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88楼的帖子 如果两个人气急败坏吵架,但是演员口齿清晰; 如果角色是个病痨,但台词清亮; 如果在话剧的舞台上,是可以的,因为他们要保证最后一排的观众也能听到他们的台词。(他们的妆也重,也是要让观众看清,那种化妆要是用在电视剧里,那还能看吗)话剧演员的台词是要有动作性的,否则丹麦王子的大段心理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怎么会是经典呢?谁会在现实中那样说话呢?而且话剧中还有布莱希特流派,就是要间离,告诉观众这就是在演戏。 斯坦尼的体验派是要真情实感的沉浸式演出。 但要发生在影视剧里,就不行了。 影视艺术有自己的艺术规律。把话剧表演中说台词的方法用到影视表演上,会是灾难:)
罗晋的声音实在太难听了😂
是的,而且他从年轻时就非常好,末代皇帝/围城好像都是他自己的声音
音色条件天生的就没办法。声音难听的还是用配音吧,对观众的耳朵友好点。
欧美演员都是各种口音切换自如的,凯特温斯莱特演美剧完全不违和,到了中国演员连自己的口音都改不掉(而且还有人替他们说话,中国太大了,南方口音不容易。。。),这么一对比简直可笑。
嗯他台词确实不错
邓伦和闫妮的夜旅人还可能播吗?
何赛飞浙江人?演员里语言有天赋的似乎不算多。多用原音还是会有进步的,选秀出身的欧豪就是一个例子。
唉,估计没戏了。我也很期待呀。
你要批评话剧腔,拿话剧演员举例子,也不用拿刘敏涛来举例子吧,她就不是话剧演员,并不是关系挂在话剧院的就是话剧演员。刘敏涛一个快50岁的演员生平所演的话剧如下: 榆树下的欲望 阿比 万尼亚舅舅 叶列娜 2007年 百年老店的故事 郝滋润 你管她叫话剧演员? 至于说到话剧腔,人艺的那几个话剧台柱子,杨立新、何冰、梁冠华、宋丹丹、徐帆,大家也看了他们不少作品吧,他们演的角色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市井小民,哪个台词不贴切呢?这些话剧作品比他们的影视作品还多的人,哪有一点你所谓的话剧腔呢?是贫嘴张大民话剧腔呢,还是宋丹丹的白云黑土话剧腔呢?后者还真是舞台剧。 楼里还有人提到靳东,这位老哥也是快50了,但他演过的话剧也是只有三部 2008年《日出》方达生 2010年《惊天雷》毛泽东 2021年《血沃中华》李大钊 这位哥但凡好好琢磨一下话剧,倒还真不至于被人说台词话剧腔了。 所以什么是话剧腔,是人艺台柱子们收放自如的台词叫话剧腔?还是刘敏涛靳东这种快50了只演过三部话剧的台词叫话剧腔? 当然,现在的小花小生们不要说能有梁冠华王志文35岁时的台词水平,能有靳东35岁时的台词水平也就够吹牛了,比如那个任嘉伦就快35了,杨洋也快了。
张凯丽很奇怪,感觉演了渴望以后,演啥啥尴尬,30多年了吧。
可能一般人看来话剧腔=诗朗诵腔
语言和演戏一样 要有天赋 加上精心练习 比如Kate还专门讲了她们给Mare设计口音和练习的过程
做不到发音标准吐字清楚这个基本要求的 不如配音 前面有人说以后政策不能配音 那就难了 可以演方言戏?:)
大部分台词好的,都是演话剧出生的吧。
还不如问一个更直接的问题,这种人配做演员么。台词都说不好,直接滚蛋不行么?中国找不出人了?
