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我不会去,首先你还没收到invite,去问就很不合适;另外她想要很多朋友我理解,谁都想要,but you need to be a friend first to get a lot of friends,simple as that:)) 和记仇不记仇没关系,言行不好的小朋友就不会有朋友,这是自然结果,她和她的父母必须明白。同时我也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原谅别人是应该的,give others a second chance, but until she proves herself, 并没有必要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如果是我不会去,首先你还没收到invite,去问就很不合适;另外她想要很多朋友我理解,谁都想要,but you need to be a friend first to get a lot of friends,simple as that:)) 和记仇不记仇没关系,言行不好的小朋友就不会有朋友,这是自然结果,她和她的父母必须明白。同时我也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原谅别人是应该的,give others a second chance, but until she proves herself, 并没有必要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bellamia 发表于 2022-04-06 10:57
Be nice, be friendly, be polite, don't say mean things. 这对5岁孩子是很正常的要求. 至于party,没收到invite就是没被邀请,不管是故意还是失误,没什么好纠结的,去问更不礼貌。 至于孩子如何知道什么人值得做朋友,这就是为什么要大量social,接触的人多了朋友多了就有比较了,自然知道和谁在一起开心合得来。作为父母只要引导好自己的孩子,set the example,自然就会有很多朋友,朋友多的朋友到哪里都受欢迎。
不要和bully你的人做朋友。除非他是真的服你或者屈服于利益关系才会改变想法,大人孩子一样。你说得不错如果在意之前的错误,家长会特地注意请你的孩子。看来那是少数族裔并非白人。基本有三种办法,第一种就是不理会,没必要去, be cool,该干啥干啥。第二种在群里直接说没收到,看对方反应,有点当面刚了,也可以一试。第三种是不去不回应,然后你女儿过生日时如法炮制一遍她的做法,请全班skip她然后群里告知。孩子要保护好树立她的自信,给她找合适的playdate。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性格不同,有的孩子不太social的确容易遭遇挫折,尽量帮孩子找性格相近的朋友,或者互补但是互相喜欢的人。朋友不求多但求好。
最近这个女孩要过生日了,班上的惯例是过生日的孩子会邀请所有同学。有一天她妈妈在家长群里发消息说,已经给大家发了邀请参加派对的电邮,要是有谁没收到请告诉她,她女儿希望所有的朋友都去参加。我查了邮件,发现没有收到。问了下女儿,想不想去这个女孩的生日派对,女儿很单纯,说想去,因为平时所有班上同学的生日派对大家都是相互参加的,而且这个女孩后来改好了,对她不mean了。
但是我作为家长很犹豫,因为目前并没有收到对方的邀请,不确定是不小心漏掉了,还是有意而为,如果是有意而为,又何必专门在家长群里发消息说要是不小心漏掉了谁请告诉她呢,悄悄地不告诉我们自然也就知道没有邀请我们不想我们去了。从我的角度来讲,对方孩子才5岁,可能也并不真的明白她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我不想上纲上线地记仇12年,还是希望两个孩子友好相处的,如果真是不小心漏掉了,我就发个信打个招呼提醒她给我们发邀请。但如果对方家长暗戳戳搞小动作恶心我们,显然我也不想跟这样的人家有什么往来。现在的问题是我不能确定对方到底什么意思。
大家觉得这事怎么处理比较好呢?
这是明显在恶心你,不去。如果是我,即使请也不去。
如果你想恶心回去,就在同一天弄个更好玩的party,请个魔术师什么的,邀请所有同学参加,也在群里吆喝一声。
Just ignore. 上梁不正下梁歪,不是他家娃歧视,是家长
可是5岁小女孩要怎么prove herself呢?
这个故事里的女孩只是刚开学那时候不友好,现在学年只剩下3个月了,小姑娘不是已经改好了么?
如果孩子说了邀请全班,但发邀请肯定不是孩子自己,是孩子家长做的事情,现在出了这个意外,怎么确定是孩子在搞鬼还是真的家长有失误呢?
这个年纪的孩子,该怎么教他们谁值得,谁不值得交往呢?一直不乖的,那种很明显,必须pass掉。 可是有改过,孩子也不会看只是表面改过了,还是真的内心改过了,好像也不太容易教孩子怎么看内心
是华人?感觉没有发是有意为之呢。 还是不要去了。
Be nice, be friendly, be polite, don't say mean things. 这对5岁孩子是很正常的要求.
