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大环境绝对是压倒性的,不要就会说什么不是自己教育失败这种话,你是没法对抗社会环境的 我有个同事,蒙古人,蒙古也是很强调家庭啊,子女孝顺父母这些的 他是奥赛银牌(金牌都被中国拿了LOL),已经是蒙古最强的了,16岁就来美国了吧。他说在蒙古大家听得流行歌曲啊十大金曲啊,有一半都是歌颂母亲的。 同样的家长教育,在美国养出来的孩子绝对不会觉得啊我妈妈好辛苦啊,我要好好照顾她(实质上的金钱或者时间付出)。但是美国小孩嘴上功夫肯定不输 I Love you 天天挂嘴边没问题。
不是 大环境绝对是压倒性的,不要就会说什么不是自己教育失败这种话,你是没法对抗社会环境的 我有个同事,蒙古人,蒙古也是很强调家庭啊,子女孝顺父母这些的 他是奥赛银牌(金牌都被中国拿了LOL),已经是蒙古最强的了,16岁就来美国了吧。他说在蒙古大家听得流行歌曲啊十大金曲啊,有一半都是歌颂母亲的。 同样的家长教育,在美国养出来的孩子绝对不会觉得啊我妈妈好辛苦啊,我要好好照顾她(实质上的金钱或者时间付出)。但是美国小孩嘴上功夫肯定不输 I Love you 天天挂嘴边没问题。
太对了,我就是这么跟儿子说的,我们有养老金,我们生前给孩子一部分资产,所以会给他买一个房子,我们自己另外单住,如果需要我们看孩子,我们会免费照顾孩子,接送孩子,等我们生活不能自理了,进了养老院后,希望儿子和他的家人能每周过来看看我们是否还活着。
我跟你一模一样,没话说。他们从来也不跟我分享生活,却要求我分享。我中学就慢慢不再告诉他们事情了,说什么都能立刻换来他们的教育。他们也脱离我的世界越来越远,唉
对,和孩子培养感情非常重要。
太羡慕儿子是棉袄了
哈哈,太形像了。
越是年轻时当甩手掌柜,不怎么付出的父母,老了越计较!!
猛练厨艺, 周末多做好吃的, 前提是孩子上学工作的地方, 别太远
谁在乎口吃的 外边有的是
放手吧 就这样 到时候了 还不放啊
老科學家有時候還得親自飛外太空救援
"獨立"是一個讓人欣喜卻帶著一絲孤獨的詞
说得好!
以前我爸妈就这样搞的。
有那功夫还不如约着出去吃饭逛街呢
让上交钱的在国内也算奇葩了吧
哈哈哈这是养了一个讨债鬼
老辈子真是这样 父母要钱理所应担
那时候房子都是单位分的 有食堂 没啥花钱的地方
不过我好像也是这种女儿,我妈如果不住我这里,我基本每天都会打电话跟她聊天,哈哈😆 基本开车上班或者下班第一件事就是给她打电话。
人家那是凡尔赛。😄
能时不常视频电话就很好了,不能要求太高。
这跟是不是独立的灵魂不是一个问题吧。灵魂独立不代表只有要钱的时候才联系父母。这显然是孩子和父母已经关闭了沟通渠道。
听起来很凄凉 但是孩子不是自己的基因自己教育的吗 能怪谁呢哈哈 我觉得父母如果有意要和孩子成为朋友 应该从小注意说话和管教方式 不然真的怪不了孩子
真关闭了就像这个主题里不少帖子提到的,自己需要钱都不会跟父母提,一年一两个电话,那才是几乎零交流。
被迫打电话怎么可能聊得开心呢
我读大学时候还整天陪我爷我奶逛公园,去早市夜市。出国了还一直打电话,一星期几次。回想起来,我真是个好孩子。
可不是么,10多年过去了,当初来华人的孩子都上大学了
想了一下,我上大学的时候,打长途特别不方便,那时候没有ip电话,还很贵。
我每周五给家里打电话一次。
我觉得也不是都知道心疼,但是大部分还是知道心疼父母的
