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 本来就是不公平, 这世界就没有公平. 本来就是winners take all, 大家都接受这点,安心过自己能过的日子. 但是一帮人非得占据道德制高点,说这个大学录取很公平, 中产抱怨一下就是酸, 就是没有格局, 小心眼, give me a break! RCW 发表于 2022-04-07 10:20
对啊, 本来就是不公平, 这世界就没有公平. 本来就是winners take all, 大家都接受这点,安心过自己能过的日子. 但是一帮人非得占据道德制高点,说这个大学录取很公平, 中产抱怨一下就是酸, 就是没有格局, 小心眼, give me a break! RCW 发表于 2022-04-07 10:20
“中产既没有nothing to lose的开荒勇气,也没有大能力大资源运筹帷幄或者投资开荒,承受风险,那打算用什么筹码去跟别人谈有利于自己的“公平”呢?中产对社会最大的价值就是生产力,所以筹码其实就是停止生产。” 她们有这勇气就不是她们了。只能finger point蓝领阶层,说他们拿到admission不地道。
接着下来观看怼同种族同性别同阶层不同地区的,然后观看同种族同性别同阶层同地区不同镇的
最后哪怕同种族同性别的,只要邻居娃升学比我家娃好,就是美国对亚裔的系统打压!
🔥 最新回帖
是啊,难道中产好好努力工作缴税养孩子还成了原罪了?希望一代比一代强难道不是人类天性吗?尤其是我们这些第一代移民
唯一解释就是这个楼里的一些人就是非中产的既得利益者,把中产贬斥称为奴隶,下等中产,言语极其刻薄恐怖,还有人举报我,TMD这楼里几个道德至高点嘲笑中产的算什么东西
大学admission system 对中产的确不公平
不过对那些尖酸刻薄,那些怨天怨地的落榜父母而言, 我倾向于认为很公平,学校看穿了他们的伪装
有必要这么埋汰华人的中产父母吗? 你是啥? 大家都是尽最大努力生活, 我中产我自豪
🛋️ 沙发板凳
现在居然有人说藤校录取的华裔男生都歪瓜裂枣。这…咱也不用这么恶毒吧。
有一说一,普通中产对小朋友的升学之路是阻力不是助力。学费一项就让很多中产进退两难。
想富难,想穷还不容易么
那为啥不辞职当穷人,what’s stopping them?
有人以为(幻想)自己工作好有点资产属于winner阶层,梦想着winners take all,可惜美国社会doesn''''t work that way
是,越来越恐怖……
还有什么现在中产=赤贫,这话都说得出来了,真够可以的。想当赤贫吃福利免学费也没人拦着啊。
对啊,有种辞职吃福利啊,别又当又立的
根据华人这么多年的热帖,升学贴里面还没有出:家庭主妇 vs 上班妈妈,我还真觉得奇怪,押宝是明后年同期升学贴大热
他们也不是winner,真winner确实可以take all。大神永远都是大神。
大多数人对自己都没个清醒的认识。还说自家特有天赋的孩子以后怕是最普通的州大都进不去,我心想,这前后矛盾得紧啊。
我的意思是,她们以为自己是winner,其实不但不是winner,还一副loser心态
“骆家辉曾在父母开的杂货店里帮工,靠打零工的积蓄和各种奖学金到耶鲁大学深造”
中产阶层的娃很多是被喂的太饱了。我家孩子有时候也是,不知天高地厚。。我真想哪天也送他去哪里打工打一阵子好好体会一下
每个环境都有好的一面,坏的一面。就算光考虑孩子,你也肯定不想当穷人。相对不错的家境,父母的眼界,成长过程中有优势啊……
光辞职不够,东西两岸的人民还得卖自住房,所以呢,当穷人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re 这几天的升学贴看得我目瞪口呆 从黄粱一梦到怼人家开餐馆的不是低收入 费劲巴力就想去读个CS 藤校不收有什么可抱怨的
穷人乍富心态
只要健康活着的都是winner。看看谁是最后的winner
自住房不看的。
不能不说藤校一眼看穿这些人
加油!明年流量担当两岸 vs flyover country就看阁下了!
