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可以卖房子 Purified 发表于 2022-04-06 14:35
楼主真是好日子过太久了。 我祖辈父辈都是知识分子,正经中产职业中产收入,过日子从来都是抠抠索索的。 我经常跟我儿子忆苦思甜。比如我小时候我妈一个月工资大概200多300。一次冬天,看见路边有人买西瓜,$1一片,我很想吃,我妈狠狠心给我买了一片。比如我从小正经的洋娃娃都没一个。比如我妈以前都不太舍得用cleaning lady. 中产当然就是抠抠索索才能把养老钱存出来,还有个cushion 应个急,比如离婚比如残疾比如孩子买房求帮忙。 不理解这种中产菜市场自由的想法是哪里来的。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2-04-06 10:53
我隔壁的邻居去年就把在palm springs的房子买了。好像是30,40十年前买的,这次卖了2mil还多。另外还有出租房还接着出租。 Boomers手里房子不少的。 纷纷大土豆 发表于 2022-04-06 16:15
回复 102楼的帖子 Boomers真的房子很多 工资什么的倒是不一定很多 而且现在的医疗这么发到,boomers很容易活个90,100岁。好多的房子攥紧在手里。可能开着20年的破车,也没什么工资退休收入,但人家就是一堆房子出租。要么随便卖一个就1,2百万。他们才是真正的经历社会红利时期。 纷纷大土豆 发表于 2022-04-06 17:01
没看明白说的是中国还是美国。中国的话,我们父母辈二三十年前哪有中产啊,教授医生一样都穷的叮当乱响,所以才有那时候来美国刷盘子去日本背死人的。说的是美国的话,就算几十年前中产也不会赚月薪200-300吧?那的确是贫困线下的。 friendmm 发表于 2022-04-06 16:38
怪不得美国年轻人这么嫉恨boomer bigbigfacecat 发表于 2022-04-06 16:49
回复 104楼COHomeSearch的帖子 我有一个同事白人出生在San Jose。妈妈全是主妇,爸爸退休老兵。算不上有钱人。但是几年前把San Jose的房子卖出了400万。老两口就搬到Sacramento退休去了。 纷纷大土豆 发表于 2022-04-06 17:05
人都要死了,攥这么多房子这么多钱有啥用 feo 发表于 2022-04-06 17:06
回复 102楼bigbigfacecat的帖子 弯曲这些老地主最让人嫉妒恨吧。。 交着几乎可以忽略的房产税 房价坐火箭暴涨 只要早年多买一套 就是别人几辈子挣不出来的钱了。 然后多余的房子拿出来出租 可以一间间租给多个小年轻,包租婆优越感油然而生 COHomeSearch 发表于 2022-04-06 16:58
这些玩意承载我的美好回忆。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海鲜里头我只买得起mussel。那时候这东西要两块一磅。我从stop&shop拿的菜谱,mussel清理干净以后,各种蔬菜(芹菜、洋葱、番茄)加盐炒出汁,稍微加点酒,mussel倒进去炒熟。成功率百分之百。有了mussel,这菜的汤汁非常鲜,可以拌饭。 现在mussel涨到三四块一磅了,我觉得还是可以买的。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2-04-06 10:12
以前在烟台, 海边的mussel 一片黑, 没人吃, 到美国都成了珍品 cindy_cheng2000 发表于 2022-04-06 17:13
看朋友圈照片,加州海边这玩艺儿也多得很,随便捡。 dadamajiadada 发表于 2022-04-06 17:18
我今天剪头发,价钱从45涨到60. 就几个月时间。现在涨价已经不是一点点涨。而是一下子就涨起来。 wacxg 发表于 2022-04-06 17:06
有可能有污染的,不能随便吃。 haigee 发表于 2022-04-06 17:23
