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擦边球打得老多的,三观非常不正。 格洛丽亚ktv牛郎陪唱歌,一出手给老白转两万五。 老白家里几幢房子收租,目前退休闲人一个,土耳其的机票2万多,jimmy Choo一万多不眨眼的。 老乌有贵妇包养这么多年,挂个curator的名字,连个展览馆都搞不定。 还有上海话就数小店里老白买菜的大妈邻居们最自然,其他(除开老白),就是沪式普通话,里面夹杂着夸张的上海俚语。 但是我喜欢。魔都就这调调,三观歪的不行,但人和人之间拎得清有分寸,本性都非常善良。 shoppingisfun 发表于 2022-01-27 10:17
主要是电影里人家也三番五次说是假的了,legal上肯定能规避的。而且老乌的房子免费住了那么多年,怎么看也不是一场浪漫偶遇能实现的,更像是他自己美化的结果。至于影评那就是基于虚构的框架评论的了,更不会当真。 美剧的想当年涉及到的名人轶事,很多人物口述都是按真实事件来说的。因为本身是虚构作品,构不成毁谤的条件。有时候玩好了,还能邀请客串一把。 倒是没想到故事落在老乌身上,以为是三个女人会有重头戏。 cebublue 发表于 2022-01-27 09:42
里面两个妈妈虽然没有什么大作大闹,但是都蛮让人奔溃的。一些小的细节两个演员都演得很好,虽然都是只有几分钟的镜头。 老白妈妈,什么都要从儿子家里拿一些,然后送一些给他前妻,期望他们复婚(连他们为什么离婚的真正原因也不晓得)。看到老白可能认真谈恋爱了,她就立马能想到儿子会再结婚,立马想到要把房子名字从老白改到孙子。但是,她又烧好荤素菜,时不时地带给老白。 李小姐的妈妈,当了外人面就评价女儿这个不好那个不行,用点电就哇哇叫...... bayside 发表于 2022-01-27 10:55
有过日脚,没爱情神话。有对生活细节观察,没总结,没思想高度。 吴越演蓓蓓不合适,不象会得跳探戈轨姘头的女人。马伊琍蛮好。 临时工 发表于 2022-01-26 19:19
我觉得他可能是有这段经历,但肯定不是索菲亚罗兰。结尾处理得比较似是而非,观众怎么想都可以。 kindaichi 发表于 2022-01-26 18:24
我不懂李小姐为什么要和老白这样外型的男人一夜情?结尾还爱上他了? 所以这才是爱情神话? 枕戈待旦 发表于 2022-01-26 18:42
李小姐一开始并不想和他认真,只是想一夜情。老白看着老实,又会嘘寒问暖陪她看话剧,她又喜欢老白画的画。她住在娘家小亭子间,又要忙工作又要带女儿读书,还要听老妈唠叨,其实生活挺烦的。和老白的约会对她来说是很好的放松,逃离繁琐的生活,找回年轻时文艺的感觉。而且到她这个年纪,估计早已看清男人颜值不重要。 她末尾想再给老白一个机会,估计是更了解老白对她的认真(接送她女儿很耐心、煮饭、送她书),还有一些现实考虑。老白经济条件很好。 kindaichi 发表于 2022-01-26 18:54
估计蓓蓓的人设是心里一直有“梦”,容易被骗,一时失足的老少女。 .Cheers. 发表于 2022-01-27 11:15
我觉得吴越可以的。演出了那种傻气。出轨的女人有一部分就是很好骗的,脑子不太灵。男主后面追李小姐费了牛劲,附庸风雅,跟前妻在一起可能就是经济适用男,没那么多花头的。 doublemint 发表于 2022-01-27 11:19
如果是这样又随便又算计的人设,这故事还有什么意思呢? .Cheers. 发表于 2022-01-27 11:17
演员演得好,画面也拍的美。 但是我没想明白这部电影导演要表达什么? 很多片段都很精彩,但是最后的主题总觉得挺表面。 琉璃碎 发表于 2022-01-26 18:46
你们觉得反应了真实吗? 除了那些买汏烧的生活细节和对白俚语看着接地气。真实婚配市场上,44岁带拖油瓶的女人会有好几套房的离异文艺男求同居?得是颜值前1%才这么能打吧? 枕戈待旦 发表于 2022-01-26 19:01
