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心理师说为啥有人自我感觉没有价值的问题

河边垂钓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咨询中常常有很多人价值感很低、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低看自己是因为自己站得太高了; 觉得自己没价值是因为把价值订得太高了; 觉得人生没意义是因为把人生赋予的意义太多了。
河边垂钓
毕淑敏说过她做心理师人们需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也是意义感。她说她自己觉得每天进步一点点,不需要多,会很好
r
rewish
回复 1楼河边垂钓的帖子
挺有道理的
咸鱼红烧肉
有道理呀,生活里工作里也是,目标太高容易沮丧
l
lightstarr
孩子童年时父母过朝夕相处的care giver给予的爱和支持很重要,这么多年观察自己和周围朋友亲戚,大多数自信的人的父母对他们的欣赏和喜爱都是发自内心的
蛮有道理的
河边垂钓
回复 5楼lightstarr的帖子
是的,这是个好办法,我自己父母看到我都会两眼放光乐得合不拢嘴,让我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感谢父母。不过我自己有一段时间也有目标过高的问题,来美国以后生活比较简单安静,比起国内没那么热闹,小资,也调整了一段时间,现在觉得这里的生活也很不错,专注自己的感受,各有各的活法
s
sweetiemm
年幼时从父母来的爱和欣赏很重要。但人走到社会里,总会被社会暴打。没有人会无条件地欣赏与爱你。这个时候成年人要认清自己,看懂人生,调节心态。要自己从内心够强大,而不是靠外界来肯定自己。
哈哈机器人
这是是真的。真心体会。 随便附和个例子,买房子期望太高,硬撑着买个高大上的,结果给自己搞得压力大,精神紧张,在其他消费方面缩手缩脚。。。。。
河边垂钓
人到中年环顾四周,我认识的几个高考状元都不如我的几个学渣同学过得开心。尤其是小时候写检讨多的那几个,心理素质杠杠的,还都做生意成功了。特自豪。
b
bellamia
虽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追溯到童年,但是self esteem,worthiness真的是从幼年和父母相处的模式点点滴滴培养起来的,or ruined in some cases
煎饼果子要果壁儿
回复 1楼河边垂钓的帖子
我似乎从来没听说低看自己是因为自己站的太高了这个说法。价值感低带来的自卑感,较真起来讲。
首先是原生家庭的背景,原生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本来就很差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很难找到价值感。父母长辈基本上都是在疲于奔波劳碌勉强维持生活。父母这一代不但要勉强维持自身生活,还要兼顾老人和各种农村兄弟姐妹的需求的话,根本没有任何财力甚至精力在孩子身上。这样的原生家庭背景的孩子尤其可怜。张爱玲说,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这话听着刺耳,但其实很有道理。
其次是青少年时期所处的教育环境,也就是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这个阶段。到了大学基本已经定型。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孩子遇到的老师。如果大的教育环境总是不断灌输给孩子一种观念,国家是机器,个人是螺丝。而老师不但不鼓励任何新颖想法,还会特别惩罚那些特立独行的孩子。那么孩子本身的价值感就低。环境与人都是人生际遇,如果有幸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即使是大的环境压抑,孩子仍然会找到价值感和自信心。如果大的教育环境和背景是鼓励孩子多说话、多辩论、多参加竞技活动之类,那孩子大概率也会找到价值感和自信心。
最后则是人成年之后步入社会在现实中面对的人和事对自己价值感的影响。其实到这个阶段,人的价值观和对自身的价值感已经成型。如果不是偶发的和突发的事件,基本不太会出现大的变动。自信的人也就自信,自卑的人也就自卑,大部分人都在一个自适应的波动范围内。所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不是没有道理,原生家庭基本就决定了教育背景和师资,甚至是步入社会的门槛高度。
如果价值感伴随人的年龄有一个数值曲线的话,那么原生家庭基本决定了人的起点,而受教育背景和老师则决定了人的高度,真实的社会体验则会给人一个波动区间,而波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趋于平缓。
河边垂钓
回复 12楼煎饼果子要果壁儿的帖子
所以有时候对原生家庭和学校不给力的孩子来说阅读也是一条提升自己的道路。好书里可以遇到到很多智者指引自己。而且热爱阅读在几乎所有文化里都是一个评价很高的习惯,也有助于提升自我价值感。
l
lightstarr
年幼时从父母来的爱和欣赏很重要。但人走到社会里,总会被社会暴打。没有人会无条件地欣赏与爱你。这个时候成年人要认清自己,看懂人生,调节心态。要自己从内心够强大,而不是靠外界来肯定自己。
sweetiemm 发表于 2022-12-14 09:00

这么比喻一下吧,如果说自我价值和自我肯定像一座房子,年幼时父母的无条件爱和支持就像这房子的根基,之后长大了你自己在此基础上建造,但只要根基牢固,任凭风吹雨打,房子不会倒
对于一般没有特殊需要的人
C
Cortana
回复 12楼煎饼果子要果壁儿的帖子
所以有时候对原生家庭和学校不给力的孩子来说阅读也是一条提升自己的道路。好书里可以遇到到很多智者指引自己。而且热爱阅读在几乎所有文化里都是一个评价很高的习惯,也有助于提升自我价值感。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2-12-14 10:23

我从小是书虫,看书看了一辈子,确实提升自己很多,可是自我价值观仍然不高。而且学习好的容易得以低自我价值为特征的抑郁症焦虑症,这是共识
o
olivia0216
本身亚裔没有阶级观念
这个班看到帖子里别人老公挣百万就要回去抱怨自己家的挣不了
看到谷爱凌就要回去推自己的娃
完全不顾本身起点就是不同
自从我只和同阶层比较,就再也没有什么情绪困扰了,
美国和欧洲人会拿平民和贵族比出息吗?但是中国人就喜欢鲤鱼跳龙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河边垂钓
回复 15楼Cortana的帖子
是的,我认识几个学霸也是对自己要求太高,不仅自己,周围师长对他们期待值也高。最可怕的是有一个学霸最近二十年多前年前的老师要来了微信追问近况,还显摆自己的孩子事业有成。。。
呼啦圈
我觉得我就是挺自卑的一人的,而且我感觉这是刻在基因里面的东西,所以很担心给了娃(虽然目前的观察就是给了娃哎)
x
xyzgw
我觉得一个人对社科人文类知识的博览群书以及融会贯通比来自父母的培养更重要。或者说读书多更可以帮助建立自身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
对理科生来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对整个人类尤其是女性来说,读懂人文社科类书籍是建设自身心理防御不二法门。
河边垂钓
回复 18楼呼啦圈的帖子
你试试看到娃就眼睛发亮笑嘻嘻?
m
mailbox777
欲望是个好东西,是奋斗的动力,但过了就有麻烦了。
d
dngdnhxqs
同意大家的一句,年幼时候欣赏和表扬和鼓励特别重要。不过,我认识的自卑的,也不是对自己要求高,就是小时候被父母一直否定否自卑了。 我妈妈因为姥姥的教育,不能自己表扬自己人,所以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表扬过我,但也没有贬低。 但我遇到了一个非常支持我的老师,她一直夸我,给我过很多机会,什么都让我去试,什么小品,辩论赛,演讲的,主持的。 我长了这么大,从来没有自卑过,跟她很有关。
d
dngdnhxqs
回复 20楼河边垂钓的帖子
眼睛发亮 这个不错 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f
frogette
孩子童年时父母过朝夕相处的care giver给予的爱和支持很重要,这么多年观察自己和周围朋友亲戚,大多数自信的人的父母对他们的欣赏和喜爱都是发自内心的
lightstarr 发表于 2022-12-14 08:15

