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会上严厉批评了东部某直辖市,张文宏要倒霉了?

S
Sherlock2020
上海的视频。
上海人通霄排队做核酸!中国最大的城市也就这样了
pic.twitter.com/3KMQmjrDQv — 冷山时评 (@lengshanshipin) March 13, 2022


ocmom 发表于 2022-03-13 14:47

中国老百姓是真顺民啊 随便怎么摆弄 全世界都难找了
l
lastunas
中国老百姓是真顺民啊 随便怎么摆弄 全世界都难找了
Sherlock2020 发表于 2022-03-13 15:34

不顺的杀了,跑了
g
goodchange
征用公用通风管道的酒店做隔离酒店,沪吹成了胡吹,还怎么吹。
o
ocmom
中国老百姓是真顺民啊 随便怎么摆弄 全世界都难找了
Sherlock2020 发表于 2022-03-13 15:34

唉😮‍💨 朋友说昨天他们小区排了3个小时的队,然后因为插队有打架的,然后有年纪大的老人排着排着晕倒了,后来就没打110 打了120。
m
mindstorm
哎,还以为松动了,看样子包子不同意啊
High.eee 发表于 2022-03-13 14:06

真相可能根本不是这样。应当是专家组根本不同意,习明显是想放开,张是他的代言人
l
liunicv
中国老百姓是真顺民啊 随便怎么摆弄 全世界都难找了
Sherlock2020 发表于 2022-03-13 15:34

大部分是自愿的,他们都极度恐惧疫情,生怕自己得了
a
alloccupied
楼主截图如果是真,张文宏应该是倒霉了,可惜了,我一直蛮喜欢他的
v
vitafusion
清零不是问题,问题是为何不进口MRNA疫苗,都打过了,就不用那么担心重症了。
EEswine 发表于 2022-03-13 13:43

拜托,当初圣上吹嘘弯道超车,东升西降,自己的疫苗多么的牛逼,如果要进口疫苗,让圣上的脸往哪里放,更不用说一大堆利益集团从核酸检测还有灭活疫苗里套利的。
E
Elizabeth2012
不相信科学真的好可怕…
l
liunicv
清零不是问题,问题是为何不进口MRNA疫苗,都打过了,就不用那么担心重症了。
EEswine 发表于 2022-03-13 13:43

这个病毒,想要重症也不容易呢,除非是年老体弱的 开放第一破是 取消恐惧宣传,无症状的就自己在家呆着就好
c
chfox
这次病毒外理不好中国就此分裂了。很明显,北京的,上海的,东北的,地方的,中央的利益根本不一至,还搞个屁呀。
还有北京把交通基建的好处捞足了,关键时刻把机场全关了。全国人民都是傻逼不是。
h
hellokitty1978
张文宏半夜又发文了,应该没事吧。
z
zkj712
江边养子们看看这几年上海的对外航班在国内的比例就知道有没有其他城市有没有替代的能力了
a
adrey
你有所不知 百姓不觉得苦 还坚持拥护呢 当然一般指没受到影响的大多数人的拥护
qiqi_tianjin 发表于 2022-03-12 23:37

老百姓也不拥护啊,小红书上一堆抱怨的
s
somuch
南京 — 中国首都
Miele 发表于 2022-03-12 22:41

强👍🏻
彩虹糖zy2431
不相信科学真的好可怕…
Elizabeth2012 发表于 2022-03-13 16:14

因为科学姓党。杭州开始发自测盒了,评论说是在去库存,因为国外群免了,接下来估计自测方式会慢慢多起来,对普通人倒是能沾光,少了折腾。希望自测盒集团打败核酸检测集团,当然还得是中央先愿意。
x
xiaojiaoya
唉😮‍💨 朋友说昨天他们小区排了3个小时的队,然后因为插队有打架的,然后有年纪大的老人排着排着晕倒了,后来就没打110 打了120。
ocmom 发表于 2022-03-13 15:42

晚上居委会通知测核算,我妈看到排长队就回家了,过了2/3个小时再去都没人排队了
o
ocmom
晚上居委会通知测核算,我妈看到排长队就回家了,过了2/3个小时再去都没人排队了
xiaojiaoya 发表于 2022-03-13 17:05

还是你妈明智。听朋友说他们小区是封闭48小时。不知道是不是各个地方不一样的规定。
C
Captaintoo

changan5 发表于 2022-03-12 22:38

之前wsj也跟着造谣,说中国要局部开放,这国务院的态度显然不是啊。
e
ellen_1010
清零不是问题,问题是为何不进口MRNA疫苗,都打过了,就不用那么担心重症了。
EEswine 发表于 2022-03-13 13:43

包帝是个非常要面子的人,当初把mrna疫苗黑成那样你让他现在放开不是打脸吗,还有防疫当初一直要国外抄作业也没人抄现在要是不继续也是打自己的脸,这左右脸得扇肿
x
xiaojiaoya
还是你妈明智。听朋友说他们小区是封闭48小时。不知道是不是各个地方不一样的规定。
ocmom 发表于 2022-03-13 17:09

