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幸运的人是1962-72年出生的

w
wongff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大家同意不同意?

 

🔥 最新回帖

i
ihaveafriend
162 楼
我历史学得不好,但是60年代有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啊。76年文革才结束。
但是80后都没赶上分房子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毕业的时候商品房涨价已经涨疯了。90后毕业房价就更高了。00后从小就卷,毕业找工作还赶上疫情。
所以大概是76-80之间的最轻松吧。
星河锦浪 发表于 2023-01-20 23:57

所谓6070后分房纯属胡说八道。算一下全国人口,80%是农村户口分个屁房,刚开始根本不能出村,后来慢慢允许进城搬砖,是没有分房的。
城市的20%很多也没有资格,你得在政府学校或者大工厂工作才有可能,这样有资格的不过10%,别急,工作前5年想都不要想,每次分房都是僧多粥少规则一直变,要给领导送礼,甚至有的老婆陪领导睡才分到。工作20年还在等分房的比比皆是。真正分到的有总人口5%就不错了。
相比之下00后不要太容易,很多人出生名下就有房子。房价都是无意义的数字,住房条件就看有多少房子有多少人口。人口已经稳定,1995以后基建狂潮,现在所有人住房都比以前好的多。
剑舞翻飞
161 楼
看到有网友说70后为啥叫饿,我来告诉你 1. 先讲农村,没有豆腐,布票啥的,每天吃菜,平时没肉吃,脸上都是菜色 2. 本人父母双职工,各种票不缺,但是那是工作是六天,晚上还要学习毛,如果你请假,就说你家庭观念重。家里没人照顾,导致严重缺乏蛋白质,尿床到高中。
当然后面一路走来,比较顺利,现在更加珍惜当下
h
hualihu
160 楼
我73年的,感觉晚了。 赶上六四军训,训出了心肌炎。 一辈子都不能斗狠。。。
j
jimb
159 楼
72出生大学大概90,91 那会也不包分配 虽然基本都能找到
y
yolandos
158 楼
我是60后期,感觉65年是个分水岭,60-65擦边一些倒霉不倒霉之间,65后一路顺。60年之前几年的所有倒霉事都碰上。。。
RedCrayon 发表于 2023-01-20 13:55

估计我们同龄

 

🛋️ 沙发板凳

s
shanghaimemory
60后在文革中度过青少年,有啥好羡慕的?
w
wongff
60后在文革中度过青少年,有啥好羡慕的?
shanghaimemory 发表于 2023-01-20 08:28

周围成功的你别说很多都是六零后。他们成年刚好改革开放
笨笨熊
没觉得他们幸运,但楼主的命题仍然成立
r
rosiry11
60后生在文革时期有什么好的?上小学初中的时候都没正经上课。70后还稍微好点。
S
Securities
当然不是,62年很多人家不够口粮养娃,苏联逼迫还债,大饥荒。所以,脑子进水啦,跟苏联搞在一起,什么时候有过好处?
五邑昌平樓
不同意;那時大學入學只有5%, 家里沒有能力的好工作也难得。鄉下的要離家到城市打工。
l
linkinc
当然不是,62年很多人家不够口粮养娃,苏联逼迫还债,大饥荒。所以,脑子进水啦,跟苏联搞在一起,什么时候有过好处?
Securities 发表于 2023-01-20 08:38

历史告诉我们 根本不是苏联逼迫还债导致的大饥荒好不好。至少不是主要原因
s
shanghaimemory
周围成功的你别说很多都是六零后。他们成年刚好改革开放
wongff 发表于 2023-01-20 08:35

70-75的人更成功,赶上了好光景。75-80稍微逊色一点。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还是很穷。中国真正的高速发展是90年代后期到2015年为止,大约20年,70后才是最获益的一代。
p
pj
这一届都50多了可以退休了
p
pangapang
这不搞笑么,70年代温饱都没解决,成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歪瓜裂枣的太多了 才几个能上大学的,1%的人尖子啥时代都能过得不错
j
jeso1
60后生在文革时期有什么好的?上小学初中的时候都没正经上课。70后还稍微好点。
rosiry11 发表于 2023-01-20 08:38

文革结束是3-13岁 小学不上课多开心,没有压力,整天玩。
A
Appleworm
我妈60后,没觉得幸运了
经常逛逛
这是搞笑的吗?现在的娃才幸福吧!
a
abmm
除了没单位分房子,其他都赶上了。
R
RedCrayon
60后飘过。谁说小学中学混?我们那时候中学已经要考重点,competitive but not overly so,完美。
w
wanyanjing
我妈60后,确实如楼主说的一样。
小时候因为国家搞运动,不需要好好学习,从来没有学习压力。20来岁嫁给我爸,安排了体制内好工作。
单位分房子,只需出很少的钱,从不需要还房贷。
办公室离家走路十分钟,一生从不需要通勤。
后来我爸下海赚了钱,直接买了独栋别墅,又住进了独栋别墅,同时离单位走路只需二十分钟。还是不需要通勤。
单位有食堂,小区门口超级多餐馆。我妈六十几岁了,来美国跟我住我发现老太太不会做饭。
我小时候走路上单位幼儿园,幼儿园管饭。从初中起自己上学,父母妈从来不需要接送。不推任何兴趣班,唯一的对我学业上的参与就是开家长会。择校也不择,因为全是我自己考进去的。
不知道压力是什么,每天吃晚饭雷打不动要散步。对我没时间散步表示不理解。
体制内五十五岁退休了,天天广场舞游山玩水。还跟我叫苦自己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就该玩。
我觉得父母年纪大了,也得开始考虑他们的老年,于是给她移民美国。



c
cattywh
生为红二代红三代最好
W
Wmzq123
60后在文革中度过青少年,有啥好羡慕的?
shanghaimemory 发表于 2023-01-20 08:28

