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的毕业感言为何感动中国社会?

t
tadyon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又到毕业季,近日,两份毕业论文致谢引发中国社会关注。
两份致谢作者都是大凉山的寒门学子,其中一份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生苏正民。2.5万多字的论文中,他用了6000多字,在结尾的致谢部分诉说了自己从山里娃成长为一名大学生的一路“坎坷崎岖”,并点名致谢了65位曾经帮助过他、让他的人生“充满了光亮和希望”的人。他表示,未来他也将重返大凉山,为大山里的孩子们带去“星星之火”。
同样是来自大凉山的年轻人,南京大学电子学院学生陈时鑫近日也将自己的论文致谢发在社交媒体上。致谢中,他讲述了自己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他是每天骑车12公里走读、冬天脚上长满冻疮的少年郎,也是直博香港中文大学的学霸。他在致谢中感谢师长,也感谢自己。文章中“从祖国大西南的阿普路村小学,到冕宁县第二中学,再到成都市石室中学,南京大学电子学院,我走了一条很长的路”的真情语句让无数人动容。
两位寒门学子的故事感动中国社会,与他们自身为改变命运付出的艰辛努力分不开。人们在致谢中看到了“山里娃”最艰辛、诚挚的过去:边干农活边抽空努力、长且崎岖的上学路、打工赚学费、家庭变故导致退学……在同龄人享受童年的时候,无数生活的重担已经压在了孩子年幼的背脊上,如此的“人生自白”,怎能不令人动容?
在两人的故事中,外界的帮助并未缺位。大城市来的支教老师、学校和官方帮助重回教室、公益组织、好心的资助人、为贫困学子提供的免费培训课程……热心伸出的援手几乎无处不在。可以说,是中国官方、社会对于维护教育公平的多层次措施的和寒门学子自身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合力,才得以让“山里娃”打破命运的“下沉螺旋”。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身穿学士服的毕业生15日在校园里拍照留念。
近些年来,中国舆论对“寒门学子”的讨论愈发深入,来自官方和社会的支援力量也不断加大。穷尽政策工具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尽全力摊平资源“大饼”并维护教育公平,这也已经成为社会从上至下的基本共识。这不仅是为了保护每一位有志向的穷困孩子,更是为了促进整体安全感和获得感,维持社会的健康肌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人故事中,人们也看到,阻碍寒门学子求学路的,不仅有物质条件的缺乏,更有城乡差距和教育水平参差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自卑。陈时鑫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自己学习吉他并在网络上发布视频后曾引来个别网民的不解,此后他特意提到这些课程是免费的。此外,中国社会之前也曾出现一些对贫困生“吃穿用度”和未来从业出路选择的讨论。从这些现象来看,在物质条件和教育资源逐步倾斜的基础上,舆论更应该进一步打破对寒门学子的刻板印象,尊重个体选择和差异。外界的理解、引导和适时适当的专业心理支持也必不可少。
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山里娃”可以走出大山成功“追梦”。正如年轻人自己所说,求学路虽坎坷,但在外界帮助和自身努力下,人生总将充满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