“发自内心的欣赏”—非常重要
d
dngdnhxqs
回复 24楼frogette的帖子
假惺惺的我觉得也行吧? 比如孩子画的画,像被踩了,大人基本也使劲夸,这样不行? 或者拉琴拉得听众折寿的。
k
kunpuring
从小过分被赞扬和过分被否定都不好,最好有个平衡。
从小一直被赞扬的往往自视过高,成人后如受到挫折会打击很大(身边有过几个自杀疯了的)
从小一直被批评的往往自卑,觉得自己没价值。
我觉得吧均衡最好,因材施教。如果孩子在外面整天受表扬,父母就适当批评;如果孩子在外面经常受挫,父母就尽量鼓励赞扬。
l
lizzie
回复 1楼河边垂钓的帖子
我似乎从来没听说低看自己是因为自己站的太高了这个说法。价值感低带来的自卑感,较真起来讲。
首先是原生家庭的背景,原生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本来就很差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很难找到价值感。父母长辈基本上都是在疲于奔波劳碌勉强维持生活。父母这一代不但要勉强维持自身生活,还要兼顾老人和各种农村兄弟姐妹的需求的话,根本没有任何财力甚至精力在孩子身上。这样的原生家庭背景的孩子尤其可怜。张爱玲说,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这话听着刺耳,但其实很有道理。
其次是青少年时期所处的教育环境,也就是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这个阶段。到了大学基本已经定型。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孩子遇到的老师。如果大的教育环境总是不断灌输给孩子一种观念,国家是机器,个人是螺丝。而老师不但不鼓励任何新颖想法,还会特别惩罚那些特立独行的孩子。那么孩子本身的价值感就低。环境与人都是人生际遇,如果有幸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即使是大的环境压抑,孩子仍然会找到价值感和自信心。如果大的教育环境和背景是鼓励孩子多说话、多辩论、多参加竞技活动之类,那孩子大概率也会找到价值感和自信心。
最后则是人成年之后步入社会在现实中面对的人和事对自己价值感的影响。其实到这个阶段,人的价值观和对自身的价值感已经成型。如果不是偶发的和突发的事件,基本不太会出现大的变动。自信的人也就自信,自卑的人也就自卑,大部分人都在一个自适应的波动范围内。所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不是没有道理,原生家庭基本就决定了教育背景和师资,甚至是步入社会的门槛高度。
如果价值感伴随人的年龄有一个数值曲线的话,那么原生家庭基本决定了人的起点,而受教育背景和老师则决定了人的高度,真实的社会体验则会给人一个波动区间,而波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趋于平缓。
煎饼果子要果壁儿 发表于 2022-12-14 09:50

手动点赞!
d
dngdnhxqs
回复 26楼kunpuring的帖子
你说的也有道理,大体说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就是俩极端,一个是怎么都是奥瑟姆,太棒了,教育出来的人,就是天天嗷嗷地要改变世界。 一个就是打击否定,所以不怎么表达自己观点,也没那么自信。

d
dngdnhxqs
回复 12楼煎饼果子要果壁儿的帖子
谢谢分享!看了好几遍。
你若安好_便是晴天
回复 1楼河边垂钓的帖子
我似乎从来没听说低看自己是因为自己站的太高了这个说法。价值感低带来的自卑感,较真起来讲。
首先是原生家庭的背景,原生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本来就很差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很难找到价值感。父母长辈基本上都是在疲于奔波劳碌勉强维持生活。父母这一代不但要勉强维持自身生活,还要兼顾老人和各种农村兄弟姐妹的需求的话,根本没有任何财力甚至精力在孩子身上。这样的原生家庭背景的孩子尤其可怜。张爱玲说,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这话听着刺耳,但其实很有道理。
其次是青少年时期所处的教育环境,也就是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这个阶段。到了大学基本已经定型。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孩子遇到的老师。如果大的教育环境总是不断灌输给孩子一种观念,国家是机器,个人是螺丝。而老师不但不鼓励任何新颖想法,还会特别惩罚那些特立独行的孩子。那么孩子本身的价值感就低。环境与人都是人生际遇,如果有幸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即使是大的环境压抑,孩子仍然会找到价值感和自信心。如果大的教育环境和背景是鼓励孩子多说话、多辩论、多参加竞技活动之类,那孩子大概率也会找到价值感和自信心。
最后则是人成年之后步入社会在现实中面对的人和事对自己价值感的影响。其实到这个阶段,人的价值观和对自身的价值感已经成型。如果不是偶发的和突发的事件,基本不太会出现大的变动。自信的人也就自信,自卑的人也就自卑,大部分人都在一个自适应的波动范围内。所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不是没有道理,原生家庭基本就决定了教育背景和师资,甚至是步入社会的门槛高度。
如果价值感伴随人的年龄有一个数值曲线的话,那么原生家庭基本决定了人的起点,而受教育背景和老师则决定了人的高度,真实的社会体验则会给人一个波动区间,而波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趋于平缓。
煎饼果子要果壁儿 发表于 2022-12-14 09:50

谢谢分享
河边垂钓
回复 26楼kunpuring的帖子
我觉得虚假的赞扬和过分的打击都要不得。孩子需要父母看到他们就由衷的高兴,无条件的爱。但是也需要知道父母真实的态度,好的要表扬坏的要批评,当然批评的态度温和一些比较好,对事不对人。很多的心理问题都是无法知道和面对真相引起的。让孩子知道真相很重要。
h
hjxzll
我觉得我就是挺自卑的一人的,而且我感觉这是刻在基因里面的东西,所以很担心给了娃(虽然目前的观察就是给了娃哎)
呼啦圈 发表于 2022-12-14 10:41

我也是认为基因决定的
养貂的小昭
咨询中常常有很多人价值感很低、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低看自己是因为自己站得太高了; 觉得自己没价值是因为把价值订得太高了; 觉得人生没意义是因为把人生赋予的意义太多了。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2-12-14 06:57

