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死磕到底的华人数学家,到底解决了什么世界难题?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2年11月10日 8点14分 PT
共 (2)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m
michellesade
2 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作者|吴朝阳
南京大学数学系副教授
10月中旬,“张益唐攻克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消息不胫而走,随后,其论文正式得以发表并接受同行评议。二十余天之后的今天(11月8日),张益唐关于他这项重要工作的报告在北京大学镜春园82号的会议厅如期召开,并在线上同步直播。
在将近五十分钟的演讲中,张益唐教授以在行内人士听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全世界的数学爱好者介绍了他的工作。
张益唐说,很多重要的数论问题,都可以转化、归结为“一个长度有限的实数序列{xn}里是否存在负数”这样一个看似很初等的问题。哥德巴赫猜想是其中的一个,他此前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弱)孪生素数问题是另一个。不仅如此,此前着手解决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所有数学家,也是沿着这个传统的思路开展研究。
他讲解到,在解析数论中,传统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寻找另一个长度有限的非负序列{yn},考察两个序列的乘积之和是否为负数。不幸的是,很多数论问题,包括弱孪生素数猜想和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数学家们找到的序列,总是可以让所考察的乘积之和任意接近于零,却又总是无法证明它能够越过零而成为负数。
关于兰道-西格尔零点问题,张益唐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从不同视角、在不同的数学分支中寻觅可能的序列,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却和其他数学家们一样,找到的序列总是“差一点点”。
用他自己的话说,“找出来最后都是一个ε乘上一个什么东西,但这个ε你就是跨不过去”。
在漫长而艰苦的寻找中,张益唐形容自己在“大海捞针”,是毫不夸张的。他告诉听众,他找到的序列都不能证明前面所说的和式为负数,从而证明兰道-西格尔猜想。但是,从他精心挑选的不同和式中,他可以推出矛盾,用反证的办法证明该猜想。对此,他总结说:
“
大海捞针我没捞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我把这个海底的地貌给弄清楚了,最后发现,我不需要那根针,也能达到目的。
”
也就是说,张益唐另辟蹊径,以一种全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不仅如此,他所发明的这种新思路给解析数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张益唐本人因此预言,“一堆”原来存在瓶颈的数论问题将因此获得突破,“应用的话,解析数论、代数数论里头,会出现一些非常强的结果”。
很显然,张教授的工作不仅解决了一个极难的数论问题,而且可能在数论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
在提问环节,张益唐告诉听众,他的论文虽然只是“本质上解决了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但已经至少有一项直接的应用:素数在等差数列中的分布问题因为这篇论文的结果而立刻得到解决;并且,他将用自己发明的这种新思路来改进弱孪生素数问题的结果。
张益唐在答问时,两次提到自己把工作“做到极致”,含蓄地向他的听众传授自己做学问的“秘诀”。他的一位同事曾说,如果张益唐解决了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那就相当于同一个人被雷电击中了两次。
他的这场报告会让我们清楚了,数年内孤军奋战,攻克两个数论中顶级难题的张益唐,不是被雷电击中了两次,而是以数倍的努力做出贡献,让自己成为数论界数十年间最杰出的学者之一。
元好问诗云“莫把金针度与人”,在解决兰道-西格尔猜想中,张益唐“不需要那根针”,但在今天,他把绣出数论中美丽花朵的金针送给了全球的听众。
w
woaiwholefoods
2 年多
2 楼
前言 给数学家当妹妹
我有个当数学家的老哥,叫张益唐。他的名字在全球的数学界算得如雷贯耳,因为他对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社会上充满了关于我老哥的传说——穷其毕生,无视一切艰难,以不懈追求的形象傲视着这个物质的社会。他是一个数学天才,他的数学成就,远不是一个好学生靠勤奋苦读,头悬梁锥刺股所能够成就的。那需要传奇般的天分,和发自内心对数学的无限热爱。 正当少年求学的最好年龄,他却跟着妈妈到湖北干校锻炼改造,后来又独自回到北京当一名制锁厂的工人。文革结束,好不容易在北大度过了几年最美好的与数学相伴的岁月,当他雄心满满地踏上美国的土地,期望在那里再展宏图时,却遇到心胸狭窄自私的导师,让他的求职路充满坎坷曲折。他都经受住了。其实以他的数学才能,在美国硅谷任何一家公司或金融公司都能轻松地获得不菲的收入,但是他根本无视这些物质上的诱惑,数学之美,才是他毕生的追求。 度过20多年清贫寂寞的日子,他终于成功了!首次证明了弱版本的孪生素数猜想。他的成功,是小鹿光临时的灵光一闪,更是他苦苦追求多年的厚积薄发。他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当各种各样的光环向他袭来,他无措,甚至烦恼。