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养老可以有很多种方案,然而哪种方案最优取决于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在多子女家庭里,一个满分方案往往因为难以达成统一而不如一个大家都认可的80分方案。养老涉及到的子女越多,方案越难确定。 vinco 发表于 2021-10-05 01:25
你爷爷失智?而且你已经为你爷爷送终了? 加拿大有加拿大的标准,有些标准达不到的话,社工可以 算了,不费口舌了,你可以自己研究。 .Cheers. 发表于 2021-10-05 01:15
如果只有自己身体力行才有资格评判别人 那MKdeCk这位层主有绝对发言权 之前的帖子,真的是非常的感动 照顾自己的爷爷,亲力亲为 Apollodorus 发表于 2021-10-05 01:35
我爺爺是在末期,還沒過世,目前照顧五年,我爺爺言語上已經無法怎麼表達自己,但是從微表情還是可以觀察喜怒哀樂,在美國也是可以申請care aid, 每一段時間會有人來測量狀況。目前我還沒用過,也許以後力不從心時會申請。 我還沒替我爺爺送終,不過已經準備好所需要的錢和物品,也有跟葬儀社簽約了(我知道這對有些東方人來說好像很不吉利,但我爺爺九十三歲了,所以先準備,才不會到時候手忙腳亂) 我知道妳說過有設計過療養院,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我很佩服,我無意挑戰權威,只是想表達其實在家照護也是有可行性的。希望妳不要介意。 圖為我玩點讀筆、享受腳底按摩、和坐stair lift的爺爺。 MKdeCk 发表于 2021-10-05 01:23
这太理想化了吧。只有一个孩子他不管的话你连个“二姑”帮你说话都没有,全凭一个人决定老人生死 Lxh 发表于 2021-10-04 22:32
你愿意为你爷爷尽你所能是很可贵的,孝心很感人。楼主家的情况是其他姑姑们不愿意参与这样的安排。从专业设计人员的角度,从为我父亲送过终的角度,从在养老机构做过多年义工的角度,的确觉得你有点自我感动。失智老人在家,受空间限制,很多专业program也不能参加,退行非常快。从安全角度,你爷爷和你家也可能是运气好,还没发生意外。(这里面是顺着老人,还是考虑他的生命质量,也有个理念问题)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有的老人和家属不能接受住养老院,家人去陪伴,非要单选,道德绑架其他亲属。 .Cheers. 发表于 2021-10-05 01:49
MKdeCk, 佩服你的親力親為 能做到隨身照顧是不簡單的.尤其是隔代照顧 請教一個問題,您的另一半對於你全力照顧和失智老人的態度是全力支持嗎?公婆也全力支持嗎? 我猜你單身 renren2 发表于 2021-10-05 01:54
解答一下大家的问题。 为什么不把奶奶接过来?我奶奶前几年身体已不适合坐飞机。让她坐5小时飞机过来不是让她遭罪。她还需要买健康保险,之后重新找美国医生,从头检测。几个月折腾下来说不定身体更差。这个对于每天都要吃药经常看医生的老人家来说很不现实。如果可行的话,不用我决定。前几年我的姑姑们早就把她送过来了。 为什么不送养老院?我奶奶不愿意去。然后我二姑也不同意。 我都快哭了。说我们家不出钱的,有仔细阅读吗?如果我不出钱哪有脸出来说。我二姑找我的时候我是第一个同意的。如果让我们家全部承担对我们来说压力很大,我们家是经济条件最差的。其他姑姑都非常好。而且我们家都有一直都有给生活费。而且提出找人是最近的事。 说我不帮忙的,难道要我辞职,然后丢下自己的孩子和老公过去? 我们现在是决定出钱。然后明年疫情好点的时候我爸可以过去照顾老人一段时间。 —————分割线 坐标加拿大。我奶奶80多岁,有阿尔兹海默症,行动越来越差,摔过几次。她现在和我二姑住。我二姑WFH,是个大忙人。一个人要照顾几个孩子和我奶奶,长期下来她压力也很大。奶奶虽然每天有几小时的护工照顾,可是其他时间都没人看着。她需要有人做饭,换尿布上厕所,洗澡。最近护工又辞职了,现在weekday没人帮忙,我二姑她们一家很焦虑。 其中两位姑姑住得远,没办法亲自照顾老人家。可是我大姑和她们就距离一小时路程,她就偶尔过去帮忙。我二姑提议让老人家过去和她住每周一天,她死活不肯。我就是想不明白,她不用上班,儿女都工作了,不是挺闲的。我二姑现在就不高兴了,想让大家一起出钱请人。我其他三位姑姑觉得政府提供的护工每天来几个小时已经够了。说白了就是她们不肯出钱,然后互相推托。她们也曾经想把我奶奶送去养老院,可是我二姑极力反对。 看见奶奶过得这么凄惨很心疼。以奶奶现在的身体状况我也没办法把她弄来美国。她在这也没医保。我们家和我二姑家都愿意出钱请人,可是如果只有我们长期下来也开销很大。我二姑现在是想大家分担,可是其他三位姑姑死活不肯。她现在都被气死了。如果再这样下去,我挺担心最后连她也不肯照顾我奶奶了。想问大家有没有什么好主意。我奶奶这种情况怎么安排好。 黑色蕾丝边 发表于 2021-10-04 12:17
看不下去了,那位层主的帖子和在这个楼里的回复都说的是养老的另一种可能……哪里有绑架之嫌 Apollodorus 发表于 2021-10-05 02:16
试过,我奶奶不去。我二姑也不愿意。现在再申请还要排队,都不知道等不等得到。 黑色蕾丝边 发表于 2021-10-04 18:04
我是趁着脑子还管用,早早跟娃交待了: 如果我哪天痴呆了,赶紧让我安乐了。 五色祥云 发表于 2021-10-05 02:15
养儿子确实很多时候不如闺女。不过,这个帖里,既不出钱也不出力的三位姑姑,请问她们是女儿还是儿子?!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1-10-04 22:26
我也觉得楼主只出一张嘴,人也没去加拿大照顾,钱也没出到大头,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对另外几个姑姑指手画脚的。 mt.everest 发表于 2021-10-05 08:26
你三姑死活不肯是不是小时候的水没端平啊Yourdad 发表于 2021-10-05 05:42
我很幸運有老公的全力支持,但是我知道每個家庭的狀況不一樣,沒有家人或另一半的支持,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MKdeCk 发表于 2021-10-05 02:02
没房子。国内没有养老金。加拿大有1千多。 黑色蕾丝边 发表于 2021-10-04 18:05
回复 418楼ecoc的帖子 看不下去了,这里这么人都很佩服那个层主,都很感动,怎么是她自己自我感动呢?!她只是来分享她的经历而已。 专业角度宣传养老院的可能性,就事论事好了,何必要用“自我感动”这种负面的带嘲弄 的语气说话?带情绪的字眼很多时候会让人怀疑你的专业性,适得其反。 两头乌 发表于 2021-10-05 09:23
你没有小孩,你的先生也支持,你愿意你的生活围绕你的爷爷为中心,这个在99%的情况下是不成立的。所以,我觉得你确实是自我感动。我理解你的选择,就和我理解很多人选择送老人去养老院。这两种选择没有高下之分。你的选择是传统教育下子女应该的选择,看这里很多人对你的佩服就能看出来。但是,那个专业人士的介绍,是介绍一种更加理性,对每个家庭成员留空间的选择。这个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下是一种不提倡不鼓励的方式。我不觉得她偏执。我倒是觉得她在消除大家对老人院的偏见,让大家看到另一种选择也没那么糟糕。 ecoc 发表于 2021-10-05 08:44
