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方面,加拿大没什么本质区别吧?具体政策有不同,但是又怎么样呢?我觉得楼主的主要感悟还是一个中年人经历了年轻的理想主义洗礼后的“悲观”视角。我自己觉得还是要看积极的方面。 Never doubt that a small group of thoughtful, committed citizens can change the world: indeed, it’s the only thing that ever has. — Margaret Mead
制度方面,加拿大没什么本质区别吧?具体政策有不同,但是又怎么样呢?我觉得楼主的主要感悟还是一个中年人经历了年轻的理想主义洗礼后的“悲观”视角。我自己觉得还是要看积极的方面。 Never doubt that a small group of thoughtful, committed citizens can change the world: indeed, it’s the only thing that ever has. — Margaret Mead semiotics 发表于 2021-12-13 17:41
这个帖子一夜6万多点击率实在是吓死我了,本大妈一直是潜水,不知道华人人气这么旺呀。上一次在论坛发帖,还是在天涯,凯迪,十几年之前了吧。一篇帖子要是有几千点击率那我当时就已经是高兴得睡不着了。这个帖子实在让我受宠若惊啊。怀念曾经在凯迪论坛大骂中共,上学的时候买的南方周末,只是现在连香港苹果日报都消失了,台湾苹果日报的运营也是雪上加霜。都说fb,twitter,自媒体之类的出现带来的媒体的民主化会让真实的信息更有穿透力,可是回望十几年前,这完全是往反方向前进呀。怀念以前买的杂志,认真写的文章,认真排的版。不只是怀旧啊。是方方面面,至少是朝着我不希望的方向。(编辑:这段话写的实在是不清楚,这表达能力实在是每况愈下啊,哈哈。这主要是说觉得中国美国都在倒车的路上不减速)
可能是年纪大了,也算是上个帖子里的事给的触动,我这几天总是忍不住想。儿子一天天长大,到了今天的年龄,一眨眼就是大人了。我在想20几年前的我在这个时候在做什么呢?当时怎么也想不到现在会在这里,事实上到了大二之前我根本想都没想出国的事情,都只是偶然的机会,突然下定了决心,考TG,那大概也是这辈子最认真的时候了。比起呆在国内,我从来不后悔来美国,只是来美国之前对这里似乎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版上已经有无数讨论这政治的内容了,这里也就不展开了,但我这几年在思考的问题是,以后呢?上一篇帖子里提到的circumcision的内容我觉得也算是对美国的一个例子,就是这么明显扯淡的事情,为什么没人可以改呢?在这里多少奇怪的事情被合理化,像是很多州买车一定要通过dealer,又有什么规定dealer周日不能开门,等等。用人的成本,toyota这样外国公司在美国设的厂,人事成本就是比我们低那么多,但是你能动的了UAW吗?说到UAW,到现在这组织还是在我们公司每一辆车上贴他们自己的标志(他们标志在前,我们标志在后),不知道这个贴纸到底谁出钱?但是这个组织,除了让我联想到动物农庄里那些猪,也实在没别的什么可想了。基本上在这里呆了这么长时间,看到什么东西都能联想到这背后的问题了。我们说好的制度会带来的纠错的机制,但看到这里这么多事情之后,说这个似乎跟中共谈民主一样荒谬可笑。再加上版上说到烂的AA录取标准,HOA这些奇怪东西,等等。上一次看1984那已经是20年前?但是没想到第一个让我想到1984的现实竟然不是中共的地盘,而是美国。我在想,日本,澳大利亚,欧洲,加拿大哪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我这几年只是在思考,如果当时没来美国(当时也不知道呀,只是知道美国phd一定有全奖,就笃定了美国一条路),去了澳洲,加拿大,现在会是什么样呢?虽然的确是只有住了久了才慢慢能看出问题,去了这些地方浮光掠影的看大概也不会知道长住才会发觉的问题。更关键的是,我的儿子呢?1950年的时候,有谁可以预见底特律在1980年的样子?这么多年,无数次穿行在这个城市几乎每一个街道,看尽路边各种各样世态炎凉的脸,20世纪初留下的漂亮建筑变得支离破碎,21世纪复兴计划里的新楼正在慢慢在这城市铺开,我不知道它之后会变成什么样,但是我也不知道儿子需要面对这未知的未来吗?当年离开中国的时候,那是义无反顾的勇气,看到现在中共的现状,我还是庆幸不已那当时跟一个同学就那一次偶然的交谈后下定的出国的决心。但是离开美国,是那么容易做出的决定吗?我知道儿子不喜欢这里,他喜欢我们在新西兰的悠闲时光,喜欢我们在东京街头混入人群看到的霓虹,喜欢台北夜市里食物的飘香,喜欢清迈街头热气里透出的禅定,甚至是几个小时之外的多伦多,因为至少多伦多看上去像一个城市该有的样子。而在这里,似乎只是穿越各种奇怪地方的提心吊胆,加上即将到来纷飞的大雪遮住道路的斑驳吧。
