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今天才明白,为什么当年大家那样称颂“英雄机长”的刘传健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2年3月25日 3点40分 PT
共 (6)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m
michellesade
3 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传奇机长刘传健,34分钟挽救128人,创造世界民航史奇迹。
今年冬奥会火炬传递过程中,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们面前,沉稳而坚定的步伐让我们忽然回忆起4年前他的事迹。
在那一年他的事迹被描绘成奇迹被人们传颂,但是有很多人还不曾理解为什么,今天我们终于明白这个奇迹有多么重要。
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发给了英雄机长——刘传健,颁奖词这样写道:
“仪表失灵你越发清醒,乘客的心悬得越高,你肩上的责任越重。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 别问这是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都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今天我们再一次回顾这个传奇创造的经过。
2018年5月14日凌晨,刘传健来到机场,和川航3U8633航班(机型为空客A319/B-6419)的机组人员一起,像往常一样,在出发前做好了飞行准备。
根据飞行规则和手册检查飞机状态、驾驶舱状况、应急设备和通信设备,
大家既严肃又活泼,状态都比较轻松,因为对这条航线太熟悉了。
电影《中国机长》片段
6时27分,在巨大的轰鸣声中,3U8633号航班搭载9名机组成员和119名乘客,共128人,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
29分钟后,飞行成功爬升到9800米巡航高度,然后飞机处于巡航状态。
很多早起赶飞机的人开始做梦,但没人知道的是,危险很快就来了。
7时7分,驾驶舱传来“嘭”的一声,副驾驶徐瑞辰发现右风挡玻璃出现放射网状裂纹,右风挡玻璃加热功能失效。
电影《中国机长》片段
刘传健用手摸了摸,非常划手,他敏锐地意识到风挡玻璃内层裂了,必须马上返航。
刘传健解除自动驾驶模式,手动驾驶飞机。
然后他迅速将故障信息上报成都地区管制中心,发出回航申请,申请下降高度,选择在成都备降。
当刘传健和空管通话结束后,驾驶舱又传出“嘭”的一声,前风挡玻璃整块爆裂脱落。
电影《中国机长》
驾驶舱内发生爆炸减压,副驾驶的一半身体被强大的气压差吸出窗外。
万幸的是,徐瑞辰在被吹出驾驶舱30秒后,又被气压推了回来。身体被驾驶舱仪表、风挡边框等硬物刮伤,衬衫也被撕破。
在一万英尺的高空,惊心动魄的生死瞬间,机长刘传健与副驾徐瑞辰穿着短袖,忍受着零下几十度的低温,顶着时速为500公里以上的风速,依旧保持沉着冷静的状态,竟然将飞机紧急备降至成都,简直不可思议。
电影《中国机长》
机长和副驾驶的镇定和勇敢,不仅挽救了全机人员的生命,更是上演一次足以载入史册的史诗般教科书式的空中特情处置,不得不叫人赞叹“川航机长简直太牛”。
很多人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飞机高空失压意味着什么,更不了解川航机组在此次事件中
面临着的是怎样的生死考验。
当人体在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中,就会有呼吸急促、困难头痛疲倦、恶心想吐等症状,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引发死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原反应”。
而飞机飞到高空后,我们还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是因为飞机的增压系统会缓慢地给飞机增压,使飞机上的旅客不至于因为高空压力小和氧气不足,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但是一旦机舱内有任何一点破裂,就会导致飞机失压,从而出现N倍的“高原反应状况”,如果不带氧气面罩,很大可能会窒息而死。
而氧气面罩的供氧时间,一般只有15分钟,在15分钟内如果飞机没有完成迅速备降,那么所有人将面临缺氧状态。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突然爆碎脱落的是驾驶舱的挡风玻璃,那可是直接威胁着机长和副驾驶的生命安全,可以说这是中国民航史上最严重的突发事件。
当时机舱内的乘客,已经明显感到了危险的逼近,伴随着惊恐声、哭泣声。
机组广播一遍遍重复着,“请相信我们,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处理好”。
据当时乘客回忆那时的自己不知所措,“我感觉自己这辈子快要完了”,“我很害怕,我可能真的要死了”。
而航空内的乘客所感受到的远远不及机长和副驾的万分之一,乘客姑且还有十几分钟的吸氧时间,但是对于机长和副驾而言,如果没有有效措施,可能只能撑不到一分钟。
风速近乎于800km/小时,寒风像刀割一样刮在身着短袖的驾驶员身上,整个人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鼻子已经不能呼吸,眼睛完全睁不开。
狂风和高压极有可能造成耳膜破裂甚至穿孔,连机械装备都完全损毁钢铁都能被彻底撕碎,这样的生死考验,简直就是对人类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极限挑战。
一要克服恶劣的生存环境,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备降,而川航机长和副驾驶做到了。
有人拍到了机长被抬出的那一刻,在场所有人的眼泪都涌了出来,他的手已经完全冻僵发紫。
在后来接受采访时,机长刘传健说:“当时根本考虑不了那么多,当时只想着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无法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为避免整个机组进一步受到伤害,要先减速迫降而在紧急高度下降,噪音极大,自己只能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
美国电影《萨里机长》里曾有一句台词:我不喜欢当英雄,我只是尽本分。
而在中国民航界,也有类似的一句话:民航界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安全。
事后民航局调查,从飞机出现故障到刘传健备降的36个操纵动作里,只要有一个动作不精准,都可能导致3U8633号航班失去控制坠机。
民航局在类似情况下进行了10次飞行模拟试验,最终结果都是飞机坠毁。
于是,刘传健创造了中国民航史上的“世界级”奇迹!
