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领着把头发剪了,再买全套boy衣服穿上,家里好看的玩具化妆品全扔掉。然后跟着爸爸割草倒垃圾,把男人该干的都承担起来。 算盘珠珠56789 发表于 2022-02-17 10:10
看年龄吧 青春期以前变据说可以 serena33 发表于 2022-02-18 03:03
回复 1楼公用马甲27的帖子 可以看出你队友很爱也很关心大女儿。我想作为父母想问题的出发点是希望孩子人生顺利过的幸福。 如果大女儿对性别的认知是稳定的,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冲动,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让男性身份生活一段时间,看看这个性别身份是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和认同的,再做其他的决定。作为家长也建议补充一下性别,关于gender identity 的相关知识,帮助孩子理解以及预见作为gender minority 会遇见的相关困难。这方面可以参看偏学术论文和书籍。 就像许多二代移民面临racial identity 的抉择困惑一样,面临gender identity的人群同样会面临困惑迷茫。因为这涉及到心理层面的自我认知。如果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我, 找到稳定的自我,无论孩子选择那种gender还是gender neutual, 孩子在未成年和成年阶段的成长都是收到家长支持和保护的,这一点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wanghuihui 发表于 2022-02-18 10:35
哎,我知道我写继女就有人会觉得她爸妈离婚有可能是因为我,跟我没关系,我认识队友的时候他赡养费都已经付了一年多了。 孩子亲妈我也想问,人不出现,钱也不给,每个月象征意义的100的抚养费都不给,每个星期接出去吃顿饭,住一晚上,很多时候就一个短信说这个星期有什么什么事不来接了。孩子小时候还是看的出来很喜欢妈妈,没次妈妈接出去吃饭都会很高兴说多么多么好吃,我们带去的饭店总是不好吃,后来大了妈妈来接就没有那么高兴了。 队友跟我谈恋爱后来就结婚了啊,他在前一段婚姻中也没出轨,至于他们为啥离婚不方便说,肯定不是因为队友出轨,不是听队友说的,我们原来那个城市比较小。 队友我一直觉得他很亏欠大女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超出一般人的溺爱,你知道我刚刚结婚时有一次看见大女儿吃橘子,那个时候大女儿六七岁吧队友用手接橘子核,垃圾桶就在旁边,我就震惊了,不过有可能是我少见多怪。 队友天生宠孩子,我生的他也很宠,不过没有大女儿那么宠。大女儿确实有利用队友愧疚心理,任何事都会怪到队友身上,当然我这是后妈视角,队友并不觉得,觉得小孩子怎么可能那么有心眼。 但是这个应该不是她装的,这个是真的要用药和做手术啊,不可逆啊,要让爸爸难受说自己是同性恋就行,不用把自己真搭进去。而且大女儿和爸爸关系不错啊,除了变性这个平时也会跟爸爸谈心和撒娇啊,不觉得她会惩罚她爸爸。 公用马甲27 发表于 2022-02-17 20:57
青春期对自我性别的厌恶也是一种叛逆的一种,我自己的经历是因为家里有长辈重男轻女,我觉得再怎能努力,也不能赢过男生,所以十几岁时非常想要变成男生,憎恨自己的女性性别,可是随着阅历的增长,年龄的增长,在了解了男性女性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之后,可以慢慢接受自己女性的性别,并更加欣赏女性的身份了,所以现在一定要先安稳孩子的情绪,跟她探讨一下短期和长期的计划,现实中像其他楼里说的,把男性的各种活动责任担当起来,看看他能不能适应,再说下一步,另外心理医生一定要坚持看 surreydays 发表于 2022-02-17 21:05
回复 167楼surreydays的帖子 谢谢建议,队友看了大家的建议就说他说不动大女儿做家务。所以估计这个行不通,而且我已经猜到如果队友说要承担男性责任,大女儿会哭着说爸爸不理解她。 公用马甲27 发表于 2022-02-17 21:31
这好像花生过敏一样,以前在中国没听过,现在周围那么多,正常吗? page394 发表于 2022-02-17 10:17
我发现开明的地方,变性人、gay大多不会僵持在自己的性别认同问题上,心态不会很扭曲,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该工作工作该学习学习。 保守地方的性少数群体为了出柜牺牲了太多,一个个自残的、纹身的、和亲人决裂的。心态扭曲了,生活就围绕着自己的性别上走不出来。 我问过他们,gay在同龄人开始喜欢异性的时候就会开始觉察到自己不一样了。trans发现自己住在错误身体里的时间从四岁到二十岁都有。一旦发现了,继续假装会是很难受的一件事。 我建议lz先让孩子以男性身份适应至少一年,再说不可逆医疗流程,其实即使是成年人变性都非常非常麻烦,能走完那个流程的trans我还没见过后悔的。她能有这么understanding的家长,已经很幸运了,没什么比家人的理解更重要了,具体detail都可以后面再讨论。我知道好几个case,天主教牧师的孩子是gay,非常地悲剧,肉眼看到朋友想要家长包容而不得的痛苦,对于家长,宗教和孩子的撕裂也是很痛苦,十年了还在僵持不下。 badgerbadger 发表于 2022-02-17 10:50