至于party,没收到invite就是没被邀请,不管是故意还是失误,没什么好纠结的,去问更不礼貌。
至于孩子如何知道什么人值得做朋友,这就是为什么要大量social,接触的人多了朋友多了就有比较了,自然知道和谁在一起开心合得来。作为父母只要引导好自己的孩子,set the example,自然就会有很多朋友,朋友多的朋友到哪里都受欢迎。
有啊。至少也有个短信群,Facebook群和电子邮件群吧
一个五岁的娃我觉得倒不必上纲上线,但这家父母也太抓马了吧……
我觉得你当时就应该回复说:不好意思,我翻了邮箱没有收到邮件,可能你不小心漏发了,谢谢你邀请,不过我们有其他安排时间冲突了,提前祝你女儿生日快乐
这样显得你有礼貌,邀请了不去,礼节上说是应该有礼貌的回复的。 既然她没单独通知 而是在群里通知你,那你也在群里通知她呗
我觉得这个做法是最聪明的了。她故意群发, 那你也故意群回
费劲,干脆不理
re,是我我也会这么做的
同意这个。
赞这个。也恶心恶心这个绿茶婊
微信群吗?😅 难道班里都是中国娃?
看意思应该是跟英语不好相关的歧视
有不少白人擅长这个,其实没品。看多了你也跟她/他过过手,玩不过就不要搭理这种人。
但作为家长不能因为大人之间的芥蒂影响孩子,何况那孩子现在对你女儿友善的,其实大多老美不会那么做,即使真的家长相互不喜欢,但不会就此影响孩子之间的关系,楼主你想下,如果班上孩子都去派对了,你孩子没去,对你孩子是好还是不好何况孩子自己也想去,就是因为你猜想认为的理由? 如果是我,会让那妈妈知道你孩子漏掉了,让孩子去,如果有机会遇到那妈妈,会主动跟她打个招呼,同时也了解下对方是怎样的态度,有可能人家根本没把之前的当回事。
我一开始和你想的一样,我不想以恶意揣测对方的孩子,也不想以恶意揣测对方的家长,也考虑过是不是真的不小心漏掉了,不然也不会上来问了。但是回想一些细节,还是让人觉得没有这么简单的。
我不想重复对方孩子当时说过什么,但绝对是超出一个五岁孩子认知的,结论只能是这个孩子不止一次听到过有人说类似的话,有样学样。对我女儿说过的那些话,是分散在很多天里陆陆续续说的,而且是在吃饭或者午休的时候,笑眯眯地小声说的,说完告诉我女儿,这是咱俩之间的秘密,不可以告诉别人。但应该有别的孩子听到过,或者她也对其他孩子说过不好的话,因为老师不会因为我们的一面之词就采取行动的。
她们这个班人不多,所以需要通知的家长不多,要查我和队友的电邮也很方便(老师经常群发邮件,入学时学校也发过同年级的家长名录),父母双方都漏掉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换做是我,假如我女儿曾经bully过对方,而我希望表示善意,表示不计前嫌,会特别留意要发给对方吧,瓜田李下,避免误解。
好奇对方族裔的,我不想说得太细,但对方家长跟我们一样是少数族裔、一代移民、工薪家庭。
既然这么确定了,那还考虑去不去干啥?确定了,就肯定不去,带你娃找个更好玩的地方出去一个周末。 有的事情别做太刻意,很随意的说说让周围家长和老师知道他家没给你们邀请。。。别显得你好像特在意,这种破人别纠结,浪费精力和时间。
没有必要分析纠结,你会和她成为朋友吗?不会,那何必浪费时间精力呢?就算她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需要,更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朋友。
Focus在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变强大才是终极解决方式,她为什么会针对你女儿而不是别人?因为她vulnerable,女孩子语言不好是最最直接影响social的,你要怎么帮助她迅速catch up, 提高语言social能力?现在要怎么做?暑假又要做些什么?自己强大了,朋友多了,这种转找弱小欺负的人自然就绕道了。
这么小的孩子交往主要还是看家长吧
我也会这么做,我还以为就我想的简单呢,为啥大家都能有这么深刻的思想啊
不管对方家长怎样?小孩子的party我建议多参加一些,正好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她和其他孩子们的互动,也增进和其他家长的联系,当然不是单指邀请的这家。
五岁小孩说的话肯定是从父母那儿学来的,她的言行反映了她的父母
如果小孩多次反复说了过分的话 这家的party我不会去的 因为不想去做促进娃和这个孩子的关系走近一点的事情 更何况你们还没有收到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