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也许差不多吧,看出名的人物比较。Wiki来的 Lynbrook high名人: Craig Juntunen (Class of 1974) - Former CFL quarterback Brian Matthew Krzanich (Class of 1978) - Former CEO of Intel Chris Cavanaugh (Class of 1980) - Former Olympic swimmer, winning the gold medal in the 4 × 100 m freestyle relay at the 1984 Summer Olympics Greg Camp (Class of 1985) - Former lead guitarist and songwriter for the band Smash Mouth Gina Bianchini (Class of 1990) - Former CEO of Ning Kurt Kuenne (Class of 1990) - Filmmaker and composer known for the documentary Dear Zachary[25] Kristie Lu Stout (Class of 1992) - CNN International Anchor/Correspondent Boris Bershteyn (Class of 1995) – former acting Administrator of the Office of Information and Regulatory Affairs Hua Hsu (Class of 1995) - Professor and writer Sanjit Biswas (Class of 1998) - Former CEO and a co-founder of Meraki. CEO and co-founder of Samsara. Richard Kim (Class of 1999) - Korean-American car designer, known for his work on the BMW i3 and i8 electric cars Vinay Bhat (Class of 2002) - Grandmaster of chess Tony Xu (Class of 2003) - CEO and co-Founder of DoorDash[citation needed] Charlie Yin (Class of 2007) - Electronic music producer that performs under the name Giraffage Harker毕业名人 Andy Fang (class of 2010),[38] Billionaire Co-Founder and CTO of DoorDash. Maverick McNealy (class of 2013),[39] number one ranked golfer in the World Amateur Golf Ranking; son of Scott McNealy. Andrea Nott, Olympic synchronized swimmer[40] John B. Owens, Judge of the 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Ninth Circuit[41] Robert Rothbart (born Boris Kajmaković in 1986), Bosnian-Israeli-Serbian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player playing center for Ironi Nahariya in Israel Alexander Wang, fashion designer and former creative director of Balenciaga;[42] named one of Time's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the artists category in 2015[43] Matt Wolf, documentary filmmaker; director and producer of Teenage[44] 没了,自己比较
感觉走题了 发这个贴是去比较 harker nueve和lynbrook mv 不是一般的私立和公立
请大家不要走题 谢谢
——-
只问下湾区
一般的工薪阶层 老钱除外 湾区好学区类似lynbrook mv这种 三百多万 每年地税几万的
还去顶私,类似harker,nueva,这种。一年学费4,5万 两娃或以上 平时兴趣课也不少。 从小学就去 其他平民私校不算
这种多么 jiu shi hao qi
🔥 最新回帖
有的学校越变越好,有的学校越变越差,哪有一概而论的呢
问问现在公立学校还行吗?
公立就是这点麻烦, 要和熊孩子做同学, 不管啥公立都一样。熊孩子在家费妈, 在学校费老师, 唉。。。
Bingo 你猜对了
我所有的钱都投资了,哈哈哈
所以就是消费观念,没必要再继续讨论了,就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讨论,永远都不会达成一致。至于lz的问题,答案在于当地哪种类型的人群更多
但是对于lz本人,我感觉没必要在乎别人怎么做,而是你得想一下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人?消费观念这个事儿,从来都是因人而异的,只要你们两口子商量好,完全不用太在乎别人怎么做
🛋️ 沙发板凳
湾区双码 就是高级打工的
可是好私校都聚集在传统富人区 那边房子旧 价格更是好学区新房两倍不止
如果不搬 不堵车单程40分钟 堵车1.5小时都有可能 这种是不是无解 哎
肯定不行,每天太累了,大人小孩都累,能把成绩弄好吗
Lynbrook high名人: Craig Juntunen (Class of 1974) - Former CFL quarterback Brian Matthew Krzanich (Class of 1978) - Former CEO of Intel Chris Cavanaugh (Class of 1980) - Former Olympic swimmer, winning the gold medal in the 4 × 100 m freestyle relay at the 1984 Summer Olympics Greg Camp (Class of 1985) - Former lead guitarist and songwriter for the band Smash Mouth Gina Bianchini (Class of 1990) - Former CEO of Ning Kurt Kuenne (Class of 1990) - Filmmaker and composer known for the documentary Dear Zachary[25] Kristie Lu Stout (Class of 1992) - CNN International Anchor/Correspondent Boris Bershteyn (Class of 1995) – former acting Administrator of the Office of Information and Regulatory Affairs Hua Hsu (Class of 1995) - Professor and writer Sanjit Biswas (Class of 1998) - Former CEO and a co-founder of Meraki. CEO and co-founder of Samsara. Richard Kim (Class of 1999) - Korean-American car designer, known for his work on the BMW i3 and i8 electric cars Vinay Bhat (Class of 2002) - Grandmaster of chess Tony Xu (Class of 2003) - CEO and co-Founder of DoorDash[citation needed] Charlie Yin (Class of 2007) - Electronic music producer that performs under the name Giraffage
Harker毕业名人 Andy Fang (class of 2010),[38] Billionaire Co-Founder and CTO of DoorDash. Maverick McNealy (class of 2013),[39] number one ranked golfer in the World Amateur Golf Ranking; son of Scott McNealy. Andrea Nott, Olympic synchronized swimmer[40] John B. Owens, Judge of the 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Ninth Circuit[41] Robert Rothbart (born Boris Kajmaković in 1986), Bosnian-Israeli-Serbian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player playing center for Ironi Nahariya in Israel Alexander Wang, fashion designer and former creative director of Balenciaga;[42] named one of Time's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the artists category in 2015[43] Matt Wolf, documentary filmmaker; director and producer of Teenage[44]
没了,自己比较
当然不能!因为钱=life呀
私校有助学金的
这个make sense,房产税都一年五六万了,私校学费相比之下毛毛雨了,参考隔壁消费升级帖子,是应该去顶私,不然显不出档次来.