美国现在流行性别困惑,叫一个人要叫they,既是he又是she 小孩子都被媒体洗脑了 schrodingerh 发表于 2022-02-17 10:10
最近几年想要变性的高中生突然就多起来了。要真像金星那种,确实应该变性。最怕的是年少冲动,被周围环境影响了。变性手术对身体伤害多大呀。以后恋爱,婚姻都要比一般人难很多。不可逆的手术还是再等几年吧。贝壳的贝 发表于 2022-02-17 23:00
回复 202楼扶苏的帖子 同意你说的青春期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稳定identity的形成还有一个过程,不要着急下结论。 另一个方面我想说的是家长有没有做好所谓最“坏”的结果的准备。如果大女儿最后认同“女性”这一身份,那皆大欢喜不用多说。如果最后大女儿认同gender minority, 家长有没有做好接纳她这一新identity的认知,包容与准备。 wanghuihui 发表于 2022-02-18 14:42
我以前有个大学校友上大学的时候去做了变性手术(男变女),比我早些年我没在校园里见过她。那可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中国。学校还给她单独安排了宿舍。 Idle 发表于 2022-02-18 11:41
心理医生也没啥用,他们能做的最多也就是鼓励孩子和父母沟通,但是沟通能不能在一个频道还是需要双方努力。 个人意见是,先不要急着做什么,也不要盲目支持她冲动的要求,而是先争取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从无效沟通转变为有效沟通。 尽量避免有意无意中把对方当作有病需要治的态度,试着从孩子的视角看她的生活和经历,对她真正的情感和需求加深了解,才能找到突破口。 牢骚一下:现在青少年很多人有性别认知问题,哪怕他们自称是“从小就xxx”,实际都是受到左派毒瘤这些年鼓吹的性别刻板印象影响,掉入为了被圈子和群体接纳而强行改变身份认同的陷阱。 脑子想想就知道,真正思想开明和进步的人,怎么可能捧着”穿裤子不穿裙子就是心理男性“、”喜欢粉色和打扮就是心理女性“ 这种明明就非常歧视和封建的观点当成宝。 只有对自己和别人包容性特别差,充满性别歧视和仇恨的人,才会因为所谓的“有了不该有的性别特征”就觉得天都要塌了。 GrayHearted 发表于 2022-02-17 17:43
lz 应该关注一下这方面的报道 比如 https://www.prospectmagazine.co.uk/magazine/tavistock-transgender-transition-teenage-girls-female-to-male hoohoohoo 发表于 2022-02-19 21:14
这些事情一直做到18岁,如果还坚持那就随ta了
不知道呀,可能关键还是沉迷于读书吧,喜欢读各种书 喜欢沉迷在科幻的世界里。再加上学习好,老师给定目标冲刺好高中和好大学,就没想其他的了。
可以看出你队友很爱也很关心大女儿。我想作为父母想问题的出发点是希望孩子人生顺利过的幸福。
如果大女儿对性别的认知是稳定的,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冲动,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让男性身份生活一段时间,看看这个性别身份是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和认同的,再做其他的决定。作为家长也建议补充一下性别,关于gender identity 的相关知识,帮助孩子理解以及预见作为gender minority 会遇见的相关困难。这方面可以参看偏学术论文和书籍。
就像许多二代移民面临racial identity 的抉择困惑一样,面临gender identity的人群同样会面临困惑迷茫。因为这涉及到心理层面的自我认知。如果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我, 找到稳定的自我,无论孩子选择那种gender还是gender neutual, 孩子在未成年和成年阶段的成长都是收到家长支持和保护的,这一点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不可能的。女孩天生基因里的东西是不会因为吃点荷尔蒙药就改变的。骨骼肌肉的发育都是DNA控制的,不是激素控制的。激素最多刺激毛发,皮肤之类表面的东西。内分泌可能会被影响。
但是用激素,荷尔蒙刺激人体最大的问题就是对精神的伤害。现在研究已经越来越发现,人类精神状态受激素影响很深。发育期是人体各个系统迈向成熟的时刻。所以才会有各种情绪波动。熬过27岁,人就彻底稳定下来了。在这个期间用药,无疑是玩火。
青春期的孩子面临identity迷茫是正常的事情。过去,没有性别宣传的时候,很多孩子会怀疑自己是否父母亲生。