我只是想分享養老模式不是只有一種… 樓主有提到二姑姑是願意在家裡照顧奶奶的,只是需要更多外來支持。作為照護者,我了解這種燃眉之急,才想分享自己經驗的。如果讓妳有感到不太舒服的地方,向你道歉。 如果你有看我下方的回覆,我有說我並沒有排斥養老院的選擇,在風俗文化能讓我爺爺熟悉的前提下,然而在美國,我找不到這樣的選擇,我爺爺只說台語的,就算有,也許我也負擔不起。 我選擇自己照顧,因為這是最讓我安心的方式,我不會晚上翻來覆去,想著爺爺今天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如果我不這樣做,我知道我以後會後悔。 每個人都是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做出取捨的,我很清楚如果我放棄照顧,生活會輕鬆很多,但我真的做不到,因為小時候父母不在身邊時,是我爺爺奶奶帶大我的,就算辛苦,我不後悔自己所放棄與堅持的…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最重要想守護的東西,我從沒有覺得我的選擇就比較比較高尚,我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大家都在做取捨時有一番掙扎的,我只是想遵從自己的心,做好自己能做的事,讓我爺爺能有個安詳的晚年,如此而已。 「我只能說以我爺爺的狀況,他在照護中心語言不通,絕對是會讓他迅速退化的。我爺爺和我絕對不是只是運氣好,浴室房間每一個角落,我都有考慮過動線安裝扶手,當然有什麼不舒服的時候,我也絕對會尋求專業的幫助。如果我和爺爺是住在台灣,也許我會考慮選擇一個好的養老院,語言風俗都是我爺爺熟悉的,但在國外,你要如何確定指派的照護人員是同種文化語言,養老不是只有那些你所引以為傲的硬體措施,還有人文關懷。人不是機器,即使是失智末期的老人。」 MKdeCk 发表于 2021-10-05 10:04
你做了让你最安心的选择,很好的。但很明显,这个对这个楼主的情况不适应,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你不用追着每个人解释。 ecoc 发表于 2021-10-05 10:14
以为养老院就可以一劳永逸解决老人养老问题,同时不会产生子女撕逼问题的(都扔给政府和护工了么),也太幼稚了。 养老院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好不好! 有美国朋友抱怨,父母住养老院,母亲身体不好。养老院费用昂贵(因为她母亲的病需要比较专门的护理设施,这种养老院比较贵)。住了好几年后,费用又涨了。现在父母的所有收入各种保险加上资产都交了后,还有空缺。她愿意承担空缺的一半,但她的sibling(男女我就不透露了)不愿意(就跟楼主的三个姑姑一样,一毛钱都不愿意出,虽然这人完全没有财力问题),也意味着最后父母很可能得搬到比较差的养老院(影响生活质量)。 朋友抱怨的时候,眼含泪光。按这里的逻辑,她是没资格抱怨的,因为她没有出到100%,她行她自己全上就可以了,抱怨个p啊。 还有中国的朋友,给母亲选养老院的时候,子女俩个,一个要母亲去住四人间集体宿舍一样的养老院(可以全免费),一个不忍心希望母亲能住好一点的养老院(自己得掏钱),最后不忍心的子女就得多掏钱。说起来也是很不满意自己的(兄弟姐妹)。 当然,按这个帖子里逻辑,谁有良心谁自己上就完了,少在这里“道德绑架”兄弟姐妹。 就希望持这些逻辑的人,在处理完自己老人问题之后,将来老了时能这样训诫自己的儿女:“谁叫你有良心?!有良心自己顶着就行了,少在那jjjww自己的sibling。有种就心硬一点,学学你们的sibling,一毛不拔一分钟时间都别浪费在父母身上,别人还不能叽歪你。” 希望你们能持之以恒自己的逻辑(可千万别老了后换另一张嘴脸),走完自己的人生。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1-10-05 10:48
我上面总结的是对的吧……… Apollodorus 发表于 2021-10-05 10:56
层主太赞了👍,华人网里很少看到这么善良孝顺的妹妹,你应该单独起个帖子,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照顾老人经验也非常棒。 宝宝宝宝 发表于 2021-10-05 08:19
我不同意这位网友是自我感动。我从业的经验告诉我,有相当多的老人情愿放弃长寿也想跟家人在一起。也有很多家属选择亲自照顾送终。我个人觉得支持他们的选择是人文关怀的体现。非专业人员照顾起来辛苦是加倍的,有时日夜无休,随时都可能被bed alarm惊醒,但人家选择挺过去并愿意承担后果。我每每看到都很感动。 去养老院也是一种好选择。只要能经常去看望,经常跟护工护士case manager交流,是能较大减少照顾不尽心的可能性的。 蓬松的头发 发表于 2021-10-05 02:04
所以你只執著於自己的專業角度?別人的經驗都只是自我感動?樓主的其他姑姑根本不是主要照顧者,二姑姑才是,而他的意願是在家裡面照顧。 我只能說以我爺爺的狀況,他在照護中心語言不通,絕對是會讓他迅速退化的。我爺爺和我絕對不是只是運氣好,浴室房間每一個角落,我都有考慮過動線安裝扶手,當然有什麼不舒服的時候,我也絕對會尋求專業的幫助。如果我和爺爺是住在台灣,也許我會考慮選擇一個好的養老院,語言風俗都是我爺爺熟悉的,但在國外,你要如何確定指派的照護人員是同種文化語言,養老不是只有那些你所引以為傲的硬體措施,還有人文關懷。人不是機器,即使是失智末期的老人。 恕我直言,你專業的傲慢讓你無法明白為什麼有的老人和家屬不能接受住養老院,非要單選的人是你。 這實在很可惜,因為本來你專業的知識是可以讓我們這種不專業卻有心想在家照護老人的學習的… MKdeCk 发表于 2021-10-05 02:01
我自己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我沒有賺很多錢,也沒有家人金錢或人力上的支持,但還是盡我所能給我爺爺打造一個適合養老的環境,很多東西都是買二手或分期付款的,很多事情,其實不是在於錢,在於有沒有心意而已。 我不是覺得在家養老是唯一方案,如果老人本身願意去養老院,是樂見其成的。從樓主的描述,並不覺得樓主奶奶是很作的老人,今天老人本身有排斥的話,應該是想辦法讓老人安心、試著接受養老院,如果她真的無法接受,也不該勉強,何況今天是有女兒願意在家照護她的。 MKdeCk 发表于 2021-10-05 01:01
华人上看多了,发现生那么多孩子也没有用,还不如生一个,老了痴呆了还愿意管你就是福气,不愿意管你也没损失和不平,就一个愿赌服输。 linglituo 发表于 2021-10-05 11:45
我妈刚和我聊天,说起来前一阵读到一片文章,独生子女,父母病了以后,不得不独立照顾,真的是累到哭啊。连个还手的人都没有。 我妈是替她孙子我侄子的未来担心来着。 SalinaMing 发表于 2021-10-05 11:47
