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最缺的是什么?是哲学观

m
majia4400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从小应该给孩子建立起哲学观。 下面是一套书的介绍,只有父母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才能教育孩子。 因为父母本身就是迷糊的,所以孩子没有强大的内心。美国这个社会,对年轻人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太自由,各自思想太多,如果孩子从很小的时候不能自己独自思考,判断,青春期就根本无法应付。我小时候因为转学,也是被孤立,我自己的思考能力就是,我并不需要太多朋友,好朋友有一两个就好,班上原来被孤立的一个女生成为了我的好朋友。一个强大的内心,就是就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爱我,我也是值得自己爱的。我从小就给我的孩子灌输,这是我的身体,我通过我的身体探索和体验这个世界,只有我才能对我的身体负责,只有自己能好好的爱护他。有一次在playground,一个坏小孩鼓励他从很高的地方往下跳,不然就不和他做朋友,我孩子断然拒绝了。
如果我没有朋友,我是否是一个有意义的人? 如果我和别人不一样怎么办? 我的好朋友,有一次她孩子哭了,她让孩子哭了一会儿,她问她为什么哭? 孩子说,因为XX要求没有被爸爸妈妈满足,所以感觉“爸爸妈妈不爱她了”。 我朋友就慢慢诱导她,爸爸妈妈是不是真的不爱她,爸爸妈妈是不是只有满足她的所有要求才是爱她,当一个人产生了情绪时所思所想,可能并不是真实的,这时候,要等情绪平复之后才能做判断。
这是一套2-7岁的小朋友看的书,“儿童哲学智慧书”系列全套四册,分别为《好和坏,是什么?》、《我,是什么?》、 《知识,是什么?》和《幸福,是什么?》。 这是一套图文并茂热销全球的优质哲学图画书。丛书集合了孩子们最常提 出的诸多问题——从生命起源到自我认识,从日常生活到人际交往……这些问 题看似简单,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好奇与迷惑,而它背后是人生必须解答的哲 学思考。 我能偷东西吃吗?我应该听爸爸妈妈的话吗?我应该实话实说吗?我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我应该总是帮助别人吗?……关于这些问题的妙解趣答就在《好和坏,是什么?》中。它帮助小读者分辨“是非善恶”的斑斓,探究好中有坏、坏中有好的迷惑,并帮助他们勇敢地走进这个好好坏坏的世界。 这是一套值得一读再读、不断发现、不断创意的亲子共读启智童书。伴随温馨幽默的画面、奇趣盎然的问答和理智风趣的思考,一个好奇、分析、思 辨的全过程清晰浮现:哲学思考从这里起步,独立探求从这里开始。
我到这个世界,是干什么的? 如果这个问题不回答,不让他深深的扎根在孩子的心里,孩子,一生总会迷茫。

m
majiapajama
这个世界上本来大部分人都浑浑噩噩 还哲学呢
N
NJ橘猫
一边说美国社会不好,一边批判中国家长。这是啥逻辑
l
lovedarren
楼主前端分享很不错,后面的广告太突兀,而且,未必是中国家长吧?你这就跟那些网课的广告一样,先给你一棒子,引起你的恐慌,再给你解决路径,那就是从他们手里买产品。这个手段本身,就足够pua了。我不觉得中国家长缺乏哲学观,但是我觉得有些想赚海华钱的中国商家的广告手段缺乏底线。
h
huarenjobs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