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个外行,来评价人家在自己本领域的研究水平,这还不叫“大放厥词”? 你用一个学校的本科排名来推论里面个体发考题的研究水平,只能说明你的发言非常草率,带有很强烈的主观偏见,而且对这个圈子根本不了解。按照你的逻辑,UTD本科排名一百三十多,难道UTD的发考题都是草包吗?全球的商学院都用UTD list 上的journal来作为衡量学术能力的一个标准,难道用UTD list的学校都很愚蠢吗? 别的ID认识他们与否我不清楚,也许人家就是有点名气呢。我倒是好奇你追着这个 top 字眼不放,究竟是什么驱动力能让你这么喋喋不休的非要 confirm 别人不top?
一个人带小娃很辛苦,我lg有一段时间被邻居以为是单亲。。。。 我家的经验是,初中了平时没什么大事跟家长一起的,就是上学加课后活动,活动本来就是找人接送,就算没两地我做家长也就是周末跟他们转。no,还不一定,他前阵子出门参加什么知识竞赛一整天,就是同学家长带去的。当然我家孩子属于隔壁11岁了也没特长的普通孩子。你说的情况,4个月而已,想起来,我德国的合作人就是这样,所以他不让我们周末contact他,thats the only time i spend with my wife and my kids,原话。 你们要做到的是保证quality的one on one time,这么大孩子,我们话多了不行,没bonding也不行。 我跟我lg可能跟你们比较像,都希望对方能够follow自己的理想,我tenure前我lg付出很大,tenure后他换了工作那阵子我几乎一个人带孩子,本以为full了能躺平,这一年来我换工作他又多多参与了,我觉得如果两个人都想做点喜欢的事情,直接上升可能很难,那就选择螺旋式上升吧。
一个人带小娃很辛苦,我lg有一段时间被邻居以为是单亲。。。。 我家的经验是,初中了平时没什么大事跟家长一起的,就是上学加课后活动,活动本来就是找人接送,就算没两地我做家长也就是周末跟他们转。no,还不一定,他前阵子出门参加什么知识竞赛一整天,就是同学家长带去的。当然我家孩子属于隔壁11岁了也没特长的普通孩子。你说的情况,4个月而已,想起来,我德国的合作人就是这样,所以他不让我们周末contact他,thats the only time i spend with my wife and my kids,原话。 你们要做到的是保证quality的one on one time,这么大孩子,我们话多了不行,没bonding也不行。 我跟我lg可能跟你们比较像,都希望对方能够follow自己的理想,我tenure前我lg付出很大,tenure后他换了工作那阵子我几乎一个人带孩子,本以为full了能躺平,这一年来我换工作他又多多参与了,我觉得如果两个人都想做点喜欢的事情,直接上升可能很难,那就选择螺旋式上升吧。
🔥 最新回帖
我觉得人家只是说,这个老公,学校不是top, paper虽然不错,总体算不上top. 这是人家opinion, 怎么算是“大放厥词”,怎么是“妄下断言”。 同样的,层主认为自己老公top, 你也觉得top, 这也是你们的opinion 也要允许别人有别人的opinion.
这跟utd 啥关系?utd 本科不好,但是商学院还不错,有几个教授非常非常牛,是高薪挖来的,都是领域内非常非常有名的,带title 的professor, 楼主老公也是被他们那个学校高薪挖来的吗?也是业内很有名带title 的professor 吗?utd list 更是跟这个事毫无关系。
是top 不是top 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别人不是内行,你也不是。
两地这么多年,大龄生娃,想想也不容易,再不给自己打打气该多难啊,理解一下人家
我今天是拿出了literature review的功夫读她的旧帖。
我真是忍了好久,最后是不想说太伤人的话,不把她的底全揭出来。反正大家别受她误导就是了。
刚才我想了一下,这个人可能也没那么坏。就是跟美酒一样对自己老公盲目拔高崇拜,非常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而已。并不是故意把其他faculty往邪路上引
嗯嗯,领域确实不一样。还是有点不太明白,engineering 那边怎么看重UTD business 期刊呢?或者只是operation research 会跨engineering business 两个领域?
