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节哀。 今天午歺时间,正好穿过唐人街的哥伦布公园,附近有殡仪馆,及几家殡葬服务商店。 路过时就在想,对葬礼的知识是零。家里有老人,但却从不愿意想这方面的事情,更不想事先了解。一旦不幸发生,办起来一定会草率匆忙。 谢谢楼主。 comee 发表于 2022-03-24 21:12
当时我给母亲选择土葬,就是不火化。我妈妈一辈子有点儿小洁癖,我选择了自己给妈妈穿衣服,化妆。特意要求不做防腐处理,有遗体告别仪式,当时殡仪馆的人说很可能不行,但是一点儿都没问题。 防腐处理需要在几个部位切开,抽出血液,注射防腐剂。化妆也是共同一套化妆刷等。我以妈妈的性格猜测妈妈一定不愿意,我就是亲手做了每件事,可能华人版上的年龄都没经历过,但是有一些禁忌:例如:衣服要是3/5/7/9层数,有单纯寿衣或者平常喜好的穿着(全新的或者日常穿的)老人临终有可能浮肿等,要考虑准备好合适的衣服随病人放。鞋子要跟脚不能系带,俗称一脚蹬的很难穿进去,最好是搭扣的……。 saiguajiataoyan 发表于 2022-03-24 21:15
负责的态度是提早了解,定墓地定服务。中国的民间风俗是有钱有势的人家早就做好准备。皇帝一即位都是修陵,民间也是棺木放在家里(还经常擦呢) 和老人讨论哪里买墓地墓碑如何写,棺木买哪种材质的。很多老人是不想增加儿女负担而已。老人都想早安排妥当 saiguajiataoyan 发表于 2022-03-24 21:25
謝謝! 父母早己在国内老家,將墓地选好。我跟爸媽讲,將來我与父母葬一起。爸媽說不行的。出嫁女儿,是不可以葬在家族墓園的。 comee 发表于 2022-03-24 22:09
如果父母人在美国,可以带父母看看美国的墓地,很多老人是愿意土葬的,他们不了解而已。你可以买一块儿作为家族墓地,女儿完全可以 SAT 发表于 2022-03-24 22:27
请教一下为啥老人倾向土葬?我正考虑土葬还是火化好呢。 贵鬼 发表于 2022-03-25 00:16
身后事分成两部分 1. funeral 负责遗体处理和告别仪式 2. cemetery 负责安葬
1. funeral 简单说是三个步骤。过世第一步是要pronounce death。第二步是把遗体运走。第三步是告别仪式
一般人过世会在hospital,nursing facility,or home。必须要专业人员pronounce death 如果在前两个,会有医生护士处理。如果在家,又enrolled hospice的话,打电话给hospice会派人来检查 都没有就要打电话给911,派警察和法医来检查。
funeral home最好之前选好。检查完打电话给他们很快会派人来运走遗体,放到冷库。有的facility要求几个小时之内必须运走,没有计划的话临时找会很有压力。
第三步是告别仪式。 最简单的是什么都不搞,运走直接火化了,骨灰拿回来。叫direct cremation 复杂的办memorial service,邀请很多人参加,悼念,celebration of life in between选择无数,可以说跟婚礼一样,丰俭由人。遗体要不要再见一面,要不要化妆,穿什么衣服,一直到火化要不要witness,都是可以加费的项目。最简单的一千左右,五六千可以办个decent小型仪式,复杂的上万几万都可以。 详情可以google Funeral Arrangement Agreement看看细节。有一些自己想要的习俗也可以跟funeral home商量。比如中式的烧纸钱,烧香点蜡烛等等 如果火化,Funeral home过几天就会通知可以去取了。如果是入土,那仪式过后就要安排把棺木送到cemetery。
到这里funeral部分算完结了。中国人习惯一起吃个饭,叫解秽
2. cemetery 身后事根据火化还是不火化有很多选择 骨灰可以装骨灰盒放家里。也可以scatter。不同county有不同要求,不能随便到处撒的。比如要离海岸线多远去撒或者去指定的地点。印度同事说hindu tradition是都要撒了。
大多数人,尤其是中国人,还是会选择cemetery安葬。这里会有几个专有名词。
casket burial。给不火化的棺木 1) in-ground burial lot - flat marker 这种是美国墓地很常见的一片草地,地上一片片平的墓碑
2) in-ground burial lot - upright monument 这种是草地上立起来墓碑。一般跟marker的是分开在不同区域的。而且一般一买必须两个units连着一起买
3) 安放在mausoleum里。一般是building室内的,也有building面向外面的外墙上的。一面墙很多大的格子叫crypts。一般2 ft x 2ft左右。整个棺木放进去。有的是很深的一个里面可以前后放两个棺木的。
cremation remain安放骨灰盒 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所有design给棺木的都可以买来放骨灰。 1) columbarium一般指室外独立的一面墙。分成很多小格子叫niche。一般1ft x 1ft上下。根据大小每个可以放一个到四个骨灰盒。 2) mausoleum里面也有专门给放骨灰的niche。因为在室内,所以还有glass front透明的选择。也可以选密封的。 3) mausoleum里面的crypt本来是放棺木的也可以放骨灰 4) in-ground urn burial lot。这种是专门把骨灰埋地里的地方。比葬棺木的地小。也有flat marker/upright monument的选择 5) in-ground casket burial lot本来是放棺木的也可以放骨灰
另外有的unit本身就包括可以安葬几位的,比如有的niche就可以放四位。 有的unit只包一位,但是可以加钱purchase additional interment right。比如那种本来用来放一个棺木的,如果用来放骨灰,可以加多一个right,放两个。好像虽然位置很大,最多也就是放两位。 还有入地的,棺木也好,骨灰盒也好,可以另外买个vault封起来,防水防虫。
基本讲完了。重要的应该都讲了。细节还有很多。选择很多,看各人偏好了。
最后提醒一下,生前要做好power of attorney, advanced healthcare directive。这些文件在办事时都要用到的
🔥 最新回帖
mm 节哀!