海淀区的家长也是这样想的,但没几个能做到,原因不同,但终究要放弃执念
多少人都是在公司搬砖的螺丝钉,绝大部分人随波逐流或者运气或者选择走到了今天的位置,跟“顶尖人才”其实没什么关系。再说,要真的是顶尖人才,在美国也是顶尖人才,出路多的很,不会看到别人孩子上了藤校就打翻了醋坛子。
卷! 国内人比这儿的还门清: 大学,职业,金融/IB鄙视链
大学鄙视链:
还有长得好又脑子好也是少数,父辈留学筛了一波了藤校再筛一波,歪瓜裂枣比玉树临风的多也是可以理解的,还说人家故意录丑的…
唉对。要是现在毕业在国内,怕是正在和1400万待业青年内卷争岗位呢。
Baby Boomer是吃了时代福利的一代,现在这代要是没了家长帮扶,买房上学都会很困难。贫民的孩子是真的艰难,而版上只盯着去了藤校的那几个忿忿不平。
很难理解。国内出来的,自己父母都是出类拔萃的高知?
扩招前扩招后那几届找工作就不一样了。风水总是轮流转的,要不那些能一直站上风的家族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呢。
估计也不少是家族第一代大学生。
那是因为文革
和文革啥关系?不少农民的孩子吧。。要不然为什么凤凰男话题这么popular
对啊就是first generation students,国内太多了没这个概念也没受过优待。但社会有条件了,这个人群确实应该被拉一把。
好多真正的寒门子弟好吧
之前说好了先富带动后富,本来就应该是美国这种扶贫模式。 结果呢…
我反而认为国内的唯分数论才是有问题的,只不过版上都是既得利益者,很难承认自己是因为政策而得以出国的,而觉得自己能力就是强,理所应当。
有时候觉得美国的政治正确有一定道理, 就是很多人来了美国, 但是骨子被种下的恶根本无法去除。 要是这些人真能决定美国的走向, 他们就是新时代的奴隶主, 绝对比黄世仁还狠
那倒也轮不到移民,顶多只能给本土的精英主义助助攻。
处于上升期容易膨胀吧,被浇了冷水接受不了。
算了也可以理解,不是吃苦耐劳闷头自推,也不可能过关斩将来到这步。抵达之后却未必都能生出同理之心。
大陆是系统性帮衬了first generation students…
有道理,但没有spell it out,比如说加个分什么。所以有些first gen觉得都是自己挣来的,不是时运,因此也不能同情这里的first gen。
有道理。其实也和文革相关。。上山下乡给偏远地方带去多少新观念。
说到文革,以前上海高考还得照顾知青子女呢,同年份被挤下来的怎么说。 每个社会都要纠错的,美国的也是在纠自己的错,肯定不会符合每个群体的心意和利益的。
no wonder...lolll
华人的金科玉律不是“推娃不如推自己”吗?隔壁要把自己推出来的一堆人在show自己是怎么推出来的呢,or正在推起来的梯子上狂奔,不推娃咋能有沮丧。
清华的男的歪瓜裂枣的也是居多,花太多时间念书,身体发育自然差一些
还什么藤校白人教授都玉树临风华人教授都歪瓜裂枣… 我惊呆了。
关键是这要是事实也就算了,大多数华人教授即使不算帅也是普通人,白人教授到年龄油腻谢顶的也不少,真的不至于。
自己娃挫,就有一万种理由看别人的娃不顺眼
白人nerd起来才真是歪瓜裂枣
我出国前以为白人是人均河国荣,出来一看教授同学基本惨不忍睹,幻灭
就是真是歧视。明明就是一堆歪瓜裂枣
我真的很难理解,如果大家都在顶尖的地方呆过,总该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吧?如果父母自己真是牛人,为什么会梦想孩子怎么都该比自己强?