这个奇迹很难被复刻,何况这个奇迹还承担着128个人的生命。
34分钟能改变什么? 对于英雄机长刘传健来说,他用这34分钟能够改变128个人的命运。
成功处理飞行险情后,刘传健先后被评为“中国民航英雄机长”、“2018感动中国人物”、“最美退役军人”。
中国民航总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也给了刘传健500万元奖励,川航3U8633航班机组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
2019年十一期间,以刘传健为原型的电影《中国机长》上映,电影90%高度还原真实事件,带领大家重新感受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人们再一次被震撼到了,电影也一举拿下了中国影史票房总榜前十的成绩,人们永远需要英雄。
在经历事件200天后,经过一系列的心理和身体康复治疗,刘传健和整个机组才得以重返蓝天。
今年,他又成为了光荣的冬奥会火炬传递手,这一切荣誉对于一个拯救了128个生命,创造世界民航史奇迹的刘传健来说,毫不为过。
英雄机长刘传健守护了安全,成为了英雄,他是真正的奇迹,也希望这种奇迹为所有人都带来好运,让每个人都能够平平安安的回到家人的身边。
a
applelisa
3 年多
2 楼
太了不起了。 最近侄子刚刚在东航开始飞行工作,很担心他
1
123gwu
3 年多
3 楼
空客的A319机型
c
ccchhh
3 年多
4 楼
这真的是牛人。心理身体素质都是万里挑一的。那一飞机的人真的都被他救了一条命。这种牛人没话说。
s
sweetginger
3 年多
5 楼
油管有他的采访,思路非常清楚没有浪费一分钟时间。
o
okokok66
3 年多
6 楼
牛!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今年冬奥会火炬传递过程中,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们面前,沉稳而坚定的步伐让我们忽然回忆起4年前他的事迹。
在那一年他的事迹被描绘成奇迹被人们传颂,但是有很多人还不曾理解为什么,今天我们终于明白这个奇迹有多么重要。
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发给了英雄机长——刘传健,颁奖词这样写道:
“仪表失灵你越发清醒,乘客的心悬得越高,你肩上的责任越重。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 别问这是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都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今天我们再一次回顾这个传奇创造的经过。
2018年5月14日凌晨,刘传健来到机场,和川航3U8633航班(机型为空客A319/B-6419)的机组人员一起,像往常一样,在出发前做好了飞行准备。
根据飞行规则和手册检查飞机状态、驾驶舱状况、应急设备和通信设备,
大家既严肃又活泼,状态都比较轻松,因为对这条航线太熟悉了。
6时27分,在巨大的轰鸣声中,3U8633号航班搭载9名机组成员和119名乘客,共128人,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
29分钟后,飞行成功爬升到9800米巡航高度,然后飞机处于巡航状态。
很多早起赶飞机的人开始做梦,但没人知道的是,危险很快就来了。
7时7分,驾驶舱传来“嘭”的一声,副驾驶徐瑞辰发现右风挡玻璃出现放射网状裂纹,右风挡玻璃加热功能失效。
刘传健用手摸了摸,非常划手,他敏锐地意识到风挡玻璃内层裂了,必须马上返航。
刘传健解除自动驾驶模式,手动驾驶飞机。
然后他迅速将故障信息上报成都地区管制中心,发出回航申请,申请下降高度,选择在成都备降。
当刘传健和空管通话结束后,驾驶舱又传出“嘭”的一声,前风挡玻璃整块爆裂脱落。
驾驶舱内发生爆炸减压,副驾驶的一半身体被强大的气压差吸出窗外。
万幸的是,徐瑞辰在被吹出驾驶舱30秒后,又被气压推了回来。身体被驾驶舱仪表、风挡边框等硬物刮伤,衬衫也被撕破。
在一万英尺的高空,惊心动魄的生死瞬间,机长刘传健与副驾徐瑞辰穿着短袖,忍受着零下几十度的低温,顶着时速为500公里以上的风速,依旧保持沉着冷静的状态,竟然将飞机紧急备降至成都,简直不可思议。
机长和副驾驶的镇定和勇敢,不仅挽救了全机人员的生命,更是上演一次足以载入史册的史诗般教科书式的空中特情处置,不得不叫人赞叹“川航机长简直太牛”。
很多人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飞机高空失压意味着什么,更不了解川航机组在此次事件中
面临着的是怎样的生死考验。