我妈小区也是说封48小时,但不知道哪儿来的消息,说上午10点前可以出去买菜,我妈赶紧出去买了点菜,年轻人有被拦下不让出小区,大概是怕他们去公司上班,第一轮核算做下来小区里没有人阳性,现在做了第二轮,结果出来还没有阳性就可以放开了
M
Moscow79
回复 82楼EEswine的帖子
进口美国疫苗相当于当面用鞋底扇包帝的嘴,想都不用想。。。
l
lavinder1
上海的视频。
上海人通霄排队做核酸!中国最大的城市也就这样了
pic.twitter.com/3KMQmjrDQv — 冷山时评 (@lengshanshipin) March 13, 2022


ocmom 发表于 2022-03-13 14:47

看看这个 真是一将无能 累死三军啊
s
shenmafuyun2011
lz为什么要哈哈?
b
benzhuzhu
不明觉厉,直辖市除了重庆那个不在东边?
i
ilovebluedkk
还是你妈明智。听朋友说他们小区是封闭48小时。不知道是不是各个地方不一样的规定。
ocmom 发表于 2022-03-13 17:09

核酸以后没人阳就是48小时解封,有人阳就是十四天
m
monkeytree
张文宏半夜又发文了,应该没事吧。
hellokitty1978 发表于 2022-03-13 16:27

从张医生微博搬过来的:


@张文宏医生
抗疫两年以来最困难的时期,是漫长冬夜还是倒春寒?
抗疫两年多,全国同心协力,拒病毒于国门之外,维持了非常低的感染率与病死率。但是春节过后,先是香港迅速进入了第五波疫情,从1例病例破防到全面失控也仅仅用了1个多月。这波奥密克戎BA.2 速度很快,内地和香港大多数都是这一株。
国内这波疫情目前处于指数级上升初期。我们团队对感染病例数进行监控时发现,整个两月份我国一直处于全国性的散发病例低水平流行中,不过一直控制的很好,总例数都在200例之内。但是3月初以来,从3月1日的每日119例到3月12日的每日3122例只用了11天的时间,这还是在全国性不放松对新冠的积极监测与防控的态势下发生的。
由于短期内出现了大量的病例,全国各地难免显得有些慌乱,上海也不例外。上海的精准防控在这次奥密克戎BA.2传播之际,由于发生突然,启动晚,病毒快,目前仍处于与病毒的并跑阶段,感到非常吃力。
在对病毒传播的迅速遏制与较大面积的管控中,平时最有特点的上海温度似乎随着抗疫的紧张度上升而有所下降。其实,我们和病毒的争斗将会长久地持续下去,但是防控的节奏不能乱,大家对于下阶段防控的信心不能丢失。当前,为了实现社会面的清零,上海虽然没有停摆,生活都在继续,但是生活的节奏已经开始慢下来,并且迅速对重点区域开始进行精细的管控与筛查。我们相信,奥密克戎BA.2再快,也会受制于生活节奏的慢下来。我们只要慢下来,病毒就快不了。 与此同时,香港同胞与新冠第五波疫情的争斗非常激烈,但也积累了大量的与病毒斗争的经验。今天下午,我和香港大学的病毒学家讨论了数小时。对于未来,我们都有高度一致的看法: 1. 病毒的毒力真的是明显降低了,香港这轮疫情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纪大是高风险因素外,绝大多数有明显的基础疾病。换句话说,免疫功能正常,打过疫苗的,无论是何种疫苗,只要是加强过的,基本上都没事。对于这个病毒,消除恐惧是我们必须走出的第一步。 2. 我们统计的上海近六个月收治的2266例病例中,大多数是海外输入性病例,94%打过疫苗。这2266个病人中,重症的只有0.1%,危重症(需要插管)和死亡的一例也没有。有人说病人中94%的打了疫苗还感染,说明疫苗没有用。这就不讲道理了。现在国际旅行的人疫苗接种率很高,达到90%以上,其中不到5%的入境时候被筛查出来有核酸阳性。你去看这感染的5%的人,当然是大多数打过疫苗,这可以理解为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机会。但是重症率与死亡率真的低于流感了。, 3. 香港数据,新加坡和英国数据都显示,不打疫苗不一定有事,因为病毒已经变得相对比较弱了。但是有事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打过疫苗的。在香港这次疫情中,死亡个案中,有 89.4%的人并无接种疫苗或只注射了一针疫苗。 而 80 岁或以上的死亡个案中,更有 91.5%的人未接种或只打了一针。 根据死亡率分析,接种一剂或未打针人士的整体死亡率是 2.03%,相较接种两针人士的 0.09%,有 23 倍的差别。 4. 3 月 10 日英国《每日邮报》称,由于经过群体感染与高水平的疫苗接种,包括付出了惨痛的群体感染过程中大量人员的损失,新冠肺炎在英国的致死性已经低于流感。病死率下降了七倍,仅为 0.03%。由于 奥密克戎已经变得很温和,在实现了广泛接种和自然感染率的国家,新冠病毒现在可能甚至没有流感那么致命。
但这些都不是我们躺平的理由,对于未来抗疫,我们应该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争论是清零还是共存。 1. 这个病毒的病死率已经很低很低,在已经实现群体免疫的国家,病死率已经低于流感。但是我们中国如果现在迅速开放,会引起短时间内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2. 我国现在高龄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相当高的比例由于害怕疫苗接种的副作用,还没有充分接种,一旦普遍感染,后果不堪设想。下阶段我们无论如何要对这部分人群做好保护。 3. 通过最近全国各地的疫情应对情况看,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社会资源的配置上,还没有做好应对大量病例同时出现的准备。现在全面开放一定会出现医疗资源挤兑,造成难以预计的过度死亡。 4. 因此,近期我国继续采取社会面清零策略,将传播极快的奥密克戎第五波疫情压制在完全可控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持久性地采取封城和全检测的策略。 5. 凡是持久的,必是温和的与可持续的。我们要借助此次一定会到来的社会面清零所带来的难得的机遇期与窗口期,准备好更为完备、智慧、可持续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老年人普遍的第三针接种,以及更好的疫苗与疫苗接种策略,可以广泛供给的口服药物,可以负担得起的广泛提供的居家检测试剂,得到有效训练和预演的分级诊疗策略,未来居家隔离的流程,下一次更大规模输入与本土疫情叠加时所需的完整防控体系和充足医疗资源的准备等。前几天有记者问我,为什么接种了这么多疫苗还不能躺平呢,我说这些准备都没有做好,能躺平吗?
这次疫情来的很突然,与其说是冬季还没有过去,还不如说是一次倒春寒,但当我们看清了前方的道路和必将到来的春天,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
A
AlaskaNYC
从张医生微博搬过来的:


@张文宏医生
抗疫两年以来最困难的时期,是漫长冬夜还是倒春寒?
抗疫两年多,全国同心协力,拒病毒于国门之外,维持了非常低的感染率与病死率。但是春节过后,先是香港迅速进入了第五波疫情,从1例病例破防到全面失控也仅仅用了1个多月。这波奥密克戎BA.2 速度很快,内地和香港大多数都是这一株。
国内这波疫情目前处于指数级上升初期。我们团队对感染病例数进行监控时发现,整个两月份我国一直处于全国性的散发病例低水平流行中,不过一直控制的很好,总例数都在200例之内。但是3月初以来,从3月1日的每日119例到3月12日的每日3122例只用了11天的时间,这还是在全国性不放松对新冠的积极监测与防控的态势下发生的。
由于短期内出现了大量的病例,全国各地难免显得有些慌乱,上海也不例外。上海的精准防控在这次奥密克戎BA.2传播之际,由于发生突然,启动晚,病毒快,目前仍处于与病毒的并跑阶段,感到非常吃力。
在对病毒传播的迅速遏制与较大面积的管控中,平时最有特点的上海温度似乎随着抗疫的紧张度上升而有所下降。其实,我们和病毒的争斗将会长久地持续下去,但是防控的节奏不能乱,大家对于下阶段防控的信心不能丢失。当前,为了实现社会面的清零,上海虽然没有停摆,生活都在继续,但是生活的节奏已经开始慢下来,并且迅速对重点区域开始进行精细的管控与筛查。我们相信,奥密克戎BA.2再快,也会受制于生活节奏的慢下来。我们只要慢下来,病毒就快不了。 与此同时,香港同胞与新冠第五波疫情的争斗非常激烈,但也积累了大量的与病毒斗争的经验。今天下午,我和香港大学的病毒学家讨论了数小时。对于未来,我们都有高度一致的看法: 1. 病毒的毒力真的是明显降低了,香港这轮疫情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纪大是高风险因素外,绝大多数有明显的基础疾病。换句话说,免疫功能正常,打过疫苗的,无论是何种疫苗,只要是加强过的,基本上都没事。对于这个病毒,消除恐惧是我们必须走出的第一步。 2. 我们统计的上海近六个月收治的2266例病例中,大多数是海外输入性病例,94%打过疫苗。这2266个病人中,重症的只有0.1%,危重症(需要插管)和死亡的一例也没有。有人说病人中94%的打了疫苗还感染,说明疫苗没有用。这就不讲道理了。现在国际旅行的人疫苗接种率很高,达到90%以上,其中不到5%的入境时候被筛查出来有核酸阳性。你去看这感染的5%的人,当然是大多数打过疫苗,这可以理解为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机会。但是重症率与死亡率真的低于流感了。, 3. 香港数据,新加坡和英国数据都显示,不打疫苗不一定有事,因为病毒已经变得相对比较弱了。但是有事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打过疫苗的。在香港这次疫情中,死亡个案中,有 89.4%的人并无接种疫苗或只注射了一针疫苗。 而 80 岁或以上的死亡个案中,更有 91.5%的人未接种或只打了一针。 根据死亡率分析,接种一剂或未打针人士的整体死亡率是 2.03%,相较接种两针人士的 0.09%,有 23 倍的差别。 4. 3 月 10 日英国《每日邮报》称,由于经过群体感染与高水平的疫苗接种,包括付出了惨痛的群体感染过程中大量人员的损失,新冠肺炎在英国的致死性已经低于流感。病死率下降了七倍,仅为 0.03%。由于 奥密克戎已经变得很温和,在实现了广泛接种和自然感染率的国家,新冠病毒现在可能甚至没有流感那么致命。
但这些都不是我们躺平的理由,对于未来抗疫,我们应该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争论是清零还是共存。 1. 这个病毒的病死率已经很低很低,在已经实现群体免疫的国家,病死率已经低于流感。但是我们中国如果现在迅速开放,会引起短时间内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2. 我国现在高龄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相当高的比例由于害怕疫苗接种的副作用,还没有充分接种,一旦普遍感染,后果不堪设想。下阶段我们无论如何要对这部分人群做好保护。 3. 通过最近全国各地的疫情应对情况看,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社会资源的配置上,还没有做好应对大量病例同时出现的准备。现在全面开放一定会出现医疗资源挤兑,造成难以预计的过度死亡。 4. 因此,近期我国继续采取社会面清零策略,将传播极快的奥密克戎第五波疫情压制在完全可控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持久性地采取封城和全检测的策略。 5. 凡是持久的,必是温和的与可持续的。我们要借助此次一定会到来的社会面清零所带来的难得的机遇期与窗口期,准备好更为完备、智慧、可持续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老年人普遍的第三针接种,以及更好的疫苗与疫苗接种策略,可以广泛供给的口服药物,可以负担得起的广泛提供的居家检测试剂,得到有效训练和预演的分级诊疗策略,未来居家隔离的流程,下一次更大规模输入与本土疫情叠加时所需的完整防控体系和充足医疗资源的准备等。前几天有记者问我,为什么接种了这么多疫苗还不能躺平呢,我说这些准备都没有做好,能躺平吗?
这次疫情来的很突然,与其说是冬季还没有过去,还不如说是一次倒春寒,但当我们看清了前方的道路和必将到来的春天,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
monkeytree 发表于 2022-03-13 18:35