人在青春期的时候,正好是荷尔蒙激素系统开始发育,不稳定时期,有情绪低落,困惑,迷茫都是正常的。
因为现在媒体和某些专家的引导,所以许多年轻人遇到这种低落情绪就往性别混肴上面去套。
就跟我们当年会去看各种星座,血型,性格类型等,往自己身上套一些东西。这是一个人的必经之路。有的人痛苦多一点,有的少一点。但是经历过以后,根据研究结果,27岁人类就稳定了,成熟了,也有能力去承担各种重任了。
现在的孩子本身耐压力低。从小父母保护的很好,遇到挫折,低落情绪更不知道如何面对。更容易接受各种奇怪的暗示。
爸爸过度补偿,对孩子是有害的。孩子的抑郁也可能是来自这个。
一个孩子应该承担年龄相应的责任。被过度保护的孩子,心理是不开心的。
我也遇到过一些自称很痛苦的中学生(9年级左右)。在野外吃完鸡翅,连盘子骨头都不带自己扔的。吃完就以推人抱着很痛苦很烦恼的样子。我是真看不过眼。
这个孩子的父母还付高昂的费用送去学乐器,band。一个连最基本事情都不做的孩子,精神状态都是极差的。
青春期孩子很容易感到自己useless。因为突然认识到广阔的社会,发现自己很渺小,对不确定的未来有着极大的不安全感。
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多take responsibility。比如打工,让孩子慢慢接触社会,感受到通过努力是可以适应社会的。这个时候孩子会慢慢感受到自己的power,内心的安全感会增加。
如果父母反而过度保护孩子,一点委屈都不让孩子手,钱给足,各种物质给足,孩子反而越来越觉得自己渺小,越来越发现自己需要依赖父母,内心不安全感不断扩大,也就会越来越作。
NZND。孩子欠教育很久了。必须从小事开始,让孩子开始做。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了的人,谈什么可以为自己这个决定付一辈子的责任?
估计这个女孩哭和说要自杀是大杀器,一说到要自杀,父母都会妥协,怕万一真的怎么办
我以前有个大学校友上大学的时候去做了变性手术(男变女),比我早些年我没在校园里见过她。那可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中国。学校还给她单独安排了宿舍。
"发现开明的地方,变性人、gay大多不会僵持在自己的性别认同问题上,心态不会很扭曲,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该工作工作该学习学习。
保守地方的性少数群体为了出柜牺牲了太多,一个个自残的、纹身的、和亲人决裂的。心态扭曲了,生活就围绕着自己的性别上走不出来。"
很同意。在那点上定格出不去了。
看电视剧 网络 包括教育 ,天天这样刺激 小孩子 这性别认同错乱的会越来越多
以前变性很多都是40岁的男性,憋了几十年终于可以变了,都很开心。 现在都是青春期少女想要变性,跟influencer culture 有关系。我不觉得突然多出来这么多少女都是真的想要当男的。 感觉这个运动后应该有激素药公司在推动。
很多变性人自己推荐性成熟有经历以后再变,不然亲密关系是很大一个问题。
这个阶段持续了好几年,基本上是整个中学阶段。差不多到了快大学毕业时我的gender dysphoria才好起来。真正建立了solid的世界观和性别观那是24/25岁左右了。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飞跃是我开始吃口服避孕药停掉了月经,极大地改善了我的情绪,对自己生理性别的最大不满消失了。
同意你说的青春期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稳定identity的形成还有一个过程,不要着急下结论。 另一个方面我想说的是家长有没有做好所谓最“坏”的结果的准备。如果大女儿最后认同“女性”这一身份,那皆大欢喜不用多说。如果最后大女儿认同gender minority, 家长有没有做好接纳她这一新identity的认知,包容与准备。
我对自己“丑人”的Identity也不认同 但是我能要求父母给我花钱整容么 变性也是一个道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STC)?
我记得当年希拉里和奥巴马党内竞选的时候就有脱口秀还是什么嘲笑希拉里只穿裤子是男人婆这样的话,搞得好像不穿裙子就不是女人了
如果真能走完trans这一套流程那还是祝福吧……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5Kkx-fQcdQc?showinfo=0 青少年情感不成熟,对性别的理解容易二进制,女孩就不能有力量,男孩不能精致漂亮。整个社会的rigid gender roles,还有父母的sexist观念,都会加剧孩子的焦虑。 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女孩子也可以剪短发甚至剃光头、穿西装去prom,男孩子也可以喜欢化妆穿裙子,有些事情并不一定需要做变性手术才能实现。 不过楼主家这情况,孩子都威胁自杀了,是必须见精神科医生的,先治抑郁。
好文。虽然很长。
LZ队友挺不容易的。不觉得和宠不宠有直接关系。太严格的也可以被说是压迫型父母。还是社会思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