对 吴越演这个简直是最大的败笔 怎么会想到让她演一个出了轨却理直气壮的女人 外形到气质都不像啊 whisperer 发表于 2022-01-27 00:00
我觉得用吴越反而有戏剧冲突。看上去娘家妇女不会出轨的但就是出了。反而离婚并不是老白的错。 吴越和老白在舞厅外的对话那段trailer也不错的。吴越的逻辑很赞。作女特性展现出来了我很喜欢。 就是“你是帮我做了10几年的饭,你也开心的呀” 现实更多的是看着正人君子的男人,人人出轨。女人在家做饭,但不一定开心的做饭。男人不可能理直气壮出轨后跟女人说同样的话,女人也不可能跟老白相同的反应。 百香果柠檬 发表于 2022-01-27 12:52
这种反差感是作者想表达的吧,吴越的台词放在男人角色里说就是正常的,当主体变成女性呈现出来的时候意味就不同了…… mayce 发表于 2022-01-27 12:56
这片子还特写了苏北人城管。也是大败笔。看着膈应人。有必要吗?百香果柠檬 发表于 2022-01-27 13:03
我挺喜欢这部电影的。里面有两个场景太赞了 一个是3个女人第一次聚在一起吃饭的那一段,真是句句都有双关语,3个女人之间互相别苗头的场面,太精彩了 还有就是马伊琍和倪虹洁徐峥在画展场地那里的那一段,没有用正面而是用影子来推进台词内容,真精巧。 我喜欢这种琐碎日常的感觉。爱情要成为神话,是要脱离烟火柴米气的,然而大多数人的爱情就是构建在各种零碎平淡的基础上的。老白说,他的爱情是笑话。我觉得这句话才是这部片子想表达的意思:没有神话都是笑话ajimm 发表于 2022-01-26 22:37
吃饭那场戏话锋是都很机敏,但是真实的生活中会都留在那里吃饭吗?都不大熟,话也很难听,什么“抢剩饭”,真实生活里会有人借个由头就离场了吧?反正我当时看这场面觉得巨尴尬。 闲情 发表于 2022-01-27 13:08
这片子还特写了苏北人城管。也是大败笔。看着膈应人。有必要吗? 导演水平不行弄得很哗众取宠。高级的绝对不会拍出来这么直白的膈应人。 百香果柠檬 发表于 2022-01-27 13:03
这个皮匠才是真正的高人啊 calrose 发表于 2022-01-26 21:57
实际是,婚恋市场上老白这样的男人只会盯着小姑娘。结婚再生个女儿。 zhl629 发表于 2022-01-27 13:25
agree。根本不会坐下来吃饭。 我就纳闷了国内人都是不请自来吗?美国谁会自己挨门进斯躲凳。 百香果柠檬 发表于 2022-01-27 13:11
我很喜欢你最后一段。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2-01-27 00:39
对,一开始是怎么就一夜情的搞不懂。 .Cheers. 发表于 2022-01-27 11:16
电影只是一段故事,其他际遇也未必不可能。不过,老白妈肯定不愿意分房子给新媳妇。 cebublue 发表于 2022-01-27 13:42
马伊琍长得也不塌板吧,还有份正当的职业。 如果你觉得上海女人top 1%是年轻的宫雪花和利智那种,我觉得一个中年文艺男加妈宝hold不住。这种男人比较求稳。 落地无声 发表于 2022-01-26 19:08
林域的修鞋师傅太可爱了,居然还玩手冲 飘飘女 发表于 2022-01-26 19:19
看了没看全,中间做饭电视就那么开着,不明白这部剧好在哪儿。看到了上海人的接地气的生活,外加不管物质怎样精神上一定要有点小资,上海女人还有股劲儿,用精致精明形容好像都不准确,倒是社会地位相比其他地区要高很多。里边的上海男人更是说不出来,好像是见过世面但哪里还透着点猥琐。总之,电影里很多地方透着上海人的优越感,不讨厌但也不讨喜,没什么值得夸赞的。 平淡无奇 发表于 2022-01-26 19:29
我的第一反应也是这个故事和李春平的有点类似 lzhu59 发表于 2022-01-26 18:40