一般是大女儿孝顺的概率大,所以生一个赌中的概率要大于50%多一点 linglituo 发表于 2021-10-05 11:50
国内独生子女四个老人,等到老人高龄了,护理就问题出来了, 888panda777 发表于 2021-10-05 11:51
回复 391楼MKdeCk的帖子 老人衣着整洁,看着真的是照顾的蛮不错的。这个真心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SalinaMing 发表于 2021-10-05 11:39
以后的父母很大可能没有那个层主爷爷的福气了。不是每个孙辈都肯这么付出。层主的爷爷真的有福气,被照顾的这么好,还和孙女在一起。 等独生子女那辈的老人变老,假设老人90左右,子女65左右,子女基本没有能力和体力照顾的。孙辈40左右,有孩子要照顾,工作可能也要拼一拼,大概率也没有能力更没有义务照顾2个or 4个90左右的老人。只能出钱送好点的养老院、经常看望,就是比较有福气的老人了。 Shangshang111 发表于 2021-10-05 11:59
我觉得楼主也有些太冲了,之所以挨骂这么多,并不是你们家比这几个差劲的姑姑做得更差,而是本身做的不够呀。大家是同情你二姑呀,基本都是她一个人在承担,其他几个都做的不够。不能总跟差的比呀。感觉楼主有点爱拿自己家跟那几个差姑姑比,人家出国早,条件比你家好啥的。提起你二姑吧,就只有人家不让你爸出大部分钱。怎么感觉你爸也不可能也没打算出大部分钱呀,不然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真的,楼主的爸爸运气不错了,感觉他现在也不用上班吧,不然楼主替爸爸开脱时应该会提。孩子(楼主)也长大成人了。这会不管父母啥时候管呀。为啥中年人压力大,不就是上有老下有小,孩子还没成年老人就要照顾了,那才叫欲哭无泪。楼主爸爸这么多年不用管,也多亏二姑吧。这会儿就别跟几个差的比了。我见过的老人多子女的,总有一个或几个不干活的,干活多的常常就一两个。如果一定要拉着不孝的一起尽孝,大叫都别尽孝了。建议楼主爸爸做好自己的本分(还有弥补以前二姑的付出),另几个姑姑能劝则劝,不行就用道德碾压她们不必强求。另外要劝二姑别啥都自己担着,你爸如果要出大部分就由他吧。(嗯,我就看不惯“二姑不让我爸出大部分”这种话,跑) loveflorida 发表于 2021-10-05 00:15
以为养老院就可以一劳永逸解决老人养老问题,同时不会产生子女撕逼问题的(都扔给政府和护工了么),也太幼稚了。 养老院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好不好! 有美国朋友抱怨,父母住养老院,母亲身体不好。养老院费用昂贵(因为她母亲的病需要比较专门的护理设施,这种养老院比较贵)。住了好几年后,费用又涨了。现在父母的所有收入各种保险加上资产都交了后,还有空缺。她愿意承担空缺的一半,但她的sibling(男女我就不透露了)不愿意(就跟楼主的三个姑姑一样,一毛钱都不愿意出,虽然这人完全没有财力问题),也意味着最后父母很可能得搬到比较差的养老院(影响生活质量)。 朋友抱怨的时候,眼含泪光。按这里的逻辑,她是没资格抱怨的,因为她没有出到100%,她行她自己全上就可以了,抱怨个p啊。 还有中国的朋友,给母亲选养老院的时候,子女俩个,一个要母亲去住四人间集体宿舍一样的养老院(可以全免费),一个不忍心希望母亲能住好一点的养老院(自己得掏钱),最后不忍心的子女就得多掏钱。说起来也是很不满意自己的(兄弟姐妹)。 当然,按这个帖子里逻辑,谁有良心谁自己上就完了,少在这里“道德绑架”兄弟姐妹。 就希望持这些逻辑的人,在坚持谁有良心谁上,少逼逼别人的原则下处理完自家老人问题之后。将来老了时能这样训诫自己的儿女:“谁叫你有良心?!有良心自己顶着就行了,少在那jjjww自己的sibling。有种就心硬一点,学学你们的sibling,一毛不拔一分钟时间都别浪费在父母身上,别人还不能叽歪你。” 希望你们能持之以恒自己的逻辑(可千万别老了后换另一张嘴脸),走完自己的人生。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1-10-05 10:48
你痴呆了,你孩子没有权利安乐死你。这个是违法的。 mylittle9 发表于 2021-10-05 03:21
因为从这个楼楼主的角度,很明显在家里照顾她奶奶已经不是一个很可行的选择。那么那个层主在这个贴子里反复强调在家里照顾也是一个选择,而且贴那么多她照顾她爷爷的照片确实看上去有对这个楼楼主的一个对比。而且,如果我没有搞错,是那个层主一直追着那个义工要她承认在家里照顾也是一种选择。但事实上,像那个层主那样孙辈全心全意的照顾没有行动能力的老人是非常少见独特的例子,不具备普适性。大家对她那么佩服不也就是自己做不到吗。对比之下,我觉得那个义工的经验分享和建议对楼主更有价值。 ecoc 发表于 2021-10-05 09:54
回复 419楼echomom的帖子 湖南农村老人60岁以后每月发150元养老金 mulianhua 发表于 2021-10-05 10:22
谢谢,我脑子里主线是楼主奶奶的情况,发帖目的也是为了让看帖人有所得,用词不当我待会儿去改掉。(道德绑架不是指那位层主,所以不改了) 我不想回避,我的确是认为,对失智等健康明显退行的老人,专业养老院因为其专业性可以相对更好地延长老人的机能,维持生命质量和尊严,减轻家人负担。这里面的理念问题不展开说了。说几个细节。失智老人养老院公共部分的灯光特别亮,普通人会感觉是白天黑夜雪亮的,但是老人需要。热水水温比普通家庭的要低很多,洗碗洗衣需要高温是另外的管线。地板材质不硬不软,防滑易清理。老人洗澡是二十平米以上加温的房间,步入式浴缸,专人陪护。最少的四十米八尺宽的走道和两百平米的户外庭院既畅通无阻又可以随时休息。养老院的温度一年四季高于普通人家,等等等等。 关于人文关怀,我完全同意,现在养老趋势也是让有能力的老人尽量居家养老。上升到每个人应该有做选择的权力,我也完全同意。支持每个人的选择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里的每个人,是不是应该也包括照护者和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照护的亲友呢?为什么不让家人把精力尽量放到增加meaningful的陪伴,保留美好记忆上呢? 我的父亲是癌症,还不是失智那么麻烦,我接到身边治病。在和疾病搏斗失败,身体状况严重恶化以后,我非常感激我父亲临终前选择了临终关怀。他也觉得过不习惯,后来克服了。三个月中,我妈早上七点去,我晚上陪到十一点关门,最后一周我陪了七个通宵。期间我家生活基本正常,情绪正常,我姐全家来了一次,再来已是葬礼。但我不怪她,她一直很关心,我也还没觉得到极限。我还有个哥哥,一直没来,父亲去世后,我没废话,把他拉黑了。特别感谢护工,我和我妈都没给我爸擦身洗澡过。我给我爸穿衣服都觉得难,满头大汗,没有办法比专业护工做的温柔。我的记忆中,那三个月听了好多邓丽君的歌,我爸乱写乱画写了厚厚一本手谕,哄孩子一样和他说话。谢天谢地,没有因为太疲劳对他不耐心,家人之间没有埋怨。就分享那么多吧。言语中让人不适的,大家不要代入到自己身上,多担待吧。 .Cheers. 发表于 2021-10-05 12:19