但他值得,这么多的荣誉和称号! 他是我的老哥,大我十一岁的哥哥。常常有人用崇拜的口气来对我说:张益唐是你哥哥啊?真了不起!我们居然和名人离的这么近,和名人的妹妹是朋友,是同事。太荣幸了!是的,张益唐的名字现在成了充满正能量的传奇,成了很多知识分子崇拜的偶像。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少有人还能像他这样坚守、执着,甘于寂寞清贫,不受物质世界的诱惑。 给这样一个数学家当妹妹,对于我,亦福亦难。我当然爱他,父母已逝,这个世界上除了女儿以外,他是我血脉相连,最亲的亲人了。但是回想过去的岁月,我往往忍不住潸然泪下。那对他来说最艰难的20多年岁月,对我们,对他后面的这个家,也曾是那么煎熬的时光。20多年,他没有回国,甚至杳无音信,一对父母对儿子的挂念无从寄托,父亲早早地走了,走的时候没有哥哥的半点音讯。病弱的母亲,20年里最大的牵挂就是她最爱的儿子,但却一遍遍的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以至于最后当儿子终于站在她的病榻前时,她已经平静得好像儿子昨天刚刚来过。 很多人想从我嘴里听到我老哥的传奇,他的奋斗,他的成功,和我们家的故事。我时常一笑而过,打住话题。因为对我而言,这是一个不容易展开的话题。这几年,我多想云淡风轻地回看过去的岁月,用几句轻松潇洒的话去笑谈我们走过的那些日子。但是我发现我根本做不到。父母临走前期盼的眼神总在我眼前闪现,我无法轻描淡写地替他们表述那曾经揪心的感情,那曾经多少年得不到回应的牵挂和挚爱。 所以,我还是决定把这篇文章发出来,即使我写完后根本就不忍去读它,因为每次读到后面,我就会泪流满面。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南京大学数学系副教授
10月中旬,“张益唐攻克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消息不胫而走,随后,其论文正式得以发表并接受同行评议。二十余天之后的今天(11月8日),张益唐关于他这项重要工作的报告在北京大学镜春园82号的会议厅如期召开,并在线上同步直播。
在将近五十分钟的演讲中,张益唐教授以在行内人士听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全世界的数学爱好者介绍了他的工作。
张益唐说,很多重要的数论问题,都可以转化、归结为“一个长度有限的实数序列{xn}里是否存在负数”这样一个看似很初等的问题。哥德巴赫猜想是其中的一个,他此前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弱)孪生素数问题是另一个。不仅如此,此前着手解决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所有数学家,也是沿着这个传统的思路开展研究。
他讲解到,在解析数论中,传统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寻找另一个长度有限的非负序列{yn},考察两个序列的乘积之和是否为负数。不幸的是,很多数论问题,包括弱孪生素数猜想和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数学家们找到的序列,总是可以让所考察的乘积之和任意接近于零,却又总是无法证明它能够越过零而成为负数。
关于兰道-西格尔零点问题,张益唐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从不同视角、在不同的数学分支中寻觅可能的序列,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却和其他数学家们一样,找到的序列总是“差一点点”。
用他自己的话说,“找出来最后都是一个ε乘上一个什么东西,但这个ε你就是跨不过去”。
在漫长而艰苦的寻找中,张益唐形容自己在“大海捞针”,是毫不夸张的。他告诉听众,他找到的序列都不能证明前面所说的和式为负数,从而证明兰道-西格尔猜想。但是,从他精心挑选的不同和式中,他可以推出矛盾,用反证的办法证明该猜想。对此,他总结说:
“大海捞针我没捞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我把这个海底的地貌给弄清楚了,最后发现,我不需要那根针,也能达到目的。”
也就是说,张益唐另辟蹊径,以一种全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不仅如此,他所发明的这种新思路给解析数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张益唐本人因此预言,“一堆”原来存在瓶颈的数论问题将因此获得突破,“应用的话,解析数论、代数数论里头,会出现一些非常强的结果”。
很显然,张教授的工作不仅解决了一个极难的数论问题,而且可能在数论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
在提问环节,张益唐告诉听众,他的论文虽然只是“本质上解决了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但已经至少有一项直接的应用:素数在等差数列中的分布问题因为这篇论文的结果而立刻得到解决;并且,他将用自己发明的这种新思路来改进弱孪生素数问题的结果。
张益唐在答问时,两次提到自己把工作“做到极致”,含蓄地向他的听众传授自己做学问的“秘诀”。他的一位同事曾说,如果张益唐解决了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那就相当于同一个人被雷电击中了两次。他的这场报告会让我们清楚了,数年内孤军奋战,攻克两个数论中顶级难题的张益唐,不是被雷电击中了两次,而是以数倍的努力做出贡献,让自己成为数论界数十年间最杰出的学者之一。
元好问诗云“莫把金针度与人”,在解决兰道-西格尔猜想中,张益唐“不需要那根针”,但在今天,他把绣出数论中美丽花朵的金针送给了全球的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