换个心理医生吧 纯粹都没说点子上 self esteem不是自己控制范围内的,是小时候被父母贬低造成的
河边垂钓
回复 33楼养貂的小昭的帖子
原生家庭不用说了是最重要的,不过成年人了也有一个调整内在父母内在小孩的期待值的选项。是有调整的空间的。
d
dngdnhxqs
回复 32楼hjxzll的帖子
基因肯定是有的,比如俩人,被同样打击否定,可能有个就完了,有个还行。
养貂的小昭
回复 33楼养貂的小昭的帖子
原生家庭不用说了是最重要的,不过成年人了也有一个调整内在父母内在小孩的期待值的选项。是有调整的空间的。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2-12-14 11:28

所以要把自己跟父母的思维剥离 很多人的expectation来自父母,但是自己并不知道,那种思维已经进入了潜意识 靠自己硬掰是掰不过来的,暂时掰过来也会弹回去的 所以我非常不认可cognative therapy,都是短期奏效,长期无用 基本上跟鸡汤没什么区别
河边垂钓
回复 36楼养貂的小昭的帖子
对,这个剥离代表自我意识的生成,很重要。
单身男
回复 1楼河边垂钓的帖子
按maslow的金字塔来算吧 你的自我价值到了什么级别
养貂的小昭
回复 36楼养貂的小昭的帖子
对,这个剥离代表自我意识的生成,很重要。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2-12-14 11:33

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你一直迟到,cognative therapist会跟你说,那样做会让人觉得你不尊重别人 你一下子紧张了,于是保证准时 大概能持续几个月,但是过了半天又忍不住开始迟到了 psychodynamic therapist会告诉说,喜欢迟到的人大部分是焦虑症引起的
所以cognative治标,dynamic治本 我比较不喜欢心理医生只分析表面的事情
s
saynomore
我也是认为基因决定的
hjxzll 发表于 2022-12-14 11:24

我也觉得是。
基因决定了人的基本心态,后天条件和境遇,在此基础上波动一下。
d
dngdnhxqs
回复 39楼养貂的小昭的帖子
好奇,不尊重别人是挺严重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够治本呢? 我是个从不迟到的人,原因就是,那样不尊重别人,说好的就要遵守。
河边垂钓
回复 39楼养貂的小昭的帖子
MM是行家亚,常分享亚
d
dngdnhxqs
回复 38楼单身男的帖子
我怎么觉得最顶层没必要实现?
养貂的小昭
回复 39楼养貂的小昭的帖子
好奇,不尊重别人是挺严重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够治本呢? 我是个从不迟到的人,原因就是,那样不尊重别人,说好的就要遵守。
dngdnhxqs 发表于 2022-12-14 11:43

那是因为你没有基础焦虑症吧 焦虑症一上来,别人怎么看你都不重要了,分分钟都在grapple anxiety
养貂的小昭
回复 39楼养貂的小昭的帖子
MM是行家亚,常分享亚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2-12-14 11:43

mm很多帖子很有营养,多交流
g
gmgamer
有人不得不用一生来弥补童年的阴影,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并不自知。
s
saynomore
我从小是书虫,看书看了一辈子,确实提升自己很多,可是自我价值观仍然不高。而且学习好的容易得以低自我价值为特征的抑郁症焦虑症,这是共识
Cortana 发表于 2022-12-14 10:34

Exactly. Coz you've seen way too many exceptionally intelligent people, and too much unknown, to feel contempt about self.
d
dngdnhxqs
那是因为你没有基础焦虑症吧 焦虑症一上来,别人怎么看你都不重要了,分分钟都在grapple anxiety
养貂的小昭 发表于 2022-12-14 11:45

哦哦,这样啊。 不迟到已经成了我的习惯,自然而然一直遵守时间。 你有没有什么推荐的心理学方面的书? 什么方面的都行。 谢谢分享。
s
saynomore
楼主分享是好的,多谢。
但讲真这些心理师的理论,对于读书不多智商不很高的大多数人,确实有意义,因为给了他们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相当于心理安慰剂。对于另一部分人,就是个话术而已。
单身男
回复 43楼dngdnhxqs的帖子
你不喜欢和男人做爱么?那对自尊心很重要
扶苏
我自己的经验是天生性格占很大的比例。然后才是有幼年时父母的影响。至于老师同学的影响,那就更小了。
天生安全感低的孩子,哪怕父母呵护,也很容易因为一个外人的一句话,或者经历的一个挫折一下子垮了。
天生安全感足的孩子,犹如打不死的小强,越挫越勇。
当然了,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基本时普通人。不会特别顽强,也不会特别脆弱。这个时候父母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毕竟水滴穿石。父母若从小对待孩子的方法不对,日积月累确实容易让孩子成为自己天生阈值的最低点。
我看过的许多专家言论,都建议不要过度批评,也不要过度表扬,还有不要拿孩子去跟别人比较。
使劲夸孩子也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的。因为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根本配不上父母的夸奖,内心会害怕。会担心万一父母发现我没那么好是不是就不喜欢我了。
所以,撇开天生因素,父母要做到的是情绪稳定,不要好的时候把孩子当作珍宝,不开心不高兴了就乱发脾气,还美其名曰,我平时对你这么好,偶尔发发脾气怎么了。稳定的情绪对孩子的安全感是最有效的呵护。然后就是对孩子真诚,好的地方表扬,不好的地方指出。不论孩子好与不好,都稳定输出。比如有的父母,和孩子亲密的时候,做饭花样百出。孩子得罪自己了,就一下子什么都不做了,让孩子自己解决。这都会让孩子感觉到不安全感。毕竟人无完人。孩子不可能永远稳定输出。
d
dngdnhxqs
回复 50楼单身男的帖子
这个是爱和归属那层吧。
d
dngdnhxqs
回复 51楼扶苏的帖子
你的发言也总是很好,谢谢分享! 我个人来说,属于打不死的小强。
5
5littlemonkeys
我从小是书虫,看书看了一辈子,确实提升自己很多,可是自我价值观仍然不高。而且学习好的容易得以低自我价值为特征的抑郁症焦虑症,这是共识
Cortana 发表于 2022-12-14 10:34

我读到说人的self identity这部分是在大脑闲暇时间发育的。学习好的孩子如果父母没有意识特别的去保护孩子的闲暇时间的话,孩子很容易每天是按照schedule连轴转,没有大块的闲暇时间。所以现在很多美国学校都特别强调freeplay的重要性,是远远排在课外活动前面的
河边垂钓
回复 54楼5littlemonkeys的帖子
是的,我娃小时候需要做复健,我们疯狂地给他做,他的复健师就和我讨论过没时间freeplay将来会很麻烦,让我们不要太努力了
n
nextspring
感觉自我价值是很重要的, 什么可以驱动让你天天早上爬起来? 还有群体认同感,不管做什么,工作也好,兴趣爱好也好,琴棋书画,种花种菜,唱歌跳舞,做义工,有一个群体,会很不一样
M
MajiaLove
咨询中常常有很多人价值感很低、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低看自己是因为自己站得太高了; 觉得自己没价值是因为把价值订得太高了; 觉得人生没意义是因为把人生赋予的意义太多了。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2-12-14 06:57