未必能结婚 结婚路上苦难重重 除非房子搞清楚 否则前妻和亲妈一起上阵 老白抗不过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2-01-27 14:00
我觉得那就是一时头脑发热荷尔蒙上头了。 他们两个人刚看完一出话剧,老白睡得昏天黑地但是李小姐哭得两眼泛泪,说明很被感动了。我没理解错的话,这部话剧可能也是女性爱情题材的。 沉浸在这种情绪中的李小姐是没法立刻清醒过来的,那种情绪是要持续一段时间的,刚好旁边有老白,就一夜情了。 结尾爱上他,也是细心衡量考虑冷眼考察过的。她爱上的不只是老白这个人,还有老白的全部 ajimm 发表于 2022-01-27 13:59
这俩妈妈都是典型上海大妈,尤其老白妈妈对房子产权那么在意。李小姐妈妈和李小姐对话也是很典型的母女对话,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两位妈妈和子女的对话很生活化。 张芝华和吴冕这两位上海资深演员演得很棒。很多年前,吴冕还是上海一家人里的坏女人桂花。张芝华倒一直这个样子,富态点不显老。 kindaichi 发表于 2022-01-27 11:11
随便不随便看怎么想了。都是单身,就是live in the moment 李小姐当时被剧情感染了 doublemint 发表于 2022-01-27 12:01
吴冕大美女啊,有点抢戏了,虽然只有几个镜头。 .Cheers. 发表于 2022-01-27 14:36
我觉得用吴越反而有戏剧冲突。看上去娘家妇女不会出轨的但就是出了。离婚并不是男人老白的错。老白一出场就想追李小姐,看上去骚嘎嘎花册册 吴越和老白在舞厅外的对话那段trailer也不错的。吴越的逻辑很赞。作女特性展现出来了我很喜欢。 就是“你是帮我做了10几年的饭,你也开心的呀” 现实更多的是看着正人君子的男人,人人出轨。女人在家做饭,但不一定开心的做饭。男人不可能理直气壮出轨后跟女人说同样的话,女人也不可能跟老白相同的反应。 百香果柠檬 发表于 2022-01-27 12:52
我也没有明白导演想表明一个啥立意 还是仅仅是上海人的一个写照 我只能说特别是几个本地女演员 演活了上海女人 剧里的上海男人不怎样 上海是个很养女人的城市 在这个城市 女人我最大是真真切切的 上海男人不敢和上海女人吵 不管有理没有理 一吵就输了 这也是这个城市沉淀的真理 识相点 侬好好叫好伐 是上海女人对上海男人说的口头禅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2-01-26 18:59
李春平那个故事到底是真的假的 xuexuan 发表于 2022-01-27 14:31
那么多上海人去了香港 怎么就被封建余毒了 guess 发表于 2022-01-27 14:52
看了十五分钟看不下去了。这是拍给上海人看的吗?royalpalm 发表于 2022-01-26 18:17
英法租界很多老头儿 都蛮有身世的 记得小学去一家超市 要得八宝粥货架没有 阿姨去店里后面小仓库找 一个老叔叔在坐着修表 我也跑过去等着就和他聊天 他说他原来解放前一直在科技部做翻译的 圣约翰老几届 背几段浮士德德语发音地道得很 我至今印象深刻 现在的上海估计这样的人也难碰上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2-01-26 19:26
上海女儿管得通常很紧的 九点必须回家 而且也不会到处花花 说上海女人家庭地位高 是因为 结婚审查是全家上阵,爸妈外加老一辈 婚前对拿捏不住的男人 条件再好 一般也不会嫁 张扬的外表和氛围 并不等于就不传统 也不等于对所有男人都可以驾驭 了解上海的 都知道 上海女人土生土长的 是最传统最有心眼的 在自己的阶层也有的挺势利的 明白自己几斤几两 灰姑娘的梦很少, 美人鱼的故事倒是警戒不少 和北京姑娘相比 没有京城姑娘为爱而拼 过把瘾,北京的夏天 只有北京才有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2-01-27 16:57
