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华人有时挺长知识的,谢谢上面dkTW朋友的科普。 单纯觉得,这个妈妈多年的付出,真的就是Enjoy the process. 我觉得儿子成名后,没什么必要参加类似这个interview的东西,聚光灯留给儿子好了。当然这是因为我们这些妈妈只能望人家陈妈妈的相背,儿子这么有爱,举手投足之间都不经意的流露着,参加这种节目,我觉得没什么意义,分散对儿子的注意力。
顶着锅盖说一句,Nathan的interview, news好像都围绕着他和妈妈的关系,缺乏一些运动和艺术本身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我看过羽生的一个访谈,没谈太多家庭,主要是他对花滑的热爱和投入。”I bet my life to skate”. 我相信Nathan对运动的热爱和投入是一样的,Nathan 的魅力,我更希望看他的个体,不是单纯的华人亲子推娃的成功。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轻拍。 ForeverYoung21 发表于 2022-02-26 12:06
顶着锅盖说一句,Nathan的interview, news好像都围绕着他和妈妈的关系,缺乏一些运动和艺术本身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我看过羽生的一个访谈,没谈太多家庭,主要是他对花滑的热爱和投入。”I bet my life to skate”. 我相信Nathan对运动的热爱和投入是一样的,Nathan 的魅力,我更希望看他的个体,不是单纯的华人亲子推娃的成功。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轻拍。 ForeverYoung21 发表于 2022-02-26 12:06
先刷个图 其实几个问题的都可以用他爸爸妈妈的感情好来解释吧 夫妻感情好,两个人齐心协力的培养孩子,妻子付出很多但是这些付出被丈夫及全家人appreciate,不会因短暂的困难(比如两地分居)或者容颜的衰老而被嫌弃 妻子自己因为有了这样的appreication也不会变成怨妇,就像她说的,enjoy the whole process 爸爸妈妈的爱奠定了整个家庭环境的基石,孩子们兄弟姐妹之间也很有爱
关键是平时的积累,你真的比你的孩子了解的多且知道如何做嘛。孩子们很聪明的,另外教练和裁判的评语很多也是无厘头,不要太认真,要相信孩子们的能力。我做高中的speech and debate的club主席义工好几年了,裁判过很多 比赛,然后我自己都很惭愧的觉得如果有更有能力和经验的人们参加会更好,会给出更多好的建议。真心觉得高中的孩子们,比我们所看到的和理解的高出很多,对于第一代移民的父母们,要相信他们,不要用我们的理解来限制他们。孩子们不听是有原因的。
好羡慕陈巍一家,有爱有能力有智慧!
1,陈妈妈一生为几个孩子自我奉献,也满载而归,和大家一直强调的绝对不能做全职妈妈,否则就失去了主动权不一致呀 2,陈爸爸和陈妈妈长期分居两地,依然感情很好,没有如大家一直说的分居会影响夫妻感情,导致离婚 3,女人要学会穿衣打扮,才能拴住男人的心,可陈妈妈那么朴素大方,一家都友爱成功
我想知道怎么做到的?简直是“神仙”般的存在,与我们平常人的认知大相径庭,太牛啦!
🔥 最新回帖
其实说到底,还是“成全他人”并不是华人认可的人生价值。
這不是日本人固定的基本台詞 一生懸命いっしょうけんめい 櫻花在最美的時刻飄落
你愛看阿
运动和艺术本身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已经有奥运那两套节目代表了,用嘴说有什么意思? 陈巍想借这个机会感谢妈妈。因为跟在日本不一样,美国的孩子全靠父母支持,金钱上的时间上的。
🛋️ 沙发板凳
占位 槽点太多,没什么好吵的,会打扮才如何如何?大清亡了多少年啦。
没生和养5个娃,有啥资格评价。反正我没资格。
看得出来母子感情非常深
看了上图,我觉得陈妈妈头发肯定有染过,好像也没完全放弃自己吧,只是喜欢以普通人面目示人,真好。 总比现在很多美国人觉得中国人都是暴发户的形象好。
我想探讨人家怎么做到的
不是评论,是想学习
说实话,不觉得会有很多人想过陈妈妈的生活,楼主的所谓学习,估计也是只想学她家望子成龙的成功经验?
对,够牛就会有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妈宝不能嫁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因为跟妈妈的感情亲近。 陈家的孩子个个学业出众,事业有成,父母也绝对是有智慧的牛人
不费那个劲捣鼓,自由自在,做喜欢的事,不是很好吗
单纯就是羡慕陈巍把妈妈搂过来,然后脖子贴上去这个动作,太暖心了。什么时候我家儿子能这样呢?小时候也是很sweet的,现在preteen,就没有这种亲昵的动作了,哎。
就喜欢了,看着孩子长大,出类拔萃,开心死。
为啥?没这个能力的,也可以把一个好好养大啊。。。
头发染过, 这是几个月前拍那个Toyota promo的照片。 花滑好教练就那么几个,稍微top 一点的选手大都家里是两地分居,或者全家搬去那几个地方,老美也是一样。人家妈妈没觉得是牺牲,很享受这个过程,孩子们感谢妈妈的付出才这么说
Nathan高二才home school
高二开始算很多了,我家的experience也是这样,孩子大多数时间和父母在一起,很难不亲的。
作为女性,我是看不上拿着衣着打扮来评判女性的,换成是爸爸,没人这么在乎人家的打扮。 我周围全心投入在孩子身上的爸爸也有几个,比我们这些妈妈们投入多了,但没人觉得他们就是牺牲自己。。。 一到女性,只要不打扮,不专心搞事业,那就是牺牲。就不能是有的父母是从中得到最大的满足感吗?