我觉着这次挖的坑很有价值 :)
我个人的经验是注重人生航行的大方向,而不要在意具体的目标,最容易一直有满足感。比如大方向是一直积极的改善自己,这个过程的结果会让自己吸引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伙伴在身边(也许大伙一起干成一个事业),但那只是byproduct而不是起航的目的或是航行的终点。有了目标就有了相悖的两个问题需要处理:目标定的太高远,很容易看不到日常微小进步对达到目标的作用,因而感到沮丧;目标定的太易得,很容易在达到之后,再次陷进迷茫。所以以我个人的经验,目标或者叫标的应该是用来衡量自己是不是航行在自己想要的方向上的测量工具,而不是目的。
大方向思考清楚了,精力就应该放在处理每天进步中需要面对的小磕绊小障碍上。这样一直面对每天不同的新鲜问题并克服它们的过程本身就能带来满足感。隔一段时间,比如半年或一年,回头看到这一段时间自己能力的前进,会有更大的满足感。
我对娃也一样,只鼓励他们每日在进步就行。啥名校,别家娃做到啥等等,都是没用的目标,所以也根本不会拿来比较。每日进步的过程中,会有障碍需要和他们一起想办法克服,所以自然会有建议;也会有我看到的他们自身还不足的地方,所以会有建设性批评;也会有定期复盘,所以会有夸奖他们能力进步的成就。既然没有目标只有方向,自然就专心于从现有状态如何前进的具体操作,而不会有焦虑。
于我来说,哲学层面想清楚更基础,心理学更像是个工具用于解决平常的具体问题。所以我和马上要考虑大学的老大说,虽然他明显会专注于理工,但我建议他在大学应该修两门哲学课。
河边垂钓
回复 57楼MajiaLove的帖子
哈哈,谢谢MM,继续挖:)MM这个大方向的说法很赞,尤其是你是和自己比,自己和自己比有进步了是最愈疗的,也是真正能让人幸福的。关于这个大方向,我以前也和一个朋友讨论过,关于她的情感问题。只要总体走向是好的,何必纠结一次不小心的遗忘误啥的呢,尤其是人家还很内疚。。
f
flyerx
我觉着这次挖的坑很有价值 :)
我个人的经验是注重人生航行的大方向,而不要在意具体的目标,最容易一直有满足感。比如大方向是一直积极的改善自己,这个过程的结果会让自己吸引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伙伴在身边(也许大伙一起干成一个事业),但那只是byproduct而不是起航的目的或是航行的终点。有了目标就有了相悖的两个问题需要处理:目标定的太高远,很容易看不到日常微小进步对达到目标的作用,因而感到沮丧;目标定的太易得,很容易在达到之后,再次陷进迷茫。所以以我个人的经验,目标或者叫标的应该是用来衡量自己是不是航行在自己想要的方向上的测量工具,而不是目的。
大方向思考清楚了,精力就应该放在处理每天进步中需要面对的小磕绊小障碍上。这样一直面对每天不同的新鲜问题并克服它们的过程本身就能带来满足感。隔一段时间,比如半年或一年,回头看到这一段时间自己能力的前进,会有更大的满足感。
我对娃也一样,只鼓励他们每日在进步就行。啥名校,别家娃做到啥等等,都是没用的目标,所以也根本不会拿来比较。每日进步的过程中,会有障碍需要和他们一起想办法克服,所以自然会有建议;也会有我看到的他们自身还不足的地方,所以会有建设性批评;也会有定期复盘,所以会有夸奖他们能力进步的成就。既然没有目标只有方向,自然就专心于从现有状态如何前进的具体操作,而不会有焦虑。
于我来说,哲学层面想清楚更基础,心理学更像是个工具用于解决平常的具体问题。所以我和马上要考虑大学的老大说,虽然他明显会专注于理工,但我建议他在大学应该修两门哲学课。
MajiaLove 发表于 2022-12-14 13:00

这位MM的观点非常赞同
I
Idonia
绝大部分人放到历史中就是一粒尘埃,庸庸碌碌的一生,既没什么正面积极意义,也不存在多少负面消极的意义。
意义仅针对自己和身边人。尝试做个身心健康和开心的人,尽量给旁人带来点正面积极的东西也就差不多了。
s
siniu
咨询中常常有很多人价值感很低、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低看自己是因为自己站得太高了; 觉得自己没价值是因为把价值订得太高了; 觉得人生没意义是因为把人生赋予的意义太多了。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2-12-14 06:57

