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隔壁贴也说了,"how to talk so little kids will listen"的大书粉又来强推一下这本书。有一章专门讲kids with autism and sensory issues。我娃是正常娃,不过我当时读了这章非常触动,尤其讲imagine their experience那里觉得这些娃真是不容易,希望家长能尽量进到他们的世界 "speak" their language来帮助他们吧。
在隔壁贴也说了,"how to talk so little kids will listen"的大书粉又来强推一下这本书。有一章专门讲kids with autism and sensory issues。我娃是正常娃,不过我当时读了这章非常触动,尤其讲imagine their experience那里觉得这些娃真是不容易,希望家长能尽量进到他们的世界 "speak" their language来帮助他们吧。 annielin 发表于 2022-02-14 23:35
我们两岁两个月的时候送了一家FamilyCare, 因为当时家里有紧急的事情发生,想说临时送三个月(当时排了一家daycare的waiting list),就没有好好挑选送了一家。很明显我女儿很不喜欢那个地方,不适应,behavior 也有了变化,当然后面好了很多。但是一个月后那个老师就让我们去找儿医了。我们做了评估,最后儿医说是mild ASD, 当时对我来说是晴天霹雳,因为我以前也以为最多是ADHD,我女儿语言智力都没问题,记忆力特别好,和人互动也没问问题,话特别多,很喜欢听故事模仿人,但是很显然美国这边的spectrum谱系特别广,很多行为问题,我们觉得只是一个淘气不听话的小孩加上Terrible Two,在这里会被归为Autism. 现在我们准备把她换到一所structured day care, 然后也会一周至少十小时让她做治疗,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她过一两年后会有进步,以后会像其他小孩一样正常上学。
我想和隔壁楼主说,孩子和孩子真的太不一样了,运气好有天使娃,但是碰到像我们这样的孩子,也只能尽力给她们最多的help。祝我们今后有better luck.
刚送去那会不和小朋友接触,拒绝和小朋友一起玩,所以老师建议做评估。过了两个月就没有这个问题。
没有给隔壁楼主理由不送day care啊,只是分享我们经历的。
我感觉发脾气都算tantrum吧…在我家是这样,发了脾气大人也对娃和颜悦色的呗,而且我觉得娃在terrible two时期还挺可爱的
听着像是过度诊断啊
这就是过度的诊断和label 让家长觉得哦原来我孩子是有问题的(所以闹脾气得到了解释),然后进行一些therapy,又感觉我正在做什么帮助孩子 我觉得过度的label孩子对家长和孩子都是很不好的心理暗示,lz的小孩明明就很正常 (mild asd 这种广普系统下又是mild,无非就是不perfect
你这个和我家的很像。我家的积木不小心倒了一块就把整个修的都推倒,然后又哭又闹又跺脚,不过过一两分钟就好了,我觉得肯定是tantrum不过可能正常吧。autism的应该会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请问那本书有没有讲怎么对付学渣娃(只喜欢玩不喜欢看书,不接受challenges类型的孩子)
就在玩当中给challenge呗……
没有特别讲怎么让娃学习的,不过有一章讲了怎么才能让娃做你想让他做的事,我想里面有些方法应该也可以用在这上面。
这就是autism吗?看了lz的贴子我寝食难安。因为我儿子跟lz的女儿几乎是一模一样。也是从2岁多,我发现他有这些情况,当时怀疑过也想带去看医生,他爸爸不同意。一直到现在4岁多了,所有的情况都还在,一点也没有变好,虽然也没有变坏。
现在上足球课篮球课,整个课堂十几个孩子,他是唯一不听老师指挥的。不按照老师说的进行structured活动,而是自己玩自己的。可是他平时也有坐的住的时候,比如我教他英文数学中文,连续上1个小时的课,他能够坐的住,基本上也还算能follow instruction。因为我答应了他好好上课就给看ipad。
幼儿园老师虽然跟我抱怨过他不听指挥的事,可是也没说过他有什么问题。我还特地问过,老师说normal。所以我也搞不清这到底是比较调皮的孩子,还是autism孩子。
通常这种事情,男人都是拖后腿的🤦♀️ 我家娃爸也是,我带娃去做评估都懒得告诉他。
女人感觉比男人要敏锐
我女儿和lz女儿跟你儿子也很像,T2天崩地裂,动不动melt down一两个小时,也不follow instructions,但模仿说话和互动还行。 然后生了老二,一岁多了不说话不模仿很少互动,找了early intervention、看了pediatric neurologist, 果然被诊断了mild asd。现在回头看老大说不定也有一点。毕竟asd还是有遗传性的。
可能爸爸自己小时候就是一样的。毕竟asd男性多
没看过这本书但是和我的感受很一致。小孩子的能力走在自己的实际需求前一点点,基本不用经历什么tantrum和T2H3。孩子学龄之前的实际需求就是语言的表达,sensorial development, 与人的沟通交往,curiosity的满足,对身体的控制,对环境的探索认知这些。 不是自主阅读或者加减乘除,虽然这些能力也会自然的发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