老张写的蛮好的
m
magnoliaceae
真是不明白这种文字游戏有什么意思?东部只有一个直辖市。
不过也好,已经摆明了不可能共存了,不知道还要折腾多久?
百姓苦!
nycsunshine 发表于 2022-03-12 22:40

所以天津不在东部,还是层主不知道有天津这么个直辖市?
a
alloccupied
从张医生微博搬过来的:


@张文宏医生
抗疫两年以来最困难的时期,是漫长冬夜还是倒春寒?
抗疫两年多,全国同心协力,拒病毒于国门之外,维持了非常低的感染率与病死率。但是春节过后,先是香港迅速进入了第五波疫情,从1例病例破防到全面失控也仅仅用了1个多月。这波奥密克戎BA.2 速度很快,内地和香港大多数都是这一株。
国内这波疫情目前处于指数级上升初期。我们团队对感染病例数进行监控时发现,整个两月份我国一直处于全国性的散发病例低水平流行中,不过一直控制的很好,总例数都在200例之内。但是3月初以来,从3月1日的每日119例到3月12日的每日3122例只用了11天的时间,这还是在全国性不放松对新冠的积极监测与防控的态势下发生的。
由于短期内出现了大量的病例,全国各地难免显得有些慌乱,上海也不例外。上海的精准防控在这次奥密克戎BA.2传播之际,由于发生突然,启动晚,病毒快,目前仍处于与病毒的并跑阶段,感到非常吃力。
在对病毒传播的迅速遏制与较大面积的管控中,平时最有特点的上海温度似乎随着抗疫的紧张度上升而有所下降。其实,我们和病毒的争斗将会长久地持续下去,但是防控的节奏不能乱,大家对于下阶段防控的信心不能丢失。当前,为了实现社会面的清零,上海虽然没有停摆,生活都在继续,但是生活的节奏已经开始慢下来,并且迅速对重点区域开始进行精细的管控与筛查。我们相信,奥密克戎BA.2再快,也会受制于生活节奏的慢下来。我们只要慢下来,病毒就快不了。 与此同时,香港同胞与新冠第五波疫情的争斗非常激烈,但也积累了大量的与病毒斗争的经验。今天下午,我和香港大学的病毒学家讨论了数小时。对于未来,我们都有高度一致的看法: 1. 病毒的毒力真的是明显降低了,香港这轮疫情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纪大是高风险因素外,绝大多数有明显的基础疾病。换句话说,免疫功能正常,打过疫苗的,无论是何种疫苗,只要是加强过的,基本上都没事。对于这个病毒,消除恐惧是我们必须走出的第一步。 2. 我们统计的上海近六个月收治的2266例病例中,大多数是海外输入性病例,94%打过疫苗。这2266个病人中,重症的只有0.1%,危重症(需要插管)和死亡的一例也没有。有人说病人中94%的打了疫苗还感染,说明疫苗没有用。这就不讲道理了。现在国际旅行的人疫苗接种率很高,达到90%以上,其中不到5%的入境时候被筛查出来有核酸阳性。你去看这感染的5%的人,当然是大多数打过疫苗,这可以理解为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机会。但是重症率与死亡率真的低于流感了。, 3. 香港数据,新加坡和英国数据都显示,不打疫苗不一定有事,因为病毒已经变得相对比较弱了。但是有事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打过疫苗的。在香港这次疫情中,死亡个案中,有 89.4%的人并无接种疫苗或只注射了一针疫苗。 而 80 岁或以上的死亡个案中,更有 91.5%的人未接种或只打了一针。 根据死亡率分析,接种一剂或未打针人士的整体死亡率是 2.03%,相较接种两针人士的 0.09%,有 23 倍的差别。 4. 3 月 10 日英国《每日邮报》称,由于经过群体感染与高水平的疫苗接种,包括付出了惨痛的群体感染过程中大量人员的损失,新冠肺炎在英国的致死性已经低于流感。病死率下降了七倍,仅为 0.03%。由于 奥密克戎已经变得很温和,在实现了广泛接种和自然感染率的国家,新冠病毒现在可能甚至没有流感那么致命。
但这些都不是我们躺平的理由,对于未来抗疫,我们应该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争论是清零还是共存。 1. 这个病毒的病死率已经很低很低,在已经实现群体免疫的国家,病死率已经低于流感。但是我们中国如果现在迅速开放,会引起短时间内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2. 我国现在高龄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相当高的比例由于害怕疫苗接种的副作用,还没有充分接种,一旦普遍感染,后果不堪设想。下阶段我们无论如何要对这部分人群做好保护。 3. 通过最近全国各地的疫情应对情况看,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社会资源的配置上,还没有做好应对大量病例同时出现的准备。现在全面开放一定会出现医疗资源挤兑,造成难以预计的过度死亡。 4. 因此,近期我国继续采取社会面清零策略,将传播极快的奥密克戎第五波疫情压制在完全可控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持久性地采取封城和全检测的策略。 5. 凡是持久的,必是温和的与可持续的。我们要借助此次一定会到来的社会面清零所带来的难得的机遇期与窗口期,准备好更为完备、智慧、可持续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老年人普遍的第三针接种,以及更好的疫苗与疫苗接种策略,可以广泛供给的口服药物,可以负担得起的广泛提供的居家检测试剂,得到有效训练和预演的分级诊疗策略,未来居家隔离的流程,下一次更大规模输入与本土疫情叠加时所需的完整防控体系和充足医疗资源的准备等。前几天有记者问我,为什么接种了这么多疫苗还不能躺平呢,我说这些准备都没有做好,能躺平吗?
这次疫情来的很突然,与其说是冬季还没有过去,还不如说是一次倒春寒,但当我们看清了前方的道路和必将到来的春天,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
monkeytree 发表于 2022-03-13 18:35