至少我们这村的business school,好像并不赞成发engineering 那边的期刊文章, engineering science 的文章不太算tenure。两个领域差距满大的,比如business 一般文章页数多,engineering 文章短。business 这边second tier 学校五六篇UTD就tenure 了(如果五年发出来五六篇真的已经很好了)。engineering不一样, 一般五年都发好多好多好多文章啊,实在膜拜。
🛋️ 沙发板凳
每家情况不一样, 不能一概而论。 双发考题的一方为了另一方从名校调去二三流学校的比比皆是, 一点不稀奇。
不能理解为了个发考题这种穷酸工作愿意忍受常年两地分居的, 做点什么不好
还蛮常见的,冷暖自知吧
我还见过好几个两国分居的,十几年了吧。。。
我身边的双教授都离婚了
认识的要么一方或双方都放弃。要么两地。
其实在我看来,就是还不够牛,但是又非要做faculty。就是这样。不如放弃,出来广阔天地。
对,
我知道一个,老婆为了老公从普林斯顿(已经tenured)去了一个地点很差的排名30-40的私校,然后几年后老公和她离婚找了个小三,老婆郁闷坏了。
这个无解。我们女人要做faculty 从开始的那天就输给男人。都是女的跟着男的找工作。我还见过好多男人说,你赶紧的辞职跟我走,不然就离婚的。跟着男人走了,去了不想去的地方,到时候生娃带娃还是女人上。生了 一个还要再来一个。男人事业越来越好,女的就难了。
太难了。
其实医学院是SOFT MONEY 的吗?那种即使有TENURE,没有FUNDING也要走人的那种?那就劝老公一起上市场找个HARD MONEY的位子。要是够牛,给他搞个SPOUSAL HIRE? 楼主已经算是SENIOR POSITION 了吧?可以想想办法,弄SPOUSAL HIRE.
太痛苦了这个例子。两地11年,那是快40才生俩娃?啥啥都耽误了。而且大半辈子不在一起,夫妻和家庭的意义何在?说真的,一个工作,即使300万一千万一年需要这样,我都不会考虑。
没有大funding怎么move up。现在跳槽至少带着一个million才行
40生俩娃和两地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以前是丁克,后来才决定要孩子的。 我们自己不觉得耽误了任何事情。我知道很多人觉得faculty都是穷酸发无用paper。我俩都可以很proud说自己做的东西很有用,为学术界industry培养了下一代人才,也都做到了各自领域的top,事业有成。 年轻的时候两个人一起上山下海一起走过很多路,体验了很多地方,发展了无数共同的爱好。现在开始静下心好好养孩子,真的很感恩。
楼主mm为了老公move真的很伟大,我觉得暂时先躺平一段时间,把对事业的各种expectation降低,专心养娃,在其他爱好上寻找快乐。等几年以后timing到了,再和老公一起move。
你对领域top不理解。
领域top随便move,而且钱不会少,几百万一年很容易。看你的情况,最多最多中等水平。
女方自己怀孕带娃,老公还这样?“决定不move了以后我老公跟我不愉快了一段时间,觉得我把责任压力都扔给他一个人了。”.......
1 m 跳槽?实验学科每年1 m 还差不多吧
你爱说啥是啥呗
那个层主的意思是 40几生两娃 比20几30出头生两娃当然更累,身体恢复慢不说 20几生娃的人,娃上大学了才40几 40几生娃的,娃上大学你都60了
另外养孩子 跟体验发展爱好啥的 一点也不冲突啊 20几生娃的也一样能干这些事
因为我move到老公的学校是分分钟的事情,而我老公move比较困难,我完全可以理解他的郁闷。如果我松口,我俩两地的问题早就解决了。
我做为senior move而且换上admin的工作,我觉得换个地方再建lab非常辛苦。倒不是劝楼主,只是跟这里如果要想senior move的分享一下我的体会,当然我的情况是因为acadmic admin,如果单纯科研move可能不幸苦。
同意 小孩小的时候不觉得 到了小学高年级初中的时候 小朋友的生活环境 也要纳入考量
从小孩教育的角度考虑呢?2:1的话就合理了。建议去高校多的大城市,两个人折中一下,总归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老公也是。放弃faculty。
一个家庭要想好要想后代也多也好就需要两个人轮流做出牺牲。真那么自私的基因,没娃或者一个,或者生的特别晚,几代就没了。这也是一种对优良品行基因的自然选择
我觉得和是不是senior可能关系没那么大,但是的确和专业有关。我们也是senior move,还是两个labs,但是我们方向建lab很简单。能理解医学院没那么容易,但是为了老婆的事业,我觉得这个efforts是值得的。本来家庭就是个利益共同体,如果短期的没那么大的牺牲能换取另一半长期的事业上的发展我觉得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lz事业上顺心了,也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家庭上,另一半其实也受益呀。
谢谢MM分析自己的经历,真的很不容易! 我当年move的时候也是安慰自己去差一点的学校躺平,但没有想到差距那么大, 现在每天都在后悔。 我老公也是实验学科的,拿了不少funding,其实想move也不难,但他lab花了好长时间才setup好,觉得动一下成本太高耽误很多事。
我有想过自己先move,然后尽量远程 (我只需要电脑),等我老公过几年再过去。就是不知道具体操作可不可行,但真的不想在现在的学校待下去了。
可以的,双faculty异地很正常。 这就是学术界的two-body problem.
