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哈佛招生案和华人的“美国梦”:白人是否也会开始不满?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2年7月21日 16点42分 PT
共 (2)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m
michellesade
2 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即使改变招生政策有望让更多亚裔学生进入名校,一旦亚裔与白人在教育上的利益冲突开始升温,亚裔是否会因“比例过高”引起白人的不满?这对华人在美国的发展又将产生何种影响?
美国高等法院将在10月开始的审案季对亚裔学生告哈佛大学招生歧视案和白人学生告北卡罗来纳大学招生歧视案两案并审。目前高院倾向保守,增加了大学招生时考虑族裔因素的做法被叫停的可能性。而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这样的裁决还可能带来一个出乎意料的后果:很多名校普遍使用的校友子女优先录取政策或将随之不保。无论华人对这项政策是否关心,这种变化都可能使亚裔和白人之间对教育资源的争夺进一步浮出水面。
因为早期美国大学的学生大多是白人新教徒,1920年代开始实施的校友子女招生优先政策至今惠及的大多是白人。时报的文章分析说,招生不能考虑族裔将使招生考虑校友子女背景的政策很难找到继续存在的理由,之前加州大学、佐治亚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因为法庭裁决或公投结果而取消招生考虑族裔的政策后,其校友子女优先政策也随之取消。
这项政策如果被取消,可能在一些人看来等于是亚裔在为自己争取权益的过程中动了白人的奶酪。这就让人不禁要问,即使改变招生政策有望让更多亚裔学生进入名校,一旦亚裔与白人在教育上的利益冲突开始升温,亚裔是否会因“比例过高”引起白人的不满?而这对华人在美国的发展又将产生何种影响?
从哈佛招生案到美国多地优质初高中、资优班取消考试的风潮,目前引发争议的教育政策都被很多人视为是亚裔与黑人和西语裔之间的矛盾,而白人和亚裔之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在这场关于教育平权的大辩论中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在哈佛案中,支持原告方的亚裔和白人似乎还因为共同的利益在反对平权法案问题上取得了共识。代表亚裔学生状告哈佛的“学生公平录取组织”的白人创办人爱德华·布鲁姆也被很多华裔新移民当成了英雄,他4月走访纽约华人社区为该案造势时,很多华人家长向他大吐苦水,痛斥哈佛考虑族裔背景的录取政策给他们的子女带来的不公平。
在美国的维权史上,这种保守派白人活动者和对体制不满的亚裔共同争取权益的场面极其罕见。这与早期民权运动中亚裔与其他少数族裔组成攻守同盟、共同反抗白人主导下体制不公的情形截然相反。然而,直到最近一波反亚裔攻击浪潮开始兴起前,这样的历史似乎已经被很多人忘却。相反,搭上保守派白人驾驶的这班车、将平权法案赶出大学招生的竞技场,如今成了不少新移民华人眼中实现“美国梦”的关键一步。
但在最近为时报观点版面撰写的的一篇文章中,亚裔作家Jay Caspian Kang采访了《顶级较量——亚裔美国人和白人在郊区学校追求美国梦》一书的作者、塔夫茨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娜塔莎·瓦里古,描述了这种“美国梦”路径上难以逾越的障碍。瓦里古在书中介绍了她对一个曾经以白人为主、如今越来越多亚裔中产阶级迁入的郊区进行的研究,指出亚裔迁入白人区实现美国梦的途径“并不是那么顺利”。当白人发现自己的孩子考试成绩比不过亚裔时,出现了一种对“地位丧失”的焦虑感,其反应是要么将孩子送去私校,要么推动公校实施轻课业成绩、重课外活动的教育政策。瓦里古说,黑人活动家几十年来希望改变考试在录取中所占比重的努力都没有太大进展,“白人现在关注这个问题是巧合吗?我不认为完全是巧合。”
白人靠改变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其实也并非新鲜事,大约一个世纪之前,为了限制犹太移民和天主教徒抢占原本属于白人新教徒的教育资源,名校的校友子女优先录取政策应运而生。一些支持平权法案的亚裔认为,那些跟白人站在一起反对哈佛招生政策的同胞是被布鲁姆利用了。但这部分反对哈佛招生政策的华人并不是特别关注来自白人的潜在威胁,也不认为自己是被人利用。美国亚裔教育联盟主席赵宇空是最先就哈佛大学招生问题向美国教育部和司法部申诉的人,他在一篇观点文章中称平权法案为对亚裔的“系统性歧视”,呼吁帮助黑人和西语裔学生解决成绩落后的根本原因,说“攻击择优录取对亚裔和对美国都会造成伤害。”
但在平权法案的问题上,亚裔意见并不一致,具体到华裔也是如此。亚太裔数据机构的2020年选民调查发现,56%的华裔选民支持平权法案。 比起新移民,在美国出生或长大的华人年对平权法案的支持度更高,其中包括华人新移民的子女。这些“华二代”对他们眼中白人主导的教育体制给亚裔设定的天然限制也更为敏感。
由年轻的美国华裔主导、致力于通过微信传播进步理念的“心声项目”发表了一篇“华二代”藤校毕业生对名校招生政策的分析,文章指出,这些名校的声望本身就来自于他们与白人的紧密联系,名校也注定是“白人性”的维护者。那些想让孩子挤进名校的亚裔家长“误以为,他们维护白人至上,有朝一日也能跻身统治阶层”,结果却只会失望,因为“不论他们多么努力变白,系统白人至上主义必定确保他们永远只能靠近,却无法达到。”
无论最高法院对高校招生考虑族裔的问题作出怎样的裁决,仍然难以无法改变大学招生中那些不透明的弯弯绕,亚裔学生距离争取到心目中的“公平”可能还很遥远。
l
leorio
2 年多
2 楼
你不去哈佛白人就不会不满了? 别逗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即使改变招生政策有望让更多亚裔学生进入名校,一旦亚裔与白人在教育上的利益冲突开始升温,亚裔是否会因“比例过高”引起白人的不满?这对华人在美国的发展又将产生何种影响?