他说得完全没错啊。问题是他讲的这些在我们看来已经是常识性的知识,国内的人短期内会接受吗?比如以这个病毒的严重性已经不是很多人脑中想象的那么可怕这类。。。
R
Rutang48
回复 82楼EEswine的帖子
进口美国疫苗相当于当面用鞋底扇包帝的嘴,想都不用想。。。
Moscow79 发表于 2022-03-13 17:33

不批复必泰,以为等国产的。但国内的mRNA疫苗早就开始三期临床,怎么就没下文了?
t
tgaa
回复 89楼QLXF的帖子
科兴生物上市公司,收入并不多,还有家国药疫苗,不知道是否在上市体系,国药的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变化不大
至于口罩和防护服之类出口,一年3000亿,相比损失来说,这点钱 没多少
a
alloccupied
不批复必泰,以为等国产的。但国内的mRNA疫苗早就开始三期临床,怎么就没下文了?
Rutang48 发表于 2022-03-13 19:09

我猜之前主要是国内几乎都没病人,三期临床只能在国外做。
但国外人家都买Pfzier 和 Moderna 了,可能也不太容易找到一个国家,并找到足够的自愿志愿者做第三期?
S
Seeking668
从张医生微博搬过来的:


@张文宏医生
抗疫两年以来最困难的时期,是漫长冬夜还是倒春寒?
抗疫两年多,全国同心协力,拒病毒于国门之外,维持了非常低的感染率与病死率。但是春节过后,先是香港迅速进入了第五波疫情,从1例病例破防到全面失控也仅仅用了1个多月。这波奥密克戎BA.2 速度很快,内地和香港大多数都是这一株。
国内这波疫情目前处于指数级上升初期。我们团队对感染病例数进行监控时发现,整个两月份我国一直处于全国性的散发病例低水平流行中,不过一直控制的很好,总例数都在200例之内。但是3月初以来,从3月1日的每日119例到3月12日的每日3122例只用了11天的时间,这还是在全国性不放松对新冠的积极监测与防控的态势下发生的。
由于短期内出现了大量的病例,全国各地难免显得有些慌乱,上海也不例外。上海的精准防控在这次奥密克戎BA.2传播之际,由于发生突然,启动晚,病毒快,目前仍处于与病毒的并跑阶段,感到非常吃力。
在对病毒传播的迅速遏制与较大面积的管控中,平时最有特点的上海温度似乎随着抗疫的紧张度上升而有所下降。其实,我们和病毒的争斗将会长久地持续下去,但是防控的节奏不能乱,大家对于下阶段防控的信心不能丢失。当前,为了实现社会面的清零,上海虽然没有停摆,生活都在继续,但是生活的节奏已经开始慢下来,并且迅速对重点区域开始进行精细的管控与筛查。我们相信,奥密克戎BA.2再快,也会受制于生活节奏的慢下来。我们只要慢下来,病毒就快不了。 与此同时,香港同胞与新冠第五波疫情的争斗非常激烈,但也积累了大量的与病毒斗争的经验。今天下午,我和香港大学的病毒学家讨论了数小时。对于未来,我们都有高度一致的看法: 1. 病毒的毒力真的是明显降低了,香港这轮疫情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纪大是高风险因素外,绝大多数有明显的基础疾病。换句话说,免疫功能正常,打过疫苗的,无论是何种疫苗,只要是加强过的,基本上都没事。对于这个病毒,消除恐惧是我们必须走出的第一步。 2. 我们统计的上海近六个月收治的2266例病例中,大多数是海外输入性病例,94%打过疫苗。这2266个病人中,重症的只有0.1%,危重症(需要插管)和死亡的一例也没有。有人说病人中94%的打了疫苗还感染,说明疫苗没有用。这就不讲道理了。现在国际旅行的人疫苗接种率很高,达到90%以上,其中不到5%的入境时候被筛查出来有核酸阳性。你去看这感染的5%的人,当然是大多数打过疫苗,这可以理解为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机会。