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注意到你自己说的话没有。 “女儿:妈妈,我们亚裔女孩子比起白女在外形上有什么优势?为啥她们都腿那么长?五官那么漂亮? 我: 我们亚裔女孩聪明又性格温柔啊! 女儿:我说的是外形上的优势。” 你来个亚裔女的性格好????你这是默许亚裔女性比白人难看了?? 我怎么觉着亚裔少女挺好看,亚裔二十多三十多四十多五十多挺好看。那七老八十的亚裔老太太我感觉没有比白人难看啊?我看我妈比太多白人老太太好看一百倍。 楼主是不是心理默许自己女儿难看了??? 而且白人腿短的少么??超级大鼻子的少了?我是真没觉得白女整体有多好看。我上高中的时候没有觉得学校那些白女有多特别的好看,后来也没有觉得。 楼主马上来一个stereotype。 亚裔 ”温柔聪明”. 自己把自己跟女儿往stereotype 里边塞..... 糟点真是太多。 楼主,拜托拜托你不要给娃灌输这些stereotype。美国社会已经给孩子灌输很多这些了。 我感觉我少年来美国最好的一点就是我对于race观念已经有一些形成。我知道中国人什么样的都有。 当我少年时期遇到美国这些stereotype, 我知道这只是一个社会的想法,这个社会还有很多subculture.。光early 2000s 美国高中就有, goth, metal, band, emo, theatre, journalism 等各种小群的人。都有不太一样的审美。我知道世界上除了美国加州有很多不一样的culture,很多很多国家。 楼主多带孩子见识世界,了解很多culture,了解很多种美。孩子多try 几个不一样的identity。会找到自己的voice。孩子知道世界如此大,有这么多有意思的的东西对于那些高中drama 就没啥兴趣了。 楼主我不是跟你对这干。但是我来美国岁数小,我自己self identify as Asian American more than Chinese at this point. 我周围很多亚裔女性都在奋力挣脱这些stereotype. 我真的非常 不喜欢你一边tacitly agreeing that white women are indeed more beautiful, and telling your daughter that asian women are ''''温柔 and 聪明”
楼主注意到你自己说的话没有。 “女儿:妈妈,我们亚裔女孩子比起白女在外形上有什么优势?为啥她们都腿那么长?五官那么漂亮? 我: 我们亚裔女孩聪明又性格温柔啊! 女儿:我说的是外形上的优势。” 你来个亚裔女的性格好????你这是默许亚裔女性比白人难看了?? 我怎么觉着亚裔少女挺好看,亚裔二十多三十多四十多五十多挺好看。那七老八十的亚裔老太太我感觉没有比白人难看啊?我看我妈比太多白人老太太好看一百倍。 楼主是不是心理默许自己女儿难看了??? 而且白人腿短的少么??超级大鼻子的少了?我是真没觉得白女整体有多好看。我上高中的时候没有觉得学校那些白女有多特别的好看,后来也没有觉得。 楼主马上来一个stereotype。 亚裔 ”温柔聪明”. 自己把自己跟女儿往stereotype 里边塞..... 糟点真是太多。 楼主,拜托拜托你不要给娃灌输这些stereotype。美国社会已经给孩子灌输很多这些了。 我感觉我少年来美国最好的一点就是我对于race观念已经有一些形成。我知道中国人什么样的都有。 当我少年时期遇到美国这些stereotype, 我知道这只是一个社会的想法,这个社会还有很多subculture.。光early 2000s 美国高中就有, goth, metal, band, emo, theatre, journalism 等各种小群的人。都有不太一样的审美。我知道世界上除了美国加州有很多不一样的culture,很多很多国家。 楼主多带孩子见识世界,了解很多culture,了解很多种美。孩子多try 几个不一样的identity。会找到自己的voice。孩子知道世界如此大,有这么多有意思的的东西对于那些高中drama 就没啥兴趣了。 楼主我不是跟你对这干。但是我来美国岁数小,我自己self identify as Asian American more than Chinese at this point. 我周围很多亚裔女性都在奋力挣脱这些stereotype. 我真的非常 不喜欢你一边tacitly agreeing that white women are indeed more beautiful, and telling your daughter that asian women are ''''''''''''''''温柔 and 聪明”