小时不被推不卷吧?不过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r
renzsphilip
表示同意,主要是体会了发展过程,特别在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业务和收入快速增长,先进市场和商业模式形成,基尼系数明显降低
s
shirley163
认识的一些出国的比较惨。那时穷,为了留美什么事都可以做,抛弃国内一切事业甚至家庭,外F甚至黑三,不少现在婚姻事业失败,错过国内高速发展…….
c
centenario
回复 17楼wanyanjing的帖子
幸福的老太太
c
czgw
楼主应该不是62至72年间生人,这段时间是在大饥荒一→文革期间,在最黑暗年代里的一段,给孩童的生长带来极其负面影响。
g
gokgs
小时候都吃不饱, 整天地瓜干, 地瓜, 玉米饼子。
多亏了老邓, 所以感恩老邓一辈子。
3
3kingdom
我只羡慕六七十年代生人这一波的孩子,父母躲过了文革对身体和精神上的荼毒,没有发展出各种奇葩的性格,也赶上了改革的浪潮,从小生活水平就高见识也广。
我爸妈是50年代生人,家里受文革冲击很大,直接耽误了一辈子(不允许上大学,没法找好工作),导致他们一辈子怨气冲天。虽然后来经过个人努力做到了经济上的成功,但对我push得不行,一心想让我出人头地以恢复家族往日的荣光。就这样,他们在同年龄人里都算是好父母了,我同学家里动不动打孩子的,觉得孩子是私有财产的非常多。我表叔比我父母小近10岁,真的就是赶上了好时候,想上大学能上大学,想出国能出国,回国后也找了很好的工作,现在功成名就。他的女儿跟我差10岁,从小真是无忧无虑,完全没有背负父母那一代的精神负担。
薛定谔的猫屎
70后享受了改革开放最大的果实
凯凯
下岗的就是这批人,好在哪?
j
jack54321
这不搞笑么,70年代温饱都没解决,成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歪瓜裂枣的太多了 才几个能上大学的,1%的人尖子啥时代都能过得不错
pangapang 发表于 2023-01-20 08:54

真的,我 小时候 看别人 吃阳春面,都 眼红的 不行。面条 上面 什么菜 都没有,就一块 熬的猪油。那时候 看到 那块猪油 都感觉 香的不行。
连80年代 我读中学,看见 同学饭盒里 带一块 大排,都羡慕死了。我 只敢买 肉丝炒白菜,没几根肉丝,不敢买 纯的肉菜的。
P
Popflower
下岗的就是这批人,好在哪?
凯凯 发表于 2023-01-20 11:21

楼主应该指的这个区间出生并上大学受过高等教育的那波人。
约拿
下岗的就是这批人,好在哪?
凯凯 发表于 2023-01-20 11:21

下岗的怎么会是这批人? 这批应该都是读过大学的一批了,而且是应该是经历过89-64的那批。
d
daremighty
小时候天天吃红薯还是冻伤的,最后长得还没我爸高,四环素牙一辈子的痛
w
wanyanjing
楼主应该不是62至72年间生人,这段时间是在大饥荒一→文革期间,在最黑暗年代里的一段,给孩童的生长带来极其负面影响。
czgw 发表于 2023-01-20 11:12

是的,我妈虽然嫁给我爸以后很幸福。但是我父母幼年时期的时代烙印非常明显,尤其我妈,对物品的爱惜近乎走火入魔,谁要把东西弄坏一点,她觉得天能塌了。 情绪非常暴躁,对人百般挑剔,极其负面。和我妈在一起就感觉乌云压顶,非常压抑。
苦难和贫穷带来的心理问题非常严重。
s
shangxue
不但裸婚还倒贴呢
g
gokgs
小时候天天吃红薯还是冻伤的,最后长得还没我爸高,四环素牙一辈子的痛
daremighty 发表于 2023-01-20 11:27

俺谈过一个女朋友就是四环素牙, 哈哈。 其实有四环素牙的都是家庭条件还算okay 的, 否则连四环素都用不上。
g
gokgs
不但裸婚还倒贴呢
shangxue 发表于 2023-01-20 11:32

这个彩礼确实是陋习。 估计再过 20 年会改掉?
g
gokgs
真的,我 小时候 看别人 吃阳春面,都 眼红的 不行。面条 上面 什么菜 都没有,就一块 熬的猪油。那时候 看到 那块猪油 都感觉 香的不行。
连80年代 我读中学,看见 同学饭盒里 带一块 大排,都羡慕死了。我 只敢买 肉丝炒白菜,没几根肉丝,不敢买 纯的肉菜的。
jack54321 发表于 2023-01-20 11:24