遗嘱里有一个选项,在一定健康条件下(比如植物人啥的)要不要prolong life,我选了不要,这个时候是亲属可以做决定的。 现在美国老年痴呆不可以安乐死,希望以后可以扩大些范围。瑞士就比美国容易得多了。 五色祥云 发表于 2021-10-05 12:17
谢谢,我脑子里主线是楼主奶奶的情况,发帖目的也是为了让看帖人有所得,用词不当我待会儿去改掉。(道德绑架不是指那位层主,所以不改了) 我不想回避,我的确是认为,对失智等健康明显退行的老人,专业养老院因为其专业性可以相对更好地延长老人的机能,维持生命质量和尊严,减轻家人负担。这里面的理念问题不展开说了。说几个细节。失智老人养老院公共部分的灯光特别亮,普通人会感觉是白天黑夜雪亮的,但是老人需要。热水水温比普通家庭的要低很多,洗碗洗衣需要高温是另外的管线。地板材质不硬不软,防滑易清理。老人洗澡是二十平米以上加温的房间,步入式浴缸,专人陪护。最少的四十米八尺宽的走道和两百平米的户外庭院既畅通无阻又可以随时休息。养老院的温度一年四季高于普通人家,等等等等。 关于人文关怀,我完全同意,现在养老趋势也是让有能力的老人尽量居家养老。上升到每个人应该有做选择的权力,我也完全同意。支持每个人的选择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里的每个人,是不是应该也包括照护者和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照护的亲友呢?为什么不让家人把精力尽量放到增加meaningful的陪伴,保留美好记忆上呢? 我的父亲是癌症,还不是失智那么麻烦,我接到身边治病。在和疾病搏斗失败,身体状况严重恶化以后,我非常感激我父亲临终前选择了临终关怀。他也觉得过不习惯,后来克服了。三个月中,我妈早上七点去,我晚上陪到十一点关门,最后一周我陪了七个通宵。期间我家生活基本正常,情绪正常,我姐全家来了一次,再来已是葬礼。但我不怪她,她一直很关心,我也还没觉得到极限。我还有个哥哥,一直没来,父亲去世后,我没废话,把他拉黑了。特别感谢护工,我和我妈都没给我爸擦身洗澡过。我给我爸穿衣服都觉得难,满头大汗,没有办法比专业护工做的温柔。我的记忆中,那三个月听了好多邓丽君的歌,我爸乱写乱画写了厚厚一本手谕,哄孩子一样和他说话。谢天谢地,没有因为太疲劳对他不耐心,家人之间没有埋怨。就分享那么多吧。言语中让人不适的,大家不要代入到自己身上,多担待吧。 为了方便大家,再贴一遍关于费用,加拿大的公费养老院还可以的,两千,我觉得可以接受,但不一定有床位。中档私立的(其实也有政府补贴)三四千。实在穷的,养老院还会帮忙找补贴,所以钱基本不是大问题。 .Cheers. 发表于 2021-10-05 12:19
感谢你的分享!你父亲他一定走得比较安心。 不这你也提了妈妈早上7点去你一直陪到晚上11点关门,这种情况下的确养老院会照顾的很尽心,家人也能相对正常的生活。想起几年前我家有人是99岁去养老院的,当时去的时候已经完全不能自理,时糊涂时清醒,因为还有一个95岁的伴侣生活半自理有陪护,家里安排轮流每天中午去喂饭,傍晚也过去喂一下,所以照顾得还算过得去,在养老院呆了不到一年走的。他这个养老院因为离大家都近所以不是最好的,每天白天十几个老人给推到一个大房间,有的坐轮椅有的坐床,中午的饭在门口餐车上放有家人去喂的两家人会自己喂,没有家人喂的要等护工3-4点才能喂那些糊糊早凉透了,期间各种叫,敲东西或者就是头埋在怀里不抬的也没任何人去安抚,刚开始我家这个老人晚上经常摔下床,一两点打电话让家人去陪着上医院,他们给叫911,也是折腾得不得了。 公用马甲47 发表于 2021-10-05 12:35
嗯,如此孝顺的孙女,这个爷爷真是福气,看到墙上挂着的两幅照片,分别是爷爷奶奶年轻时和年老时,孙女真是有心了,爷爷年轻时很帅呢。 焱焱 发表于 2021-10-05 12:01
老年痴呆就得安乐死吗?太不人道了。记得琼瑶老公因为老年痴呆不认识她,想让他安乐死,他老公儿女不同意,说老头儿只是变得不认识人,但吃喝还正常,就因为不能再爱琼瑶就得被安乐死吗。好像一大场风波,把琼瑶老小三的底掀了。 宝宝宝宝 发表于 2021-10-05 12:39
我要是老年痴呆了肯定不想活着受罪,完全没有生活质量,所以趁着自己脑子好的时候给自己做个选择。 五色祥云 发表于 2021-10-05 12:57
是的。我把原贴改成了那位层主没有尽量利用养老院的优势。 你说的三四点没有喂中饭,我没有碰到过,可以投诉吧。我做义工的机构有二十多家facility,三千床位,没有这种事的。 我和我妈全天陪,是因为我们有时间,想陪着。养老院里大量孤寡老人,也过的挺好的。护工护士态度和蔼耐心超过常人。 无人探望的老人也不是这楼的主题了。想人探望,平时多积德。我看到过一个孤寡老人临终,他好几个儿时同伴从外地来送终,都挤在他房间,陪了十多天。 .Cheers. 发表于 2021-10-05 12:48
老年痴呆的发展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可能十年二十三十年,你确定什么时候是该安乐死的时间吗?估计医生也不好做出判断。 宝宝宝宝 发表于 2021-10-05 13:04
有一次我爺爺因為膽結石開刀後肺栓塞,撿回一條命後,醫院有幫我們申請at home hospice care。 當時有護士和不同的治療師來家中,他們真的很耐心也很專業,有很多我不懂的跟他們請教,他們都很熱心的教我。能夠有像你一樣的專業人士給予意見和教導真的是很寶貴的。 等到我爺爺真的臥床的時候,我是一定要申請看護人員,或真的不行送療養院的。我只是希望能把這個時間盡量延後,也希望我爺爺不會面臨太長時間的臥床,最大的願望就是我爺爺可以在睡夢中安詳的離開…我一直在給自己做心理準備,可是想到還是覺得害怕…. MKdeCk 发表于 2021-10-05 13:17
该你爸爸付钱, 二姑照顾就不用出钱了。 其他姑姑也该出钱或出力。 你爸完全不能出力, 必须出大部分甚至全部的钱 baoermm 发表于 2021-10-05 11:32
ME2. 之前这个事儿其实我没有神马概念的。不知道自己到了那个时候会好死不如赖活着,还是早早离去。 我弟就和我说了,我爸最害怕就是这样已经没有任何行为能力,但是被勉强维持着卧床活下去的。他和我妈眼见了一些小区里的老年人这样子拖了1年多才走的case,直说太惨了。他绝对不要这样。宁可快快的走。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情况到最后都会快快的走的掉的。子女虽然知道他的心意,但是也绝对很难做出加速死亡进程的这样的事啊。 以后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及早想好,定义好了,啥样的情况还值得挽救。啥样的情况,就放弃治疗,及早离去。 SalinaMing 发表于 2021-10-05 13:27
我知道两例,医生问家属要不要prolong,家属本着“好死不如赖活”的古训都说要。后来看见病人因为这个”赖活“多受了多少罪都后悔得要死。 五色祥云 发表于 2021-10-05 13:36
楼主一边说心疼奶奶,一边也没有比几个姑姑多做什么。你可能是想问大家有没有办法让几个姑姑也一起分担。我觉得,去法院告他们应该有可能可以吧。但是你们可能也不想闹翻。第二个办法就是谁养老谁继承遗产。但不知道你奶奶有没有遗产。第三就是送养老院。养老院没家里照顾得好,但总比你二姑累垮了好。总有办法的。你当另几个姑姑不存在,想想看,总比没有二姑要好。 aipple 发表于 2021-10-05 13:38
