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率属实...我家是老公单人就达到你们2020年双人的W-2收入,加上我的部分却不如你们2021...看来是我拖老公后腿了... calista126 发表于 2022-04-17 22:45
又到了报税季节,批马甲来回顾一下双马工家庭过去11年的收入历史。以下的数字分别是w-2 income,联邦税和州税,capital gains因为不多就没有包括。 补充一下:没有ipo,都是大厂收入。 2011: 41w,10w,3w 2012: 50w,13w,4w 2013: 67w,19w,6w 2014: 77w,22w,7w 2015: 116w,38w,12w 2016: 111w,36w,12w 2017: 129w,42w,16w 2018: 134w,44w,14w 2019: 129w,42w,13w 2020: 149w,52w,17w 2021: 199w,71w,24w 公用马甲38 发表于 2022-04-17 16:38
天啦!单收入或者双收入原来2M才是正常?那房价3M是小黑屋很正常啊!我太失败了。。。。 xiaoniu2008 发表于 2022-04-17 23:11
突然悟到了为啥这类帖子招人酸了。想象一下,假如huaren论坛是烙印desi论坛,高情商成功印度人大概率会来po自己10年来的升职经历,如何从小职员做到了EVP,而不是纯粹的涨薪经历。 raennie 发表于 2022-04-17 23:18
亚麻AS招得很少,bar也非常高,你们这一毕业就AS的必须是名校博士。 eragshs 发表于 2022-04-17 20:18
re,6+5 or两个6,1M-1.2M fitfitfit 发表于 2022-04-17 20:46
这对发展速度一般,不算快的。 比较快的,有5年内从600k跳到2M,而且只是单码工 Tianzongwugui 发表于 2022-04-17 22:59
谢谢LZ分享,数字很真实。 大家不用酸,中国所有一线城市至少4000万人资产超过200万美金,他们甚至啥都没干,靠着运气好房价上涨就达到了这个资产数目。而码工人数少多了,总有行业运气好碰到风口。 MaJiaAnyWay 发表于 2022-04-18 00:14
这个1.2M 是双马平均线还是entry 职? 不快乐的心 发表于 2022-04-18 00:03
回答几个问题: 为什么capital gains不高?因为每次需要卖股票的时候卖的都是最近vest的股票,股票vest的时候增值的部分都算在w2里了,相对应的capital gains就比较低。 2021年收入高确实是因为股价涨,但是最近两年两个人都升职,所以未来几年应该income差不多,除非股市大跌。 有人问到career path,其实我们走的就是正常的大厂升职路线,关键就是要碰到合适的项目、合适的老板,升职也没有特别快,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还有人问到旅游和投资,很惭愧,平时时间都花在工作和孩子身上了,并没有太多的旅游和投资,去年后知后觉买了套投资房,后来房市太热就淡出了,一来抢不过cash offer和自住房疯狂出价的,二来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打理,还是顺其自然吧。 公用马甲38 发表于 2022-04-18 00:12
我们两口子总收入还没有楼主交的州税多呢,老公还一直担心会被查税。我决定今年编造无数expense, 争取不交税了。天塌下来有你们马工高个子挡着。 la90039 发表于 2022-04-17 20:04
你的4000万人口的数字,比最近胡润的200万家庭的1000万人民币资产,高了好多倍。 很多房子这两年,都是有价无市。 CBOE 发表于 2022-04-18 00:26
回复 1楼公用马甲38的帖子 这个2011年能拿41万真实太牛了,08年09年应届CS的PHD能拿十万就很高了,Facebook要等到2012年才上市兑现,后面的大包裹都是几家bid才在后面涨上去的,之前由于apple, google合伙压价,马公的工资和现在比不高。 irs123 发表于 2022-04-18 01:36
人家交那么多税,酸大妈酸起来都瞎了! eragshs 发表于 2022-04-17 19:45
楼主贴的这个是我们普通人拱一拱运气好一点可以摸到的。大公司CEO是我们,尤其是一代,很难触及的。not relevant. 再说大家也没那么年轻了。CEO看下一代了。 Snowpig 发表于 2022-04-17 20:33
