,60多岁的人,从最基层一路做起,履历完整,好几十年的在各个省市在各个岗位的执政经历,
到了你这里就只剩下,他真实能力怎么样不清楚。。 竟然只能看支持习,还是反对习来判断他的能力? 轮子一直反对习,想来他们能力很强?
感觉演戏而已。。。
确实不是纳税人的钱。 是 FED 刚印出来的,崭新的。。
空话套话一大堆准备得滚瓜烂熟也没用!
就上海封城一事已经遗臭万年了。
看他的简历完全靠跟对了包子,一路青云直上,能不能做实事,有待检验,听习的话是绝对的
农村出身,这个学历在那个年代很不错了,而且学农出身,基层经验多
80年代的中专生,不比大学生差.
当时考中专,很多都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想早点包分配
不至于,这个位置上不怕他不做,就怕他整活。但从他的履历来看很务实,乱搞的可能性不大。
一个60来岁,从政40多年的人,是否有能力,能否干实事,早就能看出来了。。
比如说李克强这种典型的团派废物,根本不用爬上总理大位,就知道他做不成事。。
国内的人都想出国,某种程度也是并不了解国外的一些具体情况。两边的月亮都没有绝对的圆。
听听上海老百姓对李强的看法吧, 反正我是没有听到过什么好话。
上海的朋友们都很惊讶, 没有什么政绩, 竟然升到中央去了?不是凭着表忠心 还是什么?
忘了上海了
武汉和上海封城肯定都是习的锅啊,难道还有哪个背得起?
Re
你不会以为在当今的中国,习还缺向他表忠心的小弟吧?
你只能忽悠傻子。 中国p2p是温家宝做总理,王岐山做副总理时候搞的p2p,好好去查查过去的新闻 宁德时代,与李强有屁关系,电动汽车,宁德时代,比亚迪都是温家宝做总理时候搞起来。
gvcc,Namama 这二个ID可以确定是同一个人。
这里几个五毛应该都是半文盲。
其实很多把国内批的一文不值的 都是在国内工作多年 直接移民美国 到美国不工作 没有接触到真实的美国社会 而对国内还有很多幻想的 是在国内没工作过 没真的接触过国内社会
别的不说,你这就是胡扯了,P2P绝对是李克强搞得,互联网+,家里不少亲戚都被坑,对李克强刻骨难忘
你不会百度,不会查中国 p2p?
中国p2p https://baike.baidu.com/item/P2P/16298681?fr=aladdin
发展历程
中国 在中国,最早的P2P网贷平台成立于2006年。在其后的几年间,国内的网贷平台很少,鲜有创业人士涉足。 直到2010年,网贷平台才被许多创业人士看中,开始陆续出现了一些试水者。 2011年,网贷平台进入快速发展期,一批网贷平台踊跃上线。 2012年中国网贷平台进入了爆发期,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成立,已达到2000余家,比较活跃的有几百家。据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国内含线下放贷的网贷平台全年交易额已超百亿。 进入2013年,网贷平台更是蓬勃发展,以每天1—2家上线的速度快速增长,平台数量大幅度增长所带来的资金供需失衡等现象开始逐步显现。 国内的P2P平台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并无明确立法,国内小额信贷主要靠“中国小额信贷联盟”主持工作。可参考的合法性依据,主要是“全国互联网贷款纠纷”第一案,结果阿里小贷胜出。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此种金融服务的正规性与合法性会逐步加强,在有效的监管下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实现普惠金融的理想。 随着中国的金融管制逐步放开,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日渐旺盛的融资需求、落后的传统银行服务状况下,这种网络借贷新型金融业务有望在中国推广开来,获得爆发式增长,得到长足发展。
你稍微上网查询就知道答案的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335947428765067631%22%7D&n_type=-1&p_from=-1
都说经济在复苏,当然,诚如去年就研判的那样,物价先行。 按照我的最新研判,今年涨价应该是两大波。 第一大波,就是你们现在正在见证的;第二大波,应该是下半年,会有一波极为陡峭的物价拉升。 不知道,大家是否扛得住? 而从近期市场调研来看,不少企业正在大规模减薪、裁员。 也就是说,一边是企业想把收入端做上去,靠涨价来驱动;一边是企业要打击用工成本,减薪是客气的,裁员才是大杀器。通过这套组合拳,企业可以在收入端拔高,在成本端严控,从而修复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为活下去做准备。 不要觉得奇怪,这才是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玩法。 但是,这对于大量的打工人而言,那是非常痛苦的。 大量在职员工不是收入被抽耳光,就是赔你点钱让你滚蛋。就算拿到点赔偿金,现在工作哪儿那么好找?而对于减薪留职的人而言,工作算是暂时保住了,但是工作量起码翻倍,还有一大堆KPI指标卡住你。 这背后的原因,可不仅是大灾后企业的自救那么简单,事实上,这凸显了当下企业的一个共识: 本轮经济修复如无超大规模刺激,则经济修复时间不会太久,经济修复的力度还是有天花板的。因此,需要趁着现在行情最好的时期,赶紧修复自己的损失,强化自己的现金流,为2024年可能的风暴做准备。 