嗯嗯。我也是不想再拼了,趁手里还有几个grants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学校慢慢干。现在的这个系资源少,teaching load也多,就怕越混越差,以后再move就难了。
因为我move的是academic admin,但也搬group过去,也不知道是admin累还是research继续蜡烛两头烧的累。我lg做为当初怂恿我去的人现在是后悔的,因为没想到这么多invisible commitments。。。。。
我前面回了,小孩三岁真不是问题,等十三岁了你要move他们才是大大要考虑的。你们周围有学校吗?我有几个双faculty的是距离3个小时这样。 另外,人的想法会一直变的,我以为自己tenure了以后会歇一下,结果马不停蹄继续,以为full了会躺平,结果又有其它机会,我才干一年出头,就有人已经问我下一步往那里走了。
他当时没看上我们学校的医学院,觉得我move down还好,他接了我们学校的offer就亏大了。也怪我当时没做好调研,没深入了解现在这个系,否则我肯定不会动的。
如果是当chair的话,就是在本校也一样的。chair本身的杂事非常非常多,要想同时维系research当然会特别特别累呀。我们以前系的chair就是本系的教授,当了chair之后也还写proposal指导学生什么的,感觉几年下来瘦了好多。
那你就上market找找试试呗。如果找到好学校,他那边排名也更好,估计他也很高兴地一起跳了呢。
竟然看到了学术圈见过的牛人。你们两口子都太厉害了。其实你老公要是去业界分分钟tech大包裹,就是学术做的实在是太好了,太有追求了。牛人也有牛人的烦恼。。。
为什么放弃?我不懂这不是跟着人走的么?已经tenure了就到哪都是tenure,只要海事大学系统faculty。难道不是?
你这是认真回复的么?我默认华人上都是学术圈子出来的,faculty怎么也还是有那么一层光环的,何况稳定。楼主孩子才三岁就已经tenure了我觉得就是相当的牛人了,我身边的tenure的好多感觉都四十上下了。
你老公已经tenure了吗,还是马上要上tenure?上tenure那年可以考虑一下move,重新拿个startup很划算。也是个不错的机会重新找合作,开启新的学术方向。 我觉得你可以上一下market,看看能不能拿到比如说东部城市的offer,这些地方周围有很多学校可以选择,这样你老公move的时候choice也多一些。 我老公平时的工作都是远程的,只有教课没法一直远程。可以把所有的课放在一个学期,这样的话一年8个月还是可以在一起。我记得你带孩子花时间比你老公多。你教课的那个学期可以让你老公自己带孩子,知道带孩子的辛苦,他move到你那边的动力就有了.
唉,有娃没娃区别太大了。没娃的时候两地真的不是个事儿啊。
谢谢分享,太佩服了!几年前还曾经想过要不要将来试试兼顾admin,试了一下水就发现自己不是那块料,果断放弃。我觉得senior哪怕只是科研move也会很辛苦。你在move的时候肯定不能说我是因为要结束两地,然后继续躺平move的。如果move了,学校还有自己都会有一定的expectation,比如开一个全新的方向,事业上前进一步,那真的是得拿出当年上tenure的劲头,好好拼一把。
因为家里只有小小娃,觉得这个时候两地真的不行,一方会miss太多娃的成长,而且一个人带小娃太辛苦。想问问mm,孩子到了初中以后,如果一方经常不在家(比如4个月里的weekday),对孩子的影响大吗。
mm可能是我老公的熟人?哈哈被认出来了,我要告诉我老公有人夸他学术做的好:D
发现我们好像🙂。我和老公也是真正热爱这个工作的。 我毕业了好多学生,有去学术界做faculty的, 也有去大厂拿大包裹的。我觉得很有成就感,不想就这么放弃了。
他还没tenure。嗯,我打算说服他tenure那一年move去一个hard money的学校。 8个月远程这个貌似可行,好在我的专业比较灵活。谢谢!