当人体在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中,就会有呼吸急促、困难头痛疲倦、恶心想吐等症状,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引发死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原反应”。
而飞机飞到高空后,我们还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是因为飞机的增压系统会缓慢地给飞机增压,使飞机上的旅客不至于因为高空压力小和氧气不足,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但是一旦机舱内有任何一点破裂,就会导致飞机失压,从而出现N倍的“高原反应状况”,如果不带氧气面罩,很大可能会窒息而死。
而氧气面罩的供氧时间,一般只有15分钟,在15分钟内如果飞机没有完成迅速备降,那么所有人将面临缺氧状态。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突然爆碎脱落的是驾驶舱的挡风玻璃,那可是直接威胁着机长和副驾驶的生命安全,可以说这是中国民航史上最严重的突发事件。
当时机舱内的乘客,已经明显感到了危险的逼近,伴随着惊恐声、哭泣声。
机组广播一遍遍重复着,“请相信我们,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处理好”。
据当时乘客回忆那时的自己不知所措,“我感觉自己这辈子快要完了”,“我很害怕,我可能真的要死了”。
而航空内的乘客所感受到的远远不及机长和副驾的万分之一,乘客姑且还有十几分钟的吸氧时间,但是对于机长和副驾而言,如果没有有效措施,可能只能撑不到一分钟。
风速近乎于800km/小时,寒风像刀割一样刮在身着短袖的驾驶员身上,整个人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鼻子已经不能呼吸,眼睛完全睁不开。
狂风和高压极有可能造成耳膜破裂甚至穿孔,连机械装备都完全损毁钢铁都能被彻底撕碎,这样的生死考验,简直就是对人类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极限挑战。
一要克服恶劣的生存环境,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备降,而川航机长和副驾驶做到了。
有人拍到了机长被抬出的那一刻,在场所有人的眼泪都涌了出来,他的手已经完全冻僵发紫。
在后来接受采访时,机长刘传健说:“当时根本考虑不了那么多,当时只想着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无法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为避免整个机组进一步受到伤害,要先减速迫降而在紧急高度下降,噪音极大,自己只能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
美国电影《萨里机长》里曾有一句台词:我不喜欢当英雄,我只是尽本分。
而在中国民航界,也有类似的一句话:民航界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安全。
事后民航局调查,从飞机出现故障到刘传健备降的36个操纵动作里,只要有一个动作不精准,都可能导致3U8633号航班失去控制坠机。
民航局在类似情况下进行了10次飞行模拟试验,最终结果都是飞机坠毁。
于是,刘传健创造了中国民航史上的“世界级”奇迹!
这个奇迹很难被复刻,何况这个奇迹还承担着128个人的生命。
34分钟能改变什么? 对于英雄机长刘传健来说,他用这34分钟能够改变128个人的命运。
成功处理飞行险情后,刘传健先后被评为“中国民航英雄机长”、“2018感动中国人物”、“最美退役军人”。
中国民航总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也给了刘传健500万元奖励,川航3U8633航班机组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
2019年十一期间,以刘传健为原型的电影《中国机长》上映,电影90%高度还原真实事件,带领大家重新感受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人们再一次被震撼到了,电影也一举拿下了中国影史票房总榜前十的成绩,人们永远需要英雄。
在经历事件200天后,经过一系列的心理和身体康复治疗,刘传健和整个机组才得以重返蓝天。
今年,他又成为了光荣的冬奥会火炬传递手,这一切荣誉对于一个拯救了128个生命,创造世界民航史奇迹的刘传健来说,毫不为过。
英雄机长刘传健守护了安全,成为了英雄,他是真正的奇迹,也希望这种奇迹为所有人都带来好运,让每个人都能够平平安安的回到家人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