刚上大学的时候去部队军训, 感觉那一阵子吃的最好! 哈哈。
S
SAT
这不搞笑么,70年代温饱都没解决,成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歪瓜裂枣的太多了 才几个能上大学的,1%的人尖子啥时代都能过得不错
pangapang 发表于 2023-01-20 08:54

四环素牙
L
Lamajia
确实是啊。那批人正好碰上社会资源重新划分,大学分配的所占资源多到够吃好几代,
w
wanyanjing
我只羡慕六七十年代生人这一波的孩子,父母躲过了文革对身体和精神上的荼毒,没有发展出各种奇葩的性格,也赶上了改革的浪潮,从小生活水平就高见识也广。
我爸妈是50年代生人,家里受文革冲击很大,直接耽误了一辈子(不允许上大学,没法找好工作),导致他们一辈子怨气冲天。虽然后来经过个人努力做到了经济上的成功,但对我push得不行,一心想让我出人头地以恢复家族往日的荣光。就这样,他们在同年龄人里都算是好父母了,我同学家里动不动打孩子的,觉得孩子是私有财产的非常多。我表叔比我父母小近10岁,真的就是赶上了好时候,想上大学能上大学,想出国能出国,回国后也找了很好的工作,现在功成名就。他的女儿跟我差10岁,从小真是无忧无虑,完全没有背负父母那一代的精神负担。
3kingdom 发表于 2023-01-20 11:17

我父母就是六零后,并没有躲过文革对精神和身体的荼毒,当然,对比他们的父母在文革中家破人亡天天挨打是好一点。
但是他们的童年在这种动荡和混乱的时代中度过,造成了很多精神和身体的问题。
首先,得不到父母很多的关注,造成一些心理问题。比如我妈,我觉得就是因为幼儿时期被严重忽视,造成了自恋人格障碍。我妈对周围人的喜怒哀乐,尤其是别人的痛苦,不是很有感觉,她不能够理解,无法共情。这导致她的婚姻和亲子关系都很糟糕。
其次,我妈那一辈人因为社会动荡,根本没有受过比较合格的教育,仅是识了一些字而已,也不阅读。造成文化水平特别低。
还有,可能成长中的社会都是丛林社会,大家活得很辛苦,戾气特别重。我妈也是,脾气坏,猜忌,负面。
还有,加上对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一些浅薄理解,我妈对男女性别对立特别来劲儿,总是觉得社会就是男的欺负女的,男的不行。天天不给我爸好脸色,觉得自己全家最辛苦,全家都再造父母。其实我现在看一下我妈的一生,她真的是因为嫁给我爸才得以过上幸福生活的。她的姐妹们都过得不是那么好。
d
dalianyin
这是个年经贴
y
yibeizhuojiu
说的太对了。全中!
y
yibeizhuojiu
60后在文革中度过青少年,有啥好羡慕的?
shanghaimemory 发表于 2023-01-20 08:28

作业少,每天就是无忧无虑地跟小伙伴们一起玩儿。
y
yibeizhuojiu
不同意;那時大學入學只有5%, 家里沒有能力的好工作也难得。鄉下的要離家到城市打工。
五邑昌平樓 发表于 2023-01-20 08:39

我记得录取率是25%。
y
yibeizhuojiu
这一届都50多了可以退休了
pj 发表于 2023-01-20 08:43

国内的很多都办了退休拿着退休金返聘,挣双份钱。我姐就是。
扶苏
文革都没过呢,怎么幸运?而且,学校也没恢复,是被耽误的孩子一份子。要是父母受到文革或者上山下乡牵连,出生以后并不能幸免。
j
jack54321
我记得录取率是25%。
yibeizhuojiu 发表于 2023-01-20 11:52

切,哪里来 25%?
70年代初 全国出生 人口 每年 2千多万吧。90年 读大学的 时候,全国录取 大学生 70万吧(包括 大专生)。你 算一下 比列
y
yibeizhuojiu
文革都没过呢,怎么幸运?而且,学校也没恢复,是被耽误的孩子一份子。要是父母受到文革或者上山下乡牵连,出生以后并不能幸免。
扶苏 发表于 2023-01-20 11:58

耽误啥了?该学的东西也都学了。除了上课,学校里的各种活动都没少参加。我当时在鼓队,篮球队,还有运动队里练短跑,跳远,还有滑冰队,舞蹈队。每天过得很充实。
扶苏
作业少,每天就是无忧无虑地跟小伙伴们一起玩儿。
yibeizhuojiu 发表于 2023-01-20 11:51

不是作业少,是整个教育系统瘫痪了。文革中,哪里能无忧无虑。第一,家庭成分要好,父母留在城市,家里没有人受批斗。第二,家里没有粉红搞革命。第三,家里有祖父母帮着照看孩子,因为父母都必须工作。第四,住房条件得过得去,不然很辛苦。
h
hawk
这是哪个组织来带节奏的?我看了一本一个老教授的回忆录,是我们东部沿海大省省会城市一流高校的教授,据她老人家会议,6、70年代连她的同事都基本吃不饱,上班都不好好上,有时候要到街上转找吃的,看到哪儿有排队立马站过去。我一个80后看到这都要笑岔气了。
h
happyandlove
我姑74的,我姑父70的,就是这样的人,两人都是体制内的,就是这样。但是前提得有一份体制内的工作。
y
yibeizhuojiu
切,哪里来 25%?
70年代初 全国出生 人口 每年 2千多万吧。90年 读大学的 时候,全国录取 大学生 70万吧(包括 大专生)。你 算一下 比列
jack54321 发表于 2023-01-20 11:59