哈哈确定是心理医生说的吗?感觉不是鸡汤就是杠精说的。
a
aiyamayayongle
回复 10楼河边垂钓的帖子
这就有所谓的生存者偏差了。
a
aiyamayayongle
回复 57楼MajiaLove的帖子
Don't Sweat the Small Stuff...and It's All Small Stuff 个人觉得这是本好书。
l
laifu
最近也在关注这个, mark
煎饼果子要果壁儿
回复 13楼河边垂钓的帖子
“原生家庭和学校不给力的孩子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完全同意。但是这“有助于提高和改善自我价值感”我恰恰持相反的看法。这样的孩子读的书越多,越会困惑自我价值感,甚至产生出更深层次的自卑感。归咎其原因,正是原生家庭的苦难和大的教育环境的压抑感导致人在青少年时期无法得到任何物质上和心理上的安全感,更难谈及灵魂层次的慰籍。在这样的条件下沉迷于读书在潜意识层面就是寻找心灵上的安慰、安全感,因为你的身体在原生家庭但是灵魂在别处。在表意识层面的表现其实就是一种初级觉醒意识,要努力通过读书和学习摆脱这种困苦的原生家庭环境甚至是整个异常压抑的社会教育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热衷于读书,对自我价值感并无益处,因为的它的出发点就是因为对原生家庭的自卑和教育环境的压抑所做出来的一种自我安慰。而且是唯一可行的。因为其他任何方式都没有条件。
那么如果我们抛开原生家庭充满苦难和狗血,教育环境异常压抑和变态这两个对我们很多人而言非常苦逼但是又非常现实的假设不提。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相对平凡但是充满平和的原生家庭,相对普通但是普遍鼓励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里,如何孩子提升自我价值感。(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这样的条件下其实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它根本就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但是既然说到这里,就继续信马由缰多谈一下。
其实我个人反而觉得体育运动、辩论演讲、舞台戏剧、音乐和舞蹈表演这些跟读书不沾边的东西都比读书更有助于提升自我价值感。
首先,所有这些活动都是把一个个体的人置于人群之中,和不同的人沟通、合作、交流、对抗。有教练、有队友、有对手。比如足球、比如舞台剧、比如音乐表演,这都需要个体在人群中通过语言和肢体表达进行协作乃至相互对抗。再简单一点说,人应该首先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价值感。一个前锋、后卫、守门员,一个主角或配角,一个小提琴、或者大提琴。总之在人群里有一个角色,(而且潜移默化中意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色),才能开始寻找价值感。有人会质疑,你这不是瞎扯嘛。这跟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教学互动,同学之间互相讨论问题不是一样的嘛?这个我也没办法去说服谁。我只能说在教室里面学习,人是没有在人群中的角色感的。在教室中的学习和互动,其实对学生而言,大家都是一个角色,所以在教室中的学习时间越长,同质化的感觉就会越强烈。所以说,一个宽松的鼓励多样化个性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环境对人的价值感建立非常重要。
其次,所有这些活动其实都需要个体的自身不懈努力和群体的默契配合去实现一种渐进的进步效果。就是从不会玩,到会玩,到玩得好,玩得精,到最后大家能一起玩出默契和花样。这个过程中,个体能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地进步,而这种进步能通过在人群里得到认同感而又被个体明确地感受到,这会导致价值感的提升。打个比方踢足球或者打冰球,从开始的笨手笨脚,到不懈地努力练习,到技术娴熟和队友达成各种默契。人(尤其是孩子)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而提升价值感。同时,家长在家庭中跟孩子的陪练和督促,在比赛中对孩子支持和鼓励这种互动效果又会增强孩子的信心和安全感。其实,归根到底,原生家庭很重要。苦逼的原生家庭可能连下一顿饭都没着落,根本就不可能跟孩子有互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个人觉得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最终不是让孩子拼命去拿第一或者冠军。否则一切努力就毫无意义。(虽然很多家长可能都是这样的想法。如果拿不到第一,所有努力不是白费了嘛。)但是其实最终会发现,无论你如何努力,无论你再有天赋,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比你更厉害。即使你达到了顶级的水平,却发现很多跟你一样优秀的人却比你更幸运。这个过程的实际意义其实不是说拼不到第一人生就毫无价值感,而是让孩子如何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失败和挫折。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各种失败和挫折。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认识自己同时不断地改善和提高自己。乱写到这里,不得不感慨,推娃各种课外活动其实不仅仅是孩子的功课,也是家长的功课。不是把孩子甩给教练然后就自己一个人坐着看网络小说。如果家长和孩子都无法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感悟和成长,那么对彼此而言不是互动,而是煎熬。

m
mickey2007
回复 13楼河边垂钓的帖子
“原生家庭和学校不给力的孩子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完全同意。但是这“有助于提高和改善自我价值感”我恰恰持相反的看法。这样的孩子读的书越多,越会困惑自我价值感,甚至产生出更深层次的自卑感。归咎其原因,正是原生家庭的苦难和大的教育环境的压抑感导致人在青少年时期无法得到任何物质上和心理上的安全感,更难谈及灵魂层次的慰籍。在这样的条件下沉迷于读书在潜意识层面就是寻找心灵上的安慰、安全感,因为你的身体在原生家庭但是灵魂在别处。在表意识层面的表现其实就是一种初级觉醒意识,要努力通过读书和学习摆脱这种困苦的原生家庭环境甚至是整个异常压抑的社会教育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热衷于读书,对自我价值感并无益处,因为的它的出发点就是因为对原生家庭的自卑和教育环境的压抑所做出来的一种自我安慰。而且是唯一可行的。因为其他任何方式都没有条件。
那么如果我们抛开原生家庭充满苦难和狗血,教育环境异常压抑和变态这两个对我们很多人而言非常苦逼但是又非常现实的假设不提。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相对平凡但是充满平和的原生家庭,相对普通但是普遍鼓励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里,如何孩子提升自我价值感。(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这样的条件下其实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它根本就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但是既然说到这里,就继续信马由缰多谈一下。
其实我个人反而觉得体育运动、辩论演讲、舞台戏剧、音乐和舞蹈表演这些跟读书不沾边的东西都比读书更有助于提升自我价值感。
首先,所有这些活动都是把一个个体的人置于人群之中,和不同的人沟通、合作、交流、对抗。有教练、有队友、有对手。比如足球、比如舞台剧、比如音乐表演,这都需要个体在人群中通过语言和肢体表达进行协作乃至相互对抗。再简单一点说,人应该首先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价值感。一个前锋、后卫、守门员,一个主角或配角,一个小提琴、或者大提琴。总之在人群里有一个角色,(而且潜移默化中意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色),才能开始寻找价值感。有人会质疑,你这不是瞎扯嘛。这跟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教学互动,同学之间互相讨论问题不是一样的嘛?这个我也没办法去说服谁。我只能说在教室里面学习,人是没有在人群中的角色感的。在教室中的学习和互动,其实对学生而言,大家都是一个角色,所以在教室中的学习时间越长,同质化的感觉就会越强烈。所以说,一个宽松的鼓励多样化个性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环境对人的价值感建立非常重要。
其次,所有这些活动其实都需要个体的自身不懈努力和群体的默契配合去实现一种渐进的进步效果。就是从不会玩,到会玩,到玩得好,玩得精,到最后大家能一起玩出默契和花样。这个过程中,个体能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地进步,而这种进步能通过在人群里得到认同感而又被个体明确地感受到,这会导致价值感的提升。打个比方踢足球或者打冰球,从开始的笨手笨脚,到不懈地努力练习,到技术娴熟和队友达成各种默契。人(尤其是孩子)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而提升价值感。同时,家长在家庭中跟孩子的陪练和督促,在比赛中对孩子支持和鼓励这种互动效果又会增强孩子的信心和安全感。其实,归根到底,原生家庭很重要。苦逼的原生家庭可能连下一顿饭都没着落,根本就不可能跟孩子有互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个人觉得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最终不是让孩子拼命去拿第一或者冠军。否则一切努力就毫无意义。(虽然很多家长可能都是这样的想法。如果拿不到第一,所有努力不是白费了嘛。)但是其实最终会发现,无论你如何努力,无论你再有天赋,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比你更厉害。即使你达到了顶级的水平,却发现很多跟你一样优秀的人却比你更幸运。这个过程的实际意义其实不是说拼不到第一人生就毫无价值感,而是让孩子如何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失败和挫折。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各种失败和挫折。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认识自己同时不断地改善和提高自己。乱写到这里,不得不感慨,推娃各种课外活动其实不仅仅是孩子的功课,也是家长的功课。不是把孩子甩给教练然后就自己一个人坐着看网络小说。如果家长和孩子都无法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感悟和成长,那么对彼此而言不是互动,而是煎熬。