能够在睡梦里安然离开那真的是莫大的福气了。 年轻一点的时候,听人家说喜丧,觉得好难理解。真的自己面对过亲人这样的情况了,不用多说,立刻就理解了。 SalinaMing 发表于 2021-10-05 13:29
我老公的姥爷是过完一百岁生日后睡梦中死去的,很安祥。老公的姥姥几个月后去逝,也快一百岁了,她是老年痴呆,但一直老两口在一起,精神状态还行,姥爷一过世,姥姥马上也不行了,所以老年痴呆也不是什么都不记得了。 宝宝宝宝 发表于 2021-10-05 13:36
有一次我爺爺痰太多了,突然噎住,然後嘴巴一下變成紫色了,還好我老公從後方抱住,擠壓胸腔幫助他把痰咳出來,那一瞬間,嘴唇又變成原來的顏色了。 可是之後我常常想到我爺爺嘴唇紫色的樣子,心理有種說不出的寒意,可能我從來沒見過人過世的面相,意識到有一天如果爺爺沒呼吸的那一刻,可能不會長得像我熟悉的這個樣子了。我問了有看過大體的老公,給自己做了一番心理建設…嘴唇可能是紫色的,皮膚可能是灰白色的….可是我還是很怕😭 MKdeCk 发表于 2021-10-05 13:44
家里要备个吸痰器和化痰的药。 我有一回感冒有痰,又哭得鼻子堵了,快喘不上气了,吓死我了,以后有痰我就特别当心。 五色祥云 发表于 2021-10-05 13:48
你看到的是你工作锅接触过的机构。大家也确实之前看过其他人工作过的机构的情况分享,远远的不如。各种被忽视的太常见了。新闻里面报道出来的更恶劣的case也是实际存在的。不能都当作不存在。 SalinaMing 发表于 2021-10-05 13:23
對啊,像有人說的,三個和尚沒水喝,真是很無奈的事。
如果只有自己身体力行才有资格评判别人 那MKdeCk这位层主有绝对发言权 之前的帖子,真的是非常的感动 照顾自己的爷爷,亲力亲为
謝謝,我無意評判,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難處,只是想說明不是只有固定一種養老模式,還有希望能為照護者發聲,他們真的很需要家人的同理與支持….
你愿意为你爷爷尽你所能是很可贵的,孝心很感人。楼主家的情况是其他姑姑们不愿意参与这样的安排。从专业设计人员的角度,从为我父亲送过终的角度,从在养老机构做过多年义工的角度,的确觉得你和你爷爷没有尽量利用专业养老院的优势。失智老人在家,受空间限制,很多专业program也不能参加,退行非常快。从安全角度,你爷爷和你家也可能是运气好,还没发生意外。(这里面是顺着老人,还是考虑他的生命质量,也有个理念问题)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有的老人和家属不能接受住养老院,家人去陪伴,非要单选,道德绑架其他亲属。
反正我亲眼见过的正好相反:独生子女就是典型的一个和尚自己挑水喝,因为他们没人可以扯皮或者推卸责任,而且从小到大一人独得所有的关爱和财产所以也不会心理不平衡,反而会尽到孝顺父母的责任。多子女的家庭正好相反,很多多子女家庭根本就没有一碗水端平过,长年累月子女之间早就心有芥蒂或者心理不平衡,反正都觉的自己吃亏了,给父母养老的时候就开始互相推卸责任,典型的三个和尚没水喝,就像楼主家一样。
所以你只執著於自己的專業角度?別人的經驗都只是自我感動?樓主的其他姑姑根本不是主要照顧者,二姑姑才是,而他的意願是在家裡面照顧。
我只能說以我爺爺的狀況,他在照護中心語言不通,絕對是會讓他迅速退化的。我爺爺和我絕對不是只是運氣好,浴室房間每一個角落,我都有考慮過動線安裝扶手,當然有什麼不舒服的時候,我也絕對會尋求專業的幫助。如果我和爺爺是住在台灣,也許我會考慮選擇一個好的養老院,語言風俗都是我爺爺熟悉的,但在國外,你要如何確定指派的照護人員是同種文化語言,養老不是只有那些你所引以為傲的硬體措施,還有人文關懷。人不是機器,即使是失智末期的老人。
恕我直言,你專業的傲慢讓你無法明白為什麼有的老人和家屬不能接受住養老院,非要單選的人是你。
這實在很可惜,因為本來你專業的知識是可以讓我們這種不專業卻有心想在家照護老人的學習的…
我很幸運有老公的全力支持,但是我知道每個家庭的狀況不一樣,沒有家人或另一半的支持,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我不同意这位网友是自我感动。我从业的经验告诉我,有相当多的老人情愿放弃长寿也想跟家人在一起。也有很多家属选择亲自照顾送终。我个人觉得支持他们的选择是人文关怀的体现。非专业人员照顾起来辛苦是加倍的,有时日夜无休,随时都可能被bed alarm惊醒,但人家选择挺过去并愿意承担后果。我每每看到都很感动。
去养老院也是一种好选择。只要能经常去看望,经常跟护工护士case manager交流,是能较大减少照顾不尽心的可能性的。
抱抱楼主,别听那帮人叽叽歪歪说你。
看不下去了,那位层主的帖子和在这个楼里的回复都说的是养老的另一种可能……哪里有绑架之嫌
謝謝!我真的無意道德綁架誰,就像妳說的「另一種可能」 我沒有說我的模式是最好的,要套到所有人身上,但是的確是我可以為我爺爺所做到最好的。 說我不專業或自我感動也罷,我只能說我問心無愧,對我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
从旁观者的角度,的确觉得你有点专业的傲慢啊。 每个家庭是不一样的。人家层主又没有道德绑架亲属。
呵呵 现在加拿大养老院很空的,因为疫情死了一大批
绝对。最有发言权的人了
你痴呆了,你孩子没有权利安乐死你。这个是违法的。
是啊,这三个姑姑好狠心啊,这小棉袄还是算了吧,看了让人心凉
层主太赞了👍,华人网里很少看到这么善良孝顺的妹妹,你应该单独起个帖子,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照顾老人经验也非常棒。
你的歪理真吓人,就好比, 你有俩孩子,将来一个付出了1/2的钱或时间,一个毛都不付出。付出的要是有怨言,你发话说:怨言啥?你又没付出100%,你指手画脚个啥。 你要是能舔着脸教坚持这样的歪理,看你孩子会不会朝你翻白眼。
你可真能替那三位姑姑贴心的“解围”。
你没有小孩,你的先生也支持,你愿意你的生活围绕你的爷爷为中心,这个在99%的情况下是不成立的。所以,我觉得你确实是自我感动。我理解你的选择,就和我理解很多人选择送老人去养老院。这两种选择没有高下之分。你的选择是传统教育下子女应该的选择,看这里很多人对你的佩服就能看出来。但是,那个专业人士的介绍,是介绍一种更加理性,对每个家庭成员留空间的选择。这个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下是一种不提倡不鼓励的方式。我不觉得她偏执。我倒是觉得她在消除大家对老人院的偏见,让大家看到另一种选择也没那么糟糕。
怎么可能没房子,再怎么都有个小破屋吧,不然以前一家都住街上?就是农村房子也是自家的,现在也发养老金了。除非你奶奶已经入加籍。
看不下去了,这里这么人都很佩服那个层主,都很感动,怎么是她自己自我感动呢?!她只是来分享她的经历而已。
专业角度宣传养老院的可能性,就事论事好了,何必要用“自我感动”这种负面的带嘲弄 的语气说话?带情绪的字眼很多时候会让人怀疑你的专业性,适得其反。
把一个痴呆老人照顾五年还照顾得那么好,这份责任和努力光凭自我感动能感动几天啊?
