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有些人曲解我的意思了。等孩子思维、习惯已经成型再去管是用处不大。我说了,是要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就先养成好习惯,在他还比较在乎你的时候,就告诉他电子产品不能在房间过夜,用电子产品就需要在家里的公共区域等等。Dr. Sax的Collapse of Parenting一书里写得非常清楚 ,现在很多美国的大众文化其实就是糟粕,几十年前美国有教养的人根本不是这个样子。我们移民本来就不熟悉本土文化,别让孩子给带偏了。
最近看了不少青春期的书,分享下心得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犹如飞蛾剥茧而出,过程其实是痛苦的但是必须的,能遇到可以理解自己的家长是很幸运的事情。经过青春期挣扎的孩子会更好的完成individuation,成为独立自信的个体,没有经过这个阶段的孩子也要完成individuation,于是他们的叛逆期可能出现在20,30或者40岁,甚至有人70岁还没有长大。 大脑的发育完全完成女孩要到22岁,男孩到25岁,有些男孩子30才完成。18岁他们看上去是个长大的成人,但是大脑负责情绪和做决定判断的地方还远没有成熟,我们要给他们时间。男孩的妈妈要知道男孩子最爱的始终是妈妈,但是他们要完成到独立个体的蜕变,要force自己离开妈妈,这个过程是拧巴的,但是他们必须完成才能成人。 父母要给孩子耐心,对父母很难,但改变对孩子的态度会让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前面有人说你孩子性格就这样,长大了更糟,我完全不同意。要做教练式的父母(后面推荐的书中有细节),给孩子肯定,支持和赞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的parenting是要short time 还是 long term 结果?父母控制孩子短期可能收获听话,成绩,等等我们眼前在乎的东西。但是我们要的是个长期独立自信,对家庭社会有担当的人。 美国相比50年前,教育发生了很多变化,除了教育系统,还有对文化的传承问题,这个问题国内期市也有。本应从父母和老师那里获得guidance的孩子,反而更多从同龄人那里获取建议。这种孩子带孩子的现象会更多造成青少年的困惑。我们这代家长确实不容易,多修行多学习,多抱团多分享,社会和社区的支撑,给家长更多的信心。 推荐本书《妈妈的悔过书》,讲述了儿子从全国考试前100名,最后高考前退学,女儿也随后退学的故事,从一个人人艳羡的成功妈妈到要每天面对暴力倾向的儿子和自杀倾向的女儿的妈妈的个人成长经历。这是一位韩国妈妈兼老师写的,相比美国作家的书,相似的文化和三观更容易产生共鸣。后面还有一些实操的方法,希望有启发。
最近看了不少青春期的书,分享下心得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犹如飞蛾剥茧而出,过程其实是痛苦的但是必须的,能遇到可以理解自己的家长是很幸运的事情。经过青春期挣扎的孩子会更好的完成individuation,成为独立自信的个体,没有经过这个阶段的孩子也要完成individuation,于是他们的叛逆期可能出现在20,30或者40岁,甚至有人70岁还没有长大。 大脑的发育完全完成女孩要到22岁,男孩到25岁,有些男孩子30才完成。18岁他们看上去是个长大的成人,但是大脑负责情绪和做决定判断的地方还远没有成熟,我们要给他们时间。男孩的妈妈要知道男孩子最爱的始终是妈妈,但是他们要完成到独立个体的蜕变,要force自己离开妈妈,这个过程是拧巴的,但是他们必须完成才能成人。 父母要给孩子耐心,对父母很难,但改变对孩子的态度会让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前面有人说你孩子性格就这样,长大了更糟,我完全不同意。要做教练式的父母(后面推荐的书中有细节),给孩子肯定,支持和赞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的parenting是要short time 还是 long term 结果?父母控制孩子短期可能收获听话,成绩,等等我们眼前在乎的东西。但是我们要的是个长期独立自信,对家庭社会有担当的人。 美国相比50年前,教育发生了很多变化,除了教育系统,还有对文化的传承问题,这个问题国内期市也有。本应从父母和老师那里获得guidance的孩子,反而更多从同龄人那里获取建议。这种孩子带孩子的现象会更多造成青少年的困惑。我们这代家长确实不容易,多修行多学习,多抱团多分享,社会和社区的支撑,给家长更多的信心。 推荐本书《妈妈的悔过书》,讲述了儿子从全国考试前100名,最后高考前退学,女儿也随后退学的故事,从一个人人艳羡的成功妈妈到要每天面对暴力倾向的儿子和自杀倾向的女儿的妈妈的个人成长经历。这是一位韩国妈妈兼老师写的,相比美国作家的书,相似的文化和三观更容易产生共鸣。后面还有一些实操的方法,希望有启发。
打工也是好主意 挣了钱还可以存Roth
真实发生的呀,我老大现在16了,性格在往我认为好的方向变化发展。 还有就是我没给他任何学习压力,对升学属于躺平心态。他14岁时期算是在抑郁症边缘,我被吓着了,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好的性格比学习重要。只要他能保持,读什么大学都无所谓。
RE
管,控制,都没用的
而且对高中孩子来说,也不够尊重
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打工,实际去接触人,学习生活的道理和与人相处
被管出来的好都是假的,一离家上大学全破防
在家时就要让孩子"独立",把责任和自由还给孩子,管理自己的房间,管理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钱(自己挣),承担家务,学习为自己的未来努力
是这样的 皇上不急太监急 要不得
同意。
没错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放养的方法一样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数 每家的养育的方法也不一样
我 表达方法错误 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在纯分享我家的养育方法
学了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厉害👍
很佩服自律的人 这些我小时候做不到,现在依旧做不到 如果我要求我的孩子这样做,我自己心里也会隐隐觉得不公平,因为首先我自己做不到。我这样的是不是没救了…
他有天说要我买只🐶给他养 他要学会独立和培养责任感。。。
😵💫,我说你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不用父母提醒 就是已经渐渐独立有责任感的高中孩子。
我的大老板,她女儿在青春期的时候也是把墙锤了个洞,到现在女儿20岁了他都没补,说是要给他女儿看留着纪念,所以我估计把青春期墙锤个洞这种事情挺常见的。
哈哈,偷偷说我也做不到 饮食健康 作息规律
这不知道是遗传他老爸还是我的养育方法有效
热,或者将来的恋爱基金😁😂
小孩用手机必须在公用区域? 这也太惨了点
但身体是他的,吃饭的事你没道理管他,只要做好了,放在那儿,他一顿没吃,下顿接着吃,不给做。
同意
孩子更强势,根本不听你的,或者说根本管不住TA自己咋办呢?