煎饼果子要果壁儿 发表于 2022-12-15 00:21

给你点赞👍
河边垂钓
回复 65楼煎饼果子要果壁儿的帖子
谢谢MM认真的思考。抛砖引玉啦:)我个人觉得啊爱读书对我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当然我现在想这也是因为我父母给了我很多情感支持,他们很鼓励我读书,同学们也都喜欢佩服我的知识丰富也很有关系。所以我后来遇到瓶颈第一个想法是读心理学的书,从此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我是非常感谢自己读书的习惯的。当然读书对我个人而言,也有很多温暖的回忆,有很多和父母的互动以及朋友的交流在里面。MM的想法很有启发。让孩子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在关系中体验支持是很好的想法。让孩子懂得人生就是经历一个努力的过程,足以,很重要。
煎饼果子要果壁儿
回复 67楼河边垂钓的帖子
哈哈哈。我是中年油腻大叔。不是MM。当然即使是原生家庭和教育背景都比较给力的条件下,人依然可能会出现价值感困惑和自卑感。一个原因是原生家庭和教育环境都只注重于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不断灌输各种人间美景,和谐盛世。大约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忽视角色心理塑造,挫折失败经历。这种人一旦失去原生家庭的帮衬,成人之后的个人价值感一定会出现剧烈波动。当然即使人在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教育背景都很好,自身也经历了必备的心理塑造,挫折教育。仍可能出现自我价值感迷失导致自卑甚至心理问题,那就是在生命旅程中各种遇人不淑。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择业七择偶,八交贵人九养生。哈哈哈哈哈。
河边垂钓
回复 68楼煎饼果子要果壁儿的帖子
煎饼兄讲得有道理。即使是早期社会支持不错的人到了社会上工作组建家庭还有父母老去难免会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有些人比较坚韧善于调整恢复能力比较强,或者敢于自救求助心理书籍和心理干预,也是非常好的。而且这样经历挫折达到的坚韧才是更完整更真实的成长。这个蜕变过程本身就很珍贵。一帆风顺的人生其实也没啥意思。
猪舌头
我自己的经验是天生性格占很大的比例。然后才是有幼年时父母的影响。至于老师同学的影响,那就更小了。
天生安全感低的孩子,哪怕父母呵护,也很容易因为一个外人的一句话,或者经历的一个挫折一下子垮了。
天生安全感足的孩子,犹如打不死的小强,越挫越勇。
当然了,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基本时普通人。不会特别顽强,也不会特别脆弱。这个时候父母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毕竟水滴穿石。父母若从小对待孩子的方法不对,日积月累确实容易让孩子成为自己天生阈值的最低点。
我看过的许多专家言论,都建议不要过度批评,也不要过度表扬,还有不要拿孩子去跟别人比较。
使劲夸孩子也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的。因为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根本配不上父母的夸奖,内心会害怕。会担心万一父母发现我没那么好是不是就不喜欢我了。
所以,撇开天生因素,父母要做到的是情绪稳定,不要好的时候把孩子当作珍宝,不开心不高兴了就乱发脾气,还美其名曰,我平时对你这么好,偶尔发发脾气怎么了。稳定的情绪对孩子的安全感是最有效的呵护。然后就是对孩子真诚,好的地方表扬,不好的地方指出。不论孩子好与不好,都稳定输出。比如有的父母,和孩子亲密的时候,做饭花样百出。孩子得罪自己了,就一下子什么都不做了,让孩子自己解决。这都会让孩子感觉到不安全感。毕竟人无完人。孩子不可能永远稳定输出。
扶苏 发表于 2022-12-14 11:55

那我这种多次在逆境中翻身的人呢?仍然是一个很低自尊的人。讨好型人格。只有在逆境中才会抛弃杂念,然后特别坚韧。
扶苏
那我这种多次在逆境中翻身的人呢?仍然是一个很低自尊的人。讨好型人格。只有在逆境中才会抛弃杂念,然后特别坚韧。
猪舌头 发表于 2022-12-15 11:35

低自尊不代表不能在逆境中翻身,更不代表不会成功。甚至很多成功的人是低自尊的。尤其好多工作狂都是低自尊的,没有安全感的。因为闲下来就会不安,就会受不了,必须马不停蹄的工作才有安全感。
讨好型的人不代表讨好型人格。有人天生不爱有冲突,喜欢大家都开开心心的(比如我就是,哈哈)。但是完全不代表这些人不能面对冲突。讨好型人格之所以被列为病态就是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对自己和别人的生活都会造成困扰。因为讨好型人格不等于好人。这些人只是无法光明正大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所以无法跟人正常沟通。这些人内心往往伴随着极大的怨恨,因为感觉自己受了太多委屈,所以很容易报复在身边人身上。而被他们报复的人还不是真正不公正对待他们的人。所以这些人其实是很危险的。
许多特质其实是不矛盾的。可以同时存在。 比如内心乐观的人,也可以是坚韧的人,可以是浴火重生的人。有人经历过极大挫折,变得更加豁达宽容,拿得起放得下,知足常乐。这多少有点天生的。因为也有人经历过极大的挫折反而变得更阴郁,更仇视,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煎饼果子要果壁儿
回复 51楼扶苏的帖子
"所以,撇开天生因素,父母要做到的是情绪稳定,不要好的时候把孩子当作珍宝,不开心不高兴了就乱发脾气,还美其名曰,我平时对你这么好,偶尔发发脾气怎么了。稳定的情绪对孩子的安全感是最有效的呵护。然后就是对孩子真诚,好的地方表扬,不好的地方指出。不论孩子好与不好,都稳定输出。比如有的父母,和孩子亲密的时候,做饭花样百出。孩子得罪自己了,就一下子什么都不做了,让孩子自己解决。这都会让孩子感觉到不安全感。毕竟人无完人。孩子不可能永远稳定输出。"
赞!!!!
父母自身的情绪管理其实非常重要。。。但是很惭愧,这个问题意识到,很难彻底改掉。也是不断在检讨自身。
河边垂钓
回复 71楼扶苏的帖子
都同意!MM好厉害,多分享!接触过好几个成功人士确实都非常焦虑,到了病态的地步。
p
pawnbroker
说白了就是接受平庸
o
oneleaf
小时候的收到的温暖能治愈一辈子
呼啦圈
我自己的经验是天生性格占很大的比例。然后才是有幼年时父母的影响。至于老师同学的影响,那就更小了。
天生安全感低的孩子,哪怕父母呵护,也很容易因为一个外人的一句话,或者经历的一个挫折一下子垮了。
天生安全感足的孩子,犹如打不死的小强,越挫越勇。
当然了,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基本时普通人。不会特别顽强,也不会特别脆弱。这个时候父母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毕竟水滴穿石。父母若从小对待孩子的方法不对,日积月累确实容易让孩子成为自己天生阈值的最低点。
我看过的许多专家言论,都建议不要过度批评,也不要过度表扬,还有不要拿孩子去跟别人比较。
使劲夸孩子也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的。因为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根本配不上父母的夸奖,内心会害怕。会担心万一父母发现我没那么好是不是就不喜欢我了。
所以,撇开天生因素,父母要做到的是情绪稳定,不要好的时候把孩子当作珍宝,不开心不高兴了就乱发脾气,还美其名曰,我平时对你这么好,偶尔发发脾气怎么了。稳定的情绪对孩子的安全感是最有效的呵护。然后就是对孩子真诚,好的地方表扬,不好的地方指出。不论孩子好与不好,都稳定输出。比如有的父母,和孩子亲密的时候,做饭花样百出。孩子得罪自己了,就一下子什么都不做了,让孩子自己解决。这都会让孩子感觉到不安全感。毕竟人无完人。孩子不可能永远稳定输出。
扶苏 发表于 2022-12-14 11:55