和买奢侈品一样,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三分货,从来不缺人为溢价买单
这肯定有 我认识的都是director级别的 双职工 一般的打工的呢
一个娃还好 要是两个娃三个娃这种确实花费很大啊 除了学费还有其他兴趣班也是很花钱的
肯定也会考虑家里娃的数量量力而行吧,听说harker他们每年捐款的时候很多家长分分钟就是几万几十万的掏,另一个层面的卷
只谈湾区 不好意思 标题改了
这种就是嘴上说说的,其实很可能本来就没打算去考的,真是有心想给小孩最好的资源的,并且知道自己负担不了3个的,早就做好避孕了,根本不会有老三的事。总有人拿nathan家说事,其实nathan家就是把所有的资源和精力都给了nathan,其他小孩就看自己造化了。
确实
花费大大的
那倒也没有,捐少了也没怎么样,多少随意,是你的学校你喜欢经济又好自然愿意多捐
每年剩下的钱,全部投的股市
顶私才收多少人,除去不住好学区的,就是住好学区的,你自己估计一下不就知道了。
住好学区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公校加顶级补习班。
挺多的。我娃daycare的小朋友最后都去私校了,有的还3个娃
靠谱
知道大空头吧?他家娃上公立学校。
都说harker卷,到底是怎么个超乎寻常的卷法?不是湾区普遍都卷吗?能进harker的娃如果去了歌喉高中就能不卷?
你这操作合理多了 与其靠子女奋斗 还不如多留点资产给他们
什么叫卷? 娃上学期间培养更高的竞争力不也是为了以后人生路更宽一点。
这你就不懂了,多少国内top2国外藤校的都是在卷中受益,卷中胜出,卷出了心得的,当然要把这个本事和经验传给下一代。被卷废了,只能躺平的人才害怕卷呢。
这里玩法变了啊,还在玩卷?
不是所有人都能去h的,看家庭情况吧,s/c的目标群体本来就是住差区的家庭,这些学校的location都在学区不好的地方,好区都找不到.
我觉得这个路径比较合理所以也常见于“工薪”阶层 就是没有老钱没有暴富 在不错的行业做的不错 收入资产都稳步提高那种 娃小经济条件可能也相对差 优先买房供房 娃大了资质如何也看出来了 房子负担也小了 资产也多了 如果能考进去顶私也供得没压力了
包括弯曲之外 双收入不错的 不止是马公 买房早负担小的 如果能进去顶私 都会去的
我觉得是卷这个词 被玩坏了
现在任何非“躺平”的 都被冠以“卷”
我已经开始对这个词反感了。。。
大厂并不卷啊,工作很好找,只是选对了专业而已,其他职业并不比大厂轻松。上进的孩子在哪个高中都很辛苦,当然躺平的娃除外。
不是抬杠,我自己和身边的朋友邻居住4m+,5m+的房子的很多,有不少都是送孩子读公立学校。我身边送娃去私立的家庭一般都是孩子考上harker,shs,menlo等高大上私立,没有人送平民私立s,c。
理解,我朋友都80后,比较年轻所以更愿意花钱让娃上私立。老一辈我知道的大部分都是过过苦日子的,不舍得花这个钱上私立,我们学校算是很好的私立,明显就是最近几年中国人申请人数剧增。以前也没有这么多。
两个娃不止10万 税又扣了一半,房贷每个月好多
你理解的是哪一part?我身边送娃去私立的是70后
其实玩法没变,只是内容变了,以前只需要卷学习,现在不光是学习,还需要卷很多其它的东西,但是和以前一样,都需要目标明确,需要专注力,需要时间管理。当然如果你能变性能换皮,就当我没说
从k就送harker挺多的,个人觉得不值。高年级考进入h的比较值。
你这话说的人人都知道。问题是高中很难考进去,初中都不容易。早进去的人是花钱占坑。
高中进去值是值。问题是高中进的去吗?