sweatyarmpit007 发表于 2021-11-07 02:23
能请教一下你说“self identify as Asian American more than Chinese at this point.”, chinese在这里是指ethnicity还是nationality? 如果是后者我理解,如果是前者,我就不是完全理解这背后的心态或者说心理历程。
楼主注意到你自己说的话没有。 “女儿:妈妈,我们亚裔女孩子比起白女在外形上有什么优势?为啥她们都腿那么长?五官那么漂亮? 我: 我们亚裔女孩聪明又性格温柔啊! 女儿:我说的是外形上的优势。” 你来个亚裔女的性格好????你这是默许亚裔女性比白人难看了?? 我怎么觉着亚裔少女挺好看,亚裔二十多三十多四十多五十多挺好看。那七老八十的亚裔老太太我感觉没有比白人难看啊?我看我妈比太多白人老太太好看一百倍。 楼主是不是心理默许自己女儿难看了??? 而且白人腿短的少么??超级大鼻子的少了?我是真没觉得白女整体有多好看。我上高中的时候没有觉得学校那些白女有多特别的好看,后来也没有觉得。 楼主马上来一个stereotype。 亚裔 ”温柔聪明”. 自己把自己跟女儿往stereotype 里边塞..... 糟点真是太多。 楼主,拜托拜托你不要给娃灌输这些stereotype。美国社会已经给孩子灌输很多这些了。 我感觉我少年来美国最好的一点就是我对于race观念已经有一些形成。我知道中国人什么样的都有。 当我少年时期遇到美国这些stereotype, 我知道这只是一个社会的想法,这个社会还有很多subculture.。光early 2000s 美国高中就有, goth, metal, band, emo, theatre, journalism 等各种小群的人。都有不太一样的审美。我知道世界上除了美国加州有很多不一样的culture,很多很多国家。 楼主多带孩子见识世界,了解很多culture,了解很多种美。孩子多try 几个不一样的identity。会找到自己的voice。孩子知道世界如此大,有这么多有意思的的东西对于那些高中drama 就没啥兴趣了。 楼主我不是跟你对这干。但是我来美国岁数小,我自己self identify as Asian American more than Chinese at this point. 我周围很多亚裔女性都在奋力挣脱这些stereotype. 我真的非常 不喜欢你一边tacitly agreeing that white women are indeed more beautiful, and telling your daughter that asian women are ''''温柔 and 聪明”
我觉得你大概误会我了。我猜你可能觉得我是那种不爱打扮也不给孩子打扮的那种人吧? No no no我除了不接受她现在化浓妆或者衣着暴露以外其他都可以接受的。给她买衣服鞋都很舍得的。基本上都是她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基本上给她买的就是zara, ae, ck, north face, RL这类牌子。我自己本身也是爱打扮的。 她同学也都说过喜欢她的衣服。觉得她taste很好。 但是她不会满意自己的。她比较完美主义者。比如说学习拿A都不满意,要拿A+。所以对长相她也想要自己是最漂亮的那个。拿自己照片跟网络上的网红比较。这不是自找不开心吗?
公用马甲26 发表于 2021-11-07 00:01
哦,看到这里,如果她比较完美主义者,我觉得你可以针对“no one is perfect”去教育。 而不是否定长相不重要,A+不重要。
建议暂时不要再说了,会起反作用,你越说什么,她越觉得是她不够美你才说的。
而且你如果准备每天说,会天天激起她这方面的焦虑
看了这个更新, 觉得更象我女儿了. 特别重视别人的看法, 高中阶段过得很辛苦. 她的conselor和我说她太年轻,不明白大多数人的想法都不重要, 只有亲近的人的想法才需要关心.