我觉得她说的道德绑架是在有多个子女参与养老时的情况下,如果有一两人认为老人在家更好并坚决要求其他家人接受这个方案,如果做不到就是不孝,以此强迫大家分担巨大压力,不是层主这种情况
只推给楼主二姑又不出钱,不合适。
因为从这个楼楼主的角度,很明显在家里照顾她奶奶已经不是一个很可行的选择。那么那个层主在这个贴子里反复强调在家里照顾也是一个选择,而且贴那么多她照顾她爷爷的照片确实看上去有对这个楼楼主的一个对比。而且,如果我没有搞错,是那个层主一直追着那个义工要她承认在家里照顾也是一种选择。但事实上,像那个层主那样孙辈全心全意的照顾没有行动能力的老人是非常少见独特的例子,不具备普适性。大家对她那么佩服不也就是自己做不到吗。对比之下,我觉得那个义工的经验分享和建议对楼主更有价值。
我只是想分享養老模式不是只有一種… 樓主有提到二姑姑作為主要照護者是願意在家裡照顧奶奶的,只是需要更多外來支持。作為照護者,我了解這種燃眉之急,才想分享自己經驗的。如果讓妳有感到不太舒服的地方,向你道歉。
如果你有看我下方的回覆,我有說我並沒有排斥養老院的選擇,在風俗文化能讓我爺爺熟悉的前提下,然而在美國,我找不到這樣的選擇,我爺爺只說台語的,就算有,也許我也負擔不起。
我選擇自己照顧,因為這是最讓我安心的方式,我不會晚上翻來覆去,想著爺爺今天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如果我不這樣做,我知道我以後會後悔。
每個人都是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做出取捨的,我很清楚如果我放棄照顧,生活會輕鬆很多,但我真的做不到,因為小時候父母不在身邊時,是我爺爺奶奶帶大我的,就算辛苦,我不後悔自己所放棄與堅持的…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最重要想守護的東西,我從沒有覺得我的選擇就比較比較高尚,我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大家都在做取捨時有一番掙扎的,我只是想遵從自己的心,做好自己能做的事,讓我爺爺能有個安詳的晚年,如此而已。
「我只能說以我爺爺的狀況,他在照護中心語言不通,絕對是會讓他迅速退化的。我爺爺和我絕對不是只是運氣好,浴室房間每一個角落,我都有考慮過動線安裝扶手,當然有什麼不舒服的時候,我也絕對會尋求專業的幫助。如果我和爺爺是住在台灣,也許我會考慮選擇一個好的養老院,語言風俗都是我爺爺熟悉的,但在國外,你要如何確定指派的照護人員是同種文化語言,養老不是只有那些你所引以為傲的硬體措施,還有人文關懷。人不是機器,即使是失智末期的老人。」
你做了让你最安心的选择,很好的。但很明显,这个对这个楼主的情况不适应,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你不用追着每个人解释。
湖南农村老人60岁以后每月发150元养老金
养老院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好不好!
有美国朋友抱怨,父母住养老院,母亲身体不好。养老院费用昂贵(因为她母亲的病需要比较专门的护理设施,这种养老院比较贵)。住了好几年后,费用又涨了。现在父母的所有收入各种保险加上资产都交了后,还有空缺。她愿意承担空缺的一半,但她的sibling(男女我就不透露了)不愿意(就跟楼主的三个姑姑一样,一毛钱都不愿意出,虽然这人完全没有财力问题),也意味着最后父母很可能得搬到比较差的养老院(影响生活质量)。 朋友抱怨的时候,眼含泪光。按这里的逻辑,她是没资格抱怨的,因为她没有出到100%,她行她自己全上就可以了,抱怨个p啊。
还有中国的朋友,给母亲选养老院的时候,子女俩个,一个要母亲去住四人间集体宿舍一样的养老院(可以全免费),一个不忍心希望母亲能住好一点的养老院(自己得掏钱),最后不忍心的子女就得多掏钱。说起来也是很不满意自己的(兄弟姐妹)。
当然,按这个帖子里逻辑,谁有良心谁自己上就完了,少在这里“道德绑架”兄弟姐妹。 就希望持这些逻辑的人,在坚持谁有良心谁上,少逼逼别人的原则下处理完自家老人问题之后。将来老了时能这样训诫自己的儿女:“谁叫你有良心?!有良心自己顶着就行了,少在那jjjww自己的sibling。有种就心硬一点,学学你们的sibling,一毛不拔一分钟时间都别浪费在父母身上,别人还不能叽歪你。” 希望你们能持之以恒自己的逻辑(可千万别老了后换另一张嘴脸),走完自己的人生。
看不下去了 也不用你再来说她是自我感动
你看原文了没有?楼主二姑不忍心送去养老院,楼主心疼奶奶的同时也心疼二姑。
合着不把老人送去养老院的都是自我感动,都是傻
我上面总结的是对的吧………
哈哈,确实如此。 不过这伙子人绝壁是双标侠,轮她们自己身上了,完全就是另一个说法了。
如果老人有养育之恩, 小辈就不要斤斤计较谁出的多出的少了,我们再不济也比老人的经济状况好很多。
出钱出力都很难得,一般来说都要降低生活质量很多,尤其是子女孩子还小,经济条件一般的时候。这个就是看对老人感情和子女的本心。
因为有很多人唧唧歪歪,自己认为专业 说自我感动,道德绑架什么的,人家解释也很正常。
不要自以为专业,自己不能付出就judge 别人的付出。
照顾不了的话,多出点钱啊,别指望别人了,你出大头,别人不会反对。没钱,那就去赚钱。
你真的有非常用心了。
我还是挺欣赏我们华人的敬老的传统文化的。人都会老去。老了真的是需要人照顾的。不是所有人都有福气有个善终。作为子女孙辈如果能有这个福气照顾好老人最后一程,于自己的心,确实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没钱那真的是没办法了。有钱,但是不肯帮着改善老人生活状况的,哎,那真的是不太行。
赞同啊
随着我们自己年纪增长,我们越来越多的面临这个问题。如何帮父母养老。
有心的家人一定可以学一些照顾的基本知识。
我完全不相信在家用心照顾,如果有能力有时间,会不如送去陌生的养老院。
如果年纪没有很大,还有自理能力,有的老人肯能更适合养老院一点。有的老人也害怕拖累小辈而主动选择去。但是说日常生活相处,肯定是和有感情的家里人一起好得多啊。
