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聪慧了也爱思考这些问题。找到兴趣爱好,做义工,养宠物,家长多陪陪孩子吧 爱自己 发表于 2022-03-14 21:05
找个靠谱的,算命或是带仙的给孩子看看有没有什么无形力量的干扰。先不要告诉他们孩子有什么问题,让他们看看孩子,看他们能说得准与否,不容易碰到好的,最好问问家人有没有知道特别准的。 Na 发表于 2022-03-14 17:11
关于养宠物这事儿,是我自己有点不敢。我特别害怕宠物死,小时候养过一只鱼,死了我都难过了好久,关键是它病了快要死前那几天,你知道它很痛苦,肚子越来越大像气球一样,又完全无能为力救它。像猫狗这种,要是养了十几年死了,我真的自己都要抑郁了。 pinklove 发表于 2022-03-14 11:02
要不给孩子接触宗教?哲学? 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这种状态的?从几岁开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psychiatrist就是直接上药了。如果不prefer药,还是另外找一个靠谱的psychologist吧。 好的psychologist是不会给病人洗脑的。我推荐LZ看Jordan Peterson关于depression的video。 扶苏 发表于 2022-03-14 22:29
女儿看上去很正常,学校里学习优秀,出类拔萃,从小就是自推型的。 在家里经常哭,真的经常哭。我经常让她减压,比如某些乐器,课外活动可以停了,她自己又不肯。 最大的问题是她总是说人生毫无意义,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她也没有特别好的朋友。跟我关系很好,她每天会跟我聊几十分钟。 她说除了我,她找不到说话的人。我感觉这不正常,我在她这个年纪,只想跟朋友在一起。 让她看了一个psychologist,每周一次,看了两月,没啥效果, 她说 psychologist总是想给她洗脑,让她觉得人生有意义,其实人生就是没有意义的。 psychologist给她诊断是中度抑郁,但是又说不觉得她需要吃药。 她说有自杀的想法,但不会实施,又看了儿科医生,给她开了药,但是她不愿意吃。 现在约了psychiatrist,还在几个星期以后才能看到。 她每天都说不想上学,学校非常无聊,但是到了上学时间,自己也会去。 我说要不给她换个学校试一下,她又觉得没有必要换。 因为有同事的孩子自杀了,所以现在我其实很紧张和焦虑,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pinklove 发表于 2022-03-14 09:50
我是想带她去教会,也能交些朋友,可她很固执,觉得宗教也是洗脑。 pinklove 发表于 2022-03-14 10:18
的确是或者没啥意义,而且也没啥快乐,从出生开始就是上学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伺候小孩给父母养老带孙子然后自己死亡。要是她父母都不在了她也没有配偶孩子,那她自杀的确无所谓的,世界上谁也不care多个人少个人。但是她不能因为自己自杀把你的人生毁了,自己自杀可以,影响别人的生活那不行,比如让父母精神崩溃,或者跳楼压到路人,那都是不行的,自杀也有自杀道德。所以她起码在父母活着的时候不可以自杀,人生没意义但是人生有规则。 sasasasasa 发表于 2022-03-15 00:35
你带他们回国不就好了 April4 发表于 2022-03-14 14:03
我觉得你们一家可以考虑回国,你觉得美国这么烂也没有给过你们任何的机会,呆在这里就是一种自我折磨,我有个朋友就是特别讨厌美国,发自内心的厌恶,毕业后二话不说就回国了,现在在国内过得很开心 springtree2 发表于 2022-03-14 14:32
看着心痛。家有九年级女生,从小踢足球。最近听说有两名队员抑郁,都是休学了几个月,还去疗养中心住了一个月。两个女生都是外表阳光可爱性格开朗,有一些朋友,家庭和睦父母恩爱。有时候真的想不明白这些孩子抑郁怎么回事。 苹果妞 发表于 2022-03-14 22:02
曾经看过这本书 What Made Maddy Run https://www.npr.org/2017/08/02/540974927/trying-to-understand-what-made-maddy-run 小姑娘 Madison Holleran 是新泽西州女子中长跑顶尖选手,同时足球方面也非常优秀,升大学时被 UPenn 和一个小学校同时录取,前者招她去track and field, 后者招她去 soccer。她更爱soccer, 但是因为各种因素最终选择去了賓大 小姑娘善良,自律,爱父母和兄弟姐妹,从小就有一种超乎年龄的成熟和责任感,负担感,没有天真烂漫,她去世后写书作者采访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踢足球的好朋友和好友的妈妈们,她们都提到了这个感觉。家里是很普通的中产。这是背景 在宾大一入 track and field 后很快发现天外有天,自己只能排中等。