mark~~~
🛋️ 沙发板凳
谢谢分享
愿逝者安息,生者节哀 🙏
今天午歺时间,正好穿过唐人街的哥伦布公园,附近有殡仪馆,及几家殡葬服务商店。
路过时就在想,对葬礼的知识是零。家里有老人,但却从不愿意想这方面的事情,更不想事先了解。一旦不幸发生,办起来一定会草率匆忙。
谢谢楼主。
防腐处理需要在几个部位切开,抽出血液,注射防腐剂。化妆也是共同一套化妆刷等。我以妈妈的性格猜测妈妈一定不愿意,我就是亲手做了每件事,可能华人版上的年龄都没经历过,但是有一些禁忌:例如:衣服要是3/5/7/9层数,有单纯寿衣或者平常喜好的穿着(全新的或者日常穿的)老人临终有可能浮肿等,要考虑准备好合适的衣服随病人放。鞋子要跟脚不能系带,俗称一脚蹬的很难穿进去,最好是搭扣的……。
负责的态度是提早了解,定墓地定服务。中国的民间风俗是有钱有势的人家早就做好准备。皇帝一即位都是修陵,民间也是棺木放在家里(还经常擦呢)
和老人讨论哪里买墓地墓碑如何写,棺木买哪种材质的。很多老人是不想增加儿女负担而已。老人都想早安排妥当
楼主节哀顺变,谢谢分享
谢谢!
一点儿都不了解。
謝謝!
父母早己在国内老家,將墓地选好。我跟爸媽讲,將來我与父母葬一起。爸媽說不行的。出嫁女儿,是不可以葬在家族墓園的。
如果父母人在美国,可以带父母看看美国的墓地,很多老人是愿意土葬的,他们不了解而已。你可以买一块儿作为家族墓地,女儿完全可以
MM 节哀 谢谢分享
謝謝!
从未想过。可以与父母商量。
可能我认知有限,我偏向火化。
谢谢分享
请教一下为啥老人倾向土葬?我正考虑土葬还是火化好呢。
感动。
mm真是尽心尽力的孝女 身后事很多繁文缛节,我们自己家人都不是很懂,只好问了父母辈的亲戚一圈,回忆了下祖辈的身后事怎么做的,最全套的还有披麻戴孝灵堂守夜,和尚还是道士敲锣打鼓超度。这次殡仪馆的负责人是老外,但是处理过不少华人的后事,还教了我们一些细节。有些事知道的就顺手做了。不知道也就算了。
楼主节哀。谢谢楼主分享。
老人(我婆婆)还是在外地走的 当时她跟我小姑子两个人在一路秋游 不过住的地方都是在各地旅游城市的我们家的度假屋里 不是旅馆 最后一站老人走的 所以应该是很开心 疫情以后第一次出门 老人虽然过去几年一直各种癌症 但是完全没有影响生活 去做放疗什么的都自己开车去开车回来 去年走也是猝死 肺栓塞 我小姑子睡起来看到她妈妈已经走了 走之前还刚刚shower过 打了911送去医院
然后我老公飞过去 和他妹一起办理领会遗体的那一套手续 好几天的时间 因为是covid期间 县里卫生官员有问要不要解剖 说不要 就罢了 不是必要过程
同时在我们纽约找了funeral home 他们有经验飞遗体回nyc 我老公和他妹妹先回家 等了两天 遗体到了纽约的funeral home 然后就是送别礼 open casket viewing 衣服我小姑子挑的 但是换和化妆都是专人 等家人再看到老太太的时候已经漂漂亮亮的了 我小姑子还开玩笑说眼影打的重了 用的照片是我婆婆好几年以前就照好的
然后就是下葬仪式 我们家是catholic 就进了教堂的墓园 在flushing 不贵 talking about a few thousand吧 管理的很好 绿草成茵
最后这一套礼仪一共花了四万多(不包括墓地 但是定了很高级的棺木) 我觉得从外地把人带回来那一块儿是额外的 一般的话budget一个三万多就是挺好的葬礼了 办事儿的人很专业 一直提点着该做什么
那就一定要联系殡仪馆,不然想火化都没有地方去。
我竟然看哭了
谢谢普及和提醒!
入土为安。我百无禁忌,将来火化不留骨灰。如果有更简单更环保的处理方法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