我记得那种voice coaching 非常昂贵。陈冲刚来好莱圬闯的时候花大钱找这方面的老师。国内演员尤其非科班出身的也有找台词老师跟组的。
何晴何赛飞都浙江人,好像还都是越剧出身。何赛飞口音其实也蛮重的,但赢在情绪特别到位,喜怒哀乐啥场景台词她都念的不错,至少观众听着悦耳不违和,口音反而成为特点,听起来娇嗔。何晴是真不行,我看过她几部现代剧,她完全hold不住稍微长点需要带点情绪的台词,说的那叫一个糟糕,还不如上配音。
这也能有政策?本来演员用原音是基本要求,现在变成需要下政策要求的。
如果所有演员都要原因,有些台词奇差的演员估计要被淘汰了。以前从默剧变成有声剧时也曾经淘汰了一批演员。
我说的“话剧腔 ”就是特指吴越,刘敏涛和靳东这三个人那种。这些人经常被人当作话剧演员来表扬,所以我反对一下。随便回层友一帖,不可能还要定义一下演出超过十个话剧的才算话剧演员。
我前面正儿八经帖的一篇没人看见,怎么一听见话剧腔就炸毛了呢?
再帖一遍。真是的,简直了
1,最基本要求,能正确断句(停顿),正确发音,正确使用逻辑重音(这个问题最严重)。总之一句台词能正确表达这个人物说这句台词的意思。 举几个例子:
断句/停顿: 我从小便习武。 正确 我_ 从小_ 便_习武。 错误 我_ 从_ 小便_习武。(为什么不是大便,我去)
发音: 我亲自来看着你。 正确:我亲自来KAN1 着你(监督) 错误: 我亲自来KAN4 着你(我有那么好看吗?)
逻辑重音:一个警察去夜店,把一个姑娘强奸了 正确:重音应在 警察,夜店,强奸 错误:重音在 姑娘 这个例子是吴越在扫黑风暴里发生的真实错误。
总之基本要求是语文要过关。可惜,大部分演员文化水平差,都过不了这一关。尤其是在逻辑重音上。
2,在正确基础上才能谈口齿清晰,发音标准(比方周迅普通话不标准),音量适当
3,在这两点之上才能谈到表达情绪。节奏,感情,轻重缓急,声音的情绪等。
总之女演员普遍较差。男演员里有些不错。
但是她和陈晓的云襄传预告里的台词听起来一般。当然肯用原音都是值得鼓励的。
对的。台词的情绪到位念白清晰断句重音合理比较重要,口音不太让人出戏就无所谓。
应该会的,接下来播的剧如果再用配音的话,等于宣布自己是名副其实的演贝,估计一般人都丢不起这个人吧。但是如果原声实在差,很快就没人再看他们的戏了,自然而然被淘汰了
哈哈哈你举的几个例子太好笑了。不知道演员自己理解了台词没有。
那挺可惜的 国内现在各种政策 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放出来就好了
可能会AI换脸吧,有些剧的配角是这么处理的
罗晋台词一直有些问题,断句刻意不按常理,气息也不足。鹤唳华亭里这样也就罢了,天下长河里比较违和。除了老戏骨索相明相二位,高相台词也不错。
我这都是真实案例。哈哈哈,还有比这些更惨不忍听的,错别字连天的都有。
有次一古偶,台词“姑娘屋里的沉吊”?我一听一头雾水,看字幕”姑娘屋里的陈调”?我去,什么东西?再一想明白了:陈设!那字念设。 都是些什么文化水平的人在拍什么鬼
拍成翔也有大把粉丝叫好,谁还费力气提高水平
这属于事故了。好多剧就是中文系本科毕业的小姑娘凑起来的编剧班子,能指望什么呢?李少红被采访时自己都说没看懂红楼梦。相比之下演员台词问题算不上最要害的。
没看过何晴版的杨九红……这不是大宅门2吧,记得何赛飞演到杨九红死了