这里先不去怪她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其实天赋有限,甚至没有天赋,为什么队里别人10%垫底的都没事,就她挺不住。anyway 大学校队里跑步成绩不理想,天天 meet 成了一种心理负担,变得非常不想去,总想回避,同时影响到整个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最后课也没法上,大面积fail。人一旦生病了抑郁了,什么都顾不上了。 家里很快发现她情绪不高,就开始经常把她接回新泽西家中,过段时间再送回去,中间父母和女儿会交谈,小姑娘说自己不开心,不想上学,不想再跑步了,父母表示支持,认为女儿开心更重要,现在训练明显成了压力。第一学期结束后妈妈陪着她去跟 coach 谈,想 quit。她很喜欢也尊敬这个 coach, coach 听了以后挽留她,说不要有负担,别管自己跑得怎样,再想想吧,就是常规那套劝。小姑娘不想让coach 失望,答应了,但是走出办公室就能感觉她抑郁 sank 更深了。她很善良,不想让自己喜欢的人失望, 一直在为自己在乎的人活。 但后来转折了一番还是quit了。新学期几周后给爸爸妈妈兄弟姊妹买了礼物,安顿好了后,在学校附近自杀了。在去那个地点的路上非常碰巧,路上遇到之前那个给她足球奖学金的小学校的 coach, 在餐馆跟人谈事,真的非常巧,这人还惦记着这个有足球天赋的女孩子,问她最近怎样,小姑娘说我不练了,他就邀请她 reconsider 去他的学校踢足球。小姑娘有礼貌接下名片,但是没多说什么,就告别了。这个教练几分钟后听见餐馆外面的 commotion, 事后作者采访他时他说回想他当时跟 Maddy 谈话的感觉,直觉就知道 Maddy 哪里说不出来就是不对劲,但没想到她这样去意已决,这个偶遇和谈话离事故发生就几分钟。 整个事情很 unique, 但也很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运动员虽然看似 tough, 经历多次成败,锻炼永不放弃的信念,但是也只能说,就抗压能力来讲,运动员这个团体的平均值,要高于普通人这个团体的平均值,仅此而已。大多数运动员还是普通人,其中很多人加上自身性格的原因,不能面对消化自己的失败,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运动员就觉得一定就更能抗压。把孩子送去练体育,可以说 good outcome 的几率高于bad outcome, 但是还是有 bad outcome 的可能性。天时地利人和,一命二运,家长最终还是应该根据孩子的秉性顺势而为,说句俗话,开心最重要,自己想要的,才是值得坚持的 Slou9900 发表于 2022-03-15 02:58
自杀不也是一件无聊的事 将来想投胎都走不出迷雾森林 一遍一遍的上演自杀戏码那不是更无聊 给些宗教的书让她看看 或许她的精神有所安放,我朋友也是严重抑郁 一到晚上无法入睡恐惧得想哭,自从接触了佛经 她看马路旁的树都是一道风景 vwowv 发表于 2022-03-15 08:27
最近情绪低落血压升高头晕,检查血液,发现维生素D值特低。大夫开了大剂量维生素D,第一次吃下去就觉得情绪血压好了很多。
楼主也看看是不是孩子荷尔蒙或维生素不平衡或缺乏。
Re: 这么小就考虑人生意义,读书还好,就是一般说的早慧吧。。同感觉养宠物,一起出去走走一起追剧会好一些,不过,忧郁症的话就吃药,我家娃吃过一阵子,就是功课特别忙考试多各种activities好朋友转校,吃维生素和天天做好吃的也用处不大,最后看了teen psychiatrist再决定的,过了那一阵子就好了,感觉就像个坎,过去了就好像长大一点,心智上。。所以lz别太担心,自己吓自己,过会儿自己也得忧郁症了😆
找大仙可以解决99%抑郁症问题 八成lz家有鬼 风水不好 在国内超度一下就行 美国牧师不管驱鬼了 楼里很多自己认知有问题 就知道信医生 吃药 脑子学傻了 科学就是人类自己玩的东西 这些烂药研制验证时间还比不过中药十分之一 几百年前的人类也讲科学 知道啥叫x光?科学的尽头是宗教 搞量子的最后都信宗教了
再有试试每天吃些黑巧克力能否缓解
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这种状态的?从几岁开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psychiatrist就是直接上药了。如果不prefer药,还是另外找一个靠谱的psychologist吧。
好的psychologist是不会给病人洗脑的。我推荐LZ看Jordan Peterson关于depression的video。
听你这样说,感觉你女儿觉得人生没意义可能源于你,养个猫狗你就要抑郁就要想到它们死的时候,活着真累,你应该让你女儿去尝试,而不是因为你要抑郁就不让你女儿尝试,一个孩子吗?如果家里就一个孩子,孩子真的太难了
最好就是先换一个环境 要么换学校 要么搬家 要么回国 或者洁净现有环境 找法师超度
参加教会吧!有信仰生活就有意义了,在教会里可以认识很多朋友还可以做义工帮助别人。
九年级已经高一乐趣初中的朋友哪去了需要吃药 需要定时每周看心理咨询 需要安全计划书保证如何减压
非常好的建议。
leave her alone. 强迫别人接受宗教,更容易让人自杀,记不记得早期欧洲基督徒怎么让美洲原住民抑郁到想死的?
