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精彩的诗句对联无数,出题者怎么偏偏选了这么个无趣的。让我出题就从薛蟠歪诗开始:“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 薛蟠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此诗道尽了无数家庭悲欢背后的根源,其深刻性,一点也不比托老在Anna Karenina里的那句经典开篇语"All happy families resemble one another, but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差。
红楼梦里精彩的诗句对联无数,出题者怎么偏偏选了这么个无趣的。让我出题就从薛蟠歪诗开始:“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 薛蟠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此诗道尽了无数家庭悲欢背后的根源,其深刻性,一点也不比托老在Anna Karenina里的那句经典开篇语"All happy families resemble one another, but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差。 dayou888 发表于 2022-06-07 21:48
红楼梦里精彩的诗句对联无数,出题者怎么偏偏选了这么个无趣的。让我出题就从薛蟠歪诗开始:“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 薛蟠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此诗道尽了无数家庭悲欢背后的根源,其深刻性,一点也不比托老在Anna Karenina里的那句经典开篇语"All happy families resemble one another, but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差。 dayou888 发表于 2022-06-07 21:48
2022年全国高考的首场语文考试结束,其中最引起网友讨论的是全国甲卷有关《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考题,冲上微博热搜的除了“高考作文”还有“高考作文 红楼梦”“全国甲卷 难”。
澎湃新闻记者也第一时间联系了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的中文系教授等,请他们评析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 这题出得非常有意思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认为《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题出得非常有意思,“它从中国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红楼梦》当中汲取材料,通过众人对于题名词语的斟酌选用,洋溢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意蕴。对于匾额名称的选用也是对中国语言的锤炼、琢磨和体味。” 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要写好这篇作文,考生对于《红楼梦》、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要有相当的古汉语素养。“此外,匾额题名并没有给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它是一个开放性的选择,不同的题名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它可以启发学生的多面性的开放思维,从各个角度来考察事物,就像苏东坡诗歌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生 这题真的挺难的 “《红楼梦》这题真的挺难的,它涉及到中国美学、中国文化,对考生要求比较高。”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生向澎湃新闻记者直言今年这几套高考作文题都挺难,“但其他几题的‘难’并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很多紧扣时事,留给学生发挥的余地不是很大。换句话说,考题的内涵和外延基本是规定好的,比较容易导致作文趋同。趋同也会增加阅卷老师的评分难度,因为比较难以区分考生的语文修养、生活认知、想象力,也难以看出个性。”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 写得好,前提是读得懂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分析道,以全国甲乙卷为例,高考作文题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源自文学作品,一类源自热点时事。两类题目各有特点,也都体现出命题组高超而用心的设计。像源自热点时事的题目,看起来是从现实生活中就地取材,其实设计这种题目难度很大。怎么避免针对热点时事的模式化思维,避免考生按照固有的套路来写作,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全国甲卷的题目是一次值得鼓励的尝试。如果说语文乃至于作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学修养乃至于在深刻认识人性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的话,需要学生从古往今来伟大的文学作品出发。第一流的语文尖子,一定是读第一流的文学作品出来的,没有什么捷径。而且对于文学作品,不能是泛泛的理解,我个人在教学中很反对任何‘故事梗概’,尤其反对网络上流行的几分钟速读某作品。对于文学作品务必建立在细读的基础之上,文学世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有深意存焉。” 黄平表示,这次全国甲卷对《红楼梦》考得很细,具体到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一段。“我看到一些网友觉得很难,可能很多朋友不习惯细读。这道作文题隐含着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理解,写得好,前提是读得懂。在此基础上,也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题目的设计是比较开放的。我们知道高考命题带有风向标的意味,我个人乐见学生更多地沉浸在经典作品之中。” 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詹丹 有没有读过《红楼梦》影响不大 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詹丹在回答澎湃新闻网友提问时称:这个作文题就是借《红楼梦》选一段材料而已。话题具有相对独立性,试卷提供的材料已经交代比较清楚,而且让考生结合自身经验谈。这样,事先有没有读过《红楼梦》,对作文构思影响不大。事先读过的,最多对材料不陌生,有点心理安慰。当然也不排除读得不仔细,这样的段落偏跳过没读,反而带来一些心理懊恼。(→更多提问) 网友评论 曹雪芹来了都得复读
薛蟠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此诗道尽了无数家庭悲欢背后的根源,其深刻性,一点也不比托老在Anna Karenina里的那句经典开篇语"All happy families resemble one another, but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差。
结尾再回到红楼梦的试题,这不叫出题人难为考生,叫“弘扬中国历史文化,融会贯通古为今用”
然后等考完了,要看看有没有哪个题目明显选的人特别特别少,说明这个题目出得太差, 作文命题,应该是让人起码能读懂,能发挥,能够写出像样的文章来。 如果题目出来之后,只有寥寥几个人写,写得也不咋样,那么出题人应该讨论反省一下,下一年改进。
这个解释得很好,写出来可以上全国优秀高考作文范文选
re, 感觉的就是写篇文章,谈谈移用借鉴独创。写的很出彩当然不容易。但讲讲根据情境独创也不至于这么难吧。
薛蟠: 女儿乐,XXXXXXX
中学时候读到这一句,发现那两个字新华字典里面还查不到,同时被曹老的粗鄙深深震撼到了。 年纪大了,才知道这是男女关系里最纯粹的“乐”。。
前些时候翻了翻电视剧,里面没有这一段“女儿乐”,遗憾。。
同一个景色,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最后拍板的是老板,门客们要委婉的突出老板的儿子。
这下明白了
满分作文
感觉层主抓到了重点,佩服佩服
讲了一堆话, 请问这个作文的主题是什么呀?
过度引申
“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
哈哈哈,有才
格局小了 得不了高分 一不小心还可能歪题
考的根本不是他们选择的题名内容,而是他们选题名的思路。。。可以不用红楼梦的片断,随便编个类似的故事。。。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要揪着红楼梦不放。。。
比如“封城”二字,如果直接使用,不免有一些强制的嫌疑,那么如果写成“全域静态管理”,既避免了强制性的联想,又把封城的意思表达了出来,可谓神来之笔,如果在化用成“居委会自我封闭管理”,更完全消除了政府介入的责任,而尽可以把把锅全部都甩给居委会和居民自己。 在比如清零,显然说出来是一句不现实的话,但是说“社会面清零”,那么就增加了政策的模糊性和可操作性,另外也增加了单位之间扯皮和统计数据的灰色空间,同时还能名正言顺地把居民清理到方仓去,这就是借鉴原名之下的创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可谓不妙。 同样的还有“应查尽查”“应收尽收”,“应关尽关”,“动态清零”,“负增长”,“基本面没有改变”,...不胜枚举,全都是把原词化用创新,最后得到一堆散发出满满正能量的新词。 如果高考作文能走这个思路,保证应该得到高分甚至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