老克勒 飘飘女 发表于 2022-01-26 19:45
这电影有意思,还蛮好看的。倪虹洁灵啊 A20170216 发表于 2022-01-26 20:16
问题是老白到底烧了什么菜我一点印象都没有。就记得开场的西式早饭。还有个桂花糖藕吧。往藕里塞糯米。然后就是最后的蝴蝶酥和苔条饼。 啥都没有。连道具菜都看不到 百香果柠檬 发表于 2022-01-27 01:16
还有上海话就数小店里老白买菜的大妈邻居们最自然,其他(除开老白),就是沪式普通话,里面夹杂着夸张的上海俚语。
但是我喜欢。魔都就这调调,三观歪的不行,但人和人之间拎得清有分寸,本性都非常善良。
对对,很喜欢这种作品,不正统的也可以有表达的空间。而且烟火气太有意思了。 中年人都该看开了吧,三观正是给小孩子看的。
确实
尤其同意你说的 "老乌的房子免费住了那么多年,怎么看也不是一场浪漫偶遇能实现的,更像是他自己美化的结果"
豆瓣上竟然一堆因为这个房子觉得是真的的 😂
老白妈妈,什么都要从儿子家里拿一些,然后送一些给他前妻,期望他们复婚(连他们为什么离婚的真正原因也不晓得)。看到老白可能认真谈恋爱了,她就立马能想到儿子会再结婚,立马想到要把房子名字从老白改到孙子。但是,她又烧好荤素菜,时不时地带给老白。
李小姐的妈妈,当了外人面就评价女儿这个不好那个不行,用点电就哇哇叫......
那是因为李小姐的妈没看上老白
没办法更同意了。
这俩妈妈都是典型上海大妈,尤其老白妈妈对房子产权那么在意。李小姐妈妈和李小姐对话也是很典型的母女对话,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两位妈妈和子女的对话很生活化。
张芝华和吴冕这两位上海资深演员演得很棒。很多年前,吴冕还是上海一家人里的坏女人桂花。张芝华倒一直这个样子,富态点不显老。
同意肯定不是索菲亚罗兰
索菲亚罗兰是出了名的传统意大利贤妻良母,一辈子婚姻美满没有任何绯闻
这编剧这么毁人名誉真是差劲,编也编个像一点的,比如麦当娜什么的 😂
这段经历也难说他有,多半是YY
估计蓓蓓的人设是心里一直有“梦”,容易被骗,一时失足的老少女。
对,一开始是怎么就一夜情的搞不懂。
如果是这样又随便又算计的人设,这故事还有什么意思呢?
我觉得吴越可以的。演出了那种傻气。出轨的女人有一部分就是很好骗的,脑子不太灵。男主后面追李小姐费了牛劲,附庸风雅,跟前妻在一起可能就是经济适用男,没那么多花头的。
觉得吴越演什么都可以😄而且不刻板
中年人带着娃肯定算计啊……至于随便不随便,单身都自由吧,她的自由已经很少了 如果只是算计没有随性,那就是相亲节目了。
随便不随便看怎么想了。都是单身,就是live in the moment 李小姐当时被剧情感染了
正好昨天晚上看了。最近片荒,这一部算是最近唯一的能几分钟就带入,而且全片都没有怎么跳就这么看完的片子。制作真心不错,比较细腻。脚本,演技,台词,场景,灯光,运镜,音乐都能看得出非常用心。看完了还特地去豆瓣上看看别人的评价。上面还有导演的一些直白。
片子用上海话还是挺有意思,不过全程要看字幕。要说导演想表达什么,好像有很多,但是又不是特别突出。还是我自己体会不到。
的确不能代表大多数,不过即使是1%,上海那么大,人那么多,1%也是很多很多人了。何况一般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是高一些,很多人应该容易找到代入感。
我觉得用吴越反而有戏剧冲突。看上去娘家妇女不会出轨的但就是出了。离婚并不是男人老白的错。老白一出场就想追李小姐,看上去骚嘎嘎花册册
吴越和老白在舞厅外的对话那段trailer也不错的。吴越的逻辑很赞。作女特性展现出来了我很喜欢。 就是“你是帮我做了10几年的饭,你也开心的呀”