Nathan是老五,他开始专门练滑冰才两地的
这个看怎么看了,一般人做不到所以觉得是自我牺牲,陈妈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她真的enjoy. 我自己经常要送娃去上各种课外班,虽然都是打酱油,不过每天看到他们自己喜欢也因为自己的提高越来越自信,我也逐渐开始享受这种接送,花时间看着娃成长的过程。 我自问肯定做不到陈妈妈那样而且有时候也会觉得累,但是我相信会有这种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觉得苦和累得境界。
关键还是孩子天赋。我说了,没人愿意承认。很多老中,包括我自己,如果孩子10岁拿全国冠军,后面的事,比如找教练,每个月开车,分居,都愿意干的。
大多数娃的天赋不够,根本就不用纠结,人家高级教练都不收。
他那个level的选手,已经算晚的
EC搞成专业的,高中最后两年homeschool很常见,我知道下象棋的几位天才选手也是。但是都15-6岁了,再来说受不受外界影响有点晚。 你想象一下和一个反叛的teen日夜相处,对亲子关系会有利还是有害,孩子愿不愿意接受home school这个安排。只有在本来亲子关系就很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高中home School吧
望子成龙有多个阶段,我家就是不来啃老,自己有能力在老婆不用工作的前提下养家糊口就是成龙。
分居我有遇过,确实很难平衡夫妻关系。我同事和我说最好结束2地,我就回了
全职也有过几年,老公虽然没反对,但也表达过:有点亚历山大
确实是真实存在现象,真很想知道陈家有什么特殊“法宝”
呀,这就是上today show的那件衣服吧,看来这件衣服对妈妈有特殊意义
我家就是孩子叛逆之后高中阶段因为ec的原因一直和孩子在一起,效果非常好,现在就是个sweet boy, 所以我才有这种体会。本来大多数叛逆的孩子本性都挺好,给个机会就能相处的很好。
如果这个过程,父母孩子都能enjoy,为什么要否定呢?只因为结果没有那么好? 不是所有支持孩子的父母是只为了结果。
也许是Nathan送妈妈的呢。姐姐婚礼也是这一件。
孩子10岁拿全国冠军根本就看不出来以后能走多远。奥运会四年一次,有资格能参加的大把。 能坚持训练保持状态还要好运气不受伤,太难了。尤其是对于没有职业化的竞技体育项目来说。
没有否定他家的意思 我意思是,没人会想要复制他家经验 大家只关注称了王的
可不可以说详细一点呢?我对推娃EC没啥指望,但是很想学习怎么跟反叛期的teen相处,之前在版上看到好几个沉迷游戏把父母当敌人的贴,很担心呢。求多分享经验
我更多的觉得是孩子的天性,以及早熟晚熟。一个同事家两个男孩,大的从小到大都很sweet, 小的据说高中时候特别叛逆,同事经常被气的不要不要,上了大学远离家人,现在也变成sweet boy
喜欢你说的,我还需要继续修炼,我家基本都我接送,止于在车里等,听说陈妈妈旁听还记笔记,真是全身心投入的妈妈,我觉得应该要学习她
是难。这种都是走一步看一步,有希望,都不会放弃的。一般都是被失败打击到躺平。家里有搞体育的,大概都会有体会。
人一生做自己喜欢的事,牺牲什么了?
对的,爸爸牺牲也很大,一个男人帶4个孩子呀!
要我老公一天都不想带
我的经历不一定能适用,我家孩子对ec的热爱超过打游戏,所以高中全身心搞ec的时候再加上大把时间路上亲子关系,所以他世界比较单纯,和父母也比较亲近,慢慢的就没那么浮躁和叛逆了。初中的时候倒是各种跟父母对着干,到了高中反而安静下来。
两地分居的时候两个姐姐已经上大学。姐姐一个大他10岁,一个大他八岁
就是,我们并不认识陈巍家人
这肯定的。我家孩子以前拿个州冠军,全家开心的飘起来。后来很快不行了,又鸡飞狗跳一阵。然后全家和自己和解,重新设立目标,生活又正常了。
哇这个图 好羡慕陈巍妈妈啊 这亲子关系太好了
谢谢🙏 孩子还小不知道将来要面对的是什么情况,所以任何分享都有帮助,说不定就用上了
逻辑不通
是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但是10岁那全国冠军绝对是天赋,能看到奥运潜力。事实上Nathan十岁时接受采访人家问他什么时候参加奥运他说2018,因为2014他太小,参加不了。
哪里惨了? 人家甘之如饴, 有孩子的都能想象Nathan父母的骄傲和开心, 更别说人家五个孩子都很优秀? 要说惨的难道不是那些钱也花了,时间也花了,孩子还一事无成光知道啃老的?