但是重症率与死亡率真的低于流感了。, 3. 香港数据,新加坡和英国数据都显示,不打疫苗不一定有事,因为病毒已经变得相对比较弱了。但是有事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打过疫苗的。在香港这次疫情中,死亡个案中,有 89.4%的人并无接种疫苗或只注射了一针疫苗。 而 80 岁或以上的死亡个案中,更有 91.5%的人未接种或只打了一针。 根据死亡率分析,接种一剂或未打针人士的整体死亡率是 2.03%,相较接种两针人士的 0.09%,有 23 倍的差别。 4. 3 月 10 日英国《每日邮报》称,由于经过群体感染与高水平的疫苗接种,包括付出了惨痛的群体感染过程中大量人员的损失,新冠肺炎在英国的致死性已经低于流感。病死率下降了七倍,仅为 0.03%。由于 奥密克戎已经变得很温和,在实现了广泛接种和自然感染率的国家,新冠病毒现在可能甚至没有流感那么致命。
但这些都不是我们躺平的理由,对于未来抗疫,我们应该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争论是清零还是共存。 1. 这个病毒的病死率已经很低很低,在已经实现群体免疫的国家,病死率已经低于流感。但是我们中国如果现在迅速开放,会引起短时间内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2. 我国现在高龄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相当高的比例由于害怕疫苗接种的副作用,还没有充分接种,一旦普遍感染,后果不堪设想。下阶段我们无论如何要对这部分人群做好保护。 3. 通过最近全国各地的疫情应对情况看,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社会资源的配置上,还没有做好应对大量病例同时出现的准备。现在全面开放一定会出现医疗资源挤兑,造成难以预计的过度死亡。 4. 因此,近期我国继续采取社会面清零策略,将传播极快的奥密克戎第五波疫情压制在完全可控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持久性地采取封城和全检测的策略。 5. 凡是持久的,必是温和的与可持续的。我们要借助此次一定会到来的社会面清零所带来的难得的机遇期与窗口期,准备好更为完备、智慧、可持续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老年人普遍的第三针接种,以及更好的疫苗与疫苗接种策略,可以广泛供给的口服药物,可以负担得起的广泛提供的居家检测试剂,得到有效训练和预演的分级诊疗策略,未来居家隔离的流程,下一次更大规模输入与本土疫情叠加时所需的完整防控体系和充足医疗资源的准备等。前几天有记者问我,为什么接种了这么多疫苗还不能躺平呢,我说这些准备都没有做好,能躺平吗?
这次疫情来的很突然,与其说是冬季还没有过去,还不如说是一次倒春寒,但当我们看清了前方的道路和必将到来的春天,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
monkeytree 发表于 2022-03-13 18:35

只字未提covid后遗症,covid对身体的永久伤害才是最可怕的,按死亡率把covid和流感相提并论就是笑话
l
littlebc
只字未提covid后遗症,covid对身体的永久伤害才是最可怕的,按死亡率把covid和流感相提并论就是笑话
Seeking668 发表于 2022-03-13 20:14

不管有沒有後遺症,那你是決定從此以後自絕於社會,永遠待在自己家這個盒子裡了?
y
ytwk11
从张医生微博搬过来的:


@张文宏医生
抗疫两年以来最困难的时期,是漫长冬夜还是倒春寒?
抗疫两年多,全国同心协力,拒病毒于国门之外,维持了非常低的感染率与病死率。但是春节过后,先是香港迅速进入了第五波疫情,从1例病例破防到全面失控也仅仅用了1个多月。这波奥密克戎BA.2 速度很快,内地和香港大多数都是这一株。
国内这波疫情目前处于指数级上升初期。我们团队对感染病例数进行监控时发现,整个两月份我国一直处于全国性的散发病例低水平流行中,不过一直控制的很好,总例数都在200例之内。但是3月初以来,从3月1日的每日119例到3月12日的每日3122例只用了11天的时间,这还是在全国性不放松对新冠的积极监测与防控的态势下发生的。
由于短期内出现了大量的病例,全国各地难免显得有些慌乱,上海也不例外。上海的精准防控在这次奥密克戎BA.2传播之际,由于发生突然,启动晚,病毒快,目前仍处于与病毒的并跑阶段,感到非常吃力。
在对病毒传播的迅速遏制与较大面积的管控中,平时最有特点的上海温度似乎随着抗疫的紧张度上升而有所下降。其实,我们和病毒的争斗将会长久地持续下去,但是防控的节奏不能乱,大家对于下阶段防控的信心不能丢失。当前,为了实现社会面的清零,上海虽然没有停摆,生活都在继续,但是生活的节奏已经开始慢下来,并且迅速对重点区域开始进行精细的管控与筛查。我们相信,奥密克戎BA.2再快,也会受制于生活节奏的慢下来。我们只要慢下来,病毒就快不了。 与此同时,香港同胞与新冠第五波疫情的争斗非常激烈,但也积累了大量的与病毒斗争的经验。今天下午,我和香港大学的病毒学家讨论了数小时。对于未来,我们都有高度一致的看法: 1. 病毒的毒力真的是明显降低了,香港这轮疫情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纪大是高风险因素外,绝大多数有明显的基础疾病。换句话说,免疫功能正常,打过疫苗的,无论是何种疫苗,只要是加强过的,基本上都没事。对于这个病毒,消除恐惧是我们必须走出的第一步。 2. 我们统计的上海近六个月收治的2266例病例中,大多数是海外输入性病例,94%打过疫苗。这2266个病人中,重症的只有0.1%,危重症(需要插管)和死亡的一例也没有。有人说病人中94%的打了疫苗还感染,说明疫苗没有用。这就不讲道理了。现在国际旅行的人疫苗接种率很高,达到90%以上,其中不到5%的入境时候被筛查出来有核酸阳性。你去看这感染的5%的人,当然是大多数打过疫苗,这可以理解为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机会。但是重症率与死亡率真的低于流感了。, 3. 香港数据,新加坡和英国数据都显示,不打疫苗不一定有事,因为病毒已经变得相对比较弱了。但是有事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打过疫苗的。在香港这次疫情中,死亡个案中,有 89.4%的人并无接种疫苗或只注射了一针疫苗。 而 80 岁或以上的死亡个案中,更有 91.5%的人未接种或只打了一针。 根据死亡率分析,接种一剂或未打针人士的整体死亡率是 2.03%,相较接种两针人士的 0.09%,有 23 倍的差别。 4. 3 月 10 日英国《每日邮报》称,由于经过群体感染与高水平的疫苗接种,包括付出了惨痛的群体感染过程中大量人员的损失,新冠肺炎在英国的致死性已经低于流感。病死率下降了七倍,仅为 0.03%。由于 奥密克戎已经变得很温和,在实现了广泛接种和自然感染率的国家,新冠病毒现在可能甚至没有流感那么致命。
但这些都不是我们躺平的理由,对于未来抗疫,我们应该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争论是清零还是共存。 1. 这个病毒的病死率已经很低很低,在已经实现群体免疫的国家,病死率已经低于流感。但是我们中国如果现在迅速开放,会引起短时间内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2. 我国现在高龄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相当高的比例由于害怕疫苗接种的副作用,还没有充分接种,一旦普遍感染,后果不堪设想。下阶段我们无论如何要对这部分人群做好保护。 3. 通过最近全国各地的疫情应对情况看,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社会资源的配置上,还没有做好应对大量病例同时出现的准备。现在全面开放一定会出现医疗资源挤兑,造成难以预计的过度死亡。 4. 因此,近期我国继续采取社会面清零策略,将传播极快的奥密克戎第五波疫情压制在完全可控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持久性地采取封城和全检测的策略。 5. 凡是持久的,必是温和的与可持续的。我们要借助此次一定会到来的社会面清零所带来的难得的机遇期与窗口期,准备好更为完备、智慧、可持续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老年人普遍的第三针接种,以及更好的疫苗与疫苗接种策略,可以广泛供给的口服药物,可以负担得起的广泛提供的居家检测试剂,得到有效训练和预演的分级诊疗策略,未来居家隔离的流程,下一次更大规模输入与本土疫情叠加时所需的完整防控体系和充足医疗资源的准备等。前几天有记者问我,为什么接种了这么多疫苗还不能躺平呢,我说这些准备都没有做好,能躺平吗?
这次疫情来的很突然,与其说是冬季还没有过去,还不如说是一次倒春寒,但当我们看清了前方的道路和必将到来的春天,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
monkeytree 发表于 2022-03-13 18:35

张文宏说的很实在。看起来国内张文宏这类专家很想探索建立一座从“清零”到“共存”的跨越桥梁,可惜在另一些人的观念里这两者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香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这一波后是可能具备以下转向“共存”的条件的:
1 绝大多数人通过疫苗和自然感染获得了高效的死亡保护能力 2 高效的治疗药物 3 应付大量重症病例的医疗条件 4 老百姓对和流感相近的死亡率的心里承受能力
当然香港政府自己不一定有走哪条路的决定权。
台湾政府如果像新加坡、韩国、越南政府那样有魄力也可以试着迈开更大的步伐从“清零”走向“共存”。
国内就别奢望了,看起来只好继续走自己架轻就熟的“清零”之路,在较长的时间内和“共存”世界隔岸相望。
m
mindstorm
看看这个 真是一将无能 累死三军啊
lavinder1 发表于 2022-03-13 17:35

资源不够呗。开10倍测试点,马上没人了。问题是,中国没钱开啊。
还有张文宏这种半瓶水的医生,中国如果有美国的医疗,也能让中国死上1000万人,全民免疫,然后放开。
问题是,现在香港看看死人成啥样子了?中国哪个城市能比香港医疗还好?中国内地连香港的医疗都达不到,死人是要比美国高几倍甚至10倍的!
m
mindstorm
只字未提covid后遗症,covid对身体的永久伤害才是最可怕的,按死亡率把covid和流感相提并论就是笑话
Seeking668 发表于 2022-03-13 20:14