好多都是survival bias
general speaking 每个人都要经历青春期rebelling phase 希望是阶段性的,过了就好了
我公婆家好像也有几个洞,说起来都是儿子们搞的😂
我自己也有拖延症,以前也有看小说不做作业的时候。倒是可以理解电脑更难戒。有时候我问他是不是想着看5分钟tictok,就开始写作业,最后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还没开始。他也同意。但控制不住。我自己都经常犯这种错误,看, 现在还在华人上泡着。
参加高中活动吗?这边高中课外活动还挺多的。即使不是体育,辩论这些,也有专门volunteer的club。或参加track club 也没什么门槛。club 挺忙的,缺点就是更有理由功课做不完,晚睡觉了。
上次是女娃
我家男孩物质欲也不强。9年纪前都用着我的iphone 5. 9年级去年年底电话终于坏掉了,说买个iphone 7左右就好了。正好iphone 13买一送一,算是圣诞礼物,他自己都说觉得被spoil了。
是的,生什么样的娃就是个命。
生啥娃是命
废掉了,练个小号吧
这事不能赖孩子,美国房子的墙太不结实了。
我小学的时候有个老师,写完作业如果正确的话,就放我们出去玩了。写错了就回去改正然后才能出去玩。后来自习的时候一半时间大家都能出去玩。 再后来写完作业就给更多的作业,反正就是不能出去玩,大家就开始磨洋工了。
烦死了,就说你家暖男怎么样怎么样,人家正诉苦,这个帖子不是要讨论你儿子,你自己开帖说你儿子怎么怎么暖吧
正常的Teens不是这样behave的。我家大儿子就非常上进,就是有人提到的高中15门AP, 课外活动一大堆( 游泳,cross country, track and field, debate, matching band ), 自己自觉,没用父母操一点儿心。
有比较才有鉴别。小儿子高中前比哥哥还优秀,但高中以后的种种行为让我们很担心,和哥哥完全不一样,和从前的自己也不一样,不是青春期叛逆可解释的。我们找了好几位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和神经科医生,也做了MRI, 最后综合诊断为major depression和anxiety disorder. 孩子在生病期间是无法控制自己的。
发现孩子有行为,心理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延误病情,也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过一段时间自然就好。
抑郁症很顽固,好了以后还会复发,抑郁症孩子的父母非常非常不容易,要有12万分的耐心和爱心。
我小孩如果这么听话,我会很担心。以后出去了,还不被欺负死。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犹如飞蛾剥茧而出,过程其实是痛苦的但是必须的,能遇到可以理解自己的家长是很幸运的事情。经过青春期挣扎的孩子会更好的完成individuation,成为独立自信的个体,没有经过这个阶段的孩子也要完成individuation,于是他们的叛逆期可能出现在20,30或者40岁,甚至有人70岁还没有长大。
大脑的发育完全完成女孩要到22岁,男孩到25岁,有些男孩子30才完成。18岁他们看上去是个长大的成人,但是大脑负责情绪和做决定判断的地方还远没有成熟,我们要给他们时间。男孩的妈妈要知道男孩子最爱的始终是妈妈,但是他们要完成到独立个体的蜕变,要force自己离开妈妈,这个过程是拧巴的,但是他们必须完成才能成人。
父母要给孩子耐心,对父母很难,但改变对孩子的态度会让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前面有人说你孩子性格就这样,长大了更糟,我完全不同意。要做教练式的父母(后面推荐的书中有细节),给孩子肯定,支持和赞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的parenting是要short time 还是 long term 结果?父母控制孩子短期可能收获听话,成绩,等等我们眼前在乎的东西。但是我们要的是个长期独立自信,对家庭社会有担当的人。
美国相比50年前,教育发生了很多变化,除了教育系统,还有对文化的传承问题,这个问题国内期市也有。本应从父母和老师那里获得guidance的孩子,反而更多从同龄人那里获取建议。这种孩子带孩子的现象会更多造成青少年的困惑。我们这代家长确实不容易,多修行多学习,多抱团多分享,社会和社区的支撑,给家长更多的信心。
