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temperament不同,表现在下面9个大类。 大概有40%是方方面面easy娃,10% strong willed, 10% slow to warm up, 40% 总体easy但有strong will, slow to warm up的一面。了解自己的娃,有所心理准备,针对性的带就好了。 Activity level: how active the baby is Rhythmicity: how regular the baby’s sleep/wake and feeding routines are Distractibility: how easily the baby can be distracted from something they are doing Approach/withdrawal: how the baby responds to new experiences Adaptability: how the baby adapts to new situations Attention span/persistence: how persistent the baby is when faced with challenges Intensity of reaction: how intense the baby’s responses and emotions are Sensitivity: how sensitive the baby is to flavours, textures, and noises Quality of mood: whether the baby has a happy, positive mood most of the time or an unpleasant, negative mood most of the time
这种分布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去比较社区环境,各种小孩都有的活动。10个三岁的孩子踢球,一个娃完全不下场到处扯草,一个娃狂奔乱跑不能理解规则,两个娃要父母跟着下场lots of handholding但也能function,6个娃独立跟着教练好好踢间歇性的需要教练的帮助和引导,绝对是典型分布图。家长也一定会观察到。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孩子是前面四种娃或者两种娃,也别焦虑,毕竟每个gym每个泳池每个球场上都有这样的娃,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种分布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去比较社区环境,各种小孩都有的活动。10个三岁的孩子踢球,一个娃完全不下场到处扯草,一个娃狂奔乱跑不能理解规则,两个娃要父母跟着下场lots of handholding但也能function,6个娃独立跟着教练好好踢间歇性的需要教练的帮助和引导,绝对是典型分布图。家长也一定会观察到。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孩子是前面四种娃或者两种娃,也别焦虑,毕竟每个gym每个泳池每个球场上都有这样的娃,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种分布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去比较社区环境,各种小孩都有的活动。10个三岁的孩子踢球,一个娃完全不下场到处扯草,一个娃狂奔乱跑不能理解规则,两个娃要父母跟着下场lots of handholding但也能function,6个娃独立跟着教练好好踢间歇性的需要教练的帮助和引导,绝对是典型分布图。家长也一定会观察到。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孩子是前面四种娃或者两种娃,也别焦虑,毕竟每个gym每个泳池每个球场上都有这样的娃,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我家娃进入18个月了,是个主见很大的孩子,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否则哭全程。
比如体验游泳亲子课,好像是不太喜欢水(但在家里洗澡洗屁股看着也挺喜欢玩水),如果妈妈抱着就哭全程半小时。看着多位同龄小朋友在妈妈带领下跟着老师指令翻过来覆过去的游水玩耍,老母亲一身汗。因为不配合,老师也不会用你的娃示范做动作,看着别的娃被拿过去示范、演示一下怎么从稍远处扑腾到妈妈怀里,我还挺羡慕的。
再比如昨天play date五个小朋友一起坐农场拖拉机拉的板车,就我家娃哭了全程八分钟,因为她想要玩板车的台阶走下去,开车过程中肯定不行啊,一直哭,搞得我没看见农场啥样…而且一身汗。只能全程微笑+安抚,其他小朋友都在车上听爸妈指令坐着或互动,都在乐,一开始害怕不上车的小朋友也在乐,就我家嚎了一路,很无奈。
每个周末play date都可以看出来我家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合群。比如playground挖沙子,别的同龄小朋友放在一起可以一起挖沙子,她绕着playground满场走不参与挖沙子(当然那是几个月前,现在肯定比当时有点变化)。
再比如,别的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指示下可以拿起小南瓜照相,或者看到南瓜一下子就知道怎么拿起来敲着玩,我家娃不行,不愿意走进南瓜堆,走进去了不知道拿起来玩,好容易拿起一个不让你照相。
再比如,一起play date也不会特意往小朋友堆里扎,感觉老是在外围自己玩,会在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上跟别的小朋友互动,例如独立站着走台阶这件事,甚至帮忙扶别人。在自己不感兴趣的项目上不靠近(这就显得不合群了,因为其他小朋友可以被父母建议参与一个游乐项目)。
总结下来就是,是一个主意很大、意志很强的娃,必须顺着她,跟一些同龄娃最大的不同是不听大人指令,显得“不乖巧”。但好处是不会特别听爸爸妈妈的话以至于显得主观能动性弱一点。但对比起来更像小猩猩,而不是一个有智慧的聪明的娃。
在这点上会给我造成一些理解力上的困扰,新手父母还在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唠叨了这么多也不想judge什么,就希望度过2、3岁在“不听指令“这方面有所改观,现在是不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有点不确定性。
下次再有活动哭全程我得试着用吃的转移她注意力了,跟其他小朋友比起来是很典型的吃货,吃得多吃得猛喜欢吃,在吃上会抢别人东西吃和推搡,否则跟其他小朋友很和平(也没太搭理同龄人)。
碎碎念,多有叨扰,唉。
谢谢。娃和娃真的不一样,真有乖巧的娃,乖巧的娃还长得好看,我家这完全一女汉子(长得也不咋地),若真人比人,从一出生就能气死个人。
没看完就感受到了深深的焦虑。一岁半要游泳课听指令,playdate一起玩,我天。 差不多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小孩与众不同。讲真 这世界有几个真正的与众不同
没什么焦虑的,我孩子就这样,但是身边有不少于3个乖巧的同龄娃作为对比(中外小朋友都有),自然看出差别,念叨念叨而已
看到有类似经历的娃感觉很好哈哈,那看来两岁多可以互动交流更多会好一些,期待那时候吧
Activity level: how active the baby is Rhythmicity: how regular the baby’s sleep/wake and feeding routines are Distractibility: how easily the baby can be distracted from something they are doing Approach/withdrawal: how the baby responds to new experiences Adaptability: how the baby adapts to new situations Attention span/persistence: how persistent the baby is when faced with challenges Intensity of reaction: how intense the baby’s responses and emotions are Sensitivity: how sensitive the baby is to flavours, textures, and noises Quality of mood: whether the baby has a happy, positive mood most of the time or an unpleasant, negative mood most of the time
非常感谢!学习了!
那是你没遇到过,我们附近一起玩的小朋友,4、5个女娃全都是一岁半可以playdate一起玩,家长让干嘛干嘛,让说什么话马上能说,我娃遇到她们就感觉那个格格不入哇
这种分布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去比较社区环境,各种小孩都有的活动。10个三岁的孩子踢球,一个娃完全不下场到处扯草,一个娃狂奔乱跑不能理解规则,两个娃要父母跟着下场lots of handholding但也能function,6个娃独立跟着教练好好踢间歇性的需要教练的帮助和引导,绝对是典型分布图。家长也一定会观察到。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孩子是前面四种娃或者两种娃,也别焦虑,毕竟每个gym每个泳池每个球场上都有这样的娃,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我们过几天要开始足球了 可以预见娃是前两种,如果是第三种我大概觉得捡着了
哈哈,我娃肯定就是那个拔草的。这也是为啥我没敢给他报足球课。。。
我能说我快四岁的娃 非要在周六足球课一大帮人面前拒绝上课么,就突然一下子那个点,只能硬扯着微笑给孩子唐啊。。。。最漫长的10分钟过去了 崽子终于肯上课了。。。。