字幕你这不是吐槽码工吗
编剧导演的确最重要 台词只要不出戏就能看 好台词是锦上添花
但是如果台词/口音正好是一个人的button 那有点不合适就很难看下去
打字小妹吧
说自己看懂红楼梦的都被红学家和网友喷死了,李少红当然不敢
演她妈妈的Jean Smart也有请voice coach专门练Philadelphia那边的发音,好莱坞还是很专业和敬业
肯定是语音识别
事实上编剧导演如果很好的话,一般来说不会选台词很差的演员,基本审美还是在线的,估计内行人比外行人更不能忍这些。
现在难说,很多时候编导做不了主。
哈哈哈,也不见得就看不下去,我看有些人是咬牙切齿地看小鲜肉偶像剧,要不怎么知道那么多。
必须是。简直不敢想象人能有那么傻。:) 可是难道最后没有人proof read 一遍就这么原汁原味放出来吗?这活儿也太糙了
哈哈哈,你为什么这么了解
爱惜自己羽毛的导演是不会用台词很差的演员的,这点我可以肯定。因为他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的心血会被浪费。。。
肯定分析过,有那个钱不如去买水军
打错了,大宅门1912,大宅门除何赛飞外的原班人马拍的全新剧集。
你知道专业配音演员两三天就能配好一部剧么,演员自己业务熟练的话两三周也搞定了。平台空降播出。政策多变,效率为先,纰漏肯定不少。
我以前真的看见过 “你是西尔瑞斯吗?” "不,我是肯丁“ 这样的字幕
这个是盗版字幕组
这部剧最出彩的是Kate,其他演员印象都不深了
再爱惜羽毛也得有钱才能拍戏不是。反正也有法子,找一堆戏骨配角抬轿即可。
Jean Smart戏不多,但是也很会演,演过HBO的hacks,演一个standup comedian,去年得过艾美奖
我在电视台工作过,播音员提示器上的文本就是我们写好了打字小妹录入的,那是十几年前,可能现在剧字幕用语音识别吧,但是我感觉出错率会更高
有感而发
冯远征特别棒! 这种真正的话剧演员 可以做到收放自如 贴近角色 就没有所谓用“话剧音”来演戏的问题
警察那个,我看你描述,觉得重音在“姑娘”上没问题。 不知道说话的场景是什么,重音在姑娘上,是对这个姑娘的痛惜。如果是在法庭起诉,那重音是应该在警察和强奸上。
王凯台词惊到我了,非常好,之前以为他是偶像派呢。
以前很少看粤语原音港剧
总觉得他们演技有点水,直到有一天看了原音粤语的83射雕,我的妈呀,原来国语配音把表演功力活活给打了六五折。
台词确实是表演的一个部分,把演员的原声拿掉,用配音(而且配音是流水线出品),那真的是埋汰了演员的演技。
经前面几位同学一分析,她的台词真的不能说好,演技是真不错。
声台行表是演员的基本功,台词是很重要的一个考量。然而很多的演员基本功实在太差。 台词的逻辑重音,语法重音和感情重音完全拿捏不对。吐字不清,念错字错词,有口音,气声儿多,儿话音不对,各种问题。
靳东和陈数的话剧日出我看过,他的台词让人总感到他在叹气,倒把个方达生的别扭演出来了,算歪打正着吧? 但在电视剧里,你们看过到爱的距离吗? 他在剧里,帅是帅极,就是台词,一个院长,总在叹气,很违和。
话剧演员,演电视剧,如果不是用力过猛,话剧腔明显( 那是演技不足导致), 好的话剧演员台词都很过硬。 冯远征,何冰,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 稍有京腔过重)...