推荐本书《妈妈的悔过书》,讲述了儿子从全国考试前100名,最后高考前退学,女儿也随后退学的故事,从一个人人艳羡的成功妈妈到要每天面对暴力倾向的儿子和自杀倾向的女儿的妈妈的个人成长经历。这是一位韩国妈妈兼老师写的,相比美国作家的书,相似的文化和三观更容易产生共鸣。后面还有一些实操的方法,希望有启发。
这孩子, 以后会觉醒的。 没有这么爱受虐的。
我和队友讨论过,我们那个年代高中谁管过?不就这么过来了么。队友说,我们那个时候扔进重点中学,学校承担了大部分,而现在美国的教育就是学校不管,所以家长不得不上。
朗朗还没觉醒呢
还是很感谢父亲当初逼自己练琴
可怜的父母,生娃就像买彩票
我当年刚来美国, 看 American Pie 看得我哈哈大笑, 美国这帮 Teenager 真是废掉了。 现在我一想起这片子, 觉都睡不好。
不建议看这类书。除了给自己添堵没任何意义。
真是头痛这个年纪的小孩,经常跟老公讨论,我们那时完全不这样啊。就是很冷漠自私,天天拉个脸。看着就胸口闷,看到网上都在说逍遥丸,说吃了就开心了,急忙吃了一瓶,也没啥明显改善。不过好在过几个月就要去上大学了,坚持住吧,黎明前的黑暗。
就该这样, 打开你的钱包, 闭上你的嘴。 一切就太平了。
完全不现实啊, 除了暑假其它时间没法操作除非辍学。另外家里如果不是真的揭不开锅也没法逼着去,又不能断粮。
怎么不现实?周围grocery store,一个星期做两次,完全可以。时间挤挤就可以了
你们在美国上学?从来没有见到美国老师会这样讲话,不论学校还是课外?
真的是孩子和孩子不一样呀,我前一阵儿还BSO我家老小,觉得高中能放手,但有些孩子真的不行
现在好转了吗?如果好些了,可以分享一下孩子是怎么改变的,让我们这些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获益?
我以前上学的打工的时候,周围很多16岁的老外高中生,都是兼职啊。 楼主的娃就是不打工,不也是在房间和同学聊天么?还不如送出去早点接触社会。 估计只有中国人的孩子舍不得送出来吃苦吧。
我家有个类似娃,开学第一天直接跳下车旷课去了朋友家,因为我们限制手机时间,我都想放弃了,但娃自己惦记上大学和我们出大学学费,自己后来调整的心理,所以我老担心队友太严会有问题。
就我身邊的preteen來看,你是對的,大部分孩子還是通情達理的。
怎么不现实? 我娃同学在奶茶店打工每天下学去还有周末 还有个同学在Chick Fil A 都很近骑车甚至走路都行
确实看娃 我儿子小学时候在学校特别那啥老师三天两头找家长 初中突然靠谱,高中变成个个老师点头赞许那种 没有教育方式分享,I didn't do anything
我家老大、老小都是小学见校长的那种,老大现在还是老大难,老小已经很多可以放手了。
怎么会不现实,grocery store是shift制的,快餐店也是,我看这两处在傍晚时分工作的不少高中生。一周两三天,每天3,4个小时,应该可以应付的来
孩子不用桌子,在床上学习的怎么破?
那会儿我看caller ID是学校就咯噔一下
拜他们所赐,我和几任校长都见过
不好意思,看到最后这句我笑场了。。。
太难了
我家也有类似的苦恼,急需如何锻炼孩子做家务。
太赞了, MARK学习
我们公司之前是cubicle,现在都是open space,家长在家办工living room,书房,餐厅都可以,让孩子在公共区域使用电子产品也很正常的,我们家不会管小孩是在写作业,还是在刷YouTube,打游戏,还是聊天,都让小孩自己安排,不带电子产品进卧室,是学校给家长的建议,我同意前面有人说的,立规矩不能等到问题已经很严重的时候,要从一开始就画好线,我家从小学三年级给买第一个电脑就是这样
我看过朗朗自传, 他爸可没那么暴力。平时对他还是很好的, 不像这家, 送给爷爷奶奶带到9岁。
我估计我队友就是类似朗朗爸爸这种类型,我家娃也说了,他认同我们90%的父母行为,但剩下的10%通常会让他作天作地。
嗯,我们初中的时候校长也是这么建议的。早点立规矩还是有用的。我家的也都是在公共区域学习,用电脑。可以回房间读纸书或者kindle. 大人也一样。
负责任的说,还是看孩子
我家的两岁半以后就这个样子 LOL 你们还有暖心的小宝宝 我可没有过
那当然了。父母只能尽量做到责任内的事,其他的都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