真的是……这过得是啥日子啊……
我知道的一般双faculty如果要在一起,呆的学校/系都会比各自去找差一些。这是非常常见的。
faculty的职位说不准,见过太多over-qualified,但是某个学校某个系就是不要,因为方向,因为ego,因为chemistry,因为其他各种原因,都有。所以不建议你说的先跳,要跳就做好最坏准备,不然万一不顺,对大家都是打击。未来几年压力也很大。
在一起的时光对自己,对方,孩子来说都是难得的。人生苦短,有得有失。悲观的时候多看看positive side,总会好些。我们自己是不考虑两地的。这么多年来各自都有过几次好的机会,对方反倒都是支持,愿意换一个path支持另一个去更好的地方。最后都是本人决定不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cademia呆了几年十几年,换path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的,除非到了工作本身天时地利人和该换path了,而不是为了家庭强行在某个时刻换。
最后,move的成本重建lab和需要去新地方表现等等的cost也都是客观存在的。糟心人糟心事也都是哪个系哪个公司都有的。尽量调整好心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觉得值的人和事上,心情就会好起来。
渣滓洞就是这样的。夫妻关不同的牢房,防风的时候见一下。但是为了理想,他们都能忍着痛高歌。还能生出小萝卜头。。。
这就是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人可以为了不存在的东西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行为甚至是集体行为。
这是过的什么日子?我老公跟着我工作走,我为了老公没跳槽。钱够花事业大差不差的,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事业更重要。
一个人带小娃很辛苦,我lg有一段时间被邻居以为是单亲。。。。 我家的经验是,初中了平时没什么大事跟家长一起的,就是上学加课后活动,活动本来就是找人接送,就算没两地我做家长也就是周末跟他们转。no,还不一定,他前阵子出门参加什么知识竞赛一整天,就是同学家长带去的。当然我家孩子属于隔壁11岁了也没特长的普通孩子。你说的情况,4个月而已,想起来,我德国的合作人就是这样,所以他不让我们周末contact他,thats the only time i spend with my wife and my kids,原话。 你们要做到的是保证quality的one on one time,这么大孩子,我们话多了不行,没bonding也不行。 我跟我lg可能跟你们比较像,都希望对方能够follow自己的理想,我tenure前我lg付出很大,tenure后他换了工作那阵子我几乎一个人带孩子,本以为full了能躺平,这一年来我换工作他又多多参与了,我觉得如果两个人都想做点喜欢的事情,直接上升可能很难,那就选择螺旋式上升吧。
这是上小号夸自己?
今天午饭的时候还和我老公提起这个帖子。我老公表示很动摇,明年sabbatical结束搬不到一起的话,是否放弃去industry。我怀孕以后他是家里带娃主力,孩子粘着爸爸,他的mindset一下就不一样了。 我真的是不愿意他放弃,先走一步看一步吧。另一个option是去工业界几年,在附近学校不要工资挂个adjunct,一年开一门课,这样不彻底离开学术界,将来有机会如果愿意的话再回来。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好事。
这个,为啥男的太自私?家庭本来就是双方妥协一下。系里破事多,又不是要失业。。。。没啥搬家的紧迫性啊
Tenture是可以转的,尤其是这种从好学校转到下一级的,没Tenture的都给你Tenture了,有Tentured Asso AP的直接升教授了
我感觉是疫情以来,各方面的变化导致Faculty没有原来的优势大了。 比如大家可以远程上班,Faculty的时间灵活性就没有那么重要,比如招人难,Faculy的工作稳定性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吐槽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都是奔五十的人了。做不出诺奖已经比较clear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我见过从工业界lab换工作进了学术界的,学校和系都挺不错的,之所以能进学校是因为那个人在工业界一直保持高质量的publication。不过我不清楚他的tenure和学校是怎么谈的。你老公如果进了工业界,没准会碰到更有趣的idea发更有价值的文章呢,到时候也许想法也不一样了
法考题还是一份比较decent的工作的,无论以前还是现在。这个世界毕竟不是人人都是湾区马工拿大包。而且真要到了五六十岁,那工作稳定性还是有差的。当然了,弯曲马公可能已经攒够钱退休了,呵呵
快50了沉没成本略大。
还是年轻的时候有长远的规划比较好,如果在一起希望不大,早日放弃 faculty 大坑就能早日开启新生活。这么多年来,我还在坑里,我见过的放弃此坑去 industry 的朋友们没有一个后悔的。
当然了,50也有机会,要有信心。如果在乎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那早一日追求都可能早一日成功。
我是觉得发考题性价比挺差的,我见过的发考题都很聪明勤奋,如果投身工业界,日子一定更加轻松,工资也会更高,至于稳定性,你自己做的好,老板要想办法留你才是。
这不一定。当初我家队友放弃大城市好学校的offer跑过来,现在每每生气要发火的时候,我想着他当初自觉的那点牺牲,气就会消很多,看他也要顺眼些
这个贴里好多”放弃”,其实放弃的只是trou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