我跟你说,不仅仅是nathan的天才不可求,就连陈妈妈的奉献和正确的育儿也不可求。
就算我儿子表现出nathan的天分,我也不愿意像陈妈妈那样奉献,我也不一定像陈妈妈那样正确的育儿。nathan如果是我儿子,大概率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材。他肯定会成功,但到不了那个高度。nathan的成功绝对是他自己和他母亲同时都做对了才能实现的。
我们总以为给自己一匹千里马,他就能跑千里,这真是高看了自己。这话不是针对层主你,是说普通人。
我家2个是演讲辩论娃,比赛都要我操心,还常被狗咬吕洞宾,不知道陈妈妈是怎么和孩子沟通的,她做了笔记再和娃说,孩子咋就肯听的呢?
我儿子教练写的评语,儿子一概不看,我着急也没用,他自我感觉良好着呢。所以我觉得娃在这方面走不远,也是急人呀
看他十岁的表演和接受采访的样子就知道不是普通孩子,脑子反应很快也不冷场,也不紧张。我十岁的时候差不多刚知道土不能吃
这是楼主定义的,我只是觉得用个人牺牲来换不值得,要是不觉得是牺牲那自然没啥好讨论的,跟楼主说“传统观念”根本就不搭边。
其实也不用想太多,普通人哪怕有这样的机会,也不见得有他妈妈这样的智慧。
还有两个哥哥?
陈妈妈记笔记的时候是刚开始学滑冰,Nathan年纪还小 你这个孩子已经大了,没法套用这个方法
造神不需要逻辑
首先得有个愿意付出并且能推的妈,然后娃还得是能听进去话的机灵娃,碰上strong willed的只能是两败俱伤,真是得天时地利人和
有个中国同事,夫妻都是博士,男的目标是7个孩子,5年前已经有5个了,老婆早就不上班了。
我孩子要有Nathan的天赋, 能不能做到Nathan妈妈那么好不知道 但我肯定愿意竭尽所能支持孩子。 问题是nathan7岁花滑已经能跳转2圈了,其他孩子能正滑倒滑就不错了, 这就好像孩子一年级就轻松把高中数学学完了,还想去上高数、天生奇才难自弃、 你让家长怎么忍心不帮一把。 Nathan这种天才可遇不可求, 很难发现不了、大多数家长以为自己孩子的所谓天赋都不过是早慧而已, 再怎么推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泯然众矣、 离天才差远了。
是妈妈成就孩子的天赋,协助孩子实现梦想,而不是妈妈一厢情愿的推
是可以请陈妈妈介绍一下。能学我们就学,没法学听听也没坏处。
我就经常庆幸娃没啥天赋,随便养养也不会觉得因为自己拖后腿而愧疚
很多人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
比如曾经被和陈巍一起视为美国花滑双子星的另一个vincent zhou 周知方,大家上次这里的讨论还不是在说他们家亏了吗? 竞技体育就是这样,金字塔顶端就那么一两个人。
陈巍很年轻就髋骨动手术,6个月不能滑冰。如果他没恢复只能退役,或者影响了身体不能出成绩,大家还会觉得羡慕吗? 孩子搞竞技体育受伤是一个很难绕过去的坎,比起低几率的荣耀,做好准备让孩子受这些痛苦,而且痛苦之后可能一无所得的后果吗?
走体育娃这条路是痛并快乐着,运气也占很大的成分。不过东亚父母愿意为孩子牺牲的很多,所以,也是一种温情文化特色吧。
这是大实话,不敢想奥运冠军,能不啃老就不错啦
即使是nathan有天赋没有他妈妈的推法我觉得也不会有这么高的成就,但是她的推法能让孩子觉得开心接受,这就是高明之处
关键是平时的积累,你真的比你的孩子了解的多且知道如何做嘛。孩子们很聪明的,另外教练和裁判的评语很多也是无厘头,不要太认真,要相信孩子们的能力。我做高中的speech and debate的club主席义工好几年了,裁判过很多 比赛,然后我自己都很惭愧的觉得如果有更有能力和经验的人们参加会更好,会给出更多好的建议。真心觉得高中的孩子们,比我们所看到的和理解的高出很多,对于第一代移民的父母们,要相信他们,不要用我们的理解来限制他们。孩子们不听是有原因的。
teen和他说事,多说几遍都嫌烦,问题是如果出了问题,说我没提醒,提醒多了烦,家长难呀!
陈一家那么有爱,陈巍和妈妈感情那么深厚,好让人羡慕
中华民族的美德: 孝为大。
这和冠军无关。
这是中华民族骨子里就有的基因。
都不是,主要基因组合,出来个天才,再说其他。 这种水平根本推不出来。 你让朗朗爸推个路人娃,打死了也推不出来。
一个孩子的家庭,比如周知方我已经很敬佩了。 更不用说五个孩子各个优秀的了。
就是敬佩。 想想人家,觉得自己偶尔累点,没啥好抱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