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届的天花板在哪?心机本事一样都不能缺

t
tadyon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配图 明皇见果老图 局部
01
大唐则天皇后圣历元年(698年),岭南的部分俚人造反。 招讨使李千里讨平叛乱,俘虏了大批人马。 然后按惯例,把一批伶俐的俚人孩子阉割,送到洛阳皇宫。 这是宫中太监的重要来源。 送去的孩子,有个叫冯元一的,是隋朝刺史冯宝和谯国夫人冼氏的后代,家道中落,遭此不幸。 进宫时才5岁,取了个花名叫力士。 因聪慧机敏,年幼仪美,留在武则天身边服务。 后因小事被鞭打赶出宫,幸好太监高延福收留了他,于是叫高力士。 成人后,长得非常高大,六尺五寸,差不多一米九几。 长相英俊。 聪明敏悟,嘴巴也紧,被召回宫中,在司宫台(管理宫中内部事务)当差。

02
高力士这个人之所以了不起,就在于他看人很准。 高延福原先在武则天的侄儿梁王武三思府上服务,小力士经常在武府出入,认识了不少当时的风云人物。 其中包括高宗李治和临淄王李隆基。 在众多的李氏皇子王孙中,他一眼相中了李隆基,倾心相交,把自己的未来命运,全部押在李隆基身上。 武则天死后,李隆基的伯父李显继位,是为中宗,朝中各派势力争权夺势,暗流涌动。 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高力士紧紧跟着李隆基,成为李隆基最为信任最为倚重的心腹之一。 开元元年(713年)7月,李隆基发动政变,铲除姑姑太平公主的势力,高力士冲锋在前,立下大功,封为右监门卫将军,正三品,总管内廷事务。 唐太宗时就规定,太监不能超过三品官,只穿黄色制服。 但这个规矩,因为高力士打破了。 唐后期宦官势大,即源于此。

03
一个人能登上政治高峰,心机本事,一样都不能缺。 开元初年,玄宗李隆基用的第一个宰相叫姚崇。 一天,姚崇请玄宗考虑一下朝廷下级官员(郎吏)的升迁问题。 玄宗抬头看着天空,一声不吭。 姚崇再三请示,玄宗就是不应。 老姚怕起来,慌张快步退出殿外。 下班休息,高力士就问了:“大臣奏事,陛下您同意不同意,总要表个态,为什么不理人呢?” 玄宗:“我任命姚崇为宰相,总理国家大事嘛!怎么能把郎吏升迁这样的小事来烦我呢!” 经过高力士,这话传出去了,姚崇大喜,大臣们都服气,这个皇帝眼界够高。
开元中期的宰相张说,在政治派系斗争中入狱,怎么处理,玄宗犹豫不决,派高力士去探视。 回来就问怎么样? 高力士:“张说蓬头垢面,睡在乱草上,用瓦盆装饭。真是诚惶诚恐!” 说得玄宗心起怜悯。 高力士这才说,张说对国家是有贡献的。 玄宗只是罢免张说的中书令,其他照旧。
高力士最有力的一次出击,是帮助肃宗李亨确立太子的位置。 开元二十六年(728),原太子李瑛被废,按理当立年纪最大的李玙为太子,但宰相李林甫劝玄宗立寿王李瑁。 玄宗很纠结,当时又因一时之愤,杀掉了李瑛等三个皇子,人心惶惶,玄宗郁郁寡欢。 高力士找个机会问:“您这是怎么啦?” 玄宗反问:“你这老奴才,难道猜不到我的心事?” 高力士说:“是为了郎君没定这个事吧?” “陛下您不要想太多!只要推长而立,谁还敢再说话?” 一语点醒梦中人,玄宗连说:“你说的对!你说的对!” 悬而未决的太子位定下来,李玙立为太子,后来改名李亨。 李亨叫高力士“二哥”,公主们称呼他“阿翁”,附马只能叫他“爷”了。