我不理解中国2,30年前怎么没有中产了。我家20年前都买车了。但是我家买车买房的钱都是抠抠索索存下来的。中产就是这样的啊。抠抠索索才能存下来,才能投资,才能ride the waves. 我妈也不是玩具西瓜买不起啊。不存钱就买得起了啊。中产就是要选择抠抠索索存钱,还是大手大脚不存钱的阶级啊。 我妈说当年生了我工资100,我外婆让她存50.扣的她那个心酸。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2-04-06 17:06
受通胀伤害最大的是退休老人吧,年轻人只要努力就还有大把挣钱的机会,身体强健怎样都能活,老人退休金都是固定的涨幅和通胀比微不足道,也没有力气去努力了,即使有积蓄也不敢在上窜下跳的股市做风险投资,放银行也没几个利息,坐吃山空的恐惧和通胀成正比。 焱焱 发表于 2022-04-06 11:33
不至于吧。通胀最影响刚工作的年轻人,本来就刚收支平衡,现在缺了一块。对于你说的中产,每月吃饭外食多花也多花不了500吧。我是不明白在吃上舍不得的。 aipple 发表于 2022-04-06 09:58
我家三大一小,每次叫一顿外卖就100。500够吃几顿? 我是马甲 发表于 2022-04-06 17:54
你父母200-300rmb月收入时就买车了?失敬失敬。92年也就是三十年前,中国商品房都寥寥无几吧,除了权贵阶层,有多大比例的人有资产呢?拿近十年的工资多少,房产价值多少定义怕是不合适吧。 这个是百度对中国中产阶级的定义: 按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下的定义,中国中产阶级是那些年收入(按购买力算)在1.35万到5.39万美元(约合9万到36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 而国家统计局则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年收入在7250-62500美元(约合5万-42万元人民币)之间。 friendmm 发表于 2022-04-06 18:29
凭借现在的医疗水平 Boomers很可以再活个30年 纷纷大土豆 发表于 2022-04-06 17:10
我妈300的时候,农民50,难道不是中产吗? 我妈300的时候的确是有房有车(自行车)当年就是妥妥的中产啊。我妈300的时候,城市里无房无车跟父母蜗居的乌泱泱的。 我妈是20年前有房有车。30年前有房有自行车。 请问你说的百度中产定义是什么时候的?说钱不说时间有意思吗? 照你这么说30年前收入1万的还是美国中产呢。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2-04-06 18:41
回复 135楼tuer的帖子 90年代就是很好啊 贫富分化还没怎么开始 工作有分配 单位分房子 大部分家庭就一个孩子也没太大升学压力。至少那个年代我父母作为小县城公务员生活非常舒服。物质上或许很一般 但是比起他们年轻时候米饭都是吃不到的苦日子 真是质的飞跃了。当然那个时候农村的人还是非常贫苦 COHomeSearch 发表于 2022-04-06 19:19
这个我有办法 四个礼拜一剪得改成五个礼拜一次 八个礼拜一剪的改成十个礼拜一次 能cover25% 通胀 juliadonaldson 发表于 2022-04-06 19:28
疫情导致了我老公不得不自己在家剪头发,现在可以自己给自己搞发型有模有样了。。完全不用去理发店了。省了一笔钱!想到这里,绝对晚餐必须给他加鸡腿 VanilaiceCream 发表于 2022-04-06 19:32
加鸡腿可以的。千万不要加牛排,不理发也没省那么多, 哈哈 juliadonaldson 发表于 2022-04-06 19:35
国内的Boomer收入也是远远超过年轻人啊。经常是两个老年人的退休金够养一家人了,现在二线城市处级的退休金都是1万2以上了,两个人就是2万四,确实比大部分年轻人工资高Geofan 发表于 2022-04-06 19:36