瞧你们酸的。华人的经济实力上去了,下一代出c level是很自然的事情,你们有空骂码工不如多提升自己为群体经济实力作贡献 eragshs 发表于 2022-04-17 20:29
这个收入离CEO还远。。。双码的话,两个E7就有了。。。 psyentistc 发表于 2022-04-18 06:07
税率很高呀,不是说有钱人可以有多种避税方法,越有钱税率越低。你的税率好象没变化。 如果你今年捐出去比如说80万,那明年报税会是什么结果。捐款可以把钱用到你想支持的事情上,不然都被浪费了。 Purplrpink 发表于 2022-04-18 10:03
传统行业,那种一千人以下的小公司,CEO大部分拿不到2个M ddg2001 发表于 2022-04-18 09:55
不止的。五米-10米左右,如果有1000 人。1000 人可是大厂。不过你说的对跟管的人数有关 3906 发表于 2022-04-18 10:42
所以我觉得楼主45左右。仅从涨幅来看,比较像mid 30 to mid 40的涨幅。mid 30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突然跳跃,下次再跳跃,40-45之间。和生完孩子,孩子再放手之间的时间重合。 之后其实就是下坡路了。不需要那么多高层。当然绝对数量不会少,因为通胀 3906 发表于 2022-04-17 17:19
我老公看了下说这家年龄至少在50左右,50+也不奇怪,从2011年的收入就能看出来,我家当时的收入还不到那个数的1/5.他们后面涨幅其实很小,对比我家涨了有20倍,年龄小十多岁... calista126 发表于 2022-04-18 12:50
著名的startup 大娘子。 你家老公海龟了吗? 不娶何撩 发表于 2022-04-17 22:51
也就是说你老公150万,你大概他的四分之一?也很好了哇 eragshs 发表于 2022-04-17 22:56
我自己收入不低的,只是老公实在太强了.星星眼... calista126 发表于 2022-04-18 13:00
其实老老实实在一家大厂一直干下去,收入稳定增长,也不用累死累活。其实一点也不比startup 差。最可惜的就是大厂公司不要了,一个个startup 拼下去,结果一个也没成。startup也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teabucket 发表于 2022-04-18 13:46
太有钱了,有点羡慕,不过我更羡慕那些耍得好,到处旅游的家庭就是了。我和我老公都有挣钱的潜力,都是在很好的职业,但我们没办法专心climb corporate ladder,一般太喜欢出去玩了,所以肯定不会太成功。不过楼主家肯定能力还是过人就是了,佩服。 cloverain 发表于 2022-04-18 15:47
看了一下自己家庭,2011比楼主低,2014年变成双大厂,现在已经远远超过楼主了。。2017年开始起飞。 anye 发表于 2022-04-17 18:35
我是说一般的公司。你看罗素2000的CEO的package,那可都是中小公司里的翘楚。 https://www.grantthornton.com/-/media/content-page-files/tax/pdfs/grant-thornton-2021-russell-2000-survey-10-21-21.ashx 第八页,第九页是revenue 5亿和15亿美金以下的公司CEO的中位数,跟双马比稍高但也差的也不太多。 第十五页,Emerging和growth company的CEO的package中位数是1.98个M. CFO和COO一个M都不到 还有大把的进不了罗素2000的公司的CEO就是2M不到的package ddg2001 发表于 2022-04-18 10:56
能赚两个米的码农也不是普通码农了,怎么也是大厂里带百八十人的department head了 momosun 发表于 2022-04-18 17:07
也就是说你老公150万,你大概他的四分之一?也很好了哇
这对发展速度一般,不算快的。
比较快的,有5年内从600k跳到2M,而且只是单码工
哎,一对比伤害性太大了,太失败了,感觉这些看着像天文数字啊,膜拜。
呵呵,这点家底就抖出来现眼了
主要是读者问题。 有些人,看到这样的贴,吹捧楼主两句,然后问些问题,楼主一开心也就答了。 有些人,上来就说我看着你开心,你怎么不学学印度人,然后就没然后了。 想要别人天生活雷锋还不如谁受益谁努力吧。
感觉不是亚麻家,它家Applied Scientist进去了以后晋升超级慢,当然如果你是贾扬青除外。这个数目,应该是两个Meta?
这个1.2M 是双马平均线还是entry 职?
比如贾扬清?