所以,我们就看到一个非常诡异的画面,即,经济现阶段的修复并未强而有力的马上解决就业和收入问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就业和收入的改善。 当然,最惨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和应届大学生,当年读书也是很努力的,据说可以通向成功的人生。可现实的耳光已经抽得快要脑震荡了,除了匍匐前行,除了佝偻着身子混口饭,也没有太多好说的了。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尽管现在有形之手天天喊天动地,仿佛强大的复苏已经到来。然而,现实给我们的启发是: 今年很有可能是一个温和复苏! —————————————————— 站在企业的角度,现在的日子也没有想象当中这么好。 如果我们是跟去年去对比,那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如果我们跟2019~2020年对比,企业的状况普遍是偏谨慎的。 事实上,本轮修复并不是一个对称的修复,即,不是所有行业都享受到很大的修复。 截至目前,即使不提外贸,国内市场的生意也未必是这么好做。真正感受到强力复苏的,还是局部行业。 各位,你们也可以稍后在留言区分享一下你所处的行业的情况,这样可以让更多的朋友看到经济的更全面貌。 这里面,一个重要的预期就开始浮现: 经济如果是温和修复,今年民营企业拼命扩张产能、拼命招人的动力其实是不强的。因为,今年或许还过得去,那明年又是一顿耳光,怎么办? 而如果民营经济不愿意疯狂扩张,居民家庭又是谨慎加杠杆,那稳增长的重任、加杠杆的重任,只能落在有形之手的肩上了。 那从经济单位角度而言,民营企业今年继续扮演增量就业岗位的来源,或许是很有压力的。真正能够担负起保就业的,或许也就是有形之手自己管理的这么多企业、单位和部门了。 至于外企,现在人家不走就不错了。核心原因也很简单,现在外企也是看不懂未来的形势,也怕现在拼命投资后,中美一搞,然后投资就黄了。 对于外企而言,存量投资尽快挽回成本、或者多赚一点是一点,要追加大量投资,人家也是不敢的。既然如此,那招人的事情自然是更加谨慎了。其实,近期我也注意到,很多外企都有类似的倾向。 总结起来,大部分民营企业和外企现在就是混,就是赚一个通胀的钱,赚一个经济短周期修复的钱。你要人家马上大规模的砸钱投入,起码近期来看可能性不大。 其实,我们现在看美国的页岩油企业也是这种路子。就算这两年油价涨翻天,已经完全捞回此前几年的损失,就是不肯拼命投资扩张产能。因为,谁都不知道哪天因为个什么事情,被突袭式摁到抽水马桶里暴打。 事实上,非常多民营企业和外企都是类似的思路。即,眼下的钱先赚了,扩张的事情再说。不仅再说,甚至还要挤压工资支出,能捞点就捞点。对于不肯配合的员工,还请自便! 从这个角度,又是一个不对称的修复。 就算企业的利润率有所改善了,但是,拿工资的中产之家则因为就业市场的情况而面临现实的“亏损”。 ————————————————— 俄乌冲突告诉我们,打仗“废人”。其实,大国博弈采用的经济混合战时期,更是“磨人” 不过,降薪裁员潮的到来,也强化了居民家庭的谨慎预期,并不敢疯狂消费。尽管会比静默时代好很多,但是,大宗消费的力度和可持续性是很有问题的。 因此,今年企业赚钱,一个是赚通胀的钱,一个是赚解封的钱,一个是靠挤压成本赚钱。 这也就提示我们,如果居民家庭收入增长的预期并不是极为强烈,而仅仅是修复,且依旧有很多不安全感,则整个经济增速的上限不会太高。 这里面,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其实也是很有挑战的。 产业升级时代,一定是大企业驱动。而大国博弈时代,一定是听话的企业驱动。两个因素放在一起,那就是大型国企的红利时代来了。 但是,它们没有能力解决大量就业问题,也没有能力短期快速抬升全民工资收入。不仅如此,它们甚至还需要从房股债三个金融市场抽走银子去发展。 配合越来越多的外企有点想脚底抹油,预计,内需不足是2023年全年问题,很难彻底改变。 我是想劝劝还在岗位上的朋友,不要计较很多,先稳住自己的饭碗是关键。 因为,一旦离开了目前比较有优势的岗位,再找就很难了。即使找了,也未必就比你现在的这份工作强。 全球下坡路时代,每一波修复,都很难比前一波修复的高点更高,否则也就不叫“下坡路时代”。 工作上,不要脾气很大,因为这是你家庭重要的现金流来源,是稳住你的资产的重要支撑。 同样,我也想劝一下那些疯狂鸡娃的父母,脑子清楚点,看看眼下的就业市场,值得吗?或许人家腰间有八块腹肌的都比你全班第一名将来赚的钱更多。 人,切忌走极端! 下坡路时代,中庸之道,才是保命的姿势。 熬过今年上半年的降薪裁员潮,下半年企业利润大幅修复的时候,这种情况就会少很多。届时,或许你又可以在原有的岗位上多混一段时间。 必须很清楚,对于还没有退休的大多数人,我们或许永远无法退休。因此,别被办公室政治、老板的大饼、自己的脾气等等遮蔽了双眼。先活下去,熬出伟大。 毕竟,有了稳定的现金流,才可以有子弹在房股中获得更多财富。
you made my day
yes. who can trust non-elite
这还学历歧视了?刘邦还是流氓地痞呢。只要有能力那就上就对了。
能进来问问题的大都是关系户或者伪外媒的记者,真的反贼记者一个没让进,说好的大国自信呢?
再大声一点让小学生听见
大家看看这就能明白了。宁波农业专科学校的接替了北大经济系的,英雄不论出生,只论关系。
这种人居然也被吹的天花乱坠,我真笑瘫了,要是这也算能吏, 中国有希望才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