我家别说1M,十分之一都没有,还欠一屁股房贷,按楼主标准是不是没法活了 王力宏不爱了 发表于 2022-04-06 09:51
他们永久活下去。让我们去饿死好了 3906 发表于 2022-04-06 19:01
我觉得国内二三十年前那种生活真的很美好 可能因为我还是个孩子,只记得好的事情,并不知道或者感觉大人承受什么压力。我现在想起以前就像在梦里一样。其实物价涨多少又怎样呢,只要有个工资,吃喝也不愁吧,就是我们想要的太多,又喜欢攀比。 tuer 发表于 2022-04-06 19:15
我也怀念90年代,那时候小学中学不管当官的有钱的还是普通孩子都一个学校,没攀比没歧视,孩子们一起玩得来的就聚堆,没有什么贵贱之分。现在读个书攀比从老到小真是触目惊心。 justmoved 发表于 2022-04-06 20:30
真的感觉再这么通胀下去,社会要乱掉的呀。 这个世界也不知道还能安宁多少年,所以,趁着现在还算平安,赶紧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吧。 cristal2011 发表于 2022-04-06 21:13
我家第一套商品房是95年,那时候才花了几万块(破小区)。但我记得从那之后连着十几年经济增长非常快,体现在做生意和股市收益远远大于一般工资。也就是十年吧,到了2005年有车有房已经很普遍了。之后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中国生活水平渐渐比美国还要高了 3kingdom 发表于 2022-04-06 19:07
嗯,我也记得90年代我家的日子非常的好过。尤其90年代后期,零花钱很多,家里房子很大,吃的也丰富, 然后90年代末我爸就买车了,每次放假回来爸妈都会开车去机场接我 VanilaiceCream 发表于 2022-04-06 19:28
哈哈,昨天去Trader Joe's, 第一次(应该有十年同一家店)看到那个Orange Chicken卖光了,当时就想这是不是个indicator,穷人多了。$4.99一袋加点蔬菜一家三/4⃣️口可以搞定一顿晚餐算很合算了了。。。 huaren_ID 发表于 2022-04-06 10:10
楼主说吃的,只不过是因为吃的是我们日常接触最多,也最敏感的罢了。在现在的社会里,任何东西的价格都不是孤立的。你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你看看生活中什么不在涨价?大到房子,车子,小到螺丝钉,人工就更不用说了。不是人人都有几十万的收入,可以吃有机的食物,买奢侈品,旅游。大家都有缘在这个论坛上,稍微可以理解别人的处境有那么难吗? bgmay 发表于 2022-04-06 14:15
鸡肉太贵了。我只吃小葱拌豆腐。小葱也太贵。我一般都是割自己种的韭菜代替 3906 发表于 2022-04-06 11:03
我隔壁的邻居去年就把在palm springs的房子买了。好像是30,40十年前买的,这次卖了2mil还多。另外还有出租房还接着出租。
Boomers手里房子不少的。
没看明白说的是中国还是美国。中国的话,我们父母辈二三十年前哪有中产啊,教授医生一样都穷的叮当乱响,所以才有那时候来美国刷盘子去日本背死人的。说的是美国的话,就算几十年前中产也不会赚月薪200-300吧?那的确是贫困线下的。
怪不得美国年轻人这么嫉恨boomer
弯曲这些老地主最让人嫉妒恨吧。。 交着几乎可以忽略的房产税 房价坐火箭暴涨 只要早年多买一套 就是别人几辈子挣不出来的钱了。 然后多余的房子拿出来出租 可以一间间租给多个小年轻,包租婆优越感油然而生
Boomers真的房子很多
工资什么的倒是不一定很多
而且现在的医疗这么发到,boomers很容易活个90,100岁。好多的房子攥紧在手里。可能开着20年的破车,也没什么工资退休收入,但人家就是一堆房子出租。要么随便卖一个就1,2百万。他们才是真正的经历社会红利时期。
我有一个同事白人出生在San Jose。妈妈全是主妇,爸爸退休老兵。算不上有钱人。但是几年前把San Jose的房子卖出了400万。老两口就搬到Sacramento退休去了。