我觉得这版上是从MIT女生那个帖子明显开始变奇怪的。一群家长开始觉得小中女抢了小中男的位置,各种挑刺儿阴阳怪气。什么藤校小中女是白男的资源,这种说法也是那会儿兴起的。
以前没见人讨论过这个。今年是一茬接一茬。
华人网友的年纪到了?
真正顶尖呆过的,都应该知道顶尖不是妈能推出来的。
娃生成啥样就啥样吧。
你眼中孩子升学就是生活的唯一考虑? 这种回答句式太naive了
多半是
说的是普通中产。普通白领工种,不是有多好的环境,可是W2还超过十万多。对比拿现金工作,净收入真不知道谁多谁少。另外,工作也有压力,收入有限什么都自己来加上还要推娃也是惨。但是你说让这些受过教育的白领做餐馆工也不现实。
其实我要说的是,普通白领真的不比蓝领有什么优越性,对孩子而言。会辅导作业真的不是必要的。爱学习的拿着谷歌都能学。孩子的智商也不是完全遗传的。
如果是从一开始就来了,到现在有20年了,结婚生娃现在正好上大学。。。
哪里有那么多顶尖的,也是真好意思往脸上贴金。 大多都是普通人,还没接受娃也是普通人罢了
人身攻击是俺的底线。
娃优不优秀,录取公不公平 etc 这些都是大家可以讨论的,但是有人居然人身攻击说这些娃是因为丑才让藤给录取的。
真是 WTF。这种言论对所有亚裔学生的努力与成就,都是侮辱!
不至于吧,还因为丑而选上,完全是过于解读了
我觉得录取是有偏见的,并且是符合某种“审美”的标准
这个审美标准,对亚裔来说就是不能太elite,不管是形象气质身高还是家境学业 但是对于白人来说,并没有这个框框 这就是本身不公正的地方
从小没少被父母洗脑吧?父母自己挫,考不上大学赖文革,然后使劲推你了?
1 只要有小孩没上上梦校,就有人说美国歧视,实际上各个藤校里亚洲人比例很高。 2 说男二代丑,不爱和人打交道,将来就是被使唤的命 3 说女二代将来性乱(这个很多说的特别难听就不细说了) 4 说二代在这学的不孝顺,将来不管父母。
这几种是主要攻击手段, 相信老华人er早就看出来了。 为了什么,很简单啊,造成大舆论趋势,好哄精英回国啊。不然怎么弯道超车呢
觉得唯分不公平的,呵呵。 正是现在时髦的反对merit-based
你家不是special need吗?搞点diversity比较有利吧?
因为我们家不爬藤,所以很少看爬藤的帖子。我还真不知道有华人对优秀的下一代华人如此刻薄,恶毒
朋友圈子决定的吧。不要说餐馆老板,我认识的一个水暖工,小时候从东欧移民来的,年收入多少我不知道,除了干活开的车,其他的车都很豪,房子也巨贵
看到藤校们不负众望地一眼看穿她们投机取巧的戏精表演,还是蛮欣慰的
不要说的那么复杂,就是爆发户心态,而且还不是暴发户主人本人,是伴爆发富的婆娘心态
她们自己脱贫也不见得多久,看这不顺眼看那不顺眼的, 狗眼看人低
一见藤校们对于他们家伪装出来的精致不屑一顾,心态崩盘
但是隔壁并没有说是餐馆老板,也没有说非常有钱,为啥要一上来就假设别人装穷。餐馆其实倒闭概率很高,不是个个都赚钱的,而且是个辛苦钱,一年到头没有休息,即使挺赚钱的餐馆,二代都不愿意接手。
是的,看二代就知道了。马工希望自己家孩子当马工,很少有开餐馆的希望自己孩子继续干餐馆吧。孩子也不爱噶。
不,我不觉得隔壁挤兑中餐馆老板儿子的是中产暴发户
应该也是收入不算太高的底层中产家庭,但是就因为父母都是大学生,被划到了中上产的队伍里
其实这事儿就是底层互害模式,因为靠读书好,上个好大学学个好专业,是美国年收入低于20w的华人中产家庭出身的孩子,目前唯一的出路,但是这个阶层也是最卷,最残酷的竞争渠道。
所以可怜的妈妈们对隔壁产生了怨恨嫉妒的心情。。。我觉得底层打工仔的孩子,和底层白领的孩子,都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底层白领的孩子在目前的社会现状下,确实是最难的