04
皇帝这般信任,高力士当然有私心,非常善于玩弄权术的。 这基于他的判断相当准确。 每年正月,玄宗都在五凤楼赏赐臣民大聚餐。 这是个大荣耀,长安官民争着抢着往前挤,警卫挥舞着白色棍,根本挡不住汹涌的人潮。 玄宗很头疼。 高力士推荐大臣严安之来处理这个事。 老严是京城闻名的狠人,他来到现场,直接拿着笏板,在五凤楼下绕着画了一圈,扔下一句话:“越过这条线的人,死!” 接下来的三天赐餐,人没有一个人敢越过这条线。 严安之厉害,高力士更厉害。
酷吏吉温得罪过大臣萧炅,高力士设了个局,让二人握手言欢。 萧炅提拔为京兆尹(长安市长),会来拜见高力士,估计快到时,吉温来了,和高力士谈谈笑笑,非常随便。 萧炅进门,吉温装成吓一跳,低头要走,力士叫住他:“吉七不要走。” (唐人朋友之间,多以排行第几相称。) 转头对萧炅说:“他是我的老朋友。” 吉温向萧炅道歉,老萧当然要卖高力士这个面子,把吉温提拔为管理诉讼的法曹。 后来成为宰相李林甫手下著名的酷吏组合“罗钳吉网”。
李隆基还是亲王时,手下有个叫毛仲的,和高力士一样,出生入死跟着李隆基,爵位高达霍国公,根本看不起高力士这帮太监。 后为因没得到兵部尚书这个位子,口出狂言,不满朝廷,玄宗有点不高兴。 毛妻生了个儿子,玄宗派高力士带着酒果金银去祝贺,封这个婴儿为五品官。 回来问:“毛仲高兴吗?” 高力士说:“毛仲抱着襁褓中的小儿对我说:‘这小子难道不能作个三品官?’” 玄宗大怒,后果很严重,毛家全家倒霉,毛仲发配到永州,再派人赐死。 所有的朝臣都对高力士恭恭敬敬,他建的宝寿寺大钟铸成,达官贵人都来祝贺。 敲钟一下,捐钱百千,大家都抢着敲,你十下,我就二十下,只为高公公高兴。


05
玄宗晚年,宠爱杨贵妃,贵妃也是很有个性的女人,敢顶撞至高无上的皇帝。两人之间吵嘴闹意气,谁来排解? 高力士。 一回玄宗发火了,把杨贵妃赶回她哥哥家。 六十几岁的老汉,面子上又下不来,不好开口讲;到了中午还不吃饭,左右一个不小心,就是一顿打,吓得大家大气不敢出。 高力士上前,说我把贵妃的东西送过去给她吧?收拾了百来车,玄宗又把自己吃的分了些让高力士也带去。 晚上,高力士回来,说贵妃后悔了,跪请玄宗让杨贵妃回宫。 立即同意,打开宫门迎接! 夫妻间打架,能去劝的,不是一般人。 等到夫妻间反目,能去处理的,更不是一般人。
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叛军攻进长安,玄宗狼狈逃往四川。 半路到达马嵬坡,愤怒的将士杀死贵妃的哥哥杨国忠等杨家人——大家都认为杨家人祸国殃民,造成这个后果。 将士们请求处死杨贵妃。 玄宗说,她一个女人在深宫中懂得什么?高力士说:“贵妃是没罪,但将军们杀了杨国忠,贵妃在陛下身边,他们能安心吗?” 玄宗不得已,缢死杨贵妃。 谁去执行? 高力士。

06
等到唐肃宗李亨继位,李隆基升为太上皇——其实是靠边站,跟在他身边的老朋友,还是高力士。 唐军恢复两京,玄宗回到长安。 有一次露面,刚好让老百姓看到,大家惊喜地高呼万岁,这下惊动了新的当权太监李辅国。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立即下令,把太上皇从兴庆宫迁到太极宫。 二十来个老太监送着李隆基,半路,李辅国带着几百骑兵,亮着刀拦住,说是迎接太上皇。 李隆基吓了一跳,差点跌下马。 高力士上前,喝斥道:“李辅国你怎么敢这么无礼!太上皇是五十年的天子,还不下马!” 气势压倒李辅国,滚鞍下马。 高力士又上前对士兵们说:“太上皇问大家好!” 士兵们收起刀,下拜。 高力士叫过李辅国,一起上前拉着李隆基的马缰绳,一路护送到太极宫。 几天后,高力士被流放到巫州。 在当地见了荠菜,没人吃;想起长安却是上等好菜,力士感慨万千,写了首诗:
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
很有隐喻。 快三年后,大赦回京,走到半路,听说玄宗已经驾崩,力士伤心痛哭,吐血死了。 肃宗同意,让他陪葬玄宗泰陵。 明朝思想家李挚倒对高力士的评价很高,说他是太监中的杰出者,地地道道的忠臣。   ps: 其实大家熟悉高力士,是从李白那儿来的。 应该是后来文人的意淫,高力士多大面子,李白也不至于这么不懂事嘛!
x
xyzview
看人很准 算不算 judgemental, per-defined mind 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