老人衣着整洁,看着真的是照顾的蛮不错的。这个真心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我赞同你的说法。有选择,大家都一起提高这方面的认知,是最好的。
专业的也应该可以多分享一些从专业角度有哪些养老院的优点,有些也许家庭养老折可以学习提高的。
超级赞这句:很多事情其实不在于钱,在于有没有心意而已。
我妈刚和我聊天,说起来前一阵读到一片文章,独生子女,父母病了以后,不得不独立照顾,真的是累到哭啊。连个还手的人都没有。
我妈是替她孙子我侄子的未来担心来着。
一般是大女儿孝顺的概率大,所以生一个赌中的概率要大于50%多一点
国内独生子女四个老人,等到老人高龄了,护理就问题出来了,
孩子就算是孝顺,就这么一个孩子,也是不忍心啊。
哎,我们家的老人呢,就怕就是麻烦到小辈,觉得会拖累他们的生活。
赞,感动
不过一般来说,孙子不是负担直接义务的,应该还是子女为主。
只是,人越来越长寿,很多高龄老人,子女也60,70了,护理不动啊
我家的爷爷奶奶,基本是我家出钱养老的。住我家另外的房子。叔叔姑姑是没出一分的。 如果也要大家平分,不知道会怎样。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把钱都给了姑姑们。我家是没分到啥的。 但是主要18线小城市也开销不大,并且老人脑子清楚,能生活自理。所以养老也不太费力。 到最后一年不能自理的时候,是老人当年最疼的一个姑姑照顾。不过不用她出钱。
反正这事,就是看自己能力和良心。非要有良心的全部包办,也是不现实的。
等独生子女那辈的老人变老,假设老人90左右,子女65左右,子女基本没有能力和体力照顾的。孙辈40左右,有孩子要照顾,工作可能也要拼一拼,大概率也没有能力更没有义务照顾2个or 4个90左右的老人。只能出钱送好点的养老院、经常看望,就是比较有福气的老人了。
嗯,如此孝顺的孙女,这个爷爷真是福气,看到墙上挂着的两幅照片,分别是爷爷奶奶年轻时和年老时,孙女真是有心了,爷爷年轻时很帅呢。
说实话,我觉得主观上愿意付出的人还是不少的,但是像层主家这样家属全力配合生活中没有其他事情干扰能让她全心全意照顾爷爷的,那不是一般的福气了。
就是这个意思。
别看这些人现在嚷嚷,等自己老的时候,又会反过来责怪子女不孝了。
遗嘱里有一个选项,在一定健康条件下(比如植物人啥的)要不要prolong life,我选了不要,这个时候是亲属可以做决定的。
现在美国老年痴呆不可以安乐死,希望以后可以扩大些范围。瑞士就比美国容易得多了。
谢谢,我脑子里主线是楼主奶奶的情况,发帖目的也是为了让看帖人有所得,用词不当我待会儿去改掉。(道德绑架不是指那位层主,所以不改了) 我不想回避,我的确是认为,对失智等健康明显退行的老人,专业养老院因为其专业性可以相对更好地延长老人的机能,维持生命质量和尊严,减轻家人负担。这里面的理念问题不展开说了。说几个细节。失智老人养老院公共部分的灯光特别亮,普通人会感觉是白天黑夜雪亮的,但是老人需要。热水水温比普通家庭的要低很多,洗碗洗衣需要高温是另外的管线。地板材质不硬不软,防滑易清理。老人洗澡是二十平米以上加温的房间,步入式浴缸,专人陪护。最少的四十米八尺宽的走道和两百平米的户外庭院既畅通无阻又可以随时休息。养老院的温度一年四季高于普通人家,等等等等。
关于人文关怀,我完全同意,现在养老趋势也是让有能力的老人尽量居家养老。上升到每个人应该有做选择的权力,我也完全同意。支持每个人的选择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里的每个人,是不是应该也包括照护者和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照护的亲友呢?为什么不让家人把精力尽量放到增加meaningful的陪伴,保留美好记忆上呢?
我的父亲是癌症,还不是失智那么麻烦,我接到身边治病。在和疾病搏斗失败,身体状况严重恶化以后,我非常感激我父亲临终前选择了临终关怀。他也觉得过不习惯,后来克服了。三个月中,我妈早上七点去,我晚上陪到十一点关门,最后一周我陪了七个通宵。期间我家生活基本正常,情绪正常,我姐全家来了一次,再来已是葬礼。但我不怪她,她一直很关心,我也还没觉得到极限。我还有个哥哥,一直没来,父亲去世后,我没废话,把他拉黑了。特别感谢护工,我和我妈都没给我爸擦身洗澡过。我给我爸穿衣服都觉得难,满头大汗,没有办法比专业护工做的温柔。我的记忆中,那三个月听了好多邓丽君的歌,我爸乱写乱画写了厚厚一本手谕,哄孩子一样和他说话。谢天谢地,没有因为太疲劳对他不耐心,家人之间没有埋怨。就分享那么多吧。言语中让人不适的,大家不要代入到自己身上,多担待吧。
为了方便大家,再贴一遍关于费用,加拿大的公费养老院还可以的,两千,我觉得可以接受,但不一定有床位。中档私立的(其实也有政府补贴)三四千。实在穷的,养老院还会帮忙找补贴,所以钱基本不是大问题。
从LZ 长辈都在美加来看,一般不是从农村出来的。奶奶不可能没退休金,没房子的。我猜可能是不想把国内钱转过来,否则加拿大的养老金不保,还得把以前拿的都吐出来,再加利息。
实在👍
感谢你的分享!你父亲他一定走得比较安心。 不这你也提了妈妈早上7点去你一直陪到晚上11点关门,这种情况下的确养老院会照顾的很尽心,家人也能相对正常的生活。想起几年前我家有人是99岁去养老院的,当时去的时候已经完全不能自理,时糊涂时清醒,因为还有一个95岁的伴侣生活半自理有陪护,家里安排轮流每天中午去喂饭,傍晚也过去喂一下,所以照顾得还算过得去,在养老院呆了不到一年走的。他这个养老院因为离大家都近所以不是最好的,每天白天十几个老人给推到一个大房间,有的坐轮椅有的坐床,中午的饭在门口餐车上放有家人去喂的两家人会自己喂,没有家人喂的要等护工3-4点才能喂那些糊糊早凉透了,期间各种叫,敲东西或者就是头埋在怀里不抬的也没任何人去安抚,刚开始我家这个老人晚上经常摔下床,一两点打电话让家人去陪着上医院,他们给叫911,也是折腾得不得了。
老年痴呆就得安乐死吗?太不人道了。记得琼瑶老公因为老年痴呆不认识她,想让他安乐死,他老公儿女不同意,说老头儿只是变得不认识人,但吃喝还正常,就因为不能再爱琼瑶就得被安乐死吗。好像一大场风波,把琼瑶老小三的底掀了。
謝謝不吝分享。有很多值得學習參考的地方!