可能还是国内洗脑教育比较成功,这里无贬义 我回国随便看电视剧间隙都看到一堆堆的公益广告,就是子女回家孝敬父母啊,小孩吃东西share给父母啊,还有就是父母对子女的付出,类似于爸爸妈妈做体力活送外卖拉车摆小摊,然后把省下来钱给孩子买好吃的那种公益广告,还有下大雨小孩帮老奶奶推车什么的。。。
总的来说,就是强调家人之间的互相付出吧。。。我小时候反正就觉得,以后一定要挣钱,然后给妈妈买好东西报答她,因为觉得她经常自己抠自己省下来钱给我花,觉得很感动。。
我们家不给。零花钱必须自己去挣。不过吃住包了,学校的Gym和洗衣服也不要钱,就没什么地方花钱,只是周末去外面吃饭需要钱。
不是 大环境绝对是压倒性的,不要就会说什么不是自己教育失败这种话,你是没法对抗社会环境的
我有个同事,蒙古人,蒙古也是很强调家庭啊,子女孝顺父母这些的 他是奥赛银牌(金牌都被中国拿了LOL),已经是蒙古最强的了,16岁就来美国了吧。他说在蒙古大家听得流行歌曲啊十大金曲啊,有一半都是歌颂母亲的。
同样的家长教育,在美国养出来的孩子绝对不会觉得啊我妈妈好辛苦啊,我要好好照顾她(实质上的金钱或者时间付出)。但是美国小孩嘴上功夫肯定不输 I Love you 天天挂嘴边没问题。
蒙古对女性的尊重倒是出乎我意料 单亲妈妈非常多 自己生自己养不结婚
在美国我不会想要养孩子
是不是还有点草原民族那个意思 他们整个社会环境主流都是歌颂都是妈妈好棒我好爱妈妈
笑死人
楼主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父母就是孩子的提款机,私人司机和保姆,不是朋友。(很多家长说自己是孩子的朋友,也是自欺欺人罢了)
re,同款。。不过我家娃还有自己的银行账户,有时候直接花里面的钱,我就不知道了。 我家的还可以,每天都会给我们发消息,说一下有没有好玩的事情,吃了什么,功课有什么问题。
神了,写得好真实好应景,能发回来点感觉良好的微弱信息就能算不错,至于孝敬爹妈,压根不期待
这都是必然 违背不了
自己找点事情做吧
我还真觉得 好些蒙古电视剧里还真是那么演的 出去啥也不怕的汉子 妈妈说一句立马怂了就能改变对外的做法
从成吉思汗他妈掏乳救子好像就能看出来。
草原环境还是比较恶劣 物质现在也挺不发达 水果都很少 养活孩子费的心力是比咱多
咱是没那个条件 我宁可不养也不要这条件
蒙古那边吃水果都难,母亲省给孩子吃的东西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咱这条件没法和人家比
蒙古或者穷人家那母子关系纯属trauma bonding。咱父母来或者在咱面前装的天天吃破的,还是那个年代学的招数。可惜物质条件完全不契合目前。所以装逼失败,还惹子女烦
他们那个年代都是这样来换取子女的感激,以后方便日后对子女的操控
总之一句话,该分开的时候一定要分开。楼主能提出这问题本身就是问题。孩子没什么错的
谁让你非要食不果腹了,饭都吃不起了
你就说现在的普通家庭,父母会不会把孩子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会不会在做家庭决定的时候先考虑孩子 我知道的华人家长,买房前都会考虑学区或者私校,这就已经在把孩子考虑在自己前面了, 换工作的时候会放弃一些离家远或者需要加班需要出差的公司,这就是考虑孩子先于考虑自己的事业
这跟穷人家父母舍不得吃苹果让孩子先吃是一样的行为,但是在美国的孩子并不会感激你,只会觉得这是你自己选的,这就是社会背景不同。在中国如果家长为了孩子换房(现在北京非常普遍,很多同学和亲戚,把自己的房子出租,自己再去租学区房,就是为了孩子上好学校),孩子是知道并且感激父母的。这就是大环境的主流看法。