为什么capital gains不高?因为每次需要卖股票的时候卖的都是最近vest的股票,股票vest的时候增值的部分都算在w2里了,相对应的capital gains就比较低。
2021年收入高确实是因为股价涨,但是最近两年两个人都升职,所以未来几年应该income差不多,除非股市大跌。
有人问到career path,其实我们走的就是正常的大厂升职路线,关键就是要碰到合适的项目、合适的老板,升职也没有特别快,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还有人问到旅游和投资,很惭愧,平时时间都花在工作和孩子身上了,并没有太多的旅游和投资,去年后知后觉买了套投资房,后来房市太热就淡出了,一来抢不过cash offer和自住房疯狂出价的,二来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打理,还是顺其自然吧。
大家不用酸,中国所有一线城市至少4000万人资产超过200万美金,他们甚至啥都没干,靠着运气好房价上涨就达到了这个资产数目。而码工人数少多了,总有行业运气好碰到风口。
你的4000万人口的数字,比最近胡润的200万家庭的1000万人民币资产,高了好多倍。
很多房子这两年,都是有价无市。
Entry level E3 差不多20万,俩人乘2。中间没走弯路也没坐火箭到E6 三十多岁吧。
这个说的很实在
这是什么原理哈哈哈,有这心思还不如好好考虑下职业发展,还不用因为偷税漏岁提心吊胆。
纯扯淡了
按照瑞银全球财富报告,全世界只有5600万人de 家庭总资产(包括自住房)超过一百万美元。
其中美国人2195万
中国人528万
全球总共只有5600万人的家庭总资产超过100万美元
居然有人会觉得光中国就有“4000万人的资产超过200万美元”
属于完全没有常识的
这个2011年能拿41万真实太牛了,08年09年应届CS的PHD能拿十万就很高了,Facebook要等到2012年才上市兑现,后面的大包裹都是几家bid才在后面涨上去的,之前由于apple, google合伙压价,马公的工资和现在比不高。
楼主夫妻多大啦?
是啊,2011年左右,我认识的一些刚工作不久的名校phd科班出身大厂码工也才十几万一年 楼主两人41w是工作了多少年的?羡慕楼主能力强 年龄又刚刚好 赶上了好时代~~
交的税都被用来给非法移民付酒店钱了。
这个收入离CEO还远。。。双码的话,两个E7就有了。。。
已经出了好多了。door dash两个billion的CTO。 大家也都还没死,抓住机遇继续努力
传统行业,那种一千人以下的小公司,CEO大部分拿不到2个M
有钱人可以省税指的是飞W2的。W2是没有什么省税的途径的。马工工资的确高,但是那都是很辛苦实实在在刷题来的凭什么捐掉,楼主已经交了很多的税了作为普通人已经够了
不止的。五米-10米左右,如果有1000 人。1000 人可是大厂。不过你说的对跟管的人数有关
W2有个p的避税方法
我是说一般的公司。你看罗素2000的CEO的package,那可都是中小公司里的翘楚。 https://www.grantthornton.com/-/media/content-page-files/tax/pdfs/grant-thornton-2021-russell-2000-survey-10-21-21.ashx
第八页,第九页是revenue 5亿和15亿美金以下的公司CEO的中位数,跟双马比稍高但也差的也不太多。 第十五页,Emerging和growth company的CEO的package中位数是1.98个M. CFO和COO一个M都不到 还有大把的进不了罗素2000的公司的CEO就是2M不到的package
他说的也不算错
下一个努力方向:收入和楼主交的税看齐!
我老公看了下说这家年龄至少在50左右,50+也不奇怪,从2011年的收入就能看出来,我家当时的收入还不到那个数的1/5.他们后面涨幅其实很小,对比我家涨了有20倍,年龄小十多岁...
45,50不奇怪,应该大家都能做到。如果是30多那确实是不错。不过我认为在弯曲也不难。如果是30多在中部那一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接了offer,回不去所以还是remote.期权照拿,不用交AMT因为我们W-2收入实在太高了.我老公说赚到了,明年不算W-2,光是期权就值3-5M,还没税务问题
我自己收入不低的,只是老公实在太强了.星星眼...
与其交那么多联邦税,还不如做定点的慈善捐献,每年六位数,估计很快人家都能给你立牌子了。
女怕嫁错郎。嫁到如此强悍的老公,妥妥的人生赢家
可是据我大厂朋友说,不是上去就是出去了。。据说PIP特别严格竞争激烈,所以没有稳定再大厂这种说法
有的人很享受事业上的成就吧 他们觉得拼事业比旅游好玩
就大厂吗 没有其他收入吗 羡慕
有一个在爬都不行,因为所有schedule跟着那个要爬梯子的跑,变成了只能是最贵的期间出行这种。我x
能赚两个米的码农也不是普通码农了,怎么也是大厂里带百八十人的department head了
基本VP级别了吧,楼主家都是牛人,两夫妻都是这么高级别
谢谢!
这位层主也请大方分享造福一下大众吧
不能同意更多
做的好的, 单收入就比这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