同意这个。我是看北京人艺话剧长大的,人艺话剧演员的台词真的不能简单地用“话剧腔”来形容。先不说他们演话剧和影视剧这样完全不同的表演形式,就算都是话剧,演“茶馆”“天下第一楼”这样的京味剧,与演“哗变”“海鸥”这样的译制剧,其台词处理也完全不同,哪里有一成不变的话剧腔。何冰就说过,他演影视剧会非常小心他的台词,不要带出演话剧的范儿来,这才是好演员对待角色的态度,角色塑造是绝对没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的,台词亦是。 我心目中的好台词,最基本的是气息稳,咬字清,在此基础之上才有准确的断句,强弱自如的声调等,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人物丰富多层次的情感,传达出复杂的甚至是字面意思背后的内涵。气息和咬字是基本功,没有这个,根本谈不上台词的好坏。有的演员在说短句的时候还好,一说长句子就总是声调前高后低,前长后短,这就是典型的气息不足的特点,属于基本功不行的类型。
MARK, 以后找片段看
我很喜欢他啊 HIMYM里最喜欢的角色
没觉得 我觉得罗晋说话声音很性感
您是内行,说得非常好。 哗变我也看过,冯远征的台词很厉害。那么长,又那么书面化的魁格的台词他说得那是一气呵成,感情充沛。朱旭先生和吴刚也特别好。
窝头会馆,特别推荐。何冰,濮存昕,宋丹丹,徐帆,杨立新,台词和表演太好了。 年轻一代就逊色很多。 演老苑儿子的演员,肺痨的设定,说话倒字正腔圆,气息平稳,非常不符合角色( 这个人物也是败笔)。
当然还有一招就是雇水军吹台词又进步了,哈哈。
窝头会馆非常好看
古装剧配音不光是普通话不好的因素。古装剧这么多剧组相邻着同时开工,尤其有打戏的,收音效果肯定不好。有的演员声音条件可能和角色人设比较违和。有的演员声音和台词太现代,当然这个属于演技范畴了。有的看合约和制作方协调安排。也不是演员想为了证明自己就一定能自己配原音的。孙俪想自己配就被郑晓龙拒绝了。最优解应该是现场收音。最近的剧卿卿日常就是现场收音,要赞一个。
梁冠华看过他的几次戏,真的是个非常好的演员,台词功力一级
以前流行的台湾剧也都是现场收音吧,除了几个从香港去台湾发展的演员用配音。除了台湾腔和现场杂音稍出戏,大家不也看得津津有味。现在的观众挑剔,台词问题之外要是演员的声音条件不好,他们肯定要骂为什么不用配音。
这个话剧讲什么的?
如果两个人气急败坏吵架,但是演员口齿清晰; 如果角色是个病痨,但台词清亮;
如果在话剧的舞台上,是可以的,因为他们要保证最后一排的观众也能听到他们的台词。(他们的妆也重,也是要让观众看清,那种化妆要是用在电视剧里,那还能看吗)话剧演员的台词是要有动作性的,否则丹麦王子的大段心理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怎么会是经典呢?谁会在现实中那样说话呢?而且话剧中还有布莱希特流派,就是要间离,告诉观众这就是在演戏。 斯坦尼的体验派是要真情实感的沉浸式演出。
但要发生在影视剧里,就不行了。 影视艺术有自己的艺术规律。把话剧表演中说台词的方法用到影视表演上,会是灾难:)
观众挑剔台词好坏,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剧情太渣,如果剧情打动观众,观众还会吹毛求疵台词吗?
电影主要靠导演,电视剧主要靠编剧。 编剧是一剧之本。 可惜国产电视剧的好编剧实在太少太少了,凤毛麟角。
有人问为什么中国电影都没有续集2? 答: 因为1,已经很2 了:)
是这个道理。剧情是首要的。台词用来推动剧情。仔细想想,有些剧剧情追起来挺上头,演员的演绎也就那样,剧抬人吧。
你说到点了,看到国内的影视剧中有演员用话剧的方式说台词而被追捧实在无语
重音肯定不应该在姑娘上啊,强调姑娘的话,等于强调的是被害人的性别而不是强奸这个犯罪行为,本意肯定不是这个。。。
那当然是台词不好了。你说的那种首先演技就不好,演技都不好了,台词怎么可能好。台词不等于播音,又不是读的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