我问自己,如果可以重来,你愿意去美国,还是澳大利亚?去美国,还是学好日语去日本?犹豫的答案似乎已经是证明了一切。
// 编辑:这篇文章我自己看了一遍看上去好伤感啊,和第一篇完全不一样的文风~本大妈没有抑郁,只是写着写着这风格就变了~只是抛砖引玉大家随便讨论讨论哈哈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在加拿大的稍微收入好一些的那几个朋友,全家都买的额外私人保险
要开放对美华才是好事。经济上的开放可以增加很多美国华裔的就业岗位。
是这样说呀,但现在问题是,我大概是无所谓那么多了,对我自己来说,我们这专业去了澳洲工作都很难找吧,我到我们公司之后真的是正好经历公司澳大利亚的缩减,工厂已经完全关了,研发也只剩很少的一部分。 可是儿子呢?比起我们两个的工程专业,如果他真的想到别的地方去的话,他喜欢的专业都很难满足技术移民的要求吧。我只是觉得,对于自己原先特别认定的事情,就像觉得到了美国原先什么奇怪的问题都不会有了,结果不一样,还是让人暗自神伤呀
其实你第一篇想谈给儿子包皮手术就谈,也没人太在意,关键你老是围绕着未成年人做爱,甚至blow job谈,你当妈的不介意谈,也不介意别人对你儿子这事指手画脚谈,但公共空间对围绕未成年的话题尺度还是有要求的,也应该是有要求的。
所以这篇不要讨论任何有关问题啊,开头就写了那么清楚
而且什么叫老围绕?说的好像我完全一个唯恐天下不乱唯恐这论坛发帖下线不够低?你再看一遍那帖子重点是什么?
培养好自己的技能,也培养好孩子的技能,让他们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而有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去居住也就是了
它真是发展好了,我们也不用呆在这了。关键是,这像是要变好的样子吗??温家宝10年之前最后一次记者会上大骂文革的讲话,和现状相比,实在是不胜唏嘘啊
妹妹(还是姐姐lol)说的是呀,这篇写出来也就是突然有感而发,不过这个感是感觉想发帖的感,里面写的内容早就是一直在想啦
俺还真实去过,去过好几次,我有高中的好姐妹在Perth,也有大学同学在Adelaide,什么排华有具体例子吗?我看看新闻,虽然这些人确实有的有通共嫌疑,但实在是不少华人议员吧?有像美国这地方明目张胆把亚洲孩子的录取标准提到荒唐的高吗?最起码走在人家机场,标牌上列的除了英语是中文
不乱,那就不算闲话了!!
中国2010年人均GDP 4500美元,今年应该可以破12000美元
和美国人均60000差距还是很大,但要说国内这些年没有在快速发展肯定也不是事实
咦~我还觉得这一篇看上去很像原来高中的时候写的文风呢~哈哈哈
这篇应该是想的复杂,想到哪个写哪个导致的哈哈,应该叫它:杂文!!
要不就在这里接着说说儿子和女朋友的第二季吧~~
啊,他们都不让说啊(嘘
这两人应该没啥大问题吧,周末还一起出去玩呢,这么冷的天orz
至于别的虽然老娘厚颜无耻也没好意思问啊哈哈
啊,那个帖子,没啥重点内容,而且只是真实对话里节选的一点点,要是全文放上来(虽然记不清了)估计这账号都得封了~
不得说弊公司没落,我们要赶特斯拉灭rivian重回王座!!(哈哈
我是一直相信我儿子,老娘可是聪明绝顶人见人夸(?咦),再怎么样我的儿子也要比我强吧?从小我们是一直尊重他的意见,都是我们在背后支持他去尝试去做他喜欢的事情,从来没有什么像我们觉得自己年龄大就指挥这指挥那对各种他自己的决定大放厥词的情况,而且我是觉得我自己早就在好多方面不如他了~但是我觉得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在,我自己在中国的经历,看到的历史,从而对风吹草动产生的警惕,不是在美国长大的孩子能有的。正因为大家都看不到未来是什么样,所以才会更谨慎的想现在的每一步啊
GDP, GDP。。。大家说说,你觉得国内生活质量从2010到2020有提升3倍吗?
就我们自己行业看,这中国市场的表现基本从2015开始左右就越来越不行了,下滑?年年都是同比下降
最关键的是人心啊!你看2008年的时候,那真是朋友骗天下,国内大家都慢慢觉得有希望了!现在民智倒退,接班人接到秦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