人都要死了,攥这么多房子这么多钱有啥用
我不理解中国2,30年前怎么没有中产了。我家20年前都买车了。但是我家买车买房的钱都是抠抠索索存下来的。中产就是这样的啊。抠抠索索才能存下来,才能投资,才能ride the waves. 我妈也不是玩具西瓜买不起啊。不存钱就买得起了啊。中产就是要选择抠抠索索存钱,还是大手大脚不存钱的阶级啊。 我妈说当年生了我工资100,我外婆让她存50.扣的她那个心酸。
不光美国年轻人,我都嫉恨boomer
我婆婆朋友们,大家都好几个投资房。他们赶上好时候,当年湾区房子很便宜。他们也不卖房,只出租。所以湾区出售房子特别少。
凭借现在的医疗水平
Boomers很可以再活个30年
北上深拆迁多套+早年买了多套的,其实本质上很像。 我老公一个表嫂,广东某县级市的拆二代,天天做各种赔钱生意折腾着玩儿。我有次好奇问了下能赚多少,我老公悄悄说,反正赔不光收的租子。
本来社会就是让old money失去购买力,让能赚钱的有购买力。如果钱不贬值,那些老人早就买完了所有的资产了
以前在烟台, 海边的mussel 一片黑, 没人吃, 到美国都成了珍品
看朋友圈照片,加州海边这玩艺儿也多得很,随便捡。
有可能有污染的,不能随便吃。
谢谢你打消了我出去理发的想法,看来要掌握一门新手艺了。
看地区,有的地方完全可以吃的,可以查询一下。还有钓螃蟹,有些品种螃蟹不难钓到,就是看嘴叼不叼,爱不爱吃了。
我的天 还thousandnaire..... 你英语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你怕是真不知道有个词叫thousandaire吗
是啊,花钱不用算,还有很多结余投资的,那不叫中产
可是老年人花销也小啊,不用养娃,不买奢侈品,不用还房贷,还有大把时间可以自己做饭。
我家三大一小,每次叫一顿外卖就100。500够吃几顿?
加州超市的pork sirloin chops过一段时间$0.99/磅。$100买100磅呢。自己烧,太便宜了。
你父母200-300rmb月收入时就买车了?失敬失敬。92年也就是三十年前,中国商品房都寥寥无几吧,除了权贵阶层,有多大比例的人有资产呢?拿近十年的工资多少,房产价值多少定义怕是不合适吧。
这个是百度对中国中产阶级的定义: 按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下的定义,中国中产阶级是那些年收入(按购买力算)在1.35万到5.39万美元(约合9万到36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 而国家统计局则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年收入在7250-62500美元(约合5万-42万元人民币)之间。
我妈300的时候,农民50,难道不是中产吗? 我妈300的时候的确是有房有车(自行车)当年就是妥妥的中产啊。我妈300的时候,城市里无房无车跟父母蜗居的乌泱泱的。 我妈是20年前有房有车。30年前有房有自行车。 请问你说的百度中产定义是什么时候的?说钱不说时间有意思吗? 照你这么说30年前收入1万的还是美国中产呢。
是的,而且因为Covid Boomers去世/退休,对年轻人利好,他们挺开心的。
他们永久活下去。让我们去饿死好了
我家第一套商品房是95年,那时候才花了几万块(破小区)。但我记得从那之后连着十几年经济增长非常快,体现在做生意和股市收益远远大于一般工资。也就是十年吧,到了2005年有车有房已经很普遍了。之后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中国生活水平渐渐比美国还要高了
你家20 30年前月工资就200元? 30年前是92年, 20nian前是2002年,怎么可能这么点。 你当80年代呢
中国城市里面当时分房子的很多吧。也算有房吧。 那房子也是自己的啊。
90年代就是很好啊 贫富分化还没怎么开始 工作有分配 单位分房子 大部分家庭就一个孩子也没太大升学压力。至少那个年代我父母作为小县城公务员生活非常舒服。物质上或许很一般 但是比起他们年轻时候米饭都是吃不到的苦日子 真是质的飞跃了。当然那个时候农村的人还是非常贫苦