关键是报考大学的人并不多。我们高中很多同学都混个文凭就工作了。很多连高考都没参加。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到处需要人,到处都在招工。还有同学家里摆摊买服装的,经常帮父母打下手,一个月赚的钱比我们老师一年的工资还多。
y
yibeizhuojiu
不是作业少,是整个教育系统瘫痪了。文革中,哪里能无忧无虑。第一,家庭成分要好,父母留在城市,家里没有人受批斗。第二,家里没有粉红搞革命。第三,家里有祖父母帮着照看孩子,因为父母都必须工作。第四,住房条件得过得去,不然很辛苦。
扶苏 发表于 2023-01-20 12:02

这些人上小学的时候都70后80初了。全国都在拨乱反正,开始重视教育了。我记得我们高中英语老师就是个老右派出身,那个英语水平可高了。我们英语课经常用英语解析中国古诗。
j
jack54321
关键是报考大学的人并不多。我们高中很多同学都混个文凭就工作了。很多连高考都没参加。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到处需要人,到处都在招工。还有同学家里摆摊买服装的,经常帮父母打下手,一个月赚的钱比我们老师一年的工资还多。
yibeizhuojiu 发表于 2023-01-20 12:04

不是 报考大学的人并不多,而是 很多人 想参加 高考,但是 不让考。很多地方 都有个 预考制度,只有 通过 预考了,才让你去 参加 高考。
再加上 那时候 高考 录取 比列 太低,很多人 不抱希望了,早早 去读 技校 职高 中专了
j
jack54321
这些人上小学的时候都70后80初了。全国都在拨乱反正,开始重视教育了。我记得我们高中英语老师就是个老右派出身,那个英语水平可高了。我们英语课经常用英语解析中国古诗。
yibeizhuojiu 发表于 2023-01-20 12:06

对,那时候 教育 已经 比较 正轨了。但 还是穷。
A
ATuTuA
Number of students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2011-2021 Published by C. Textor, Dec 7, 2022  In 2021, around 35 millio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ere enrolled in degree programs at publ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19.1 million of them were studying in bachelor''s degree programs, while the other 15.9 million were enrolled in more practically oriented short-cycle degree programs. The number of graduates from these programs reached around 8.3 million in 2021. On a postgraduate level, there were more than 3.3 million master''s and doctor''s degree students studying at public institutions in China that year. Development of enrollment figure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era in 1979, the number of students enrolled at institutions of tertiary education in China has increased tremendously. While the gross enrollment rate in tertiary education ranged at only 3.4 percent in 1990, it reached nearly 58 percent of related age groups in 2021. This is the result of a thorough governmental plan aimed at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specialists China needed for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China also increased a lot throughout these years. Nowadays, two Chinese institutions,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Peking University, regularly reach the highest positions i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while a broad group of institutions are continuously improving into the midfield of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However, competition for admission to the elite universities is fierce and the quality of many lower level colleges is not comparable to highe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ypes of tertiary education in China China generally differentiates between universities, providing four-year bachelor, master and doctorate programs,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viding more practically oriented three-year, short-cycle degree programs. In addition,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degrees at public institutes for adult education and from online and self-learning courses provided by public institution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enrolled in degree programs at all different levels of public tertiary education in China reached more than 44 million in 2021. In addition to public institutions, there is also a growing number of students enrolled at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these private institutions are generally not as esteemed and work on a lower level than their public counterparts.
y
yibeizhuojiu
对,那时候 教育 已经 比较 正轨了。但 还是穷。
jack54321 发表于 2023-01-20 12:11

穷是穷点,但是吃的都是有机食物啊。我小时候开始各单位就发福利了。我父母单位从米面肉油,到苹果土豆大白菜,啥都分。夏天还分西瓜,香瓜。我还记得单位大院里按人头堆的一堆堆的香瓜。
那时候真的感觉太幸福了。
随意chat
俺谈过一个女朋友就是四环素牙, 哈哈。 其实有四环素牙的都是家庭条件还算okay 的, 否则连四环素都用不上。
gokgs 发表于 2023-01-20 11:32

我有俩60后女性朋友四环素牙,家长里都有医生
c
curiousyxl
回复 1楼wongff的帖子
最幸福的是62-72年出生的人的小孩,那代人本身并不一定多幸福
h
haodongxi
穷是穷点,但是吃的都是有机食物啊。我小时候开始各单位就发福利了。我父母单位从米面肉油,到苹果土豆大白菜,啥都分。夏天还分西瓜,香瓜。我还记得单位大院里按人头堆的一堆堆的香瓜。
那时候真的感觉太幸福了。
yibeizhuojiu 发表于 2023-01-20 12:15