对,灌输的应该是 be kind, 因为 be nice 只是第一层,表面上的
我们从东海岸搬来,我女儿说 great Seattle area 的人可以很 nice, 但不一定 kind. 这两个词是不同的
就算在中国,都是黄种人,也有漂亮的丑的,有popular和落单的。这事不一定和人种有关。普通长相的人早点接受现实比较好。
我觉得有些人就是会在追求美的路上走下去,不遗余力,追求完美。比如我姑姑,爱美到不行,六十多岁了还会精致化妆再出门。对自己的身材审查,那种毅力。。。如果是大众标准长相一般的女生,又很追求大众标准的审美,那就是三条路了,1、整容,2、在别的方面excel 寻求自信弥补相貌上的不自信,3、看开点,接受现实,少照镜子,与自己和解了。
是的我感觉楼主解释的是be kind ,不是be nice。 楼主教育理念也挺好啊,女儿初中愿意和妈妈聊这些很棒了。只是我不太喜欢be nice教育,待人有礼貌有疏离感足够,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这是我个人教育观。
太贤惠吸引过来的都是渣男。或者把人往渣男方向培养。因为你是靠不停牺牲自己来成全别人的。就算获得别人的称赞,也不过是贞洁牌坊罢了。
同意🙆
我也每天这么夸奖她啊!每天都夸她漂亮身材好: 接着使劲夸 可是她会经常跟我说,我不会相信你说的话。因为你是我妈妈,所以你会觉得我长得漂亮。但是我自己觉得自己不好看。接着具体夸到孩子的心里,比如头发眼睛,身材比例是多少。然后举出她同学的例子,谁谁谁的眼睛很漂亮,谁谁谁笑起来很好看。谁谁谁牙齿真好。 她还会把自己照片放到网上让人打分。因为照片选得不好所以分数不高她就崩溃了。我让她别相信网上乱七八糟的信息。这个有偏差的啊,愿意放照片的就是比普通人好看,还要怎么拍打灯光怎么歪着脑袋,给她看看美颜全开的换头照骗。。。。个人觉得,网上啥人都有,她这么在乎有点过了哈,facebook toxicity 不瞒大家说因为她对这些事的在意我还找过学校conselor。我觉得其他人的话她会相信。然后 conselor告诉她,不能把自己跟网上的网红比,那些照片都是ps过的。也有很多人整容过的。并且也说她挺漂亮的。 但是这些都挺难解开她的心结的。所以前面有人说的,让我告诉她漂亮就是很重要是很大的资本。那她估计就会更自卑了。她不是不漂亮,她是不自信。心结解开,父亲的作用也很强大,父亲出面试试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敏感脆弱。现在网络信息也很多。她也不一定只从家长或者老师那里得到信息。 父母总要从网络里接受一点信息吧,女孩这年纪都敏感脆弱,要强大起来还是靠父母呵护。
这个cengzhu说的好有道理。楼主其实yuanyi好好跟女儿聊天也很不错了。但是看看回复,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既要学习楼主妈妈陪女儿聊天的耐心,更要学习楼下层主们回复里的智慧
能请教一下你说“self identify as Asian American more than Chinese at this point.”, chinese在这里是指ethnicity还是nationality? 如果是后者我理解,如果是前者,我就不是完全理解这背后的心态或者说心理历程。
不过后来再长大后,我终于自我觉醒了。脸蛋漂亮真的是很小的一部分。美的氛围感里五官什么的真的只是一小部分,(在没有大硬伤前提下。比如严重颚面问题.感觉你女儿是没有这些问题的). 也许可以多和她分享下一些高级的艺术作品(忘了谁谁拍过好多不同国家的女孩),里面人物脸都是遮住的,可为什么我们就是会觉得美呢? 你看那个女孩她也没有大长腿,高鼻梁为什么她给人的感觉就是预约是美的,由此展开延伸女儿对于美的概念。(私人任务审美的骨架不在表面,在于从内由外的散发的对生命,对自我由衷热爱).