现实更多的是看着正人君子的男人,人人出轨。女人在家做饭,但不一定开心的做饭。男人不可能理直气壮出轨后跟女人说同样的话,女人也不可能跟老白相同的反应。
这种反差感是作者想表达的吧,吴越的台词放在男人角色里说就是正常的,当主体变成女性呈现出来的时候意味就不同了……
上海女人有底气这么说。有部分上海男人也是老白的观点。
还好吧,如果现实中真是这样,而且老白也说了,往上数三代都是客人。 其实美国也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放在男人女人身上都不正常吧。 这话谁说不是关键,更有意思的是听者的反应。 一男的说这话还不被老婆和观众扇耳光啊。
吃饭那场戏话锋是都很机敏,但是真实的生活中会都留在那里吃饭吗?都不大熟,话也很难听,什么“抢剩饭”,真实生活里会有人借个由头就离场了吧?反正我当时看这场面觉得巨尴尬。
agree。根本不会坐下来吃饭。 我就纳闷了国内人都是不请自来吗?美国谁会自己挨门进斯躲凳。
上海人里祖上苏北搬过来的很多。大家小时候都会说两句乖乖隆地动,韭菜炒大葱。这个苏北口音安排得挺生活化的。而且老白也说,往上数三代都不是上海人。
听说客串这个苏北口音城管的是本片沪语指导,苏北口音是特意安排,让观众觉得熟悉亲切又会心一笑。
我觉得这部片子里上海话安排得挺好。老一辈两个妈妈上海话说得最好,70后80后几个主演上海话还可以但夹着普通话,小辈老白儿子就不会说上海话了。很符合现实中各个年龄层沪语水平。
实际是,婚恋市场上老白这样的男人只会盯着小姑娘。结婚再生个女儿。
我也觉得哈哈,金句频频
电影只是一段故事,其他际遇也未必不可能。不过,老白妈肯定不愿意分房子给新媳妇。
不能一概而论的吧,都得看场景吧。况且也是影视创作,不然friends里天天到邻居家开冰箱更奇怪了。这电影里的情节就是赶上了,除了李小姐,其他在这房子里都不算外人。
能是笑话已经很不错了。日子过久了,爱情会变成废话,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那种。说有吧,也有;等想揪出来看看,又找不着了。
老白他妈那一关过不了 上海妈妈那么教育儿子的: 你找个小那么多的小姑娘 又嗲又凶的 你准备一辈子伺候她们一家人啊? 太平点 找个可以和你过一辈子的 听你疼你的
我觉得那就是一时头脑发热荷尔蒙上头了。 他们两个人刚看完一出话剧,老白睡得昏天黑地但是李小姐哭得两眼泛泪,说明很被感动了。我没理解错的话,这部话剧可能也是女性爱情题材的。 沉浸在这种情绪中的李小姐是没法立刻清醒过来的,那种情绪是要持续一段时间的,刚好旁边有老白,就一夜情了。 结尾爱上他,也是细心衡量考虑冷眼考察过的。她爱上的不只是老白这个人,还有老白的全部
未必能结婚 结婚路上苦难重重 除非房子搞清楚 否则前妻和亲妈一起上阵 老白抗不过
妈宝男喜欢马伊琍身上的劲儿还是符合常情的。但是总觉得李小姐的塑造缺点什么。徐峥的电影都这样,有点粗糙,哪怕演员好。
那个细节太好笑了,有点小夸张,但是上海人的精髓。
我感觉你基本上把电影要说的点看全了,唯一是角度问题,在中国的大环境下,普通小人物通过自我感觉良好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是难能可贵的,也培育了独树一帜的海派文化。如果把巴黎的市井聚焦放大,恐怕也是这样一个个自我感觉良好,要面子又不要面子的普通人。
李春平那个故事到底是真的假的
半路夫妻分清楚也好,中年人能有这个共识。 只是觉得前面说的老白娶年轻媳妇生娃更未必了,图什么呀四五十岁半退休的状态,有什么想不开的去生娃。
爱吗?无非是贪恋一点温暖,带孩子便利而已。根本就没有爱的 无非是只有眼前只有这个油腻男。条件还可以。如果爱的话,男的边上还有两个不清不楚的女人,早就醋坛子打破了。上海女人这么拎不清的,确实走下坡路了 哈哈。