我不是这个年龄段的,但一样的成长经历,米面粮油都靠发,小学时学校每天还发牛奶和维生素。学校那时就是五色彩虹跑道,特制加宽的桌椅(方便中午困的时候午睡),两层大门,后来小学同学有出息的很多。回想起来,我儿子现在美国小学的基础建设还不如我的童年,那个破破烂烂的大楼和安保措施看着我就来气,唯一比我好的好像是一年四季温度如一的空调。
e
eda2k4
当然不是,62年很多人家不够口粮养娃,苏联逼迫还债,大饥荒。所以,脑子进水啦,跟苏联搞在一起,什么时候有过好处?
Securities 发表于 2023-01-20 08:38

苏联逼迫还债这个传说还要传多久?
i
iloveGelato
这不搞笑么,70年代温饱都没解决,成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歪瓜裂枣的太多了 才几个能上大学的,1%的人尖子啥时代都能过得不错
pangapang 发表于 2023-01-20 08:54

70年代城市里起码温饱还是解决了吧。我上大学时听老师说有个学长是神农架的,家里穷得不行,一路走到北京来上学的,后来拿全奖出国的。现在就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况了,一说留学都得家里有钱,那时候留学生都没什么钱
扶苏
这些人上小学的时候都70后80初了。全国都在拨乱反正,开始重视教育了。我记得我们高中英语老师就是个老右派出身,那个英语水平可高了。我们英语课经常用英语解析中国古诗。
yibeizhuojiu 发表于 2023-01-20 12:06

拨乱反正哪里是一夜之间的事情。文革时期被打倒的老师不能够很快补上。
你看到的老师,很可能都是自学成才的。我高中老师就是如此。当时不仅缺少老师,连教科书,习题书都是紧缺物资。哪里是想学就能学的。
我高中的语文老师就很佩服我们高中老师。她说语文还能自学,多看书,多写。可是数理化没有老师教,光靠自学,是非常难的。尤其习题都缺少的情况下,光靠看书自己琢磨,都是极其聪明的人才能做到。
c
cheekymaomao
别说别人总结,疫情期间我和我姐聊天,我就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我们兄弟姐妹四个,爹妈都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努力工作,我们就学校里认真学习认真玩儿,我哥没上大学,但是通过国家招工考试去了大银行,还分了房子。我大姐是大学毕业国家分配工作,自己不满意,跳槽外企。我是大学差一年毕业退学,但是由于大学期间学业好,老师最后帮忙找了跟同学一起的国企,但是我是第一届合同制,同学们是最后一次国家分配工作。我去外企还是在国企花钱买了档案,因为提前结束十年合同,交了3千多人民币。感觉我们那个年代北京孩子只要你够努力,机会还是很多的,我几乎每三年换工作,也没顾虑,找工作也没觉得有难度,吃住在父母国家分配的房子,可谓无忧无虑。自己在北京买房的时候,最初的房价也就不到一万一平米,还是国贸商圈,在外企赚的钱足够付房贷,出国也没觉得难,签证也都是顺利一次过的。再看现在的孩子,也别赖孩子躺平,她不躺平也买不起房子,因为他的工资和房价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不啃老咋活呀😂
s
sagegreen
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光看到60后70后成功的那一批人,看不到60 70后底层那批人。看到他们分房子,看不到房子有多难被分到。很多人结婚都是跟父母同住,很多熬到孩子上小学了才分到房子。结婚要买房都是80后这批人开始的风气。60 70后有兄弟姐妹,家里根本管不过来。80 90后独生子女多,父母精心培养。大学开始扩招,比前辈上大学容易多了。时代好不好的重要标准就是选择的机会。如果要纵向比的话,那肯定是要同层次的比才有意义。80 90后混得好的跟60 70后混得好的比。你不能拿混得一般的跟上一代的幸运者比。
i
iloveGelato
穷是穷点,但是吃的都是有机食物啊。我小时候开始各单位就发福利了。我父母单位从米面肉油,到苹果土豆大白菜,啥都分。夏天还分西瓜,香瓜。我还记得单位大院里按人头堆的一堆堆的香瓜。
那时候真的感觉太幸福了。
yibeizhuojiu 发表于 2023-01-20 12:15

对,因为我们是沿海城市,小时候吃的大对虾可太好吃了,现在都基本绝迹了,即使有也贵得吓人,那时候虽然没有现在富裕,但可能因为年纪小,也不觉得物质上有多贫瘠,家家都差不多,但一般生活还是有保障的,肉也不缺吃,就是记得巧克力没有现在这样想吃随便吃,现在虽然巧克力自由了我也不想吃了
y
yibeizhuojiu
拨乱反正哪里是一夜之间的事情。文革时期被打倒的老师不能够很快补上。
你看到的老师,很可能都是自学成才的。我高中老师就是如此。当时不仅缺少老师,连教科书,习题书都是紧缺物资。哪里是想学就能学的。
我高中的语文老师就很佩服我们高中老师。她说语文还能自学,多看书,多写。可是数理化没有老师教,光靠自学,是非常难的。尤其习题都缺少的情况下,光靠看书自己琢磨,都是极其聪明的人才能做到。
扶苏 发表于 2023-01-20 12:30

