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道光帝得知英女王芳龄22岁,随口问的问题,至今仍被人嘲笑

T
Torilly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清朝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时代,它既推动了农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但它的落后,是令后人一直诟病。 更不用说了当时实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更是让清朝落后世界300多年。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道光帝在听闻英国执掌政权的是一位年龄仅有22岁的女子时,随即便问出来一个问题,却成为了后世的笑柄。 荒唐的提问 清朝是我国最后的一个朝代,在道光执政时期,因为过于腐朽衰败,导致了鸦片战争的失败,可惜的是这场战争并没有唤醒那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当好不容易抓到了一个英国俘虏。出于对英国的好奇,觉得自己的一个天朝大国,怎么可能败给一个弹丸小国呢? 于是道光帝就问这个俘虏,从他的口中得知了如今英国执政的一名22岁女子时,竟然问出了:她是否婚配?都到这个时候,道光帝竟然想到的是纳妃。 更可笑的是,他全然忘记了在鸦片战争中,清朝的惨败,英国是怎么样用大炮强行打开了清朝的大门,那些在这场战争中奋勇杀敌的士兵,估计会让他们深感失望。让他能够提出这个问题的女王究竟是何人?让我们先去了解一下这个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在她执政时期,使英国从一个普通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强国,形成了一个日不落的帝国,后世把这一时期称为维多利亚时代。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强人,却有一个失落的童年。 维多的母亲,有着极强的保护欲,对于幼小的维多利亚而言,母亲的保护,引起了她的反感。可无力去反抗母亲,只能在安排下,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直到后来,当成为了英国的君主,母亲依旧没有放弃去干涉她,甚至连她的私人秘书都要换成母亲安排的人,可这时候的维多利不再是那个不知道去反抗的小女孩,她拒绝了母亲的安排,自己做主,这也是她第一次挣脱母亲的安排。 当上女王的她,为了让自己的国家的物品流通与世界各地,维多利亚女王开始向外扩展自己的外贸。她的目光投向了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国家。本来是好好的外贸交易,为什么会有后来的鸦片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是怎么爆发的呢? 战争爆发 这时的清朝看上去一片祥和,但暗则波涛汹涌。可笑的是当朝执政者还在做着强国的美梦时,这时的西方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而英国无疑成为了当时头号的工业强国,他们不断的向外进行殖民主义的扩展,掠夺殖民地,扩大自己的地盘。这对英国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中国。 为了更好打开中国的市场,向中国运来了布匹,呢绒等,但令英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第一步计划就遭受了滑铁卢,因为中国本身就是男耕女织的社会,所以这些布匹是无法在中国市场上存活的。反观中国向英国输送的茶叶、丝绸等,却销路旺盛。在这次的正当贸易下,中国处于超然地位。 英国为了扭转这个不利的局面,决定向中国走私鸦片。据史料记载,从十八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四十多万箱,而这些让中国直接损失了大量的白银。 鸦片的泛滥不仅是对清朝的经济上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白银大量外流直接直接让清朝的财政一落千丈,而这些损失的钱当然要从那些百姓的身上补回来,所以当时的清朝百姓过的十分艰难,与此同时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加速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不仅如此,还有一些穷苦的百姓也沾上了鸦片,一旦碰了就很难戒掉,于是卖房子去买,不够去卖老婆,卖孩子,好好的家庭就因为鸦片家破人亡。 这些现象引起了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林则徐便是其中一位,他上书恳请皇上,如果不禁止鸦片输入中国,那么数十年以后,中国不仅无兵可用,且无白银可使。他的话,让道光帝心头一颤,立即下令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 但英国岂会轻易放弃中国这块肥肉,而林则徐此行注定不会一帆顺遂的。 林则徐一到广州就开展起工作来,但随即而来的麻烦是越来越多,无论是那些洋商的抗议,还是已经染上毒瘾的百姓,以及朝中的大臣。可这些都丝毫没有影响到林则徐推动禁烟的步伐,他最后在虎门上的壮举,直到今日,都是被后人所称赞的。 可惜的是,道光帝的昏庸无道,因为林则徐的此举触犯了外国侵略者的权益,为了能和他们继续交易,竟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将林则徐流放。而后鸦片战争爆发。之后的鸦片战役,以清军全面溃败而结束,由此签订了第一个丧辱国权的条约《南京条约》。这个条约彻底让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至此开启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清朝这一次的妥协,让之后的列强变得肆无忌惮,此后的不平等条约纷至沓来。 而在这场战争中,清兵虽然惨败,但也是抓到了一个英国士兵,这就发生了上文所讲述的故事。足以见得,清朝当时的统治者是多么的无知,可笑。有这样的统治者,清朝的惨败,就是早已经注定的。 来源:丹宝说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