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蝙蝠侠》票房突破3亿美金,到底好看在哪?

m
michellesad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Box Office: ‘The Batman’ Passes $300 Million Worldwide https://t.co/ytTGhUi9Oy pic.twitter.com/JojY0xAizE — Forbes (@Forbes) March 9, 2022

《蝙蝠俠》The Batman(又譯《新蝙蝠俠》),這位守護高譚市的超級英雄一直是DC美漫的當家台柱,歷經無數次改編,屢屢登上大螢幕,時至2022年,羅伯派汀森已是第十任蝙蝠俠,導演則是《猩球崛起》系列聞名的麥特李維斯,片長將近3小時,不過本片與《小丑》相同,屬於獨立電影,並不隸屬於DC擴張宇宙。由於導演諾蘭和克里斯汀貝爾合作的《黑暗騎士》三部曲珠玉在前,使得班艾佛列克的版本相形失色,在評價兩極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和《正義聯盟》兩部電影鬧出的風風雨雨後,他便辭演,卸下超級英雄的披風,退出DC擴張宇宙,但仍可在未來上映的《閃電俠》中見到他最後一次飾演蝙蝠俠。班艾佛列克折戟沉沙後,觀眾和影評自然會把目光投注在羅伯派汀森與諾蘭的版本,顯然,《黑暗騎士》三部曲的經典地位屹立不搖,羅伯派汀森依舊難以撼動,至於2022版的《蝙蝠俠》好不好看,端看切入的角度。        

《蝙蝠俠》好看之處在於鏡頭美學跟配樂音效   羅伯派汀森版本《蝙蝠俠》的評價,一言以蔽之,負評不會多過正評,但也無法特地推薦本片給朋友,甚至沒有二刷的動力,因為精彩之處不多。本片精彩之處在於鏡頭美學跟配樂音效,透過這些技術層面,讓片長將近3小時的電影,不至於令觀眾如坐針氈,即使《蝙蝠俠》的劇情乏善可陳,武戲貧弱,反派威脅性不足,謎語人計謀虎頭蛇尾,企鵝如紙老虎,但依舊可以安穩地坐在戲院,不感到無聊,可見由攝影跟音樂所營造的氛圍,十分成功,緊迫逼人,持續引領觀眾進入頹敗腐爛的高譚市,罪惡孳生,早已根深蒂固無法拔除,彷彿一切不再有希望,有種《萬惡城市》的即視感,也像是在看一部長達3小時的MV,享受畫面與配樂之美學,可惜這也是本片唯一可看之處。        

《蝙蝠俠》黑暗流於表面,羅伯派汀森旁白無力   雖說《蝙蝠俠》有種《萬惡城市》的即視感,但其所營造的高譚市萬惡形象,流於表面罷了,不會令人徹底感到絕望,不夠黑暗,其肇因在於電影中用官商勾結、收受賄賂、洗黑錢的方式,去呈現高譚市貪汙腐敗,天下烏鴉一般黑,唯獨少數人是清流,堅守正義底線,但哪個國家沒有官商勾結的現象?這對現今一般民眾來說,習以為常,貪汙不是新聞,不貪汙才是新聞,坦白說,不是把攝影燈光調黑,就能讓人感到黑暗與絕望,只會讓人覺得華納把觀眾當蝙蝠,考驗大家的夜視力,而且最大的敗筆是,羅伯派汀森旁白無力,氣場不夠強,傳達不出高譚市的陰暗面,特別是那句:「我就是陰影。」非常尷尬,幸好是用英語,如果是中文發音,尷尬指數至少得加權十倍,《無間道3》陳道明就曾對梁朝偉說:「就叫我影子吧!」馬上被梁朝偉吐槽:「哇,沒那麼老套吧?」要慶幸羅伯派汀森是白人,崇洋媚外的觀眾能無視這個缺點,不然肯定被挖苦。        

推理性不足的偵探電影,片尾彩蛋的小丑更令人期待   導演麥特李維斯說2022年版本的《蝙蝠俠》,要塑造成一部偵探電影,走刑偵懸疑類型的風格,這很合理,畢竟蝙蝠俠登場於《偵探漫畫》,有「世界最偉大的偵探」的美譽,因此蝙蝠俠和阿福聯手抽絲剝繭,逐步破解謎語人所留下的謎題,無奈的是,跟黑暗面一樣,解謎也只是流於形式,推理性不足,因為謎語人不斷釋出線索,乍看是蝙蝠俠在解謎,實際上是他一步步踏入謎語人佈下的局,而且謎語人的計謀雷聲大,雨點小,幾支步槍就想顛覆城市?這結局跟《黑暗騎士》三部曲的小丑和班恩比,簡直小巫見大巫,另外,許多地方都太牽強,特別是警察提示蝙蝠俠鏟刀的用途,這段插入過於生硬,忽然就安插一個NPC提供資訊,如同「機器神」的套路,說好的偵探電影呢?不過片尾彩蛋的部分仍是令人期待,畢竟在阿卡漢瘋人院裡與謎語人交談的,可是小丑啊!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S3vJy9EG6JE?showinfo=0
宜花
只认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 其他都无法入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