我们老师都是大学或者师范专科毕业。有文革前的老毕业生,也有文革期间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那时候虽然有很多知识分子受冲击,但是绝大多数都没受影响。没听说有自学成才当老师的。那时候编制是个大问题,不知道自学成才的怎么解决的。
l
leilei
穷是穷点,但是吃的都是有机食物啊。我小时候开始各单位就发福利了。我父母单位从米面肉油,到苹果土豆大白菜,啥都分。夏天还分西瓜,香瓜。我还记得单位大院里按人头堆的一堆堆的香瓜。
那时候真的感觉太幸福了。
yibeizhuojiu 发表于 2023-01-20 12:15

何不食肉糜,还有机呢…… 什么都要凭票购买,排队买鸡蛋,米… 牛羊只有过节单位统一调购,凭票;连自行车都要凭票,记得当时只有一张自行车票,一个研究室一起商量一张自行车票谁家是刚需…lol
扶苏
穷是穷点,但是吃的都是有机食物啊。我小时候开始各单位就发福利了。我父母单位从米面肉油,到苹果土豆大白菜,啥都分。夏天还分西瓜,香瓜。我还记得单位大院里按人头堆的一堆堆的香瓜。
那时候真的感觉太幸福了。
yibeizhuojiu 发表于 2023-01-20 12:15

那得是油水多的地方。普通工人,没油水的地方,哪里那么多福利?我生活在大城市还好一点,生活在小城市,或者农村的人,资源就更加匮乏了。
当时还是计划经济,国家分配,第一大家钱少,第二有钱没有后门也买不到东西。
我靠近80了,吃的米都不是大米,上海叫阳西米(这个读音,字不对哈)。每天早上跟着我妈去菜市场排队买东西。去晚了就没了。
唯一一点,功课少是真的。小学2:30还是3:00就放学了。
f
feemy
这不搞笑么,70年代温饱都没解决,成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歪瓜裂枣的太多了 才几个能上大学的,1%的人尖子啥时代都能过得不错
pangapang 发表于 2023-01-20 08:54

确实是,我来现身说法,记得小时候连花生瓜子都得粮站限量供应,我父母在郊区工作,连面包香肠都挺难买到,冰淇淋什么的更没有了。吃的东西倒都是绿色的,可惜我是个挑食的孩子,从小瘦的跟豆芽菜似的。我妈总说,为啥你小时候这么瘦,你闺女这么胖?我说因为吃的东西不一样啊,小孩都爱吃垃圾食物,我小时候没有。
不过我还是觉得作为70后很幸运,一路上学走来很顺利很轻松,完全没有现在这么卷。90年代研究生一毕业就有工作,你根本不用担心工作的事情,就是你不想工作,国家也得硬给你安排个工作。而且那时候大学生研究生的社会地位跟现在完全不一样。然后来美国,虽然赶上2000年 IT bubble比较痛苦,但是好处是只要找到工作就有h1b,根本没有抽签一说。
又赶上计划生育,我也很享受当独生女。
s
sonata5196
回复 1楼wongff的帖子
最幸福的是62-72年出生的人的小孩,那代人本身并不一定多幸福
curiousyxl 发表于 2023-01-20 12:21

小留们的父母都是这代人。
y
yibeizhuojiu
那得是油水多的地方。普通工人,没油水的地方,哪里那么多福利?我生活在大城市还好一点,生活在小城市,或者农村的人,资源就更加匮乏了。
当时还是计划经济,国家分配,第一大家钱少,第二有钱没有后门也买不到东西。
我靠近80了,吃的米都不是大米,上海叫阳西米(这个读音,字不对哈)。每天早上跟着我妈去菜市场排队买东西。去晚了就没了。
唯一一点,功课少是真的。小学2:30还是3:00就放学了。
扶苏 发表于 2023-01-20 12:39

这个我承认,沾了父母的光。
c
causa
我是这一群“幸运”儿的一个。可是这群人大多有传统观念强又奇葩的父母。去除这些外面看起来“幸运”的东西,我们又是最后一群“夹心饼干”,对孩子要“爱"的教育,对父母就是完全付出,却永远不满意,从来没有感谢,一切都是应该的!
f
feemy
小时候天天吃红薯还是冻伤的,最后长得还没我爸高,四环素牙一辈子的痛
daremighty 发表于 2023-01-20 11:27

这个倒是,70后最大的痛就是四环素牙。
y
yibeizhuojiu
我是这一群“幸运”儿的一个。可是这群人大多有传统观念强又奇葩的父母。去除这些外面看起来“幸运”的东西,我们又是最后一群“夹心饼干”,对孩子要“爱"的教育,对父母就是完全付出,却永远不满意,从来没有感谢,一切都是应该的!
causa 发表于 2023-01-20 12:42

父母也不一样。我父母完全没有。我感觉他们那一代人特别能吃苦,从小经历战乱,能活下来的都很知足,要求的并不多。
f
feemy
我是这一群“幸运”儿的一个。可是这群人大多有传统观念强又奇葩的父母。去除这些外面看起来“幸运”的东西,我们又是最后一群“夹心饼干”,对孩子要“爱"的教育,对父母就是完全付出,却永远不满意,从来没有感谢,一切都是应该的!
causa 发表于 2023-01-20 12:42