然后在于困扰男生不喜欢她,没有给她写情书。自己为什么没有SEXY , HOT .可以和她说说什么是性魅力,性成熟。让她知道这是一个过程。特别是性魅力。每个女人都有的,当你真的开始对某某产生强烈的欲望时这些会自然产生的。如果楼主有自己花园,可以让女人一起看花。像花一样,每个花期不同。不需要操之过急。这是正常的成长过程。享受这个过程就好。
然后让爸爸出面告诉她其实在男人眼里。女人的美真的是多种多样的。不要因为自己不像白女而自卑。特别是像她这样花一样的年龄。然后平时也可以多给些时尚的小建议,一起去做个美甲啥的。也是另外一种审美教育。
希望你们继续可以如此温暖开明下去。:).
我70年代后期生,初中时跟我妈讨论过一次,关于长得好和成绩好哪个重要,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成绩好是最重要的,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能不能交朋友对方是不是好孩子几乎全凭这个小孩成绩怎么样
我妈说成绩好更重要。我想了想,如果成绩好的同时长得也漂亮是不是更好,我妈顿了下,说长得漂亮不重要,功课上会分心。
我是不同意的,但是我没反驳她,因为我知道没用。从我自己对小孩观念跟自己不一致的经历来看,这个年龄,不管你说什么,只要他/她 一开始不同意的,你说再多他/她还是不会被你说服。而且说得越多越抵触大人的观点。
对错要靠她自己摸爬滚打总结出来。
类似这样的事情上大人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的,最后往往小孩就不跟你交流了,一般是沉默,或者背地里干不告诉你。小孩不会以父母怎么看就改变自己想法的。
可是也就百分之一或更少的人才长得美,大大部分人只能羡慕啊,无法。没有必要让小孩逃避这个事实吧。不如教教小孩如何审美如何打扮打扮。
想起我上学时候就有几个朋友一门心思要找老外,就为了小孩能变成混血小孩。
非常谢谢你的建议!!非常好。
啊?所有美籍华人不都是Asian American嘛?原来还真有自己觉得自己是Chinese的。。。
其实女孩不管长成什么样,都会不满意自己的外表的。
我女儿做过一个RESEARCH,女性对自己容貌的不自信和焦虑,里面有个例子是个TOP MODEL的一个公开演讲,讲她对自己的外表多么不自信。。。。。。研究后发现基本没几个人对自己的外表满意之后,我女儿就很释然了。。。。。。
indeed
看了这段,有点儿理解lz了,其实lz的言谈话语中还是透露出挺温柔通情达理的气质的。但是,我们那一代人在国内的教育思想,并不适用于你女儿现在所处的周围环境,给她提供不了什么帮助。
还有就是,社交媒体这些真是害人啊,什么对外貌外形的攀比,很多都是来自这些社交媒体的压力吧?还网上照片打分,分数不高就崩溃🤣,要不你也帮孩子PS的美美哒,一定打分高!但是PS的终究不是真实的!社交媒体,网络游戏这些真的害人,怪不得越来越多的妈妈在华人上抱怨自己家孩子头疼难管。
楼主你是否真心觉得女儿是小美女?13岁的女儿不是小孩子了,如果你不是真心表扬,她能感觉出来的。如果她真的有容貌焦虑的话,告诉她你很聪明很温柔没什么用的。你们一起加油把她打扮起来吧。各种少女杂志里面的穿搭学习一下,各种美妆学习起来,多花点钱把头发指甲做起来。另外注意站姿坐姿,多运动。
很奇怪吗? 有些人的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但整体看起来很好,就是一种美。比如那些被说高级脸的,五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吧,但整体打扮,表情,体态各方面加起来还是挺美很养眼。还有那个别人觉得丑的模特,但她很有特色也是一种美。 反正美有很多种,如果懂得抓住自己的美就可以看上去很养眼。我是希望华人都美美的:)
你真能扯淡呀。
十三岁的小姑娘,把照片放网上让人打分?找counselor 是因为打的分不高?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结呢?我身边好多跳舞的十三岁小姑娘,都挺爱美,但是很少到焦虑的程度。她们这个年纪的小女孩,大多还觉得男生是另外一个星球来的愚蠢生物呢。