张文宏就是一不学无术,懂点医疗的钦定官僚而已。当官才是他的本质,学术只是外衣。他的水平真是差了国内那些院士几条街。
v
vitafusion
张文宏就是一不学无术,懂点医疗的钦定官僚而已。当官才是他的本质,学术只是外衣。他的水平真是差了国内那些院士几条街。
mindstorm 发表于 2022-03-13 21:26

那你的学历是啥?你说人家是不学无术,你是哪年的MD+PHD啊?多少年行医经验,发了多少epi的文章?
R
ReachMoon
那你的学历是啥?你说人家是不学无术,你是哪年的MD+PHD啊?多少年行医经验,发了多少epi的文章?
vitafusion 发表于 2022-03-13 21:33

真是的,这上面一些人说话口气比脚气都大
m
mindstorm
那你的学历是啥?你说人家是不学无术,你是哪年的MD+PHD啊?多少年行医经验,发了多少epi的文章?
vitafusion 发表于 2022-03-13 21:33

我就评论个电冰箱,咋了?你要证明你能制冷?
t
todd6034
真相可能根本不是这样。应当是专家组根本不同意,习明显是想放开,张是他的代言人
mindstorm 发表于 2022-03-13 16:06

你又知道了,连北京的的哥都没你消息灵通,你家亲戚是中南海保洁员还是厨子?
v
vitafusion
我就评论个电冰箱,咋了?你要证明你能制冷?
mindstorm 发表于 2022-03-13 21:40

口气真大,把当今世界最新病毒和电冰箱制冷原理等同。连research 和knowledge都分不清楚,还在这目中无人。不过也是,啥都不懂的觉得自己最懂。
N
NAman28
四个直辖市,东部有三个吧?
y
yjs_qz
就是不信科学呗!一定要与天斗!
说到底,还是很佩服英国的,疫情一出来第一个跳出来要群体免疫,那时候被骂死了,可后来就是照着这个剧本走的。
nycsunshine 发表于 2022-03-12 22:56

病毒一直在变化,现在症状轻了当然没必要太紧张。这不代表疫情一出来,死亡率还很高的时候,就该放弃抵抗
d
dgj
天津也是东部也是直辖市吧
随意chat 发表于 2022-03-12 23:21

这个说法第一次听到。天津离北京半个小时。北京也是东部直辖市。这一夜我们都是东部直辖市😄
m
mindstorm
你又知道了,连北京的的哥都没你消息灵通,你家亲戚是中南海保洁员还是厨子?
todd6034 发表于 2022-03-13 21:49

你们家人都是保洁员
m
mindstorm
口气真大,把当今世界最新病毒和电冰箱制冷原理等同。连research 和knowledge都分不清楚,还在这目中无人。不过也是,啥都不懂的觉得自己最懂。
vitafusion 发表于 2022-03-13 21:54

没有逻辑到这种地步,我还真是第一次见
a
alloccupied
四个直辖市,东部有三个吧?
NAman28 发表于 2022-03-13 21:58

印象中国内不是这么算的,天津北京是算成北方的直辖市。东部直辖市,应该就是仅指上海。
s
somuch
小学生已经骑虎难下了,脸疼得狠!
m
mindstorm
印象中国内不是这么算的,天津北京是算成北方的直辖市。东部直辖市,应该就是仅指上海。
alloccupied 发表于 2022-03-13 22:34

我就静静的在看,只有你一个是真的国内来的。。
l
littlebc
小学生已经骑虎难下了,脸疼得狠!
somuch 发表于 2022-03-13 22:34

會有五毛和自幹五給小學生洗地的,我已經看到有五毛說小學生內心是同意張的,只是壓力太大,沒有辦法,哈哈。
S
Sherlock2020
四个直辖市,东部有三个吧?
NAman28 发表于 2022-03-13 21:58

东部直辖市应该是指上海 天津属于华北地区 这是我从百度找来了。而非谷狗
m
mindstorm
啥意思啊,上华人的全部都是国内来的。哦,可能有很少一部分来自港澳台。。。
alloccupied 发表于 2022-03-13 22:38

大部分ID, 不是大陆来的。
a
alloccupied
大部分ID, 不是大陆来的。
mindstorm 发表于 2022-03-13 22:42

我不信。凭我的感觉,这里发帖回帖的绝大部分人,文体和用词语气风格,跟我这个大陆过来的是一样的。
S
Seeking668
资源不够呗。开10倍测试点,马上没人了。问题是,中国没钱开啊。
还有张文宏这种半瓶水的医生,中国如果有美国的医疗,也能让中国死上1000万人,全民免疫,然后放开。
问题是,现在香港看看死人成啥样子了?中国哪个城市能比香港医疗还好?中国内地连香港的医疗都达不到,死人是要比美国高几倍甚至10倍的!
mindstorm 发表于 2022-03-13 21:24

他就是中国的fauci,在推疫苗,要推第三针,这才是他真正的私货,中国的抗疫成功根本就跟疫苗无关
m
mindstorm
他就是中国的fauci,在推疫苗,要推第三针,这才是他真正的私货,中国的抗疫成功根本就跟疫苗无关
Seeking668 发表于 2022-03-14 11:19

对,他的意思就推国外的疫苗,强调国外的好。就是看不见英国现在死的90%都是打过两三针疫苗的,更别提疫苗后遗症,得病后遗症。
还好中国高层没有完全被疫苗资本收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