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坐在轮椅里,好像睡着了。是很抑郁,因为她们问你为什么家里没人来看,你不知如何回答。这个养老院,我看还可以的。一个人说她的牛排不好咬,她们还问她要不要吃tuna三明治。虽然不是那么冷血,但是肯定不能每个人都照顾的无微不至。这个老太太说她想吃cookie ( I wanted a cookie so bad, but they didn't give it to me),但是她们没给她。我跟他们要了,她们给她了。我想都这个岁数了,想吃什么东西都不能随时如愿,太让人难过了。 qingtian10 发表于 2023-03-05 21:11
想起一个例子。写Life and death in SH的郑念,70几岁来美国独居DC, 90几岁去世,标准意义上孤寡老人。这位优雅女士非常自强自立,80几岁还在开车。 她也在采访中谈过孤身老太太的不易,担心自己得需要caretaker才能生活的病,因为她知道自己没团队。还好是心脏毛病走的很快很“顺利”。 RedCrayon 发表于 2023-03-06 10:30
尽心照顾老人那个人不排除是自己子女。也许一个比另一个照顾的多,如此多分也fair。
我意思不是说拿遗产一个钱吊着别人照顾,其实现在人寿命长,拿到遗产也70了吧,does't mean much。 具体会怎样结果怎样随缘。
是这样的。我妹夫自己爹已经病逝,之前病好几年他真是尽心,在自己工作很忙基础上。他妈妈身体非常好,目测活个100岁问题不大。
他们让我做主给找 我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样子的具体的要求 怕找到了他们不喜欢还怪我,所以没有替他们做决定。 结果他们住的舒服,觉得生活方便还省自己的钱,不想搬了。非我想要他们生活费。 是不忍心看到他们生活不舒适。 目前只能唯一就是我把自己的房子让给他们 自己搬粗去了
我有例子。前面层提过郑念,可以搜一下。因为她老公早逝,唯一女儿WG被打死,她老年就是自己70几岁来美国,独居,自强,94岁去世,非常美丽优雅的老太太。
谢谢 其实我也挺佩服你的,希望我自己也能象你一样看得开知道给自己找乐子且有能力独自旅游
有的时候,父母越是对孩子好,孩子越是浑,真的不好说!
我水平一般。从团队角度讲,首先搞定自己,保底就有一个可靠的,其他往上加。自己都做不好,保不了底还去指望别人。。。
是老俩口都搬走了,房子收拾好open house之前,请agent替他们老俩口向邻居说明去向代为道别啊,agent 挨家发的邀请,这不是卖房的agent份内的事儿,当然agent 也没忘生意,跟我们说你们住这儿喜欢这个社区的,看看有没有朋友想买房的,帮忙传传信息。
以上例子里家人都尽力了,但是身心俱疲一肚子抱怨,内心里是希望老人快点走。结论就是活得长而不能自理,成为别人的负担既无尊严也毫无意义,去养老院是唯一的出路,子女是真的没能力。
当然是有的,所以养孩子不要去expecting。
这还是单身,都这么难。如果是自己有家庭和孩子那肯定更难了。 不过节日为什么不能去看望? 我不懂?!
安静是嫌这些老人吵,都给服用了各种镇定药,整天昏昏沉沉的,等死。
这么多钱 请两个高级护工也可以。 干嘛非要折磨孩子。
不给cookie有时是因为当时可能没有了,更多原因是有些老人有糖尿病等基础病,所以养老院会把控老人的饮食。但有些老人都90几的人了,应该让他们想吃什么吃什么,快乐一些,可养老院有他们的protocol,所以也不给的
如果需要喂饭是需要每个月额外交费用的。养老院的服务分的非常细,比如送饭到房间,喂饭,提醒服药,给老人喂药,给老人洗澡,等等,每一个服务都有专门的价格。而且一个护工都是要照管几个房间,有时忙起来,也不能期待太好的服务的。总之进养老院,如果自己能自理还是要好些,不能自理的老人真是很可怜的!
你说的太对了!有时候不是子女不想行孝,而是他们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已经太辛苦太紧张,精力有限,分身乏术。所以养老还是得靠自己!