拍拍,我家老二也是uc davis waiting list,但我不愤慨。去别的学校就是了。
你是不是也有些抑郁呢?为了别人而活着,其实很累的。建议你也去医生那里专业评估下,早些干预
就是太聪明的想的太明白的人 你为啥不和她直说 你死了爸妈怎么办 情感的联结也是人生意义的一部分 讲真我也是从来没觉得活着有多大意义或者乐趣(当然现在对小孩有责任了那不一样) 就是惯性的活着 知道不能自杀 也没有痛苦到自杀那份上
人家诉个苦,你也要较劲,有意思吗?
别随随便便叫人家回国,你孩子抱怨一下学校,你叫他退学?这换个国家比这复杂多了。矫情
曾经看过这本书 What Made Maddy Run https://www.npr.org/2017/08/02/540974927/trying-to-understand-what-made-maddy-run
小姑娘 Madison Holleran 是新泽西州女子中长跑顶尖选手,同时足球方面也非常优秀,升大学时被 UPenn 和一个小学校同时录取,前者招她去track and field, 后者招她去 soccer。她更爱soccer, 但是因为各种因素最终选择去了賓大
小姑娘善良,自律,爱父母和兄弟姐妹,从小就有一种超乎年龄的成熟和责任感,负担感,没有天真烂漫,她去世后写书作者采访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踢足球的好朋友和好友的妈妈们,她们都提到了这个感觉。家里是很普通的中产。这是背景
在宾大一入 track and field 后很快发现天外有天,自己只能排中等。这里先不去怪她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其实天赋有限,甚至没有天赋,为什么队里别人10%垫底的都没事,就她挺不住。anyway 大学校队里跑步成绩不理想,天天 meet 成了一种心理负担,变得非常不想去,总想回避,同时影响到整个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最后课也没法上,大面积fail。人一旦生病了抑郁了,什么都顾不上了。
家里很快发现她情绪不高,就开始经常把她接回新泽西家中,过段时间再送回去,中间父母和女儿会交谈,小姑娘说自己不开心,不想上学,不想再跑步了,父母表示支持,认为女儿开心更重要,现在训练明显成了压力。第一学期结束后妈妈陪着她去跟 coach 谈,想 quit。她很喜欢也尊敬这个 coach, coach 听了以后挽留她,说不要有负担,别管自己跑得怎样,再想想吧,就是常规那套劝。小姑娘不想让coach 失望,答应了,但是走出办公室就能感觉她抑郁 sank 更深了。她很善良,不想让自己喜欢的人失望, 一直在为自己在乎的人活。
但后来转折了一番还是quit了。新学期几周后给爸爸妈妈兄弟姊妹买了礼物,安顿好了后,在学校附近自杀了。在去那个地点的路上非常碰巧,路上遇到之前那个给她足球奖学金的小学校的 coach, 在餐馆跟人谈事,真的非常巧,这人还惦记着这个有足球天赋的女孩子,问她最近怎样,小姑娘说我不练了,他就邀请她 reconsider 去他的学校踢足球。小姑娘有礼貌接下名片,但是没多说什么,就告别了。这个教练几分钟后听见餐馆外面的 commotion, 事后作者采访他时他说回想他当时跟 Maddy 谈话的感觉,直觉就知道 Maddy 哪里说不出来就是不对劲,但没想到她这样去意已决,这个偶遇和谈话离事故发生就几分钟。
整个事情很 unique, 但也很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运动员虽然看似 tough, 经历多次成败,锻炼永不放弃的信念,但是也只能说,就抗压能力来讲,运动员这个团体的平均值,要高于普通人这个团体的平均值,仅此而已。大多数运动员还是普通人,其中很多人加上自身性格的原因,不能面对消化自己的失败,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运动员就觉得一定就更能抗压。把孩子送去练体育,可以说 good outcome 的几率高于bad outcome, 但是还是有 bad outcome 的可能性。天时地利人和,一命二运,家长最终还是应该根据孩子的秉性顺势而为,说句俗话,开心最重要,自己想要的,才是值得坚持的
没有宗教信仰的孩子一般都这样
对自己要求高啊,也是抑郁的原因。那种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趴一会儿的心态绝对不会抑郁
练体育也会抑郁?那到底怎样可以预防呢?
据说张国荣还在无间地狱 一直自杀。直到寿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