物质上就算你为他牺牲了自己,也没到吃不上嘴里省的地步。程度不一样
我一直觉得在美国养孩子就是白养
在中国养孩子情况好得多
美国的文化资源就这样。不养便罢。
也没啥 养孩子在这里就是奉献以及小时候的乐趣 早看开早好
这都是好父母了 可见你是好家庭出身 周围也是
别说我周围 就是我自己也没有这种父母。 这样好的父母从未和我有关
跟钱不钱的没关系
吃水果都吃不上和牺牲职业发展照样住好的用好的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所以凤凰男我可打不过,远离。那些trauma bonding 出来的牢不可破的母子关系,所谓孝顺,我看是最变态的关系,却真实存在
我朋友读博士都要奖学金养活父母,卧槽 ,还都五十不到,有手有脚没毛病。就因为是穷地方的。四十几的壮年父母,突然想起章莹颖的妈了,那个年轻啊,一梳头油光水滑的。我那朋友就那种情况。孝顺着呢。
宁可单过也别找这种孩子。妈宝没个好。楼主喜欢自己先生跟婆婆多久联系一次?一星期一次都嫌多吧。换个位置,屁股决定脑袋啊
孩子要独立 这是必经阶段
楼主自己有问题 而不是孩子
是的,有很多父母是并不会牺牲自己优先孩子的,甚至还有父母赤裸裸的拿孩子当摇钱树的 这些父母确实也不值得孩子孝顺。对于这些人宣传孝顺什么的完全就是背道而驰。 但是中国整体还是宣扬家庭成员互相付出这种文化的。比如父母要为孩子付出,节省自己给孩子上学,帮孩子买房,帮带孙辈。同理也宣传孩子要孝顺父母,给父母养老等等。
孩子没问题吗?只有要钱才打电话,不说是不是孩子,就说随便人与人之间交往,这种行为也有问题吧
孩子肯定要独立的,但是我感觉自己独立的过程,就是自己觉得不能动不动管家里要钱(虽然我知道要了家长肯定会给)。。。但是我觉得自己要想办法自己挣钱,后来就苦逼来美PhD了。。。。。
没事 咱就当聊天吧
楼主那问题得心理医生专门有处理亲子关系的 一问就知道了
咱这都是聊天一样 不解决问题
孩子多大?
我们要求儿子每周跟我们视频一次,上大学前就说好的。你可以提要求的。
你孩子成年了?
道德绑架,谁说孩子一定要和父母沟通的 你是比尔盖茨有亿万家产?不然你不就是个需要赡养的老人吗?之后养老谁要跪舔谁还说不定呢
人家的事,你管的有点宽。 你不跟你父母沟通,你儿女不跟你沟通。是你的事。是你教的好,教的棒。 干脆一刀两断,省的挂念。 上下几代,六亲不认,你真棒! 赡养?存够钱就行了。谁要跪谁跪。
一下记住层主ID,太有才
哇 真羡慕 女儿贴心小棉袄
自己遇到好玩的事就分享给他。
年轻的孩子对生活充满好奇和希望。一般比家长要忙。是应该的。
爱是可以传递的。他们有了足够的会分给周围的人。父母会感受到。犹太人对成年孩子: 闭嘴和给钱。哈哈。实际也真实。
“我也不会允许孩子向乞丐一样,需要讨好父母,才能得到应得的零花钱、生活费。这些钱,本就是父母应该主动给孩子的。”
很赞
如果孩子对父母还需要讨好,像要饭的一样,是一种屈辱。遇到这样的父母是孩子的不幸。
可以给开个信用卡副卡,要是怕不安全,最好用AmericanExpress的。AMEX的副卡年纪很小就可以开(我家娃娃15岁就开了),而且可以帮助孩子建立credit history。
另外把信用卡加到Apple Pay,Uber什么的,用起来方便。
同问
在哪个州?什么学校?
我觉得一般不超过2500?
女孩好像还有回归的可能,男孩基本就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