吴冕大美女啊,有点抢戏了,虽然只有几个镜头。
她演的可以的。人物不完整不是她的问题。导演编剧水平一般。
这个说的通,但是导演没用电影语言说清楚。
黑乎乎的场景 我都没看清脸,不过说话腔调很上海妈妈的,一针见血的修灯的 看穿了这个男人没什么花头 哈 张芝华很赞的
所以才是“神话”国内婚恋市场男女太不平等了
单身朋友之间这样是很平常的。
对头,没那个感觉
我就是不喜欢吴越,不知道为啥。用北京话讲,看上去有点"艮"(2声,指罗卜不爽脆)。我对她有偏见。我觉得她和王阳可以配一对。
不要打我,捂脸逃走。:)
那么多上海人去了香港 怎么就被封建余毒了
我觉得半真半假吧。 伺候过一个有钱老女人这部分我觉得是真的。 他说富婆得病后脾气坏,叫他光PG在卧室里骑车锻练身体给她看。还朝他吐口水什么的。我觉得没点生活估计想不出来这种细节。 我以前单位有个同事,南美人,就是在公园里坐着认识了一个去旅游的美国女人,比他大十几岁。这女的把他弄到美国来结的婚。
确实
前妻形象并不脸谱,蛮老实很顾家的一个女人,但就是某一次出轨了。。 哪怕是探戈跳舞那场,看上去也像是受那一晚晚饭刺激后,故意约老白在那里示威。。 穿一身旗袍+披肩,裹得严严实实,和周围女生暴露穿着有很明显的对比,不像是平常经常跳探戈的样子。。
吴越演的不错。。
女友呀, 不一定被破
上海女儿管得通常很紧的 九点必须回家 而且也不会到处花花 说上海女人家庭地位高 是因为 结婚审查是全家上阵,爸妈外加老一辈 婚前对拿捏不住的男人 条件再好 一般也不会嫁 张扬的外表和氛围 并不等于就不传统 也不等于对所有男人都可以驾驭
了解上海的 都知道 上海女人土生土长的 是最传统最有心眼的 在自己的阶层也有的挺势利的 明白自己几斤几两 灰姑娘的梦很少, 美人鱼的故事倒是警戒不少 和北京姑娘相比 没有京城姑娘为爱而拼 过把瘾,北京的夏天 只有北京才有
看了开头,我老公看做早饭,一个劲啧啧的,夸上海人精致。 再一看,是男的做早饭,女的还躺着呢,就哑巴了。。 继续看吧,边看边教育
圣约翰大学毕业落到只能修表的地步,估计是拜文革所赐 想想上海这种人杰聚集的地方,文革落难的估计有很多 现在那些受民国教育的基本都已经不在了吧
两种都是有自我的表现吧,上海姑娘是对可能发生的坏事有契约精神,愿赌要服输的,所以谨慎。北京姑娘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敢冒险,也敢负责。
看话剧前,李小姐应该妥妥的从吴晓芸那里知道老白的家底
李小姐蛮有腔调的,老白也不是那么肤浅的只爱28岁的那种男的
这个鞋匠最不搭嘎
老克勒是有,但老克勒修ha子,木得
倪虹洁年轻的时候有点老气,朵儿胶囊和婷美 看起来都是少妇
蓓蓓是不甘心的良家妇女,偶尔走湿了ha子 适合吴越演
间接说了呀,鲫鱼豆腐汤
老白是怎样一种存在
前情:在做后期的时候,我和作曲老师想创作一首属于老白的歌,他希望我写点东西描述一下想要的感觉,而我对角色的感觉也因为徐老师的演绎加工发生了变化。比之前的想象更加丰满和复杂。于是写了这篇小东西。不过最后因为时间紧急,写歌的事也就作罢。
最近看了很多影评,不乏深度之作,让我受益匪浅,凑热闹把它拿出来,供大家消遣一乐。(毕竟我拍电影是为了给豆瓣涨粉。 《老白是怎样一种存在》 老白过得并不轻松,虽然他看上去比谁都悠闲,画画、教画、买菜、做饭。 老乌总说他是艺术家,他不知道他是不是在骂他。还有朋友说他是生活家,他觉得这一定是在骂他。 没有人的梦想是“生活”,最多会有人梦想和心爱的人一起生活。
他不想让别人知道,甚至有时候也不想让自己知道:他总是处在深深的绝望中。当一个人真正做到诚实地看待自己,绝望是常有的事。 人到中年,他才有点知道什么是艺术,但明确知道自己永远也达不到。这无疑是更深的绝望。 在羞耻心和虚荣心互相缠斗加持下,他只能心虚地宣称自己是一个杂家,什么都涉猎一点,不精通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精力有限。兴趣就是点到为止。