学习了mark。 我也觉得情绪稳定这很重要,就是有时候那个火啊蹭蹭的,这时候我往往就是不说话也不走开,让自己平静下来。
l
leavee
回复 1楼河边垂钓的帖子
我似乎从来没听说低看自己是因为自己站的太高了这个说法。价值感低带来的自卑感,较真起来讲。
首先是原生家庭的背景,原生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本来就很差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很难找到价值感。父母长辈基本上都是在疲于奔波劳碌勉强维持生活。父母这一代不但要勉强维持自身生活,还要兼顾老人和各种农村兄弟姐妹的需求的话,根本没有任何财力甚至精力在孩子身上。这样的原生家庭背景的孩子尤其可怜。张爱玲说,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这话听着刺耳,但其实很有道理。
其次是青少年时期所处的教育环境,也就是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这个阶段。到了大学基本已经定型。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孩子遇到的老师。如果大的教育环境总是不断灌输给孩子一种观念,国家是机器,个人是螺丝。而老师不但不鼓励任何新颖想法,还会特别惩罚那些特立独行的孩子。那么孩子本身的价值感就低。环境与人都是人生际遇,如果有幸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即使是大的环境压抑,孩子仍然会找到价值感和自信心。如果大的教育环境和背景是鼓励孩子多说话、多辩论、多参加竞技活动之类,那孩子大概率也会找到价值感和自信心。
最后则是人成年之后步入社会在现实中面对的人和事对自己价值感的影响。其实到这个阶段,人的价值观和对自身的价值感已经成型。如果不是偶发的和突发的事件,基本不太会出现大的变动。自信的人也就自信,自卑的人也就自卑,大部分人都在一个自适应的波动范围内。所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不是没有道理,原生家庭基本就决定了教育背景和师资,甚至是步入社会的门槛高度。
如果价值感伴随人的年龄有一个数值曲线的话,那么原生家庭基本决定了人的起点,而受教育背景和老师则决定了人的高度,真实的社会体验则会给人一个波动区间,而波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趋于平缓。
煎饼果子要果壁儿 发表于 2022-12-14 09:50

对自己要求高的人,特别身边优秀人才特别多的,眼睛都盯着更优秀的人,如果不是优秀中最优秀的那一类,年轻时容易自卑;年纪大对人生理解更多释怀后,变成正常的自我评价。 那些成年仍然自大的,一般是周围环境不怎么样但自己还行的、或者运气好混好了的。 成功的因素这么多这么繁杂,而且自身之外很多是运气,所以成熟的人都知道自满或者妄自菲薄大可不必。
M
MajiaLove
回复 57楼MajiaLove的帖子
哈哈,谢谢MM,继续挖:)MM这个大方向的说法很赞,尤其是你是和自己比,自己和自己比有进步了是最愈疗的,也是真正能让人幸福的。关于这个大方向,我以前也和一个朋友讨论过,关于她的情感问题。只要总体走向是好的,何必纠结一次不小心的遗忘误啥的呢,尤其是人家还很内疚。。
河边垂钓 发表于 2022-12-14 13:09

我是个中年猥琐男哈:)

M
MajiaLove
回复 57楼MajiaLove的帖子
Don''t Sweat the Small Stuff...and It''s All Small Stuff 个人觉得这是本好书。
aiyamayayongle 发表于 2022-12-14 17:36

谢谢,去找一下你推荐的书。
找了个summary看了一下,感觉不适合我和娃,可能适合我老婆。我和娃们relax都没任何问题,有时候都太relaxed啦,不用跟它学balance了。还是谢谢推荐。
河边垂钓
回复 78楼MajiaLove的帖子
大方向不猥琐:)
河边垂钓
回复 74楼pawnbroker的帖子
平凡的人生也不一定平庸吧,敝帚自珍,也许是生动有趣温暖平衡或者坚韧不拔的一生呢?
煎饼果子要果壁儿
回复 81楼河边垂钓的帖子
95%以上的人群最终都会归于“平庸”。无论事业如何成功,人生不过都会谢幕。无论烟花如何绚丽,夜空最终都是冷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也不知道。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人生徒留千百遗憾。所以还是要活在当下,忘却烦恼。纠结于自我的价值感其实也是没啥必要。多陪陪孩子打球,读书旅行,看电影,都挺有价值感。如果说人生不过及时行乐耳,这一点,老美,老墨,老黑都比老中想得开,挣钱就花,挣一个花俩。先把各种好吃好玩的人生都体验一遍再说。
M
MajiaLove
说白了就是接受平庸
pawnbroker 发表于 2022-12-15 12:00

我觉着需要做的是接受现状。接受现状和接受平庸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事儿。接受现状不是目的,而是以进步为目的采取符合方法论的必须步骤之一。只有接受现状,才能搞清楚哪里要做改变,哪里可以做有效action,如何去action等等。我的理解里接受平庸是躺平不挣扎了,也不用再改变什么了,人生方向和我想的完全不同。
M
MajiaLove
回复 81楼河边垂钓的帖子
95%以上的人群最终都会归于“平庸”。无论事业如何成功,人生不过都会谢幕。无论烟花如何绚丽,夜空最终都是冷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也不知道。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人生徒留千百遗憾。所以还是要活在当下,忘却烦恼。纠结于自我的价值感其实也是没啥必要。多陪陪孩子打球,读书旅行,看电影,都挺有价值感。如果说人生不过及时行乐耳,这一点,老美,老墨,老黑都比老中想得开,挣钱就花,挣一个花俩。先把各种好吃好玩的人生都体验一遍再说。
煎饼果子要果壁儿 发表于 2022-12-15 14:14