你错了,适当mean一点 比 being nice 的女孩,生活职场好过的概率要高得多
孩子学校都有强调不能把照片放网上啊。LZ可以跟孩子好好谈谈
我也有同感。不知道楼主这种想法是哪里得来的,现实中漂亮女孩的人生精彩的多了
十几岁的小姑娘哪有不漂亮的呢?漂亮是个太主观的概念,各花入各眼啊。这世上芸芸众生,别人认为不漂亮的,自己觉得不漂亮的,性格执拗的,不好沟通的,多了去了,怎么就完蛋了呢。 个人觉得,nice只是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性格没有关系。诚实,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可以是一个态度强硬,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的人。nice 包含了些许忍让迁就的意味,个人意见哈。
这个妈妈赞、
你的调跟楼主一模一样,boring
Well said
好奇你为什么“不敢正确回答你女儿的问题”。 我儿子8岁,最近和我说,他在1年级的时候crush过一个女生,我说“好啊,那个女生知不知道你crush她?有没有别的女生crush你?”我们就聊啊聊,我儿子问我,“你小时候有没有crush过别人”。我说“啊,那当然有啦!” 他又问“crush过几个”? 我说“嗯,可能3个?也可能5个?时间太久了,妈妈早忘啦,连他们的名字都记不起来啦!”
哦,看到这里,如果她比较完美主义者,我觉得你可以针对“no one is perfect”去教育。 而不是否定长相不重要,A+不重要。
真的是。感觉妈妈和女儿位置颠倒了。
首先,既然刘现在能这么自信美丽,楼主的小孩也可以以现在的刘玉玲为榜样。没必要也走青春期不自信的老路,可以直接一步跨入结果。 其次,我甚至不认为刘玉玲青春期有多么难过。谁的青春不迷茫,有时候就是个说辞。刘玉玲高中的时候外号是tiger liu, 这样的女孩子不可能是缩在角落唯唯诺诺的人。她一开始也是被星探发现的。 好莱坞亚裔所受的歧视是常人的百倍千倍。刘玉玲所受的压力也不能跟一个初中生比。她能承受得住,并且光芒万丈,更是小姑娘应有的榜样。 主要让孩子知道,自信带给了刘玉玲什么?假如失掉了自信,刘玉玲还会有现在的魅力么?
我刚看了一下,刘玉玲家庭环境很差,她甚至做过童工。这样的人都能凭自信和智慧脱颖而出,现在的ABC更应该充满自信。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也应该。
刘玉玲真的是挺牛的。。而且非常非常闪亮美丽。谁的青春不迷茫,连奥黛丽赫本都外貌焦虑得不成呢。
我女儿七岁带上眼镜了,长相嘛中等,小的时候女儿都是跟着哥哥在男生群里玩,假小子一个。这学期班上有几个很漂亮的金发女孩,明显感觉女儿开始关注自己外貌是不是cute。我自己成长过程里也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站在漂亮女孩子旁边容貌不自信的阶段。感觉abc女孩子们的环境可能比我们那时候更有挑战些,还有族裔认同这些我们中国长大的没有经历过的心理挑战。
感觉可以建议abc女孩子们看看Gemma Chan,Constance Wu这样健康的亚裔女明星,多给女儿树立一些美丽自信的亚裔女性role model。青春期女孩(直到二十多岁)都是很容易被一些不正的价值观带偏的。感觉有个很好的正面偶像是非常重要的,让abc女孩子们看到自信独立的亚裔女性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跟着高中里那些白人女孩子打扮摆酷吸引男孩那些所谓hot girl的价值观。
顺便也问问大家,亚裔女性在美国还有哪些特别棒的呢?
不同的人/不同时代的生育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