那是你自己没把父母教育好,我看我周围的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挺老实的,被子女教育的服服帖帖。
不过教育父母确实不容易,特别是迈出第一步,需要克服极大的心理障碍。

i
ihaveafriend
楼主应该指的这个区间出生并上大学受过高等教育的那波人。
Popflower 发表于 2023-01-20 11:25

你知道1962年出生是怎么高考的吗?按照年纪应该1980高考。
因为1966停止高考,1977重启,所以1977-1980这几次高考的考生是1948-1962全年龄段的,粗略估计3亿人里出150万个大学生。
换句话说1980高考相当于1000人口 (注,不是报名考生,很多人干脆不报名了) 录取5个。
而2020高考是1000人口录取500个。
f
feemy
父母也不一样。我父母完全没有。我感觉他们那一代人特别能吃苦,从小经历战乱,能活下来的都很知足,要求的并不多。
yibeizhuojiu 发表于 2023-01-20 12:45

我妈40后,就总说现在生活挺满意,说三年自然灾害(一个称呼而已)的时候都吃不饱,现在天天大鱼大肉多幸福。
p
polyoma2002
我妈60后,确实如楼主说的一样。
小时候因为国家搞运动,不需要好好学习,从来没有学习压力。20来岁嫁给我爸,安排了体制内好工作。
单位分房子,只需出很少的钱,从不需要还房贷。
办公室离家走路十分钟,一生从不需要通勤。
后来我爸下海赚了钱,直接买了独栋别墅,又住进了独栋别墅,同时离单位走路只需二十分钟。还是不需要通勤。
单位有食堂,小区门口超级多餐馆。我妈六十几岁了,来美国跟我住我发现老太太不会做饭。
我小时候走路上单位幼儿园,幼儿园管饭。从初中起自己上学,父母妈从来不需要接送。不推任何兴趣班,唯一的对我学业上的参与就是开家长会。择校也不择,因为全是我自己考进去的。
不知道压力是什么,每天吃晚饭雷打不动要散步。对我没时间散步表示不理解。
体制内五十五岁退休了,天天广场舞游山玩水。还跟我叫苦自己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就该玩。
我觉得父母年纪大了,也得开始考虑他们的老年,于是给她移民美国。




wanyanjing 发表于 2023-01-20 10:54

你妈这个叫人生赢家,不是典型的一代人的代表。
s
saison
这个时期的人最大的幸运是不卷,之前的十年人才断档,不是傻的,都能混个舒舒服服。但是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机会,和幸运的地方。
w
wacxg
这代人很多温饱都没实现,小时候饿着长大的。
l
ljoiooq
父母1963年的,确实基本都中了……
f
feemy
你知道1962年出生是怎么高考的吗?按照年纪应该1980高考。
因为1966停止高考,1977重启,所以1977-1980这几次高考的考生是1948-1962全年龄段的,粗略估计3亿人里出150万个大学生。
换句话说1980高考相当于1000人口 (注,不是报名考生,很多人干脆不报名了) 录取5个。
而2020高考是1000人口录取500个。
ihaveafriend 发表于 2023-01-20 12:51

确实是,80年代的大学生这个称呼都是神一般的存在。我觉得95年以前能上清华北大的人绝对都是妥妥的人中龙凤。
黄老歇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挑战 回过头去看,河东与河西的转换已然又一波,不如往前看。
扶苏
我们老师都是大学或者师范专科毕业。有文革前的老毕业生,也有文革期间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那时候虽然有很多知识分子受冲击,但是绝大多数都没受影响。没听说有自学成才当老师的。那时候编制是个大问题,不知道自学成才的怎么解决的。
yibeizhuojiu 发表于 2023-01-20 12:34

自学成才考试啊。学校不教什么,就自己找书自学。参加考试。如果不自学,就根本考不上啊。
你是70初生的?我是70很后面了。不过我是大城市。生活上是可以的。但是哪里有前面说的动不动就发东西。父母工资就这么点,还要粮票。当时小学包饭要付粮票的。粮票还可以用来换东西。有人走街串巷就是拿邮票,粮票,糖票,布票这种换一些东西。
当时很少买零食,除了钱,还有就是票也紧张。农村人到城市用自己做的东西换这些票,他们生活比我们城市的还要辛苦。
不要说大学录取率低,中专也不是那么容易进的。我说的是小城市,或者农村的。大城市不好好读书,进个技校也能有个工作。其他地方有好多无业青年呢。做生意哪这么容易?
当然了,进了工厂的很快也迎来了下岗潮哈。
总之,不论什么时代,总有人混得好,有人混不好。要看一代人得看总体的数据。我妈这种初中老三届的,也有同学后来出国留学,或者当上CEO的。这些少数的幸运儿不能代表一代人吧。
扶苏
小留们的父母都是这代人。
sonata5196 发表于 2023-01-20 12:41

体制内的,油水部门的,哪个年代出生多不会差。
p
polyoma2002
我记得录取率是25%。
yibeizhuojiu 发表于 2023-01-20 11:52