现在中国父母都舍得花钱,如果打算高中去,不如k就去占位。
人家顶私的也上顶级课外班。
高年级考不进去h就不去,买个学区房上好一点的公立,娃的出路也不会太差。h录取k娃的标准非常不透明,未来孩子的发展压根不好说。与其从k开始一路烧钱上去读到h的高中,用最好的资源培养一个普娃,不如老老实实拿h的学费投资个学区房。
大家想法不一样,钱可以再挣,孩子的教育只有一回。 对有些人可能多一套投资房更重要。对有些人,给孩子找个适合的学校和最好的教育资源更重要, 不管是不是普娃,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
有些人养孩子是要看投入产出比。有些人事要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 (这个最好的也可能是适合孩子的好功效),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没有对错。观念不同。
我是听说h的快班才比较值,慢班的进度没比顶公快多少。
啥,课外班也有顶级了,求指点哪个是顶级课外班,不要告诉我是学而思
你这是没钱的小农想法,很多送私校的既不缺私校钱,更不缺投资房的钱
有一点你要搞清楚,并不是你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最适合孩子的。选择学校,尤其是私校,要看是不是真fit娃。
我怎么没搞清楚。我一早说了,要找最fit娃的, 这个最fit的包括公校。 但事实上是,娃不能同时上多间学校比较,所以大人孩子也不清楚哪个最适合。 我家娃上学我们就问他/她最喜欢哪个, regardless 公校私校,就上娃最喜欢且上的了的。就这么简单。
我也好奇顶级课外班是指的是哪些?学而思一年也没几千刀啊
披着马甲上来就说别人没钱又小农就显得很没素质了。好好讨论问题,不要人身攻击。
真是张嘴就来啊。中途考进去的很多不是分在快班。
考去的孩子数学和英文都分不到快班吗?isee的数学题目很简答,英文部分难一点。
有些人不舍得花钱送娃上私校,总是会说葡萄酸。不用介意。
其实上不上私校是自己的选择。老跳出来说人家上私校的葡萄酸。人家上私校的就不忿了。不上私校的去买投资房,已经占了一头了,何必要赶尽杀绝非说人上私校的样样不好呢? 说的送私校的好像是花钱还对孩子不好的大傻子似得。
华人上挺有意思的一般上私校的不会出来说上公校不好,但上公校的常来说说上私校的不好。这也是奇了怪了。
就好像一般花了钱的不会说免费的不好。但免费的总是来说花钱的不好。这是什么道理?就是想来说花钱的都是大傻子?
别诅咒人。对你自己不好。
你可有点素质吧,真丢人啊。刚才那个马甲47估计也是你。无语
无聊。碰见低素质人。多说一句都是浪费时间。
贼喊捉贼
哈哈, 我家的顶级课外班就是当爹的自己教数学,物理,绝对私人定制,1对1。
这问孩子孩子哪里知道 最好的是公校呆一下 申请一下私校 利用申请的机会多去tour 多和里面的孩子交流再看看喜欢什么
你娃如果在publci 你问他喜欢puboic还是private 他肯定告诉你puboci因为朋友都在 ,而他根本没机会了解private呀
看来真是圈子不一样,我周围上小学20多个家庭,90%送私立,不管是住th还是monta vista。大多数s/c也有一些, st nicolas这样的教会私立。很多都是上过公立和私立比较下来还是私立更合适就一直待着了
coask isee其实不简单 题量大正确率要求很高 题目虽然不是竞赛类型的 但能考95%以上全球才4%呢
我家门家小学换了三个学校,挑了一个最喜欢的settle了
th是哪个学校?
是这样的。孩子想法很简单,朋友在哪里,就愿意在哪里上学。给孩子选校,需要大人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特点来做最后的决定. h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娃低年级时,根本就看不出来兴趣爱好会落在哪里,只有到了高年级时才能凸显出来。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家长选择看不见。
对啊,孩子也没机会各个学校都上一圈,再来对比。一般正在念的学校,有合得来的好朋友,就挺喜欢的不想换了。
谁知道到底哪个学校更适合孩子啊。
娃稍微大一点,还是能看出来的。我也是这几年才悟到的。
对啊,如果数学和英文都能考到9分的孩子都分不到h的快班,那h本校的孩子到底多牛?
没出幺蛾子的应该就算是比较适合吧,我们孩子班上有个娃被中途退学了,原因不明,这种的比较麻烦,私校
绝赞,哈哈哈
听说湾区之前出的几个金牌,都是自己爹私教出来的🤣
有一家2兄弟都是国家队的,小时候爸爸自己t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