所以不要让孩子就知道刷题啊。我看我们中餐馆老板家的孩子就很Street smart.从小就帮家里站柜台,待人接物大大方方。相反只知道刷题的娃,见人不说话,性格不开朗。真的不好比。
就我自己觉得家庭收入20万已经很不错了吗?这就是大部分美国上中产的收入啊
主要是这个收入的家庭(10-20w),每年扣完税,各种开销一花完,很难有结余,一般家里又有2-3个孩子,所以这个阶层出身的孩子很难得到父母的荫蔽,必须得靠自己打拼才能过上好日子。而且父母也都是读书出来的,也不懂什么做生意,或者学技工的渠道。这样,上好大学,学个好专业,就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然后底层打工仔的孩子,也是只有上好大学,学好专业才能翻身过上好日子。这两种出身的孩子,比起来最难的是普通中产,因为完全不会有任何政策倾斜,只能靠硬碰硬的卷出来
呃不一定的。 我做ta,教过个站柜台的小孩,倒是挺爱说话的。过两年去中超遇见我,上来就问你怎么还在这儿啊?啥时候毕业啊?
是也不是。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假设100个小孩,都有兴趣而且愿意去搞竞赛,10个最后能拿奖。有天赋的有三个,不管家里推不推,花不多的时间,都能拿奖。剩下如果花的时间一样,那就是四到十按顺序了。但是如果十一多花点时间,可能挤掉十,所以十一家里开始推了,如果十还花以往相同的时间,很可能就被十一挤掉。十二家看十一动手了,也不甘示弱开始多花时间。卷就是这么来的。 上面是说的个人方面,还没说到外力。100个小孩的家长,可能有10个也搞过竞赛的。这10个一发力,能帮娃把效率提高个50%,还有家长自己没搞过竞赛,但是愿意出钱请人。也许娃按天分排在二十,有经验的一上手指导,就前十了。 从相对名次来看,前十拿了奖,估计对升学有比较大的用处。这里面肯定不乏天分十几名甚至二三十名的,不管是家里催着看书多花时间了,还是家里上手外面请人指导了,都算是爸妈给推出来了。 从绝对分数来看,每个小孩花了时间,都比没花时间的有所收获,绝大多数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收益是长远的。残酷的现实是,知识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100分的考试,可能前十需要得95以上,但是能得70分,就够以后用的了。70-95之间的,花了很多时间,最后被卷了。如果只是闲的没事打发时间,也还好。如果抱着当卷王的期望,最后不可能不失望。与其在里面卷得难受,不如找点side project,发挥其他方面的专长。 无意义的内卷应该尽量避免。对娃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但是很多家里并没有。一方面家长自身的局限性,看不出娃的优势和劣势,也不知道学到什么程度够用。另一方面拒绝甚至害怕接受,天才班刷题也好拼命外面上补习班也好,都是不敢接受。我认为大部分小孩,把知识学到够用的程度,都是能做到的。但不乏实力坑娃的家长,非得把娃往卷的坑里带。更不乏拔苗助长的,盯着牛娃看结果学个四不像。牛娃跟正常娃不是一个物种的,没必要见贤思齐,更没必要贩卖焦虑,传话传的一个比一个邪乎,放狗一查没几个真的。退一万步,就算是牛娃,上了个好大学,然后躺平的,多了去了。去了中等州大,毕业去了二线公司,只要勤勤恳恳,过两年照样去一线了。人生很长,读书才几年,只要娃积极向上,走上正轨是早晚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