我母亲邻居90岁了,独居。也不请保姆,嫌保姆没啥事干,也搞得没她干净。自己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我妈妈去参观过。这次北京疫情这么严重,她也没染上新冠,主要独居不用钟点工,我妈用钟点工反而从保姆那传染上新冠。
👍👍👍👍
我妈常说过去的保姆真好,父母被打倒的日子,人家还跟着。
感觉好凄凉啊,看着陪伴自己大半辈子的物件一件件离开。如果有家人在旁边陪陪该多好啊。
其实不凄凉。宝贝东西除了自己care, 别人看就是垃圾。比如我很重视多年攒的travel笔记,别人肯定当junk处理。
80岁老头刚丧妻,估计还没走出悲痛中,一个人操持着卖房、卖掉和太太一生的物件,然后一个人操持着去入住养老院,想想都凄凉,这孩子养的可真失败。
这种是属于虽然90岁了但是手脚灵光能完全自理的,我外公85以后就行动非常不便了,要人照顾的
是去做义工吧
看了太多的estate sale,父母的各种收藏成为累赘,被子女们委托中介贱卖,反倒是去年在美国去世的作家张洁的做法令人启发,没想到那个年纪的中国女人也会想得这么通透。 进入晚年之后,张洁开始一次一次地处理掉自己的物品,她的朋友会接到这样的邀请:你过来看看,有没有你用得着的?喜欢就拿走,剩下的我处理了。她的衣服、首饰、日常用品、摆件、纪念品、书籍、画册、画儿… 她还对各历史阶段的资料做了处理并分批销毁,包括信件、日记、照片及一些手稿,我曾目睹她的女儿向她抗议:“你不可以这样做!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孩子想要看看姥姥的样子,不能一张照片都没有。”最后她还是会留下一些吧? 我也问过她:“好好儿的,这是何苦?”她说:“我一辈子不愿意麻烦别人,也希望死后不添麻烦,能安排的事儿自己预先安顿好。”至于文字和照片为何不愿留存,她的意思是,死后不希望被人记住、讨论、猜测、研究,不希望谁再回忆她什么,唯愿从这个世界彻底消失!
专门去看了一眼她的照片,真是一个非常优雅知性有气质的女人。
谢谢分享,非常欣赏这样的人生态度。
我也想这样。人家武则天都知道留无字碑。。。
义工啊, 其实animal shelter也很需要义工的
好棒的老太太👍 她一生的遭遇,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不怨天不尤人,还能活得这么自强自立🌷。
台湾人孝顺的,但其实儿子也还是靠不住,我台湾朋友刚刚送走了她96的老母亲,最后几年是在她家里,她换了无障碍的大房子一楼给妈妈住,她妈妈还有两个儿子,本来其中大儿子说他来照顾最后几年,儿媳马上先列出要把她家变成无障碍的需要多少钱装修,要其他两家出,还有各种其他要求,等大家钱凑够了又说对她不公平她太累。结果我朋友就直接接下来照顾妈妈的活儿,钱也不要其他两家出,也是普通工薪人家贷款换了适合的房子照顾她妈,WFH大多数亲力亲为,小部分有nurse上门帮忙。她的哥哥弟弟每年来看一两次,样子还是会装装的,台湾人很注重孝顺的名声的。
她以前还得过癌症的,年轻时很美,她先生的前几年90出头过世,她把骨灰撒渤海了。 老知识分子,孩子们也都在海外。
可以留给我,我有空读读,LOL
是这样的,我见过得病但还是坚持自理的老人,精神气也很好,给孩子电话都是乐呵呵的不让操心。 (真正需要照顾的老人,应该得到专业的照顾跟帮助。)
我自己父母非常开明(感恩)。
但我见过身边有好友的父母,年龄不到七十就开始抱怨:一点小病小疼就开始折腾的,有时候头疼,有时候肚子疼什么的,检查都没有问题,但还是电话抱怨折腾。被抱怨的这个好友,过去几年,真正的生病,医院开刀好几次,无论身体还是工作,都非常不容易。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好友不告诉父母真实情况。也不理解怎么世界上有的父母为什么没病也老抱怨(我的家人,反而生大病都不告诉我,说不想我担心,都好了才说。)。
题外话:这对抱怨的父母,50多退休的时候,刚好好友毕业,然后结婚,出国,生子等等一系列的大事,这对父母是一分钱一分力也没有出。 而且好友结婚,父母就是一桌酒席的钱也舍不得(好像好友父亲想给孩子办理,但钱都在好友母亲手上,而且父亲在家里是没什么发言权的。)。好友结婚那年,那个母亲给自己,好友姥姥姥爷,娘家两个弟弟(早就结婚生子,据说结婚也是好友妈妈这个当姐姐操办的),买新的房子住在同一栋楼里面(后来被其中一个舅舅说漏嘴,两个舅舅买房的钱,一大半是这个做母亲的赞助的。) 好友结婚,母亲一分钱不出,但大方出钱给娘家人买房子。
好友出国生子等人生大事,父母就电话说说,但没有任何实际的帮助。好友从舅舅发的微信上看到,自己的母亲,在这些阶段,带着娘家人去游玩,帮助娘家弟弟孩子结婚生子,还让好友这边邮寄奶粉尿布等东西回去。有一次暑假,好友母亲说身体非常不好,必须马上手术。好友那时候刚做完手术,没有等到拆线就赶飞机回去,结果回去了母亲什么事情都没有,说不用做了。但要给好友姥姥过九十五大寿。好友手术完医生都不建议长途飞机这么折腾,飞去后伤口出了问题,还不敢让母亲知道,悄悄去国内医院先解决下,给姥姥过了九十五大寿才回来去看医生。这真是让我不可思议。爱孩子才是天性吧?