这样说话就好得多了。感谢分享专业知识。
我父亲昏迷在床,我又回不去,我弟在照顾。非常累。他们请了专业看护以后说人家确实是专业,从翻身,擦洗,到按摩,拍痰都处理的比他们更好。我也非常赞同他们请人来做这些护理。费用我全部负责,让他们不用担心。这样他们才不至于在感情上很stressful的情况下,身体还特别疲劳。
专业护理照顾这些方面。家人还是会经常去,说话陪同。这个是专业护理不能取代的,就和送专业护理机构一样,家人也还是应该尽量多去看望。
是的。我把原贴改成了那位层主没有尽量利用养老院的优势。 你说的三四点没有喂中饭,我没有碰到过,可以投诉吧。我做义工的机构有二十多家facility,三千床位,没有这种事的。 我和我妈全天陪,是因为我们有时间,想陪着。养老院里大量孤寡老人,也过的挺好的。护工护士态度和蔼耐心超过常人。 无人探望的老人也不是这楼的主题了。想人探望,平时多积德。我看到过一个孤寡老人临终,他好几个儿时同伴从外地来送终,都挤在他房间,陪了十多天。
我看了那个层主MM的另外发帖里面好多如何照顾老人的信息,真的是非常用心了。
我要是老年痴呆了肯定不想活着受罪,完全没有生活质量,所以趁着自己脑子好的时候给自己做个选择。
老年痴呆的发展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可能十年二十三十年,你确定什么时候是该安乐死的时间吗?估计医生也不好做出判断。
有一次我爺爺因為膽結石開刀後肺栓塞,撿回一條命後,醫院有幫我們申請at home hospice care。 當時有護士和不同的治療師來家中,他們真的很耐心也很專業,有很多我不懂的跟他們請教,他們都很熱心的教我。能夠有像你一樣的專業人士給予意見和教導真的是很寶貴的。
等到我爺爺真的臥床的時候,我是一定要申請看護人員,或真的不行送療養院的。我只是希望能把這個時間盡量延後,也希望我爺爺不會面臨太長時間的臥床,最大的願望就是我爺爺可以在睡夢中安詳的離開…我一直在給自己做心理準備,可是想到還是覺得害怕….
你看到的是你工作锅接触过的机构。大家也确实之前看过其他人工作过的机构的情况分享,远远的不如。各种被忽视的太常见了。新闻里面报道出来的更恶劣的case也是实际存在的。不能都当作不存在。
所以我交待给娃了。
ME2.
之前这个事儿其实我没有神马概念的。不知道自己到了那个时候会好死不如赖活着,还是早早离去。
我弟就和我说了,我爸最害怕就是这样已经没有任何行为能力,但是被勉强维持着卧床活下去的。他和我妈眼见了一些小区里的老年人这样子拖了1年多才走的case,直说太惨了。他绝对不要这样。宁可快快的走。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情况到最后都会快快的走的掉的。子女虽然知道他的心意,但是也绝对很难做出加速死亡进程的这样的事啊。
以后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及早想好,定义好了,啥样的情况还值得挽救。啥样的情况,就放弃治疗,及早离去。
能够在睡梦里安然离开那真的是莫大的福气了。
年轻一点的时候,听人家说喜丧,觉得好难理解。真的自己面对过亲人这样的情况了,不用多说,立刻就理解了。
二姑出力不出钱合理 可其他三个姑姑也完全不出力,为啥要她爸爸出大部分的钱或者所有的钱? 为啥?就因为她爸是个男的?
可别忘了她爸毕竟还有女儿代表出钱了呢。
她三个姑姑呢?既不出力,也不出钱,也没有子女代表出钱或出力,真是毛都不出! 然后还有一堆网友帮着挡驾批评或者是脑补帮她们仨找原因。 为啥?就因为那三个姑姑是女的?
说好的男女平等呢?大妈们都扔到爪哇国去了?!
我知道两例,医生问家属要不要prolong,家属本着“好死不如赖活”的古训都说要。后来看见病人因为这个”赖活“多受了多少罪都后悔得要死。
PROLONG这种是我爸千叮万嘱了反对得,应该不会发生了。不过可能自然死亡,可能也会托很久,这中间他也是要遭不少罪的了。但是也没有办法的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看医生的建议作为参考了。
楼主出钱了,也同意在新的养老方案中继续出自己的份子钱。
然后你说她没比既不出钱也不出力也就是毛都不出的三个姑姑多做什么
你是来秀智商的吧
姑姑们面对的是亲妈,楼主是孙女,本来责任就不一样。再说了楼主自己还有小家要照顾,也没有那么多钱,跟空巢的姑姑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有一次我爺爺痰太多了,突然噎住,然後嘴巴一下變成紫色了,還好我老公從後方抱住,擠壓胸腔幫助他把痰咳出來,那一瞬間,嘴唇又變成原來的顏色了。 可是之後我常常想到我爺爺嘴唇紫色的樣子,心理有種說不出的寒意,可能我從來沒見過人過世的面相,意識到有一天如果爺爺沒呼吸的那一刻,可能不會長得像我熟悉的這個樣子了。我問了有看過大體的老公,給自己做了一番心理建設…嘴唇可能是紫色的,皮膚可能是灰白色的….可是我還是很怕😭
好好…太有福氣了!
家里要备个吸痰器和化痰的药。
我有一回感冒有痰,又哭得鼻子堵了,快喘不上气了,吓死我了,以后有痰我就特别当心。
有的,就是那一次後,我就馬上買了…嚇死我了。
特例肯定有,更不用说世界上绝大多数养老院条件没那么好。我想也没有谁会看了我的话就把老人丢给护工吧?
因为我做过义工,旁观比较多,从老人和家属的角度,积极主动客观的心态会让自己从心态到结果很不一样。养老院不是天堂,哪里都不是天堂,老人和家属仍然有自己的责任。比如老人和家属,有尽量配合护工吗?有客观看到比在家的情况好吗?护工也是人,我可以保证说,护工素质高于一般人,但我无法保证护工每时每刻都情绪高昂给你家老人最好的attention,我们自己做的到吗?家里好可以留家里啊,这时候为什么不讲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了呢?糊糊凉了,一定是照护人员不肯喂吗?看见的人不也没有帮老人去喊一下人吗?也许去了,就知道凉糊糊的前因后果了。
樓主的選擇只有出錢 其他都不可行 飛過去姑姑家照顧 住姑丈家 影響誰的生活 把奶奶安置到自己家 丈夫孩子都是外姓人 又影響誰的生活
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 盡力無愧自己 就很難的
可有真有比较完美照顾得特别好的,不过我见过的没那么好,至少不是感动而是感叹。 有看到心不在焉的那种杵一口饭的喂,吃不吃得下去靠自己了,没有安慰没有过多语言交流,耐心是很珍贵的东西,可能加拿大比美国老人院要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