哈哈,你说的这个,我年轻的时候就想通了。正是因为一辈子最多就100年,和历史或是宇宙比都是过眼云烟,所以才更要好好用这转瞬即逝的窗口让自己探索的边界更大一些。至于吃喝玩乐的体验,都太容易饱和了,对于我没啥吸引力。
河边垂钓
回复 83楼MajiaLove的帖子
这个我前一段时间在爱自己的那个帖子里也想到这个问题,接纳自己就是接受现实,分析现实,也更好地采取必要的行动
河边垂钓
回复 84楼MajiaLove的帖子
每个人追求的价值感不一样,各有各的活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活法
M
MajiaLove
回复 84楼MajiaLove的帖子
贴个最喜欢的歌曲, Frank Sinatra的My Way。我自己葬礼上会放的歌。
歌词太有自豪感了,希望自己后半辈子过得能对得起里面的描述。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gUUOKqKsfeM?showinfo=0
河边垂钓
回复 87楼MajiaLove的帖子
赞。有计划。有勇气。我喜欢的作家王小波写到要跨越一切沉沦向永恒开战的时候,也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态度:我感到自豪,因为我取得了第一个胜利,我毫不怀疑胜利是会接踵而至的。我能够战胜命运,把自己随心所欲地改变,所以我是英雄。我做到了第一件做不到的事情,我也可以接着做下去。我喜欢我的诗,因为我知道它是真正美好的,它身上有无可争辩的光辉。我也喜欢我自己造出的我自己,我对他满意了。那时候他还没有成名,所以这种气概非常值得学习。
m
moonrose
回复 13楼河边垂钓的帖子
“原生家庭和学校不给力的孩子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完全同意。但是这“有助于提高和改善自我价值感”我恰恰持相反的看法。这样的孩子读的书越多,越会困惑自我价值感,甚至产生出更深层次的自卑感。归咎其原因,正是原生家庭的苦难和大的教育环境的压抑感导致人在青少年时期无法得到任何物质上和心理上的安全感,更难谈及灵魂层次的慰籍。在这样的条件下沉迷于读书在潜意识层面就是寻找心灵上的安慰、安全感,因为你的身体在原生家庭但是灵魂在别处。在表意识层面的表现其实就是一种初级觉醒意识,要努力通过读书和学习摆脱这种困苦的原生家庭环境甚至是整个异常压抑的社会教育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热衷于读书,对自我价值感并无益处,因为的它的出发点就是因为对原生家庭的自卑和教育环境的压抑所做出来的一种自我安慰。而且是唯一可行的。因为其他任何方式都没有条件。
那么如果我们抛开原生家庭充满苦难和狗血,教育环境异常压抑和变态这两个对我们很多人而言非常苦逼但是又非常现实的假设不提。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相对平凡但是充满平和的原生家庭,相对普通但是普遍鼓励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里,如何孩子提升自我价值感。(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这样的条件下其实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它根本就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但是既然说到这里,就继续信马由缰多谈一下。
其实我个人反而觉得体育运动、辩论演讲、舞台戏剧、音乐和舞蹈表演这些跟读书不沾边的东西都比读书更有助于提升自我价值感。
首先,所有这些活动都是把一个个体的人置于人群之中,和不同的人沟通、合作、交流、对抗。有教练、有队友、有对手。比如足球、比如舞台剧、比如音乐表演,这都需要个体在人群中通过语言和肢体表达进行协作乃至相互对抗。再简单一点说,人应该首先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价值感。一个前锋、后卫、守门员,一个主角或配角,一个小提琴、或者大提琴。总之在人群里有一个角色,(而且潜移默化中意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色),才能开始寻找价值感。有人会质疑,你这不是瞎扯嘛。这跟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教学互动,同学之间互相讨论问题不是一样的嘛?这个我也没办法去说服谁。我只能说在教室里面学习,人是没有在人群中的角色感的。在教室中的学习和互动,其实对学生而言,大家都是一个角色,所以在教室中的学习时间越长,同质化的感觉就会越强烈。所以说,一个宽松的鼓励多样化个性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环境对人的价值感建立非常重要。
其次,所有这些活动其实都需要个体的自身不懈努力和群体的默契配合去实现一种渐进的进步效果。就是从不会玩,到会玩,到玩得好,玩得精,到最后大家能一起玩出默契和花样。这个过程中,个体能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地进步,而这种进步能通过在人群里得到认同感而又被个体明确地感受到,这会导致价值感的提升。打个比方踢足球或者打冰球,从开始的笨手笨脚,到不懈地努力练习,到技术娴熟和队友达成各种默契。人(尤其是孩子)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而提升价值感。同时,家长在家庭中跟孩子的陪练和督促,在比赛中对孩子支持和鼓励这种互动效果又会增强孩子的信心和安全感。其实,归根到底,原生家庭很重要。苦逼的原生家庭可能连下一顿饭都没着落,根本就不可能跟孩子有互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个人觉得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最终不是让孩子拼命去拿第一或者冠军。否则一切努力就毫无意义。(虽然很多家长可能都是这样的想法。如果拿不到第一,所有努力不是白费了嘛。)但是其实最终会发现,无论你如何努力,无论你再有天赋,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比你更厉害。即使你达到了顶级的水平,却发现很多跟你一样优秀的人却比你更幸运。这个过程的实际意义其实不是说拼不到第一人生就毫无价值感,而是让孩子如何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失败和挫折。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各种失败和挫折。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认识自己同时不断地改善和提高自己。乱写到这里,不得不感慨,推娃各种课外活动其实不仅仅是孩子的功课,也是家长的功课。不是把孩子甩给教练然后就自己一个人坐着看网络小说。如果家长和孩子都无法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感悟和成长,那么对彼此而言不是互动,而是煎熬。


煎饼果子要果壁儿 发表于 2022-12-15 00:21

mm 写的太好了
你算哪块小饼干
我不但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也认为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价值,并且不懂他们的价值感是从哪里来的😂
l
likewatersun
本身亚裔没有阶级观念
这个班看到帖子里别人老公挣百万就要回去抱怨自己家的挣不了
看到谷爱凌就要回去推自己的娃
完全不顾本身起点就是不同
自从我只和同阶层比较,就再也没有什么情绪困扰了,
美国和欧洲人会拿平民和贵族比出息吗?但是中国人就喜欢鲤鱼跳龙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olivia0216 发表于 2022-12-14 10:39

必须手动赞一个
河边垂钓
回复 90楼你算哪块小饼干的帖子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虽然能名垂千古的不过少数,虽然人终究要死,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尽量认真努力地活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按时体检依法纳税,做自己喜欢的爱好,热气腾腾地活着,这是很大的勇气来对抗无常。认真活着这件事本身是有价值的。
m
matata214
有理
m
mouton
那是因为你没有基础焦虑症吧 焦虑症一上来,别人怎么看你都不重要了,分分钟都在grapple anxiety
养貂的小昭 发表于 2022-12-14 11:45

请问知道自己不能按时,总可以提前短信或电话通知吧?难道焦虑令迟到者方寸大乱,不知所措?
本人守时,一般绝对早到,如到不了,除非万不得已,会提前各种途径通知,
d
dkTW
回复 55楼河边垂钓的帖子
留白才有空間進退伸展
d
dkTW
回复 83楼MajiaLove的帖子
改變現在起還能改變的 接受已發生無法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