怎么可能?80年代90年代初每年大学生录取也就60万上下,对应的是每年2000万的人口。
扶苏
我妈40后,就总说现在生活挺满意,说三年自然灾害(一个称呼而已)的时候都吃不饱,现在天天大鱼大肉多幸福。

feemy 发表于 2023-01-20 12:53

40后能活下来就算人生赢家了。
g
guess
我妈60后,确实如楼主说的一样。
小时候因为国家搞运动,不需要好好学习,从来没有学习压力。20来岁嫁给我爸,安排了体制内好工作。
单位分房子,只需出很少的钱,从不需要还房贷。
办公室离家走路十分钟,一生从不需要通勤。
后来我爸下海赚了钱,直接买了独栋别墅,又住进了独栋别墅,同时离单位走路只需二十分钟。还是不需要通勤。
单位有食堂,小区门口超级多餐馆。我妈六十几岁了,来美国跟我住我发现老太太不会做饭。
我小时候走路上单位幼儿园,幼儿园管饭。从初中起自己上学,父母妈从来不需要接送。不推任何兴趣班,唯一的对我学业上的参与就是开家长会。择校也不择,因为全是我自己考进去的。
不知道压力是什么,每天吃晚饭雷打不动要散步。对我没时间散步表示不理解。
体制内五十五岁退休了,天天广场舞游山玩水。还跟我叫苦自己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就该玩。
我觉得父母年纪大了,也得开始考虑他们的老年,于是给她移民美国。




wanyanjing 发表于 2023-01-20 10:54

命真好呀
c
complicated
这真的扯淡了,
p
polyoma2002
穷是穷点,但是吃的都是有机食物啊。我小时候开始各单位就发福利了。我父母单位从米面肉油,到苹果土豆大白菜,啥都分。夏天还分西瓜,香瓜。我还记得单位大院里按人头堆的一堆堆的香瓜。
那时候真的感觉太幸福了。
yibeizhuojiu 发表于 2023-01-20 12:15

你一定是属于家庭条件好的,所以特别怀念那个年代
扶苏
这个时期的人最大的幸运是不卷,之前的十年人才断档,不是傻的,都能混个舒舒服服。但是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机会,和幸运的地方。
saison 发表于 2023-01-20 12:53

当然卷,只是卷在不同地方。当时分配工作。想进油水部门,激烈程度比现在找工作强多了,毕竟名额少,也没有硬指标(不是学习好,分数好就能分配好的)。大多都是靠人事关系,各种勾心斗角,暗搓搓的想办法,更难。
尤其户口制度,想要留在大城市工作有多难,只有当时的人自己知道。说北漂多苦,可是那个时代想要当北漂都没有机会。没有户口,不要说钱,就是几张票就能让你漂不了。没粮票连碗面都吃不到。
以前住招待所还要介绍信。总之人口流动非常困难。旅游是想旅游就能旅游的吗?走亲戚去人家家吃饭,吃的可是人家的口粮。都不好意思在亲戚家多住。
p
polyoma2002
那得是油水多的地方。普通工人,没油水的地方,哪里那么多福利?我生活在大城市还好一点,生活在小城市,或者农村的人,资源就更加匮乏了。
当时还是计划经济,国家分配,第一大家钱少,第二有钱没有后门也买不到东西。
我靠近80了,吃的米都不是大米,上海叫阳西米(这个读音,字不对哈)。每天早上跟着我妈去菜市场排队买东西。去晚了就没了。
唯一一点,功课少是真的。小学2:30还是3:00就放学了。
扶苏 发表于 2023-01-20 12:39

那时候北方很多人家只能吃高粱米,面和大米算细粮,一个月没几斤的。只有家庭条件好有能力的才能顿顿吃细粮。我记得我小时候特别羡慕石油化工系统的同学,因为他们有闭路电视可以看,好多港台剧和外国电影
糖葫芦
缺吃少穿,娃多没钱没粮,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没后门找不到好工作,咋幸福了?
绿
绿葱
我就是62年的。 没觉得有多大福利, 但是应该说所有的事情都擦了个边。 高考。 陕西高中学制才9年, 如果不是恢复高考, 比我大一岁的, 78年春天就要毕业, 然后就是下乡, 能进旁边纺织厂当女工是最好的去处。 我是独生女, 可以不下乡,但也在担心自己的出路呢。暑期去学院印刷厂义工了一星期,跟妈妈说印刷厂排字房最好了, 我妈说咱不是根红苗正的工人,也不是有权有势的干部,肯定去不了。 幸好78年可以高考了, 我考得还不错, 比父母先一步回了北京。 我老公比我大几岁, 几乎所有的倒霉事, 他都赶上了。 好在77年上大学改命, 那些没上大学的中学同学, 工厂的工友, 都活得不容易。 我自己算活到生出来有饭吃,该上学有学上, 该工作包分配, 评职称出国啥的一步没落下, 生孩子分房我已经出国不跟着挤了。 人生阅历的丰富,亲眼看到和后来听说还是不一样的, 当年跟爹妈吃过苦, 自己也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后面的孩子比我们幸福许多, 但是经历上差了一块。
t
thymesu
回复 9楼shanghaimemory的帖子
马云,马化腾,丁磊那一班最爽,应该是70左右的。
y
yibeizhuojiu
确实是,80年代的大学生这个称呼都是神一般的存在。我觉得95年以前能上清华北大的人绝对都是妥妥的人中龙凤。

feemy 发表于 2023-01-20 12:56

对。那时候叫天之骄子。
S
SkinnyKat
一个油管算命播主说64到74这十年出生的是总体大运最好的。
c
calrose
这帮人里佼佼者都早年出国了,中国的好日子没过到,美国的差日子过到了,你说幸运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