他调侃一切,消解一切,讨厌一切严肃的权威的神圣的,既然意识到自己是个傻逼,那放眼望去谁不是傻逼? 老白年轻的时候喜欢佛朗西斯培根,努力向艺术和艺术家的生活靠拢,但尝试失败,他向往的东西都是他不具备的,他骨子里也缺乏冒险、粗犷和堕落的勇气,他把这点归结在上海人的身份上,他也没法像培根,经历过二战,还是一个同性恋。时代和家庭都没有给过他什么创伤,对于做艺术来说,也是一种悲哀。 他用培根的方式画一些日常事物,器具、蔬菜和街坊邻居。没有表达也没有揭示。培根知道可能会疯。人们说这是老白追求美好恬静和对平淡生活的肯定,他心想这是狗屁。
“一个彻头彻尾无用的存在,却不得不莫名其妙的奉陪到底。”(培根)“但神经系统始终本能地追求喜悦和满足,哪怕那个人在心理和精神上已近乎绝望。” 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是渴望终极融合的尝试,渴望与他人、与历史、与世界、与永恒的融合,极度渴望突破种种的限制、隔阂和交流的不可能而与他者融合。就像爱情。“于是人类创造一个神话,一个共享的幻觉,在这幻觉中潜入广袤的海洋,人幻想自己是一个温柔的泡沫,是一体的一部分。” 艺术的尝试失败,但爱情还有可能,这个对象就是李小姐。 她身上的脆弱、神秘、游离和某种向往击中了他。尤其击中他身上艺术家的部分。虽然她的存在也时常让他觉得自己渺小和可悲,比如有时候想想自己的斜挎帆布包和50块三条的围巾,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幸好没有听阿德的再穿Polo衫。他不知道真正的艺术家是什么样,肯定不是自己这样。
但有时候,他觉得她和他是一类人,被一种无形的桎梏摁在原地,徒劳的打转,还要强打精神继续生活。 她还有一种对放荡的渴望,他心甘情愿成为她一件顺手的工具。 她比他见过的任何女人都干脆利落的要和他发生关系,甚至有点违背他自己的意愿。只是她越干脆,他越悲哀的知道,他只是一个工具。甚至不是一个好的泄欲工具,她要发泄的不是欲望,可能是一种愤怒?一种绝望?
他想让她慢一点,再慢一点,去了解他的人,他的趣味,他和她共通的无奈和沮丧。也许他应该直接告诉她,说的更明白一点,把他心里的翻滚和幽深都告诉她,但是好几次,话衔在嘴边,看着她的眼睛,话又飞走了,因为他讨厌严肃的矫情的甚至深情的。 比做一个傻逼更危险的是,做一个暴露自己的傻逼。
好多时刻,他都知道了,她不爱他。 他所有能做的,只是让她开心一点。
后记:最早写老白的时候,他还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里,他身上有很多我朋友的元素,比如画画烧菜打鼓。他的画来自另一个朋友在手机上画的随笔(我特意挑选了他最随意的涂鸦当成是老白奋斗终生的结晶)
但老白的本质是我自己,一个时刻为自己羞愧的人,一个慌张的无业游民,一个嘲讽一切的废物,也不是上海人,是一个异乡人,一个永远的他者。他的过去凝结的是我太多的挫败、失望和破碎的遭遇。我无法用女性视角去叙事,否则那将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当然,观众也不必看到这些,羞愧有多少伪装就有多少。
创作最好玩的是,我作为老白真身,也作为一个第二性,还可以从自己身上分离出一个第一性,也是我理想中的男性,得体,低调,谦卑,寡言,内省,不仅为自己羞愧,还为同胞羞愧,为同胞的冒犯羞愧。就算这样,可能也配不上三个可爱的女性,因为她们是我心向往之却不能至的愿景。
我总是很消极,但传播自己的消极是无意义和无建设性的,所以我希望故事是温暖的,失意的人都能靠它短暂取暖。不过语言比影像更具有欺骗性。影像出来,创作者所有的话都是废话,你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