嗯,我也记得90年代我家的日子非常的好过。尤其90年代后期,零花钱很多,家里房子很大,吃的也丰富, 然后90年代末我爸就买车了,每次放假回来爸妈都会开车去机场接我
这个我有办法 四个礼拜一剪得改成五个礼拜一次 八个礼拜一剪的改成十个礼拜一次 能cover25% 通胀
疫情导致了我老公不得不自己在家剪头发,现在可以自己给自己搞发型有模有样了。。完全不用去理发店了。省了一笔钱!想到这里,绝对晚餐必须给他加鸡腿
我上次去剪头发,被发型师剪的好短,当时很不爽,现在觉得自己赚了。。
加鸡腿可以的。千万不要加牛排,不理发也没省那么多, 哈哈
剪刀差啊,城市工人觉得农产品便宜,福利又好是建立在对农民残酷剥削的前提下的。
然后城市平民通过棚改,拆迁可以享受土地财政的红利;而 农民的宅基地是无法变现的。
嗯嗯,确实是这样!谢谢姐妹。我告诉他什么时候能把lyft戒了,才能吃到牛排
二线城市退休两个人都是处级的百分比有多少呢? 也许比弯曲贫困线还要少吧
有一定道理 中产的定义从来就不是“菜场自由” 也不是说“躺平”就可以一生无忧的
通胀前过的“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一个通胀就被打成围着锅台转的了?我是不信
我不是无视通胀的影响,而是有些比较有点夸张了
我们这里mussel,clam, oyster也是很多很多,有一次退潮,脚踩在水里,各种各样贝壳类的都多的堆到脚脖子,一抓就是一大把。
你的房子也是资产啊 就怕是中产但是还在租房的
加拿大活到90的老人太多了;医疗免费;但老人对免费护理还非常挑剔;
我也怀念90年代,那时候小学中学不管当官的有钱的还是普通孩子都一个学校,没攀比没歧视,孩子们一起玩得来的就聚堆,没有什么贵贱之分。现在读个书攀比从老到小真是触目惊心。
不懂,哪个美国人家里没个boomer老爹、爷爷呢?
真的,疫情以来我特别愿意花钱。看什么都觉得不贵了。虽然确实是物价飞涨了。
美国年轻人嫉恨boomer是因为他们觉得boomer是罪魁祸首而且还特别爱抱怨身处困境的年轻人
没人歧视你不代表不存在歧视。
这才哪跟哪。中国94年就是20%+的通货膨胀。
你们怀念的二三十年前的中国。。。我不信大家日子都很好过。
这话说的好像中国50%以上的人都住独立屋了,不是火柴盒了
就房子这一项就没法比啊。中国人就自嗨吧。我国内亲戚听说我房子的面积揣测说是不是得一天到晚都在打扫卫生?哈哈才三千五百尺的房子,主要是他们也想象不出来海外环境的干净。
我觉得还是年轻人收入高,我父母一线退休二十年了,两个人都是将近一万的水平。年轻人这个收入水平的话基本没法长期在北京居住了,更不用说养孩子。老人有房产有各种福利保障,生活比较轻松,但这点钱真的也不富裕。
你不觉得这个版上的人们讨论到给父母养老的时候那标准也高到了对年轻人不人道的程度了吗?那么多人说要回国给父母养老,这不就是年轻人干脆不要活,都给他们继续活的意思吗?
是滴,那时候超开心,我爹整天带我们下饭店,和叔叔阿姨们吃吃喝喝,还有好多好多小朋友一起玩,那时候饭店每个包厢还有卡拉OK。那时候零花钱就买杂志娱乐报纸啥的,还有磁带,音响店图书店那时候简直太发达了。啊美好的生活。
没错… 不过有些心细的娃就知道谁家爸妈是做什么的,我这种二哈就不太关注,很久长大了才大概知道一点点。那时候老师也很好(也有坏老师),整天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们好好学习,想起来了,开班会!老师也会喜欢学习不好但是聪明可爱的小孩儿,而不是看家里有没有钱。
那个一直很受欢迎的,以前就经常卖空,不能作为指标
no.老人没啥焦虑的,反正快差不多了。也不用拼了。
钱不是省出来的。。
05年有房有车已经很普遍了?中国生活水平比美国还要高了?这是把全国人民都用一线城市来代表了?就是一线城市也不敢说生活水平比美国高。
能割自己的韭菜不错了, 我是被割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