我一直不明白好友为什么不直接说,母亲一个电话来就焦虑不已,但从不直接说出自己的处境。怎么就当一个包子。 好友的意思是没有用,因为母亲考虑的总是娘家人。但我觉得如果是我,可能会直接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处境说出来,因为好友的父母,身体各方面都很好,年龄也不那么老,不用把父母当baby来照顾。 而且一段健康的关系,不是一方这么忍受退让可以保持的。 正常的双向交流才是成年人之间的方式。
好友的母亲,从不让婆婆,也就是好友的奶奶进门吃顿饭,也不去看望。所以的力量都在娘家人身上。
现在好友的父母七十左右了,母亲开始抱怨好友不在身边,怎么怎么着的。 过春节花时间抱怨,说别人家孩子都热热闹闹的跟父母过春节,就她家里可怜什么什么的,就两个可怜的老人在家里,做好吃的精神气都没有,生病也没有人照顾。好友知道母亲本来是怎么回事情,还是难受焦虑。但自己得上班,娃还小需要照顾上学,对我吐槽时候,我还安慰说根本不用担心,有那么多发生的历史做参考。
好笑的是,第二天好友舅舅发过来春节的照片,好友父母跟以前一样,娘家人都请家里过年,热热闹闹的。好友母亲还照顾娘家人一家子的吃喝,做了好多的菜,红包也准备很多。 但这个做母亲的,微信上抱怨,但吃喝聚会的照片,一张也不发给好友,也不告诉好友家里很热烈。要不是这个做舅舅的不知情发过来了,好友还自责。(好友舅舅说,好友妈妈的身体都好着呢,做一家子饭菜还打麻架了😂)
有时候,旁观者清,我非常清楚好友应该怎么跟母亲相处。但好友总还是一被抱怨就焦虑。今天看到隔壁有个帖子,就把这个写出来,也许旁观者,有些事情能看得清楚些吧。
所以我看到版面上有人抱怨有毒的父母关系的时候,我是能感受到那种不可思议的有毒关系的。也庆幸自己的父母开明,通情达理。 当然我相信天底下,大多数的父母,都是爱孩子,孩子也是爱父母的。相互理解吧。
分享得真好
是的,白人虚假死了,只会口上说的一套一套的,还觉得爱得要死。
张洁的情况有点特殊。我最早的时候读她写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就觉得她的生活有点拧巴,可能另有隐情。后来上网搜了一下,她情路很辛苦,可能走到最后的确对这个世界没有多少留恋了,所以如此决绝。
晚上一晚上要2千多刀?这么贵!
谢谢分享 很受鼓舞 我要努力成为这样乐观的人
已经有人排了,可以放你在waitlist😊
你可以直接去问。我是给一个hospice volunteer, hospice 派我去的。这家养老院有两个区,一个区域是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人住的 Assisted living;我去陪伴的这个老太太原来在那个区住。后来她摔倒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才被发现,她就搬到了目前这个区,床上有呼叫的那种,一天24小时有人值班的。
赞mm和楼主mm都好有爱心啊!我觉得养老院是最depressive的地方了,做义工其他地方还行,实在没法想象去老人院,虽然他们很需要帮助。领养别人的小孩和照顾别人的老人这两件事我很惭愧, 爱心耐心不够,只能养自己的孩子管自己的老人,都觉得应接不暇了。
真的
也有些人一辈子不糊涂,没有老年痴呆。
我觀察我爸住的養老院,發覺這種基本照顧不是問題。但是他們像旅館一樣在經營,老人身體健康時的吃,打掃,洗衣服,叫車,都可以照顧的不錯。
但醫護知識不行,老人不舒服了,是不是馬上送醫院?是不是有合格的護士24/7? 當時住進去的時候都說的很好聽,真的有急事發生,根本指望不上,不行。
誰不想避免老年癡呆啊? 動動腦子就有用的話,那院士裡就不會有老年癡呆了,都該出在體力勞動者人群中麼?
這些避免癌症避免老年癡呆的話也太廢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