美国高等法院将在10月开始的审案季对亚裔学生告哈佛大学招生歧视案和白人学生告北卡罗来纳大学招生歧视案两案并审。目前高院倾向保守,增加了大学招生时考虑族裔因素的做法被叫停的可能性。而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这样的裁决还可能带来一个出乎意料的后果:很多名校普遍使用的校友子女优先录取政策或将随之不保。无论华人对这项政策是否关心,这种变化都可能使亚裔和白人之间对教育资源的争夺进一步浮出水面。
因为早期美国大学的学生大多是白人新教徒,1920年代开始实施的校友子女招生优先政策至今惠及的大多是白人。时报的文章分析说,招生不能考虑族裔将使招生考虑校友子女背景的政策很难找到继续存在的理由,之前加州大学、佐治亚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因为法庭裁决或公投结果而取消招生考虑族裔的政策后,其校友子女优先政策也随之取消。
这项政策如果被取消,可能在一些人看来等于是亚裔在为自己争取权益的过程中动了白人的奶酪。这就让人不禁要问,即使改变招生政策有望让更多亚裔学生进入名校,一旦亚裔与白人在教育上的利益冲突开始升温,亚裔是否会因“比例过高”引起白人的不满?而这对华人在美国的发展又将产生何种影响?
从哈佛招生案到美国多地优质初高中、资优班取消考试的风潮,目前引发争议的教育政策都被很多人视为是亚裔与黑人和西语裔之间的矛盾,而白人和亚裔之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在这场关于教育平权的大辩论中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在哈佛案中,支持原告方的亚裔和白人似乎还因为共同的利益在反对平权法案问题上取得了共识。代表亚裔学生状告哈佛的“学生公平录取组织”的白人创办人爱德华·布鲁姆也被很多华裔新移民当成了英雄,他4月走访纽约华人社区为该案造势时,很多华人家长向他大吐苦水,痛斥哈佛考虑族裔背景的录取政策给他们的子女带来的不公平。
在美国的维权史上,这种保守派白人活动者和对体制不满的亚裔共同争取权益的场面极其罕见。这与早期民权运动中亚裔与其他少数族裔组成攻守同盟、共同反抗白人主导下体制不公的情形截然相反。然而,直到最近一波反亚裔攻击浪潮开始兴起前,这样的历史似乎已经被很多人忘却。相反,搭上保守派白人驾驶的这班车、将平权法案赶出大学招生的竞技场,如今成了不少新移民华人眼中实现“美国梦”的关键一步。
但在最近为时报观点版面撰写的的一篇文章中,亚裔作家Jay Caspian Kang采访了《顶级较量——亚裔美国人和白人在郊区学校追求美国梦》一书的作者、塔夫茨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娜塔莎·瓦里古,描述了这种“美国梦”路径上难以逾越的障碍。瓦里古在书中介绍了她对一个曾经以白人为主、如今越来越多亚裔中产阶级迁入的郊区进行的研究,指出亚裔迁入白人区实现美国梦的途径“并不是那么顺利”。当白人发现自己的孩子考试成绩比不过亚裔时,出现了一种对“地位丧失”的焦虑感,其反应是要么将孩子送去私校,要么推动公校实施轻课业成绩、重课外活动的教育政策。瓦里古说,黑人活动家几十年来希望改变考试在录取中所占比重的努力都没有太大进展,“白人现在关注这个问题是巧合吗?我不认为完全是巧合。”
白人靠改变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其实也并非新鲜事,大约一个世纪之前,为了限制犹太移民和天主教徒抢占原本属于白人新教徒的教育资源,名校的校友子女优先录取政策应运而生。一些支持平权法案的亚裔认为,那些跟白人站在一起反对哈佛招生政策的同胞是被布鲁姆利用了。但这部分反对哈佛招生政策的华人并不是特别关注来自白人的潜在威胁,也不认为自己是被人利用。美国亚裔教育联盟主席赵宇空是最先就哈佛大学招生问题向美国教育部和司法部申诉的人,他在一篇观点文章中称平权法案为对亚裔的“系统性歧视”,呼吁帮助黑人和西语裔学生解决成绩落后的根本原因,说“攻击择优录取对亚裔和对美国都会造成伤害。”
但在平权法案的问题上,亚裔意见并不一致,具体到华裔也是如此。亚太裔数据机构的2020年选民调查发现,56%的华裔选民支持平权法案。 比起新移民,在美国出生或长大的华人年对平权法案的支持度更高,其中包括华人新移民的子女。这些“华二代”对他们眼中白人主导的教育体制给亚裔设定的天然限制也更为敏感。
由年轻的美国华裔主导、致力于通过微信传播进步理念的“心声项目”发表了一篇“华二代”藤校毕业生对名校招生政策的分析,文章指出,这些名校的声望本身就来自于他们与白人的紧密联系,名校也注定是“白人性”的维护者。那些想让孩子挤进名校的亚裔家长“误以为,他们维护白人至上,有朝一日也能跻身统治阶层”,结果却只会失望,因为“不论他们多么努力变白,系统白人至上主义必定确保他们永远只能靠近,却无法达到。”
无论最高法院对高校招生考虑族裔的问题作出怎样的裁决,仍然难以无法改变大学招生中那些不透明的弯弯绕,亚裔学生距离争取到心目中的“公平”可能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